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學霸君終究沒能挺過2020年的「歲末寒冬」。作為創始人兼CEO,張凱磊或許也沒有料到,這天會來得這麼快。
學霸君的公司主體為「問吧科技」,成立於2012年10月,當前定位為中小學生在線1對1輔導、人工智慧、拍照搜題的綜合學習平臺。2020年6月,其曾入榜2020胡潤中國瞪羚企業(指創業後跨過死亡谷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
然而,就在2020年12月底,這家教育平臺被傳崩盤。根據公開報導,目前學霸君資金鍊已斷裂,全國大批學生家長和老師面臨著被拖欠工資和退費難的困境。
1月5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學霸君學員家長和員工,證實了拖欠員工工資以及學員學費等事項的存在。據稱,涉事多方均在等待學霸君方面解決相應的問題。
同日中午,記者還實地探訪位於智創天地的學霸君上海總部辦公大樓,「合作擔當」、「自強奮鬥」的標語尚在,2020年籤約牆上的笑臉仍清晰可見,但工作區域已經一片空蕩蕩,物業人員正在現場核查相關資產,而在另一間辦公室裡,僅有數位財務人員負責學員退費登記。
突如其來的被「跑路」
「剛剛接完最後一個潛在投資人的電話,因為估計爆雷以後的道德風險,不能投錢了。我知道,最後的外部救助沒有了,聽完沒有說一句話,把電話掛了,把燈關掉,開始給你們,每一個學霸君虧欠的人寫這些話。」2021年1月初,張凱磊在社交平臺發布的一篇題為《寫給所有學霸君虧欠的人》的文章中如此寫道,「這個冬天尤其的冷,奔跑了8年的學霸君還是在2020年冬天倒下了,我們的學霸君1對1和優學小班要歇業了……」
「寒假優惠,提前享受,活動返場,折扣繼續。」打開學霸君官網,首先映入眼帘便是「雙十二」囤課節的促銷活動海報,然而購買課程的家長卻已陷入了困境。
「『雙十二』剛交了近3萬元的課時費,一節課還沒有來得及上,公司就倒閉了。」1月5日,已填寫過退費申請單的學員家長沈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原本還有近1.3萬元課尚未上完,「雙十二」促銷時段在班主任的極力推銷下,其為孩子再次續購200多個課時,「未曾想半個月不到,班主任電話成了空號,公司總部客服電話更是無人接聽」。
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同為維權家長的於紅亦向記者講述,其於2020年暑假購買了13個月的學霸君1對1課程,通過分期消費貸款業務辦理,「上月底突然被老師告知要停課,可以停止扣費,但是銀行會一直扣利息」。
記者注意到,截至1月5日,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學霸君的投訴累計達3163條,絕大多數訴求與退費難、虛假宣傳以及修改服務相關。
實際上,與維權家長有著相似處境的還有學霸君的員工。1月5日下午,「被離職」的學霸君培訓教師張彩向記者表示,其入職學霸君將近4個月,其間只發了1個月的薪水,「還有好多老師在傻傻等待」。
「在2020年12月25號,本該發工資的日期,公司在這天沒有任何信息通知老師該公司的具體情況,只是說改日通知發工資的日期。12月26號開始,網上出現各種公司倒閉的信息。但是,到目前為止,11月工資和12月工資沒發。」1月4日,有網友在微博平臺上發帖稱,目前學霸君拖欠兼職老師約1000萬元工資。
為了進一步核實會員退費及員工拖薪的相關問題,1月5日下午,《國際金融報》記者分別聯繫上述網友及學霸君官網聯繫相關客服,但截至發稿前均未獲得相關回應。
不過,根據張凱磊在公開信中給出的數據,目前學霸君有100多家線下代理商、3000名員工、1萬多名老師以及五萬多名學員,「這幾天仔細盤算才知道,5萬多學員中,有近3萬是續費的家長,這些二次消費的是最最相信學霸君的人,我把他們的信任毀於一旦啊……」
或將慘澹離場
天眼查官網顯示,成立於2013年的學霸君共獲得三輪超過1.5億美元融資,其最近的一筆融資是在2017年1月。在學霸君官網的公司介紹中,公司的發展歷程在2017年12月後便再也沒有更新過。
張凱磊也在信中提及,過去三年,學霸君沒有融過一筆大錢,至少有5次處在資金鍊崩潰邊緣,最危險的一次甚至晚發了老師四天的工資。
張凱磊稱,在資金緊張的時候想出手小班課換點錢來挽救「一對一」,本來出售快要達成了,結果因為晚發老師工資而引發媒體跟進,投資人覺得有風險,乾脆不買小班課了。在張凱磊看來,除了少數機構是惡意跑路之外,絕大部分的機構都是經營碰到了問題,需要的是時間解決,但是擠兌破壞了所有人的利益,是人血饅頭。
指名燈智庫創始人、網際網路教育專家呂森林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站在張凱磊的角度,他有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本質上來看,學霸君出售小班課挽救「一對一」已經有點晚了,應該及早採取行動。
目前,51Talk、學而思、VIPkid已經接手了學霸君上千名員工,並墊付了2020年12月的工資。張凱磊還在信中懇請市場頭部的培訓機構能夠伸出援手,只要能接手這些學生,學霸君願意0元對價贈送學霸君1對1和優學小班。
在呂森林看來,這種方式可能只是一時之策,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呂森林表示,2020年,在線教育大量成本都投入到了營銷上,而不是產品和服務上,獲客成本高企,為了爭奪家長,在價格上進行惡性競爭。不管是作業幫、猿輔導,還有上市公司新東方、好未來,都融了很多錢,從行業來看,燒錢燒得有點過頭了。
2020年,頭部教育企業不斷有資金入帳,猿輔導在3月、8月、10月、12月便獲得四筆融資,共計35億美元;作業幫也獲得了兩輪共計23.5億美元融資。兩家教育機構密集融資背後,捲入了紅杉資本、軟銀、老虎、高盛、高瓴資本、阿里巴巴、騰訊等頂級巨頭和投資機構。此外,新東方在2020年11月二次上市,好未來當月通過新發行股票融資15億美元,跟誰學12月7日定增融資8.7億美元。
有了充足的資金,頭部玩家們為了搶佔市場砸起錢來毫不手軟。從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跟誰學實現營收19.66億元,同比增長252.9%,淨虧損9.32億元;51Talk的營收為5.39億元,同比增長31.8%,淨利潤3160萬元,扭虧為盈;網易有道營收8.96億元,同比增長159%,淨虧損8.78億元,虧損擴大。
增收不增利甚至虧損擴大的背後,是各家教育機構進行的大量營銷投放和價格戰。2020年第三季度,跟誰學銷售費用達到了20.5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倍,網易有道市場銷售費用11.48億元,同比大幅提升,新東方、好未來等機構也一樣地大手筆投入。
頭部玩家不斷吸金,融不到錢的中小玩家則逐漸離場。根據IT桔子「新經濟死亡公司資料庫」,2020年,在線教育、素質教育、線下培訓、教育服務等77家教育相關的公司相繼關閉,其中大部分存活時間在5年以內、尚未獲投。
「一家機構要生存,須具備持續穩定的現金流,而教育遇上商業,活下去的必要條件就是持續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一位教育行業人士對記者分析稱,現金流一旦不足,資金鍊斷掉便無力回天。
呂森林向記者表示,當下的教育行業已經不是單純的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而是資本的競爭,背後站著各家金融大鱷,競爭的結果是會「燒」出幾家頭部企業,但大部分中小機構的機會就很小了。
(應受訪者要求,沈月、張彩、於紅均為化名)
(實習生吉文磊對此文亦有貢獻)
記者 馬雲飛 蔡淑敏
編輯 沈玉潔
責任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