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現,地球在進化的歷史上共存在五次大滅絕事件,依次發生在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最後的一次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科學家估算的地球史上五次大滅絕的滅絕率
一、恐龍崛起之前的地球水陸兩棲霸主:史前霸王蠑螈。
史前霸王蠑螈
生存於距今2.5至1.9億年前的三疊紀至侏羅紀早期,成年霸王蠑螈體長8至12米,體重超過3噸,那時候恐龍剛剛崛起的年代,是當時地球上最恐怖的獵食者。
史前霸王蠑螈
分布於歐洲、北美洲、日本,由於是兩棲動物,而且嘴巴裡長著像刀鋒一樣鋒利的牙齒,常埋伏在河流中,水中和陸地的動物都在它的食譜上,也包括早期的恐龍。最終由於大陸分裂,陸地火山大規模噴發而大滅絕於冰河時期,它的滅絕也標誌著三疊紀時期結束,隨後恐龍便崛起,開始了長達1.6億年的統治。
二、地球萬獸武力之王:棘龍
棘龍
生活在白堊紀晚期,體長12到20.7米,臀高270至400釐米,體重4到26噸,棘龍因背部有類似於棘的形狀而得名,是歷史上最大的肉食性恐龍,比排名第二的霸王龍更厲害,在身高,體長,重量上都強於霸王龍。
三、地球動物體型之王:腕龍
腕龍
腕龍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北美洲以及白堊紀早期的東非,身長達到26米,高12~16米,體重30噸左右,有四層樓高,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大的動物。
腕龍有兩個奇特的地方,一是吃東西時,不經咀嚼,直接將食物整個吞下,由胃進一步消化。據說它一次所排洩的糞便有1米多高,二是由於其龐大的體型,據科學分析也許有好幾個心臟。
四、地球史海洋至尊:滄龍
滄龍獵殺蛇頸龍
滄龍生存在白堊紀中晚期,其體長可達21米,並且重達40噸,但實際上它來自於陸地,一種不起眼的陸地蜥蜴—崖蜥,其進化歷程堪稱逆天,古海岸蜥距今9500萬年前,受到陸地上的恐龍的威脅,迫使它們逃入海洋求生,然而溫暖的海水和充沛的食物,使之在600萬年的時間裡從一米長的小蜥蜴成長為近20米的巨獸滄龍。
滄龍
其適應海洋生活後迅速成長為中生代最成功的掠食動物。僅僅用10萬年的時間裡就將前代霸主金廚鯊、蛇頸龍滅絕。
五、陸地食草動物之王:
恐象
恐象有一段史料空白期,出現時間不詳,於100萬年前消失,身高可達5米、體重超過15.6噸。
食草動物,腦容量大,是比較聰明的動物,群居生活,善於防禦,掠食者很難突襲,分布於非洲、歐洲、西南亞等地,比猛獁象更為龐大,頂級掠食者一般也不敢與之爭鬥,是真正的食草動物之王。
六、陸地掠食者之王:恐劍齒虎
恐劍齒虎
恐劍齒虎是劍齒虎的祖先,最早出現於中中新世,體型巨大,肩高約1米,體重近300公斤,是地球上最強大的頂級掠食者,由於其後代逐漸退化,體型變小,最終古人類戰勝了劍齒虎,逐漸滅絕。
七、陸地「食人獸」之王:恐貓
生存於800萬年前的中新世末期,到140萬年前滅絕,恐貓身長約長2米,體重190公斤。
恐貓
分布在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被稱為小劍齒虎,兼具現代貓靈敏輕便的特點,主要食物是行動緩慢的狒狒、古猿、古人類,是遠古人最懼怕的動物,也是地球史上吃人最多的動物,最終被日益聰明、強大的人類滅絕。
八、江河霸主:鱷魚之王-帝鱷
帝鱷
生存在於白堊紀早期,主要生活在非洲。身長8-13米,體重4-11噸,是恐龍稱霸的時代,是恐龍最大的威脅。
帝鱷
在鱷魚種類中能與之有一戰之力的就是白堊紀後期的恐鱷,帝鱷可以說是在整個地球歷史長河中,江河沼澤之中絕對的霸主。
九、密林溼地之王:泰坦蟒
泰坦蟒
生存時期為6000萬年到5800萬年前的古新世,主要棲息於南美洲密林溼地之中,體長達9~15米的巨蟒,重約1.135噸,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最大的蛇類。
然而,正是這種巨大的體型,讓它沒有對手的時候,食物也變得匱乏,最終在地球氣候變冷,獵物進化的更小型化後,這種巨蟒滅絕於飢餓。
現代動物霸主:海角獅
這些動物匪夷所思的體型、生存方式以及巨大的感官效果,讓人嘆為觀止,也感嘆人類能成功進化到現在是多麼的艱難,各位,對上述的評價認同嗎?請給出你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