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幾百年前,傾世皇妃海蘭珠與大清開國皇帝皇太極演繹了一場悽美絕倫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
海蘭珠,科爾沁草原的一個美麗動人的女人,博爾濟吉特氏,滿文hairanju,海蘭珠在滿語裡的意思是珍愛的女孩。她是孝莊文皇后的親姐姐,比孝莊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26歲,但她此之前的情況所有史料均無記載。 海蘭珠最早出現的記載是在《清入關前內國史院滿文檔案》:"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就是說海蘭珠是在天聰八年被她哥哥吳克善親自送到盛京(今瀋陽),與皇太極成婚的。
在她之前,她姑母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後來的孝莊)已先後嫁給皇太極為妻,雖然滿族早期有不論輩分和近親結婚的婚俗,但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情況還是很少見。
"自古君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海蘭珠很幸運,她嫁給皇太極後,並沒有像其他妃子一樣"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她遇到了生命中的最痴情的男子—皇太極。
皇太極對她的愛可以說是瘋狂而痴迷,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也不為過,我們可以從以下事例中看出來。
封海蘭珠為"宸妃",賜名"關雎宮"
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後,大封后宮,封海蘭珠為"宸妃"。"宸"是北極星所在,後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可見這個字尊貴異常。因此"宸妃"位份很高,位列四妃之首,僅次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為表達對海蘭珠的愛慕,皇太極還以《詩經》中象徵愛情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將宸妃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雎宮"。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皇太極心裡,海蘭珠就是《詩經》中水邊那個讓他輾轉反側、日思夜想、夢寐以求、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美麗賢淑女子。
愛屋及烏,欲立海蘭珠之子為儲君
崇德二年,受盡恩寵的海蘭珠不負所望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如獲至寶,想要這個孩子做為皇位繼承人,於是舉行了盛大誕生慶典,大宴群臣,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來恭賀,一時間,盛京城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不僅如此,皇太極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為皇八子祈福。皇太極其他的9個皇子出生時均未享受這個待遇,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將海蘭珠所生的皇八子作為"儲君"來對待的。另外,為了討海蘭珠歡心,皇太極還將她母親封為科爾沁和碩賢妃。
海蘭珠香消玉損,皇太極痛不欲生
海蘭珠雖寵冠六宮,集萬千寵愛於一生,但卻是福薄之人,她的兒子皇八子不到兩歲便夭亡了。孩子活著時,因皇太極太過珍愛,覺得所有的名字都配不上他,因此直到孩子死了都沒來得及給他取個合適的名字。愛子的死,使海蘭珠肝腸寸斷,悲痛欲絕,不久便臥病在床。
1641年,皇太極率軍與明朝軍隊洪承疇部在松江錦州會戰。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後,皇太極擔心至極,無心戀戰,留下部將固守連營後,立即策馬飛馳盛京。他歸心似箭、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六天六夜都沒有下馬,只為見到摯愛的女人最後一面。可憐的海蘭珠並沒有等到她心愛的男人,等到皇太極風塵僕僕趕到關雎宮時,她芳魂已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終年33歲,正是風華之年。皇太極抱著冰冷的海蘭珠,淘淘大哭,痛不欲生,並因傷心過度而幾次昏死過去。
宸妃死後火化,初暫安葬於盛京地載門外五裡的墓地。 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海蘭珠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頻繁地舉行各種祭典活動,並請僧道人等為海蘭珠布道誦經,超度亡魂。皇太極還親自撰寫祭文,賜予宸妃海蘭珠諡號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諡號中字數最多的。
在此後的歲月裡,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每次都舉行隆重肅穆的祭禮,飽含著無限的哀思。甚至在當年歲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時,皇太極率與皇后等妃嬪、百官及其夫人們前去祭奠海蘭珠,當次年正月元旦大賀之際,他竟傳諭因愛妃之逝要求停辦朝中重大典禮。
美人氣已絕,英雄心欲碎。海蘭珠的死,給皇太極帶來致命的打擊,他睹物思人,朝夕悲痛,飲食頓減,身體每況愈下。後來,為了使他忘記傷痛,消愁解悶,大臣們請他去到蒲河射獵,但是每次路過宸妃墓,他都觸景傷情,淚如雨下。
海蘭珠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如同一盞熬盡了燈油的燈,最終也追隨芳魂而去了,享年52歲。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愛,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極限,這在歷朝君王中都是少見的。
那麼,海蘭珠到底有何魅力讓皇太極對她如此深愛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海蘭珠與眾不同的氣質與美貌。
皇太極的後宮中,有"崇德五宮"后妃,這五宮為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崇德五宮后妃的地位遠高於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繼妃、側妃等,見於史籍者計有15人。海蘭珠雖然長得很美,但在這眾多后妃中,天生麗質者也很多,尤其是海蘭珠的妹妹孝莊還曾被稱為"滿蒙第一美女",然而皇太極唯獨鍾愛海蘭珠,可見她的與眾不同。
海蘭珠雖然在草原上長大,但是沒有草原女人那種豪邁粗獷,而是像江南女子般清新秀麗、白皙嬌嫩、嫵媚動人。如果將孝莊比作嬌豔似火的玫瑰,那海蘭珠則是空谷中的一朵幽蘭,素雅靜謐,散發著淡淡的、迷人的芳香。另外,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時雖不是豆蔻年華,但是她有一種少女不具備的成熟和丰韻美,使皇太極欲罷不能。
另外,雖說海蘭珠26歲以前的歷史記載都是空白,但是從她妹妹孝莊13歲就嫁給皇太極來看,海蘭珠26歲以前應該也嫁過人。因此有傳說她原來的丈夫對她不好,經常虐待她,也有說她丈夫已死,她成了寡婦,但不管怎麼說,她都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的多愁善感、嬌小柔弱激發了皇太極強烈的保護欲望,加上後來愛子夭折,海蘭珠傷心至極,使得皇太極對她更為憐惜,並由憐生愛,後來深深的愛上了海蘭珠。
二是海蘭珠對皇太極的愛是單純的,沒有參雜過多的政治因素。
海蘭珠無依無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皇太極,因此她把皇太極當成男人,當成夫君來愛。而皇后哲哲、孝莊和其他妃嬪嫁給皇太極都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通過政治聯姻使讓蒙古人的血液流淌進滿清的皇室,使自己的家族榮耀,自己的地位更為穩固,她們更多的是為家族利益考慮,因此在皇太極面前展示的都是強勢的一面。而在海蘭珠這朵柔順的"解語花"這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心機鬥爭,因此皇太極只有在海蘭珠面前,他才能放鬆自己,脫下帝王的偽裝,真正地做一個普通的男人,享受普通夫妻的快樂與溫情,享受在其他地方都得不到的溫暖和寧靜。
三是海蘭珠頭胎便生下兒子,母憑子貴。
在我國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生兒子對於一個家庭、家族乃至皇室都非常重要的。為了拉攏蒙古科爾沁部,皇太極先娶了科爾沁貝勒莽古斯之女哲哲,結果哲哲只生了三個女兒,於是科爾沁趕緊將孝莊也嫁過來,但是孝莊也一連生了3個女兒,這對於滿蒙聯姻是非常不利的,不甘心的科爾沁才又將海蘭珠嫁過來。海蘭珠肚子也很爭氣,一舉得男,這也讓海蘭珠在皇太極心目中的地位急劇上升,更加將海蘭珠當成自己心尖上的人。
結語
海蘭珠雖然如同曇花一樣,在最絢爛的時候飄然而逝,但卻贏得了一代帝王皇太極轟轟烈烈、至死不渝的愛,她也算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