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願意成為「貓奴」?

2020-12-07 虎嗅APP

「火災中,在倫勃朗和一隻貓之間,我選擇拯救貓。」 即便距離藝術家賈科梅蒂逝世已經過去50年,他的這句話,仍然引起無數貓奴的共鳴。對很多人來說,愛一隻貓遠遠比愛一個人有趣。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全國寵物貓狗數量達到8746萬隻,市場規模達到1340億元,這個數字在未來3年還將增加40%。這意味著,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養貓或養狗。

相比狗的粘人,貓的獨立越來越受到都市新中產階級的青睞。近兩年來,「吸貓」「擼貓」如病毒般蔓延了整個社會。網紅貓「樓樓」去世後,近10萬網友在微博上進行了哀悼,足以想像貓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甘願成為貓的奴隸?那些熱衷 「吸貓」的人,到底是缺貓還是缺愛?

哪些人在養貓?

從2016年開始,「空巢青年」這個群體就被廣泛關注。數據顯示,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90後。他們一般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拼,未婚單身且獨居。巧合的是,這些特徵,與《中國寵物消費者行為報告》中提到的養寵物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5%以上。

江瑜就是典型的「空巢青年」,2015年至今,她每年都會買一隻貓,3隻貓的存在讓她的生活充實了不少。「剛來上海的時候,我住的是合租房,不到100平的房子有6個房間。」她說,「合租的人多並不意味著熱鬧,由於上班時間不固定,平時根本見不到室友,更別說坐在一起聊聊天。」

「我在那住了5個月左右吧,都不知道室友是幹什麼的,大家下班後都回到各自的房間,沒事不會開門。」江瑜說。實習期過後,她搬到離公司更近的地方,開始了獨居生活。工作漸漸上手,她有了更多私人時間。一個人待在家裡時,江瑜經常「空虛得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說真的,上海這個地方沒什麼人情味,很難交到朋友。如果不是工作上有交集,同事之間都不會有交流。」

於是,當江瑜偶然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要將一隻小貓送人時,她果斷把它領回了家。她說:「我工作上的負面情緒蠻多的,感覺貓自帶治癒功能,下班看到它我就舒坦了。」有了貓後,江瑜幾乎每個周末都宅在家裡,抱著貓看電影、看書,她覺得擼貓比和不熟的人尬聊有意思。

與江瑜一樣,絕大多數「空巢青年」養貓,都是因為初到社會時感到彷徨和孤獨,想要尋找情感的寄託。隨著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足夠承擔獨自生活的成本。另一方面,生活節奏的加快又讓他們疲於分出精力去維持人際關係。這時,獨立冷靜、軟萌神秘的貓咪就給了怕麻煩卻又渴望陪伴的都市人情感安慰,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情感需求。

「前兩天出差,身邊沒有貓,感覺很不對勁。」梁樂說。去年剛畢業的梁樂在北京養了兩隻貓,作為經常與人打交道的媒體人,她認為「養貓」並不等同於「社交恐懼」。「我每天都要出去採訪,怎麼可能社交恐懼?最開始確實是想有個伴,但後來更多是因為貓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讓人很喜歡,我是發自內心喜歡貓。」

在梁樂看來,現在養貓的經濟成本越來越低,加上人本身對可愛的生物沒有抵抗力,養貓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同時,相對於養狗需要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養貓的時間成本也很划算。她認為,未來養貓的人一定更多。

「但是現在很多人養貓不是真正喜歡貓,她們總是強行把自己審美加在貓的身上,滿足她們的虛榮心。」 梁樂說。她指的這些人,是一些經常帶著貓咪去寵物店洗澡、美容的寵物主人。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發展,朋友圈、微博「曬貓」成為一種炫耀和談資。很多貓主人為了讓自己的貓更好看一點,會給貓穿衣服、做美容,甚至染色,純種貓的攀比之風也日益盛行。

然而,梁樂也發現,即便她堅信愛貓就該對貓親力親為,但這些為貓咪服務的產業,確實變得越來越多了。

貓咪經濟學下的新興產業

2015年, 日本經濟學家發明了一個新詞:「貓咪經濟學」。「貓咪經濟學」是指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調查顯示,中國養貓的人群中,將貓作為孩子和家人看待的用戶佔比高達80%以上。這意味著,貓咪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傳統的貓糧、貓咪用品外,貓咪咖啡店、貓咪寄養、貓咪殯葬服務、雲養貓APP等都成了新興熱門的產業。

瞄準了這個趨勢,今年年初,Bobby與朋友在深圳開了一家貓咪咖啡店。他說:「北上廣深都是移民城市,很多人喜歡貓但卻不具備養貓的條件,比如房東不允許、室友不喜歡等等,所以這個行業做得好的話,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此,Bobby與朋友前前後後跑了十幾家貓咖進行考察調研,一邊選址,一邊制定運營方案。由於合伙人原本是開貓舍的,具有貓咪護理經驗,又有貓咪的供給渠道,Bobby對這家店的未來充滿期待。作為深圳最大的貓咖之一,Bobby的店裡有三十多隻貓,主營餐飲和幫貓捨出售貓咪、貓咪的周邊產品。在養貓之風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他的貓咖每月淨盈利基本都在20000元以上。

事實上,像Bobby一樣,想通過貓咖在貓咪產業市場上分一杯羹的人並不少。但是,自貓咖誕生以來,除了營利問題外,貓咖的衛生、貓咪的健康都是備受爭議的。即使如此,Bobby依然對這個行業抱有樂觀態度:「所有事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出現問題,就代表著又到了新的階段。」 目前,國內貓咖的數量已經有近千家,且還在不斷增加。

相比線下「吸貓」,「雲養貓」的發展顯得十分蓬勃。早期的「雲養貓」,起源於一些博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貓咪的日常,從而吸引貓奴們的圍觀。@回憶專用小馬甲、@瓜皮的id醬等微博大V就是利用自己的寵物吸引了上千萬粉絲。其中,@回憶專用小馬甲靠著一隻蘇格蘭折耳貓和一隻薩摩耶犬做廣告、寫軟文,成功成為營銷號中的佼佼者,關於這兩隻寵物的周邊抽獎微博轉發數最高超過50萬。小馬甲的一條微博廣告的價格為2萬元左右,年收入超過800萬。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各類養貓相關的APP也紛紛上線。《貓咪後院》就是一款貓咪養成類遊戲,用戶可以在APP內為貓咪添置玩具、加蓋房子等。截至今年7月,《貓咪後院》下載量已經突破1900萬。如今,這個遊戲不僅與時俱進地推出了VR版本《貓咪後院VR》,還改編成了真人版電影,讓廣大「雲吸貓患者」過足了癮。

今年11月,虛擬養貓遊戲CryptoKitties登錄以太坊區塊鏈。在萌貓和虛擬數字幣的吸引下,CryptoKitties自上線以來,就成為以太坊區塊鏈上最受歡迎的項目,玩家可以在上面買賣並繁殖不同品種的電子寵物小貓。這個項目一度佔據了以太坊15%的流量,官方數據顯示,目前CryptoKitties的銷售總額已經達到790萬美元,總共賣出了70000多隻虛擬貓,最貴的一隻賣到了2.6億人民幣。可見,聽起來冷冰冰的區塊鏈,一旦加上貓的元素,都能加分不少。

隨著養貓人群的增加,與貓相關的各類產業還會不斷發展,推陳出新,誕生出各種新的模式。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2020年間,我國寵物行業規模保持年均30.9%的高速發展,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達到1885億元。未來,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

貓為什麼會佔領這個世界?

海明威說:「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這裡的毀滅,指的是如海明威一樣的硬漢,也會被貓馴服。根據史料,人類的養貓史有5300年。而到了網際網路年代,貓更是無處不在。那麼,這種小生物為什麼會佔領人類世界?

提到貓咪,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日本。日本是貓咪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他們甚至在1987年就設立了「貓之日」,用來感謝陪伴人類的貓咪。在日本,貓咪為日本GDP貢獻遠超過偶像團體AKB48,超過2.3萬億日元。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他們的經濟文化分不開。

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的生活節奏十分快,東京人就連等車的一會功夫都會用來看書、發信息或閉眼小憩,他們的街道上永遠都車水馬龍。於是,那些懶洋洋地趴在路邊伸懶腰的貓,就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貓咪與世隔絕的安靜狀態,看起來與快節奏的日本格格不入,但卻是他們在繁忙的日常中最想擁有的。這時,慵懶的貓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這種寄託延伸到文化中,生長出關於貓的動漫、貓島、貓雜貨店等一系列經濟產業,形成了文化與經濟的良好循環。

在某種程度上,貓咪文化在中國興起的原因與日本相似。2010年以來,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愈加明顯,人口紅利褪去,「空巢青年」成為了和「空巢老人」一樣備受關注的群體,「單身獨居、年齡在20歲~39歲、在大城市打拼」是時代給他們貼上的標籤。截止2017年,中國的空巢青年已經超過5000萬。調查顯示,在這群人中,57.9%的人表示缺乏感情寄託, 41.9%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照顧和關愛。

社會經濟與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是導致「空巢青年」出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們需要承受來自工作升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讓都市「低頭族」之間缺乏日常交流。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他們白天神經緊繃,晚上回家後,面對的仍然是漆黑冰冷的房間,這時「空巢青年」才會發現自己的情感無處安放。

在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看來:「城市化讓很多生活在傳統社會環境的人變得獨立,但是人們的心理生活跟不上飛速發展的物質生活,『空巢』問題不是因為大齡單身青年多,而是他們沒有學會正常社會交往的技巧。」

這時,貓的「上位」就顯得順理成章。貓的性格與他們實在太像:內向、宅、需要陪伴、怕麻煩。對於貓來說,它們絕對不會主動打擾主人,甚至在主人召喚的時候也會無動於衷。這就迎合了人類「感情投射」的習慣,對待高冷的貓,人類往往更容易進行自我代入的想像。於是,與貓對話、玩樂,成為空巢青年們最大的樂趣。

消費升級同樣給了貓咪佔領世界的機會。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物質得到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精神滿足。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萌經濟」的崛起,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日趨上升。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人們越來越願意在貓身上進行投資,這也推動了一批與貓相關的產業的發展。

除了寵物平臺之外,共享經濟、雲養貓等新型服務模式也開始擴張。為順應人們的心理,影視、微電影、網際網路社交中的表情包也越來越多運用到貓的元素。反過來,以貓為原型的一系列IP的形成,又進一步擴大了貓在人類當中的影響力。

日本知名動漫製作人川村元氣在《如果世界上不再有貓》裡說:「不是人類飼養了貓,只是貓願意陪伴在人類身邊而已。」隨著觀念的轉變,貓對於人的意義,早已經不止於寵物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本文由南七道和高靈靈共同完成。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創始人&CEO,關注網際網路和科技創業。公號南七道。

相關焦點

  • 「貓奴」為什麼越來越多?
    最近留意到,身邊吸貓一族越來越多,儘管貓主很少刻意討好我們,甚至愛搭不理,但並不影響更多的貓奴前赴後繼,送上雙膝。你看人們最近對星巴克貓抓杯的瘋狂,從剛面市的幾百,炒到了上千元,依舊一杯難求。還有大街小巷「學貓叫」一遍又一遍的循環播放。
  • 人為什麼會成為貓奴?
    」和「子民」們就是現今「貓奴文化」的一例典型。貓咪這種可愛又神秘的小動物一直是人類最喜歡的寵物之一,全世界最為骨灰級的貓奴大概要算古埃及人了,他們甚至創造出了巴斯特這位埃及神話中「貓女神」,她常出現在埃及墓室的壁畫中,同時也是性愛的象徵。到了21世紀第二個十年,人類對貓咪頂禮膜拜、甚至自甘為奴的現象似乎在沉寂了三十多個世紀之後又一次抬頭。
  • 八百多年前的杭州人,是這樣成為貓奴的
    幾乎家家戶戶都是貓奴。杭州人不僅愛養貓,還愛養品種好看的長毛貓(或叫獅子貓)。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載了當時都城杭州人飼養寵物貓的情景:「貓,都人畜之,捕鼠。有長毛,白黃色者稱曰『獅貓』,不能捕鼠,以為美觀,多府第貴官諸司人畜之,特見貴愛。」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寵物當孩子,卻不願意自己生孩子?
    國家開放二胎以來,並沒有預期中的生育高峰的到來,年輕人的結婚和生育欲望反而越來越低。與之相反的,養寵物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過去養寵物,寵物還兼具著一些實用功能。比如貓抓老鼠狗看家,只需要餵一碗剩飯菜,就能養活他們,還能解決家裡的一些實際問題。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人養寵物承擔使用功能的越來越少,更多人把寵物當做家庭成員或者孩子,寵物承擔的更多是情感功能。
  • 俄媒:中國孤獨人口增加 催生越來越多「貓奴」和「狗奴」
    中國日報網12月4日電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自己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或者家人開始養寵物,變成「貓奴」或「狗奴」。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俄羅斯衛星網12月3日援引寵物愛好者網站「狗民網」的調查指出,中國人口的變化對此起到了主要作用。
  • 為什麼養貓的人越來越多?貓為什麼難以馴化?
    一、孤獨隨著80後、90後趕上計劃生育政策年輕人成為社會的生力軍,新生勞動力的減少,人口紅利消失,面對逐漸老齡化社會,日益上漲的物價,結婚率下降,離婚率越來越高,這群年輕人,生活寂寞如雪,在大城市工作居住在狹窄的房子裡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情侶出遊時更願意住帳篷?原因大家都懂!
    說實話,現在真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外面旅遊了,在城市裡面待久了,就想要去看一下山山水水,感受一下大自然,登登山看看日出之類的,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如果是爬山的話我們也知道山頂是有賓館的,可能很多人就會去訂賓館,但是呢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情侶出遊時更願意住帳篷?確實,相信大家去戶外旅遊的時候去見過很多人住帳篷的。那為什麼情侶都喜歡住帳篷呢?原因大家都懂!
  • 荷蘭豬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飼養它?
    有的人說因為身材不像老鼠一般比較靈活,而是比較笨拙,而且叫聲又有點像豬,所以叫荷蘭豬。還有的人說因為是從16世紀從荷蘭引進,所以以地方命名。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開始喜歡上養它,那麼下面就為你揭秘一下這一現象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的價錢比較便宜。相比較其他的,有的需要上千乃至萬元,就很親民了。哪怕是沒有什麼金錢基礎的學生黨也可以買來作為自己的寵物。
  • 布偶貓價格貴,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養?下面5點能讓你信服
    布偶貓價格貴,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養?下面5點能讓你信服相信不少人的家裡都有了一定的寵物,而且許多人家裡養的都是貓吧,其實貓在最開始飼養的時候都是農民為了防止家裡的糧食被老鼠吃掉而用來捉老鼠的,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貓成為了一種家養的寵物,而不僅僅是為了捉老鼠,更多的是為了陪伴自己以及更好看而已。那麼喜歡貓的人大多數都被稱為貓奴。
  • 研究表明,越來越多年輕人正成為貓奴,原因竟然是……
    有沒有發現,身邊養貓的朋友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人,即便他們工作得體,穿著光鮮,每一步都走在時尚的前沿,回到家裡卻淪為喵咪的奴隸,毫無尊嚴的成為它們的抱枕與鏟屎官。它們不會在乎你的貧富,房子車子對它們來說並不重要,理不理你全看自己的心情,叫人哭笑不得。
  • 五香鵪鶉蛋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很願意吃呢?
    鵪鶉蛋這種美食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大部分人的購買。不過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的口味沒有想到讓購買鵪鶉蛋的顧客也變得越來越多了。他們把鵪鶉蛋做成了五香味道的。並且製作的周期也非常長,每次他們都會做出來一大堆,然後用袋子塑封上,就算是賣不出去也不會過期並且裡面的湯汁還是越來越多的。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養貓
    當今社會,養貓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養貓,通過我家裡養了九隻貓的經驗和跟一些貓友的交流我個人覺得以下幾個原因1:現在上班一族,往往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無論自己買房子,還是租房子住,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或多或少的缺少陪伴,而貓這種愛賣萌,愛乾淨性格又好的動物就成人們的選擇。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更願意生女兒?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文|文兒如果只能生一個孩子,你願意生女兒還是兒子?身邊很多朋友毫不猶豫地都選擇生女兒,覺得如果只生一個孩子的話,還是生女兒比較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原因無外乎這幾點:女性思想轉變以前重男輕女思想特別嚴重,很多家庭是必須要男孩子的,致使家裡的女孩子受了很多委屈。受生活環境和思想的浸染,讓很多女性覺得沒有生兒子是一件很失敗,很對不起夫家的事,說白了有些女人自己就看不起自己,願意被一些封建思想荼毒。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加菲貓?好處這麼多,網友:養過才知道!
    加菲貓的長相很討喜,深得大眾的喜歡,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養加菲貓,而不少網友說,它不僅可愛,而且養它還有很多的好處,養過的人才知道!1、乖巧聽話,惹人愛加菲貓是人工培育出來的貓咪,它沒有遺傳到貓咪天生的野性,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是一個單純的小寶寶,你叫它做什麼都會乖乖地做,不會有半點違抗。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
    「別看有些人表面風光,其實背地裡連只貓都沒有。」 單身浪潮下孕育了萌寵經濟,養貓養狗似乎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 有貓有狗,人生贏家。越來越多人變身傲嬌鏟屎官,為了主子白天努力在外打工賺錢養家,晚上回到家抱著主子尋求心靈上的安慰,緩解一天的疲憊。
  • 貓奴也有等級劃分,第一級是偽貓奴,資深貓奴最難做到!
    文|親愛萌貓近年來,養貓的社會氛圍越來越火熱了,喵星人們憑藉著「雲吸貓」的推力,不斷地在人類面前展現自己可愛的一面,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貓奴粉絲。隨著喵星人越來越受歡迎,貓奴的大部隊也在不停地擴張著。我們可以根據,貓奴們愛貓的行為,給這個大集體劃分等級。不同等級的貓奴,與貓咪關係都有著很微妙的區別,接下來不妨跟著萌貓一起來了解下,看看你自己屬於哪個級別的貓奴!第一個級別:家裡沒貓,吸貓為生的偽貓奴。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雲吸貓」?
    在如今的世界裡,養貓成為了一大熱點,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養貓。可惜美中不足的卻是那些喜歡貓但是無法養貓的人群。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無法選擇養貓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雲吸貓」?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雲吸貓」?2。
  • 夜讀 | 網際網路讓我們成為「貓奴」
    如今,我們自稱「貓奴」「愚蠢的鏟屎官」,而把貓咪叫做「主子」。很多民間領養協會對貓咪領養人的條件要求苛刻,甚至要確認對方收入達到一定要求才能讓其領養貓咪。貓可以進入咖啡館成為吸引客人的噱頭,傷害貓的人則被認定為十惡不赦,在網際網路上受到指責詛咒。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了?
    最近打開朋友圈,發現以前的一些朋友, 不是設置了三天可見,就是發現沒有了往日的美景,的確,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怎麼發朋友圈了!曾幾何時,朋友圈是我們分享生活的世界。無論是生活中的趣事,還是看到的不錯的文字,還有那些旅行去過的好地方,我們願意與所有人,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許不是我們不喜歡發了,而是不敢發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貓,覺得貓咪符合人類的審美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貓,覺得貓咪符合人類的審美呢?貓對人的影響有多大,從千年前的古埃及我們就能窺探出一二了,古埃及人把貓主子是真當成主子了,可以說古埃及人是地球上最早的貓奴,他們不允許隨意捕殺貓主子,更是把自己的戰爭女神貝斯特都慢慢演變成了家貓的模樣,成了家庭守護神,當時的古埃及,流浪貓會被人善待,而家貓更是享有和家庭成員類似的待遇,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貓主子死後,用各種名貴的香料將它包裹成木乃伊埋葬,貓奴之名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