提到文具,相信很多人想到的肯定就是鉛筆、鋼筆、轉筆刀、鉛筆盒等等;提到玩具,也就是想到機器人、洋娃娃、玩具小汽車等等。
多年前,文具和玩具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文具只是單純的用來學習時的工具;而玩具是大家休閒玩耍時候的把式。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眼光犀利的商家把玩具和文具整合到了一起了!現在的玩具也是文具,現在的文具也是玩具,文具披上了玩具的外衣,玩具偽裝成了文具進入了課堂中。
各種奇形怪狀的筆
時下流行的手機遊戲,對孩子們的吸引力是非常強烈的,當然相關的衍生品也在學生間非常的火爆,比如「吃雞狙擊中性筆」,拿在手裡,確實神氣,但是一旦這種筆拿在手裡,還有多少心思用在學習上呢?
這些筆的商家一般打著激發書寫樂趣、釋放作業壓力的口號,讓學生去購買使用這種個性的玩具筆,當學生們在課堂上拿出了這些「神器」,——樂趣是來了,書寫可能就給忘記了,壓力是釋放了,作業可能也隨著「釋放了」。
這種不規則的筆,其實對學生的書寫習慣的養成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外形不規則,在執筆時,學生不能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很難把字練好寫好,另外過多的花裡胡哨的裝飾會吸引學生過多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會下降,要說筆還是建議用普通一定的文具筆吧,這種玩具筆,就是玩具,切不要帶入課堂。
其它匪夷所思的文具
除了玩具筆外,還有很多個性的文具,這種個性玩具更多的出現在小學生的書包裡,越是低年級的學生,用得越多,比如這樣的橡皮:
除了個性的橡皮外還有轉筆刀、記作業的小本本等等文具。
當然學生的個性文具遠不止這些東西,有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東西,這些都是商家為了推廣商品而求新求異求個性的結果,目的就是掏小學生兜裡的零花錢。
寫在後面
文具本來就是用來學習的,能夠實用好用,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把文具給玩具化,越是個性的文具越是影響正常的學習,如果想一心一意地寫作業,聚精會神地記課堂筆記,那麼還是選擇普通的文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