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主要由犬傷所致,其次為貓,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病死率近100%的傳染病。每年全球約有55000人死於狂犬病,其中95%發生在亞洲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據統計,我國目前每年因狂犬病致死的人數大概在500人左右,雖然較十年前已經大幅減少,但仍然是第二大狂犬病高發國,第一位是印度。(網絡資料)
收養流浪動物是什麼體驗,
你同意對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嗎?
收養流浪動物是什麼體驗,
你同意對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嗎?
(一)
#收養流浪動物是什麼體驗#近年來,在民間出現一個怪相:有一些人大量收養流浪動物,並加以「公益」之名。有的人是真心收養,有的人則是為了博得關注、騙取同情心和趁機斂財。雖然此類事情只是個別人在做,但也有人相繼效仿。
在網絡新聞中,經常看到爆料:國內個別流浪動物收容所,因為管理不善導致被收養的動物肆意繁衍,致使機構管理負擔日益加重,而陷落入不敷出的窘境。更有甚者因為資金鍊斷裂,或外界支援不到位而導致收容所整體癱瘓,讓被收養動物的處境更加悽慘。
所以,想要做公益也好,發善心也罷,還是不要隨便收養流浪動物。因為建立流浪動物收容所,需要足夠多的資金支持,而每日資金和物資的消耗都是相當大的。如果自身財力達不到要求,或者難以獲取外界的資金支持,就不要隨便開設流浪動物收容所。
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儘量不要隨便自行收養流浪動物,以免讓自身健康受到威脅。多年以前,曾經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個小男孩收養了一隻生病的流浪貓,結果幾個月之後,小貓身體逐漸康復,但小男孩卻患上了非常嚴重的寄生蟲病——流浪貓身上的寄生蟲,轉換了宿主。而小男孩被發現患病時,已經非常嚴重,貌似已無力回天,但不知道這個小男孩現在是否還活在世上?這是一件特別令人揪心的真實發生過的事,所以,在此勸告大家:不要隨便收養流浪動物。
另外,當前新冠疫情的高發期,在我國內陸地區剛剛過去,而在香港已經出現了狗狗感染新冠病毒的個案。經科研人員發現,貓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所以,現在還處於非常時期,一定要儘量遠離流浪動物,而不要去接觸和收養。(但家中已經飼養寵物的朋友,不必太過恐慌,看管好家中寵物,避免讓其隨便出去跑,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不要過於恐慌而隨便將家中寵物遺棄,以避免流浪動物的種群擴大,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
流浪動物的生存環境比較惡劣,除了有易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之外,而在其身上,往往會攜帶一些寄生蟲、細菌和病毒。而攜帶最多的,就是狂犬病毒。狂犬病毒的致命風險是眾所周知的,現在根本就沒有特效藥能夠治療,一旦發病的死亡率是100%。而曾經被人馴養的寵物,在遭遇遺棄之後往往處境悲慘,致使某些流浪動物的心理受傷和性情大變,出現怕生、易激惹、狂躁不安和動不動就攻擊人的現象,所以還是儘量不要去隨便接近和收養流浪動物。
(二)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於流浪動物的處置辦法就是安樂死。此種方法,在某些人看來有失人道,卻是非常正確的一種方法。因為對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可以減少狂犬病毒的感染傳播,同時也可以避免流浪動物消耗太多的社會資源。
而在國內社會,收養流浪動物蔚然成風,其實是很不明智的一種做法。大量被收養的流浪動物,每天都在消耗著很多的社會資源、金錢和糧食。與其把金錢和糧食都消耗在流浪動物身上,不如去救濟社會上那些窮苦的人。
筆者非常贊同將無人認領和收養的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的做法,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樣做不對,這樣做太不人道了。但你知道馬場裡,如何養馬嗎?在馬場裡,尤其是培養比賽專用馬匹的馬場,每年都會有一些品相不好的,年老體衰的,或有傷殘疾病的,或者訓練不出來的馬,被施以安樂死。在此之中,不乏一些比較非常名貴的馬。
即便將這些馬進行安樂死,也不會將馬加以放逐讓其流入到民間——將馬進行安樂死,主要是為了維護馬的優良品種和純正血統,而不是將馬流放民間而任其隨意的雜交。如果隨意讓良種馬和本地馬雜交繁衍,良種馬的血統和質量將難以維繫,對名馬的生存繁衍造成不利的影響,雜交馬匹的質量也會一代代的越來越差。
把一些淘汰下來的馬,施以安樂死,這是養馬界不成文的規矩。相比之下,將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也是一種比較人道的做法,比屠宰殺肉要好許多,同時也避免了社會資源的消耗和浪費。
因為大量收養流浪動物,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消耗是在所難免的。如果真心想要開設流浪動物收容所,那麼最好請獸醫將收養的動物「去勢」——否則動物種群的繁衍能力是超乎想像的,如果任其繁衍,那麼飼養成本會不斷加劇,而造成更大的資金和物資消耗。
(三)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飼養寵物,還是到寵物店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幼體寵物比較好。從小開始馴養,有助於培養感情。儘量不要去接觸和收養流浪動物,以免被傳染疾病,或者遭到意外的攻擊和傷害。
曾經在新聞之中,有個小夥子就是因為被街邊流浪狗的牙齒劃傷手指,而不幸感染狂犬病毒,在發病之後撒手人寰的。所以,引以為戒吧,還是儘量遠離流浪動物。
一些動物收容所聯合寵物店,將收容的流浪寵物,加以注射疫苗和修整外形之後,在寵物店重新上市銷售,讓流浪寵物回歸家庭。但由此也讓一些不安全因素流入家庭,畢竟流浪動物遭遇過遺棄,在心理上受過很大創傷,所以跟新主人比較疏遠,或時常出現攻擊人的現象,抓傷或咬傷主人,從而加大了狂犬病的傳染風險。即便寵物身上打了疫苗,如果人受傷之後不及時注射狂犬疫苗,也不能完全避免狂犬病的感染和發作。
而有些流浪動物,在被新主人收養之後,由於各種原因也有被再次遺棄,或慘遭多次遺棄的可能。對於飼養寵物來說,還是從幼崽開始馴養比較好,容易培養和建立感情,儘量不要擔風險去隨便收養流浪動物。對於流浪動物,國內最好還是像其他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那樣,將流浪動物施以安樂死,以降低狂犬病的傳播風險。
(四)
2019年,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的《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養犬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引起熱議,徵求意見稿第十條指出,對下列犬只可實施無痛安樂死:診斷患有絕症的犬只;診斷患有危重傳染病晚期的犬只;因難以治癒的創傷受苦且無治療價值的犬只;屬烈性犬品種且具有較強攻擊性的犬只;其他超過14天無人領養的犬只。(網絡資料)
對於這個管理規範,筆者是非常贊同的。因為在小區周邊、街區公園和上班路上,經常會看到流浪動物出沒。在出去扔垃圾的時候,也經常會看到有流浪狗在掏垃圾堆,而有些流浪狗並不怕人,反倒讓扔垃圾的人對其敬畏三分。
而社會上有大量流浪動物出沒,的確在無形之間加劇了狂犬病毒的感染傳播風險,因為流浪動物攻擊人的事件是時有發生的。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抑制,那麼就會威脅社會人群的生命安全。
如果將人命與狗命相對比,相比之下人命更加重要。所以,對一些無人收養的流浪動物施以安樂死,也是降低狂犬病發生率,維護人類生命安全的有效做法。
(五)
雖然贊同對無人收養的流浪動物進行安樂死,但筆者並非無情無義的人。同時,筆者也養了一隻貓,但並非流浪動物,而是從貓剛滿月不久,就抱過來養的,到現在已經快三歲了。
對於家裡的貓,我把它視為家中一員,視為這個家庭的一部分,而從未想過要遺棄它。而每晚,我睡覺之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去看一眼我家的貓,給貓食盆裡換水或添貓糧。
飼養寵物,就要對其負責任,而不要隨便的遺棄。照看好自己的寵物,不隨便遺棄它,也是對社會負責任——如果人們都將寵物遺棄,造成流浪動物種群大量增加,除了會加劇狂犬病的感染傳播之外,還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和生態災難。
因為流浪動物,在失去管控之後,其繁衍能力實在太強了。當城市之中流浪動物增多,尤其是流浪貓,那麼其他的動物,特別是一些鳥類的生存處境就會變得非常艱難。
(六)
在很多年以前,本地有一些網友組建了流浪動物收養救助QQ群。
筆者也被邀請到這個QQ群裡,雖然沒有加入到流浪動物收容所,但給群裡的朋友寫了幾條建議。最後,將原文複製粘貼於此處:
1、對於每個收養的流浪狗要拍照並獨立編號和建立健康檔案,以便於管理,對收養日期和生病日期等都要及時登記,或者給流浪狗定期體檢。
2、對於新收養的流浪狗,應該開闢獨立的區間,以進行隔離觀察,主要是判斷其是否染病——不要把急於的把新收養的流浪狗和以前收養的狗混放在一起,以免引發流浪狗間相互傳染。
3、對於一些流浪狗,可能存在多種疾病,甚至是一些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病——所以在接待新收養的流浪狗和生病的流浪狗,作為收養者,要有一定的防護措施。最好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帽子、手套;並且在進入流浪狗收養所,最好換穿專用的鞋子,以免把病毒細菌帶回家中。
4、狗,不論大小,都屬於帶有攻擊性動物,所以,在平時不要和流浪狗有過多的親暱舉動,以防止被抓傷咬傷,如遭遇傷害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5、為了防止在流浪狗發情期失去管控和狗群不斷繁衍壯大而增大圈養負擔,所以,建議找專業獸醫給一些公狗做「去勢術」,以免狗狗濫情而增大種群數量。
6、對於狗狗的排洩物要及時打掃,並及時的清除出圈養區,以免加大圈養區環境汙染。對於圈養區空氣、圈舍、圍欄和狗狗的食盆等,要定期消毒,以免滋生病害。
7、為了把救助流浪狗工作長遠的進行下去,可以動用各種渠道加大宣傳,以引起社會的重視和招募加盟志願者並吸收更多的活動經費。
8、最後,特此提醒一下:寵物救助QQ群的女性朋友,如果你正打算懷孕或者正處在懷孕期——請你暫時退出救助工作,以免貓和狗狗身上攜帶的寄生蟲和病毒、細菌傳染人體而影響胎兒健康。
【微信公眾號 | 卡爾赫林,作者:卡爾赫林(魯鍥)】
作者簡介
卡爾赫林 跨界達人,不只專注於愛情與婚姻話題的情感博主。
自由撰稿人、自媒體人、微博影評人、專欄作家、生活藝術家、咖啡文化推廣者、俄羅斯文化傳播者。新浪博客元老博主、微博認證「情感博主」和「美食博主」;博客中國專欄作家,師董會專家團成員。
【卡爾赫林 個人簡介】請點擊打開查閱詳情
【筆名由來和含義】【聯繫方式】
【微博和微專欄】【個人圖書館 重裝開館】
【個人圖書館 700餘篇原創文章分類目錄】
【自媒體公眾號 多平臺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