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貓,覺得貓咪符合人類的審美呢?
貓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從千年前的古埃及我們就能窺探出一二了,古埃及人把貓主子是真當成主子了,可以說古埃及人是地球上最早的貓奴,他們不允許隨意捕殺貓主子,更是把自己的戰爭女神貝斯特都慢慢演變成了家貓的模樣,成了家庭守護神,當時的古埃及,流浪貓會被人善待,而家貓更是享有和家庭成員類似的待遇,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貓主子死後,用各種名貴的香料將它包裹成木乃伊埋葬,貓奴之名名副其實。
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吸貓已經不是埃及人一家獨大了,世界各國人民都紛紛加入吸貓大軍,把貓主子捧在手上放在心裡,為什麼貓對人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首先,貓的外形非常符合人類的審美觀,除了某些畸形的貓咪外,大部分貓主子都有著圓臉大眼的基本特徵,而這個特徵類似於我們人類的嬰兒,大多數人在看到貓主子的時候,都下意識的把它當成了一個寶寶,這就是人為什麼都會覺得貓主子可愛的原因。
而為了「誘惑」人類,貓主子也開始自我進化了起來,動物學家發現野貓和家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家貓經常會叫,而野貓一輩子發出的叫聲,可能還沒有家貓一禮拜叫的多,動物學家發現野貓平均四百個小時才會叫一聲,而家貓呢?幾乎隨時隨地的都會叫,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貓的叫聲和嬰兒的哭聲非常的相似,在人聽到貓叫的時候,會下意識的產生一種保護欲望,想要把貓咪親親、抱抱、舉高高。
有人說貓更符合人類的審美,是因為他在貓的身上能找到與自己內在相符的契合點。
例如:貓具有獨立性、身手敏捷、好奇心強的特點,貓咪單純、比較講衛生、且大多數貓咪不將煩惱掛在心頭……一旦人們發現貓的這些特點與自己內在的性情相吻合時,就會對貓產生好感。
試想,如果貓整天找大便吃、很兇、步履闌珊,這些人還會認為貓符合他們的審美嗎?實際上,有的人認為狗更符合人類的審美、還有的人認為海豚符合他們的審美、當然也有人認為貓符合人類的審美……
人一旦對動物(貓)產生了喜愛感,很容易將這種感覺放大化。其實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人和動物之間,也可以發生在人和人之間。人一旦對異性產生了好感,往往會出現「情人眼中出西施」;而當他們結婚後,隨著時間的拉上,反而覺得對方並沒有當初那麼可愛了。人還是那個人,貓咪還是那個貓咪,只是此刻心中的喜愛感淡化了。
心境正好相對、對貓產生了喜愛。人的審美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人具有性情的差異性、區域的差異性、時代的差異性等,例如多數非洲人並不豢養貓、所以他們的審美並不停留在貓的身上。此時、此地、人與貓、因緣聚合,便喜歡了(或厭惡了)。
審美在於觀心,一顆美麗的心靈,覺得周圍的動物都是那麼可愛;一顆「惡棍」的心,看世界都是他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