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4月7日電 (郭佳 孫博妍)7日清晨6點,長春希望高中800餘名學生排開「長蛇陣」進入教學樓。經歷60餘天的「超長假期」後,戴著口罩的他們需要走過紅外線體溫測試區,再經過一系列嚴格檢查後方可重返課堂。
今年吉林省有逾13萬名高三學生,當天正式開始了新學期的「衝刺之路」。疫情之下,記者在長春多所高中探訪發現,校方的防控舉措非常注重細節。
長春希望高中複課後第一堂課聚焦防疫和複習計劃 張瑤 攝
「因為疫情的原因,聽說要上課時心裡還是有些緊張,今天看到學校各方面都這麼嚴格也就放心了。」長春希望高中高三學生石慧琳說,學校的學習氛圍很棒,備考效果無疑比在家裡更好。
由於實行錯時錯峰入校,約40分鐘後,學生們才全部進入教室。特殊時期,長春希望高中將教室的課桌間距拉大,每班的學生數量基本控制在30人上下。上課時,老師、學生均要佩戴口罩。
防疫知識、複習計劃是多數學校開學第一課的內容。「高考推遲了一個月,複習計劃是要調整的,這是他們衝刺的好機會。」長春希望高中教師吳豔秋說。
長春希望高中高三學生排隊進入教學樓 張瑤 攝
8點10分,長春市第八中學校園響起了國歌聲。該校三年一班學生姚曄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說,疫情讓她真切感受到自己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重返校園後,學習勁頭兒更足了。
在長春市第八中學,校方為學生制定了一套返校學生防控規程校本示範視頻,包括早起測溫、食堂就餐、緊急隔離等十幾個項目。目前,長春市教育局正向全市推廣這套視頻。
長春市第八中學教學校長王波說,校方在每間教室旁邊都設有備用教室,一旦學生出現發熱症狀,除對其本人進行隔離外,其餘學生將轉移到備用教室,並立即對原教室進行消殺,確保安全。
記者發現,校方還格外注重細節。在長春市十一高中,不同班級的學生行走路線有著清晰的規定;在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學生課間活動分層分區域,甚至為每個班級配備了指定衛生間。
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高三年級主任張賢春介紹,目前,學校複課主要採取集中授課、分班活動的方式進行,目的就是儘量減少學生聚集,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11點30分,距離學生午休還有5分鐘。身著白色防護服的送餐員陸續走進長春市十一高中的教學樓,他們要趕在學生下課之前將午餐放到指定區域。
長春市十一高中學生發展處主任邱俏介紹,疫情期間,送餐員與學生全程無接觸。中午用餐時,每個班級的學生都會被分配到兩間教室,每個人都單向、定點、定位而坐,並拉開一定距離。
學生的心理健康亦是校方關注的重點之一。長春希望高中德育副校長王雲龍說,疫情對學生的心理或多或少有一些影響,因此學校組建了一支心理諮詢團隊,專門保障學生心理健康。
記者了解到,從2月至今,不少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一直沒有停止。假期期間,不少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或因疫情,或因對網課不適應,或因與家長的矛盾,複課後焦慮又轉移到高考壓力上。
「一方面,我們要針對共性的問題做一些心理指導,同時對於部分有特別需求的學生,也要開展小範圍內的團體心理輔導。」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心理中心主任康成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