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不能燒這種紙錢了!

2020-12-05 騰訊網

更多巴馬新聞信息,留意巴馬微視微信平臺,想爆料突發事,請長按下面加入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快要到了

又到了為祖先親人掃墓祭奠的時候

在掃墓時,相信大家都會給祖先焚燒紙錢

這幾乎是遍及全國的一種風俗了

認為去世的祖先可將紙錢存在冥府銀行

在陰間過上富裕的生活

印有人民幣圖樣的「冥幣」等祭祀用品會熱銷

不過,以後祭祀用品再使用人民幣圖樣

可能就不行了

以後不能燒這種紙錢了

昨天(3月18日)

央行發布了《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修訂稿)》

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首次提出:祭祀用品禁用人民幣圖樣

人民幣圖樣,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貨幣的完整圖案或局部圖案。

新辦法首次增加了禁止行為條款,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幣。

為什麼要這麼規定?央行在修訂說明也指出了原因——

近年來,在實際工作中,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不正當使用人民幣圖樣、損害人民幣形象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市場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冥幣、紙錢,而仿人民幣冥幣這些年走俏市場。這些冥幣的幣紙大小、顏色、圖案、面值等都與現行流通或曾經流通的人民幣極為相似,不同的往往是上面的字樣。

多數冥幣只是將最上面的一行字改成「中國天堂銀行」 「中國冥民銀行」 「天地通用銀行」等字樣。由於這些冥幣跟人民幣極為相似,如果不仔細辨別,很難看出區別。

而且,現在仿100元人民幣印刷的冥幣越來越多,印刷質量也越來越高,一些人對這種冥幣很難辨認真偽,很容易與人民幣混淆。

為防止與真幣混淆,新辦法第9條要求使用人民幣圖樣應當——

(一)只能單面使用

(二)不損害人民幣形象、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三)不使公眾誤認為人民幣

(四)保證人民幣圖樣中人物頭像、國徽的原有比例,不變形、失真、破壞或被替換。

(五)使用人民幣圖樣,需用深藍色實心黑體字在圖樣中部明顯位置標註清晰可辨的「圖樣」字樣。

違規使用人民幣圖樣將處5萬元以下罰款

對於新辦法,網友評論說,早該如此了。

而央行也不只是說說,對於違規使用的相關處罰措施也是有的。

根據新辦法,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給予警告,責令改正,銷毀非法使用的人民幣圖樣,沒收違法所得。

其中,違反本辦法規定,未經許可使用人民幣圖樣的;違反本辦法第9條,未按規定使用人民幣圖樣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4條予以處罰。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4條規定,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的,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責令改正,並銷毀非法使用的人民幣圖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近年來,各種新潮祭品接連出現

人民幣樣式的冥幣不能燒

但是你可以燒別的呀

近年來,市面上各種新潮祭品接連出現

簡直是無奇不有,據說還賣得不錯

小編看完只能給跪了!

往年搶手的電子產品類扎紙

如iPad、iPhone等製作愈發精良

產品主體、原裝充電器、座架、數據傳輸線、

原裝鍵盤、存儲卡、路由器等

還有各式各樣的數碼產品,應有盡有

這種東西竟然也可以燒?

簡直就是時尚界的寵兒啊

簡直是休閒娛樂必備啊

向逝者表達的哀思才是祭祀活動的本質

你還可以學習這位老哥,虔誠求祖宗保佑

實在沒必要弄那些花裡胡哨的祭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就要到了,有種紙錢不能隨便燒,否則會有最高5萬的罰款
    很快我們就要迎來今年的清明節,自古以來清明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清明節,傳承到今天已經有了2500多年,清明節對農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古代,以農耕為主,這一天氣溫開始變暖,而且降雨也會開始變多,對於春耕來說,是重中之重。
  • 清明節燒千億紙錢,地府不會通貨膨脹嗎?專家:西遊記給出了答案
    作為一個系統化的地府,跟人間一樣都有貨幣體系,那麼焚燒那麼多紙錢,地府不會通貨膨脹嗎?紙錢還未誕生之處,絲綢是懸掛在墓地的裝飾品,中國最早的紙起源西漢,東漢蔡倫改良的造紙術,一直到三國時期,紙張都是十分昂貴的商品,當時的書寫材料還是簡牘,到西晉時期,文字才開始轉移到紙張上。
  • 紙燒千年:當外國人燒起歐元紙錢,是時候說說紙錢的本質了
    街頭燒紙(來源:圖蟲)問題在於,紙錢或是紙紮只是財寶、錢幣、房屋的仿製品,而不具備任何世俗意義上的「價值」,為什麼它們可以作為「犧牲」,成為陰間的財富呢?如果紙錢上的面額就代表其價值,那麼為什麼要一張張點燃一疊「百元大鈔」,而不乾脆燒一張面值20億的紙錢?金箔紙、銀箔紙為什麼要疊成金元寶、銀元寶再進行燃燒,是金元寶的價值高於金箔紙嗎?那又是什麼賦予了金元寶更高的價值呢?
  • 北京清明祭奠首個高峰日57.7萬人掃墓
    京華時報記者王苡萱攝  昨天,北京迎來清明掃墓首個高峰日,截至昨天下午4點,全市163處掃墓點共接待掃墓群眾57.7萬人,同比增長13.4%。  據介紹,清明祭掃高峰將一直持續到4月7日,4月5日、6日、7日均是掃墓高峰日。5日清明當天將迎來峰值,預計掃墓群眾將會超過340萬人,同比增加3萬餘人。  市民政局提醒市民儘量錯峰祭掃,根據自身情況和市清明節指揮部發布的祭掃指數,合理安排祭掃活動。  由於掃墓點車流量較大,市民政局建議市民儘量乘坐公交、地鐵,減少自駕,共創健康、低碳、環保的清明節環境。
  • 燒紙錢的秘密:畫個圈圈燒一堆紙,燒掉的紙錢鬼魂能收到嗎?
    每當走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我都會不自覺地小心避讓,生怕自己的貿然打擾了死者的清明。我能想像那些燒過的紙錢順著煙火之氣的烘託,一步步上天,然後在黯淡,落下,好像是一盤祭品被亡靈吃得只剩下渣滓,一個新鮮的蔬果經過祖先的「巡檢」只剩下殘留的蒂把。我不知道人死後到底去了哪裡,也不知道這些據說可以在冥界流通的貨幣他們是否能收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 掃墓不是清明的全部 清明習俗知多少
    而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在明媚的春光中踏入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如唐代王維《寒食城東即事》中寫道:「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 古代清明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清明的由來吃什麼玩什麼你知道嗎?
    晉文公多次派人也沒找到他,於是有人給晉文公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放火,一面留通道,肯定能把他逼出來。 沒想到大火一放可收不住了,燒了幾天幾夜也沒看見介子推下山,重耳的心也涼了一半。等火滅了之後,在一棵大柳樹下發現了已經燒死的介子推。
  • 清明節要燒無數紙錢,地府不會通貨膨脹嗎?看《西遊記》怎麼說
    紙錢用於祭祀,最早起源於南北朝時期,但那時只是「剪紙為錢」,並不燒掉。真正開始燒紙錢是在唐朝時期。為什麼要燒呢?根據道家的說法,火是將信息上達於神靈的介質,比如道教符籙,也是一定要燒掉的。李世民得到尉遲恭回報,也就不再拿真金白銀「為難」相良了,但他也不能欠人錢哪,怎麼辦?最後靈機一動,捐錢建了個「相國寺」,算是還了錢。瞧,唐朝人在陽間燒的那點紙錢,到了地府就兌換成了巨款。以此類推,現在一到清明節,哪家不是「幾十億」、「幾百億」地燒,地府不得通貨膨脹才怪呢!
  • 記者觀察:清明紙灰燒成堆 「綠色祭掃」當繼續邁步
    新華社石家莊4月4日電(記者楊帆)清明假期臨近結束,河北省雙鳳山陵園的人流已大幅減少。市民三三兩兩拎著花束、酒水食物,穿行於山坡上的蒼松翠柏間,前往社會墓區緬懷逝者。  雙鳳山陵園目前是華北地區較大的一家陵園,長眠於此的有200多位烈士和三萬餘名社會人士。
  • 閩南清明節習俗 閩南清明有什麼風俗習慣?
    在這種節令氛圍裡,泉人首次辦「嫩餅萊」──紅蘿蔔絲、綠豆芽、荷仁豆絲、豆腐條炒蒜,糖炒滸苔,花生末等的合萊。嫩餅,又叫薄餅,實際上就是春餅。  在泉州方言中,「春」與「剩」音相諧,是個吉祥的字眼。吃春餅,表示「年年有剩餘」。這種合萊,正是唐宋詩所說的:「青蒿黃韭簇春盤」。這恐怕是唐宋飲食文化的遺風。  在泉州鄉下農家,應節的食品是包「清明果」。
  • 清明不見雨紛紛燒山事件連連生
    福州周邊三天發生六起燒山事件,皆因掃墓引起;部門呼籲大家文明祭掃,少用明火N本報記者 湯先增 肖春道 練仁福 關銘榮 文/圖本報訊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清明節跟往年有點不一樣,三天小長假都以晴天為主,還不時有大風。
  • 農村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燒紙還有這講究?
    農村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燒紙還有這講究?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在農村,對於先人們的懷念有很多種方式,除了祭品供奉,就是燒紙錢了。這裡的「紙」指的就是關乎祭祀時所燒的紙錢。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是「燒的紙多,惹的鬼多」,燒紙還有這講究?
  • 一次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
    來源:國學生活(gxsh789)清明時節探亡魂,細雨紛飛似淚痕。柳色梅花仍依舊,陰陽相隔夢晨昏。又是一年清明雨紛紛,每到此時,點點灑灑的雨水都會澆在我們心上,一顆叫做思念的種子再次生長。一次生前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飯。謹記:百善孝為先1有人說:人到中年,最怕父母變成一張照片。近日,一張武漢殯儀館的照片在網絡上瘋狂轉載。
  • 清明掃墓火患多 臺花蓮公墓拜祭失火延燒3公頃
    中新網4月3日電 花蓮清明掃墓民眾人數
  • 清明時節,常州發生多起火災,疑似與燒紙錢有關
    消防部門呼籲廣大市民文明祭祀,燒化紙錢後一定要確定全部熄滅並清掃後再離開。  紀念堂清明燒紙錢,引燃相鄰小作坊  4月4日下午3時20分左右,新北區西夏墅鎮牛郎村紀念堂旁邊的一個小作坊發生火災,造成作坊內外的部分物品被燒毀。  孟河消防中隊趕到現場後,發現起火的小作坊是一間彩鋼瓦房。火勢猛烈,冒出了滾滾濃煙。
  • 清明安康問候語簡短一句話 清明發給家人朋友的寄語祝福
    天歌狂飈:清明時節白花幡,風搖香飄天堂間;清明最是飛雨時,哀思悲情淚雨試;清明天歌為飈狂,一曲安魂飛天上。  3、 清明到來柳絲長,和順甜蜜隨風揚;清明到來花飄香,平安幸福繞身旁;清明到來心歡暢,走出戶外享春光。清明節,願你快樂!  4、 春光美好豔陽照,柳絮飛揚燕兒舞,發條簡訊送祝福,願好運多幸福罩。清明節來到,祝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倖幸福福、健健康康。
  • 福州清明節有燒金銀紙習俗 紙錢工藝也迎「工業革命」
    閩南網4月2日訊 一到清明節,不少地方都有燒金銀紙的習俗,可你知道這金銀紙是怎麼做出來的嗎?記者這就帶你去一個地方,福州市面上的金銀紙,多半是這裡製作出來的。由於成本高,這樣手工製作錫箔紙的方式已不多見  昨日中午,記者驅車來到福州倉山區城門鎮,沿途的村道,隨處可見一本本印好的紙錢在太陽下晾曬,金光閃閃。
  • 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 清明節適合發朋友圈說說的句子
    又是一年清明時,到了寄託哀思的重要時節,但今年有些不同,由於疫情,我們去陵園公募祭祀掃墓,只能在家寄託哀思,祭奠仙去的先人。整理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一起來看看吧!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1、陣陣春風帶來了默默地問候,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無限思念。細細的春雨帶著深深地敬意,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無限緬懷。
  • 清明不讓紙灰飛,河北這座城動真格了,在街口安了數百「鐵傢伙」
    在冀東一帶,每逢春節清明節日,都有燒紙錢習俗來表達對親人的懷念。焚燒紙錢不但汙染環境,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每到祭祀日子,市區各個路口總會看到有人露天焚燒,紙灰經風一吹到處都是,讓管理者很是頭疼。從去年開始,發現市區路口出現了一些焚燒的香爐,據稱,為倡導文明祭祀,當地在城區規劃設置了19個文明祭祀容器投放點,設置了38個祭祀爐,供市民祭祀用,從而減少市區內隨意焚燒紙錢情況。
  • 今早杭州一大媽在家中點香燭求菩薩保佑,沒想到自己家差點燒沒了
    上午9點59分,火災被完全撲滅,據了解,起火原因為老人家中點蠟燭放置窗邊柜子上方,隨後出門沒有及時將蠟燭熄滅,導致蠟燭燒到周圍窗簾,隨即引發火災。起火物質為家中家具,起火面積約5平方,無人員傷亡。2018年清明前夕,杭州濱江某小區就有人在樓道燒紙錢引發火災,火災還導致了一位90歲的老太太身亡。(新聞傳送門:突發!上午濱康小區一女子在樓道燒紙錢,濃煙致樓上91歲老太太死亡!)今年3月15日,濱江區人民法院對紙錢失火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