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針」療法深陷騙術漩渦涉事醫院回應,醫學界和網友買不買帳?

2020-12-03 騰訊網

劃重點

  • 萬國蘭的一篇論文顯示,從1997年到2002年,兒童康復科診治的381例腦癱患兒,通過維生素B1、B12加生理鹽水稀釋,同時進行穴位和位點注射,總有效率高達97.1%,其中正常化接近半數,達到190例。不過,按照醫學界公認的看法,腦細胞的死亡不可逆轉,因此腦癱仍然無法治癒。
  • 網友們為這種療法打上了「殘忍」的標籤,甚至有人將其與電擊治療網癮相提並論,質疑其為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騙術」。
  • 國內醫學界對這一「創舉」似乎並不感冒。「兒童康復界、小兒神經界95%以上的專家意見一致,當然不是肯定,這是某家醫院自創的。」一位參與《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的專家隱晦地表達了對該療法的否定。

「封針」治療室門口,眾多家長等待叫號。(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

「這種方法不可否認確實有些問題,痛苦。」甫一落座,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院長、兒童康復科主任朱登納開門見山。

一周前,一種被俗稱為「封針」的療法,將河南鄭州的這家三甲醫院置於風口浪尖。不同於針灸,這是一種帶有劇烈痛感的療法——家長摁住腦癱患兒,醫生手持裝滿藥水的注射器,在嬰兒頭部、四肢等特定穴位扎入拔出,3-5秒注射一針,一次需要被扎幾針至幾十針不等。

按照醫院官網的說法,因為這種全球首創的療法,數十萬腦癱患兒的命運由此改變。

不過,網友們卻不買帳。他們為這種療法打上了「殘忍」的標籤,甚至有人將其與電擊治療網癮相提並論,質疑其為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騙術」。注射所用的鼠神經生長因子等藥劑,也被眾多專業人士斥責為無效的「神藥」。

投入臨床應用近三十年,這是「封針」療法第一次遭遇如此大規模的質疑。朱登納用「鬱悶」形容這幾天的心情——不只是他,還包括兒童康復科和全院職工。「要是像外界說的那樣,我們騙兩三年可以,能持續行騙二十多年?」

聽上去確實匪夷所思。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三附院),同時也是河南省婦幼保健院、河南省兒童腦癱康復醫院。按照醫院官網的說法,該院綜合實力在全國省級婦幼保健機構中排名第二。

2019年10月18日和21日,朱登納兩次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獨家採訪,回應外界對於「封針」療法和藥物使用方面的質疑。「我們不迴避任何問題,有問題會積極整改。」

「如果『封針』短暫的痛苦能換取患兒一生的幸福,這是值得的。」片刻停頓後,他又補充道,「雖然我的觀點不一定能被接受。」

「封針」奇蹟

「封針」只是患者群體中流傳的俗稱。鄭大三附院的官網顯示,這種全稱為「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由該院萬國蘭教授創製,結合小兒康復訓練和傳統的中醫綜合療法,可以治療小兒腦癱、各種腦損傷、智力低下、缺氧缺血性腦病後遺症等小兒神經系統疑難疾病,年齡小者可治癒或「正常化」,年齡大者可改善運動功能。

不過,作為萬國蘭的學生,朱登納否認了療法由萬國蘭「自創」的說法。「嚴格來說,穴位注射不算是萬老師的發明,這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她只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穴位。」

朱登納介紹,萬國蘭1974年畢業於原北京醫科大學,西醫出身。看到腦癱患兒屢屢成為家庭的累贅、遭到遺棄,她很是心疼。查閱了眾多文獻後,她結合中醫經絡理論和西醫的腦解剖,創新了穴位注射。

起初,萬國蘭並沒有將療法直接用於病人,而是自費購買了鴿子和雞,給它們「打針」觀察療效,「沒什麼副作用,反倒更加活躍了」。此後,萬國蘭又在自己的穴位上試驗,最後才用到了孩子身上。

「媒體的報導對萬老師打擊可大了,她譁啦啦地哭,整夜整夜地給我發微信。」兒童康復科一位和萬國蘭年齡相仿的同事透露。南方周末記者希望與萬國蘭見面,但院方以身體不佳為由,婉拒了採訪。

20世紀80年代末,小兒腦癱康復技術最先從日本引進國內。1992年,鄭大三附院開始了「封針」療法。醫院宣傳科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沒有大張旗鼓宣傳的情況下,兒童康復科從10張床到全國各地的病人慕名而來,「甚至還有國外患者,見到萬老師就跪在那兒」。

萬國蘭的一篇論文顯示,從1997年到2002年,兒童康復科診治的381例腦癱患兒,通過維生素B1、B12加生理鹽水稀釋,同時進行穴位和位點注射,總有效率高達97.1%,其中正常化接近半數,達到190例。

不過,按照醫學界公認的看法,腦細胞的死亡不可逆轉,因此腦癱仍然無法治癒。

自創療法:「專家意見基本一致,當然不是肯定」

10月18日上午,南方周末記者來到鄭大三附院住院樓頂層10樓的一處「封針」治療室。撕心裂肺的哭聲從9樓就能聽到。一位兩歲大的孩子站在10樓樓梯口,任憑家長唱歌、哄騙,死活不肯再挪動腳步。

治療室門口,白板上寫著當周「封針」的號碼。(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

兩間治療室門口,圍坐著一群家長。白板上寫著當周「封針」的號碼,一位身著白大褂的護士負責叫號安排。

「每次治療需要4-5個大人摁住,大家經常相互幫忙。大一些的孩子勁更大,最好男的摁。」樓梯口,一位母親懷抱著熟睡的孩子。她苦笑,劇烈的疼痛讓孩子每次都大聲哭鬧,一出診室便累得倒頭昏睡。

這已是這位8月齡寶寶第二個療程的第八次治療。根據患兒病情不同,「封針」一般3-5個療程,每個療程10天,隔天做一次治療。

一位奶奶懷抱著孫子,坐在樓梯上黯然落淚。「這是一輩子的事,你不能心疼。」見到南方周末記者,她強打起精神。

10月21日下午,一再要求之下,鄭大三附院同意南方周末記者進入兒童康復十一病區的治療室。但現場拍照和視頻拍攝被禁止。

一位3個月大的嬰兒被兩位家長摁住手腳、固定住臉部,醫生熟練地在嬰兒的頭部幾處穴位扎入拔出。2分鐘不到,伴隨著嚎啕大哭,7針注射完畢,家長迅速用棉花球摁住被扎針的部位,防止流血。

在場的兒童康復科主任醫師熊華春解釋,根據患兒病情不同,醫生選擇不同的位點「封針」。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封針」,包括醫生認為病情不適合該療法,家長不接受。「如果家長特別焦慮緊張,擔心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也堅決不做。」

多位家長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封針」之前,醫院確有知情同意,告知該療法可能的痛苦。

對網傳的「每次需要紮上百針」,朱登納予以否認,「少則幾針,多則三五十幾針」。「能少扎儘量少扎,」他反覆強調,腦癱康復需要綜合治療,「封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按照他的說法,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分管智力、運動等不同功能,在頭皮上有不同的投射區,通過「封針」刺激投射區可改善功能。還有代償機理——疼痛刺激對神經發育有幫助,某塊區域受損或是壞死,周圍的腦區經過治療可以起到代償的作用,重組神經網絡。

不過,國內醫學界對這一「創舉」似乎並不感冒。「兒童康復界、小兒神經界95%以上的專家意見一致,當然不是肯定,這是某家醫院自創的。」一位參與《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的專家隱晦地表達了對該療法的否定。

知網顯示,鄭大三附院曾發表過多篇「力挺」穴位注射治療小兒腦癱的論文。但朱登納也坦言,目前臨床試驗的樣本量較小,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封針」療法的有效性。「腦癱的康復有多種方法,如何證明封針療法的臨床效果很好?從臨床試驗設計、開展的角度,這是有困難的。」

爭議神經營養類藥物

除了療法本身,注射的藥物也飽受質疑,被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是無效的「神藥」。

2019年7月,國家衛健委會同國家中醫藥局,發布了《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鼠神經生長因子、奧拉西坦……「封針」患兒帳單中的多種神經營養類藥物紛紛上榜。

「神經節苷脂我們兩年前就不用了,腦活素、骨肽,我們統統都沒用過。」朱登納澄清。至於鼠神經生長因子,「病人強烈要求我們才使用,且必須有適應證。」

但多位家長否認了這一說法,「我們去康復都聽醫生安排,哪懂這些藥?」

根據《中國腦性癱瘓康復指南(2015)》,神經生長因子具有促進神經元存活、軸突定向再生、髓鞘生成和促進有效連接,恢復感覺、運動和認知功能。神經生長因子可用於缺氧缺血性腦病,脊髓和周圍神經損傷等的治療,應用於腦癱治療尚缺少大樣本研究的循證醫學依據。

但「指南」對神經生長因子的推薦強度為D級,代表「數據不充分或存在衝突,無法證明和預測是否有效、無效或有害」。

2019年3月,朱登納和同事、主任醫師牛國輝等人,剛剛聯合發表了一篇「力挺」鼠神經生長因子的論文,通過對照試驗,他們得出結論:這種神經營養類藥物能改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

廣州一家知名三甲醫院的兒科主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腦癱康複目前還是以作業療法、感統訓練和適當的電刺激為主,所謂的「神經營養藥物」基本沒有循證醫學證據。

他透露,早些年,廣州一些醫院也曾使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腦癱,甚至還有人邀請其參與多中心臨床研究,但他拒絕了,「因為邏輯上就有問題」。

目前,國內共有4家廠家生產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作為一種神經滋養類藥物,其在臨床上的應用極為廣泛,是眼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的常用藥物。根據公司年報披露的數據,蘇肽生、恩經復、麗康樂這3個產品,2016年銷售額合計達25.3億元,與2011年底的3.4億元相比,市場規模在5年間擴張了近8倍。

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並沒有批准使用,「全世界只有中國在用。」前述兒科主任說。藥物說明書顯示,產品目前尚沒有兒童應用的資料。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在河南鄭州、登封、駐馬店、商丘、新鄉等地的部分醫院,「封針」療法開展較為普遍。每年,都有省內其他醫院的醫生到鄭大三附院進修,「因為掌握有難度,療法也存在一些爭議,所以如果不是醫生強烈要求,我們也不強求學習,因為人員和技術保證不了」。

既然「封針」療法安全有效,為何北上廣等城市幾乎沒有醫院開展?對此,朱登納回應,「會適時推廣」。他將療法未普及歸因於「接受程度有限」。

實際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國內一位兒童康復界權威專家透露,自己曾親自到鄭大三附院和科室領導座談,多次希望停止該療法。

為何在國內眾多專家的反對之下,一項至今仍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的療法還能暢行近三十年?「因為需求。」前述專家總結。

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 南方周末實習生 阮美婷

相關焦點

  • 官方回應:迅速調查!涉事產品下架!
    官方回應:迅速調查!涉事產品下架!據封面新聞報導,家長帶著嬰兒到權威醫院檢查得知,寶寶極可能是因為使用了激素藥膏所致。此時,家長懷疑是女兒使用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存在問題。此事引發網友熱議,集體呼籲徹查。
  • 商場內現活貓、活犬抽獎機,網友:虐待動物!涉事企業回應
    商場內現活貓、活犬抽獎機,網友:虐待動物!涉事企業回應 2020-11-04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肯亞一男子死後進行防腐處理時突然復活,涉事醫院並未作出回應
    近日在11月24號的時候肯亞凱裡喬縣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名男子彼得·基根被送往醫院診治後被宣告死亡,結果在進行屍體防腐處理的時候突然復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據了解彼得今年才32歲,當天是因為胃疼所以去醫院診治,由於彼得平時就患有胃病,所以家裡人也不覺得奇怪,被送到醫院救治之後醫院宣布救治無效死亡,在經過3個小時後彼得就被送到了停屍房,在工作人員進行防腐處理的時候,彼得竟然被痛醒了,因為防腐處理要在彼得腿上鋸一個小口子注入福馬林,所以彼得.基根才會感覺到痛意,事發後這可把當場的工作人員嚇壞了,有的癱倒在地有的逃出停屍房
  • 當地回應:涉事教師停職
    當地回應:涉事教師停職 2020-12-02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育局回應:涉事教師已停職
    視頻中,有網友質疑其不負責任、影響孩子考試、侵犯學生肖像權等。 隨後,該名老師在直播時稱「怕打擾學生」用寫字回應,文字中他自稱沒有打擾學生,「開直播是怕困,沒有其他想法。」
  • 男子肚痛就醫,卻查出「宮內早孕,胚胎存活」 ,醫院回應……
    男子肚痛就醫,卻查出「宮內早孕,胚胎存活」 ,醫院回應……
  • 福州大學回應準研究生疑似虐狗:正在核實涉事者的身份
    此前有網友@m慧敏兒m發文稱,她養的博美犬被藉助在她家的一名男子多次虐待,導致博美重傷病危。該網友稱,男子是她婆婆朋友的兒子,今年9月份將去讀研。因男子在謝女士家附近打暑假工,就讓他暫時借住到了自己家裡。
  • 涉事劇場回應
    涉事劇場回應 2020-09-18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攜程親子園管理方回應:涉事的是保潔員,給孩子...
    攜程公司開闢辦公樓一樓800平米場地,提供了5間各超過50平米的幼兒活動教室供幼兒日常生活和遊戲活動使用,2間超過10平米的幼兒專用廁所,另設一間保健室、一間保潔室、一間營養室,以及接待大廳、員工辦公室和專用廁所等。場地可容納100多名幼兒日常活動和託育管理。
  • 涉事醫院回應:著急送血
    對此,該視頻中救護車所屬的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婦幼保健院回應稱,當時該救護車送急救用血回院救人,車上也沒有專業救援人員和救援設備。  質疑  老人騎車摔倒 救護車路過不施救?  事發時間是3月22日上午,地點在樂山市嘉州綠心公園。
  • 涉事銀行回應來了→
    12月14日,一則「山西孝義建行內一名老人不會寫字,其家屬幫代辦時被工作人員指責」的視頻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老人籤字難 家屬代籤遭斥責?涉事銀行回應了!近日,一名老人在親屬的陪同下前往銀行辦理業務,但在籤名時,他卻猶豫了。
  • 大頭娃娃涉事抑菌霜廠商回應來了 稱自家產品沒問題,並質疑家長...
    大頭娃娃涉事抑菌霜廠商回應來了 稱自家產品沒問題,並質疑家長炒作吸粉時間:2021-01-08 20: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頭娃娃涉事抑菌霜廠商回應來了 稱自家產品沒問題,並質疑家長炒作吸粉 關於歐艾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有關問題調查進展情況的通報:近日,有群眾反映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
  • 福建漳州回應「嬰兒用抑菌霜成大頭娃娃」:責令企業召回涉事產品
    新京報訊(記者曾金秋)針對「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寶寶」一事,1月8日下午,福建漳州市衛健委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對此事發通報。通報提到,近日,有群眾反映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
  • 貴賓犬潔牙被拔17顆牙,成都涉事寵物醫院:潔牙鬆了才拔的
    貴賓犬潔牙被拔17顆牙,成都涉事寵物醫院:潔牙鬆了才拔的 張肇婷/紅星新聞 2019-08-26 10:22
  • 蘇福記回應:將嚴肅處理涉事廚師和門店
    蘇福記在其官方微博進行回應針對「廚師向炒菜鍋吐口水」事件,5月11日下午,蘇福記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出致歉信,表示「將全力配合執法部門調查,給公眾一個真相,對當事人及當事店面管理層作出嚴肅處理。」我們也再一次感謝媒體和公眾對於我們的工作做出的監督,我們願意對此事件承擔所有的法律和經濟責任。」針對此次事件,蘇福記表示將做出以下四點整改:一、對全員進行食品安全培訓,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法,落實每一個人的崗位職責,培養員工對工作的責任心和敬畏感;二、全力配合執法部門的調查,給公眾一個真相;三、對當事人以及當事店面管理層做出嚴肅處理;四、歡迎市民和媒體朋友監督工作。
  • 福建漳州回應「大頭娃娃」事件:涉事產品共出貨1200瓶 正召回檢測
    @新華網 1月9日消息,針對近日網傳的「大頭娃娃」事件,漳州市衛健部門9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涉事的兩款產品共1200瓶,分別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目前正召回檢測。此事引起眾多網友議論。漳州市衛生監督所所長湯錦升說,現場查看該企業生產清單和銷售清單發現,涉事的兩款產品分別生產於2020年3月和9月,兩批次共1200瓶,都是訂單式發貨,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據湯錦升介紹,涉事企業於2017年4月註冊成立,6月取得福建省衛健委審批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是一家生產、銷售衛生用品的企業。該企業職工共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人。
  • 福州大學回應準研究生疑虐狗:已關注,正核實涉事人身份
    此前有網友發文稱,她養的該網友稱,男子是她婆婆朋友的兒子,今年9月份將去讀研。因男子在謝女士家附近打暑假工,就讓他暫時借住到了自己家裡。監控視頻中,男子持棍棒戳打角落中的狗狗,並腳踹、抽打狗狗。針對網傳福州大學一名準研究生虐狗一事,8月24日上午,福州大學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校方關注到該事件,正在核實涉事者的身份。(動新聞、澎湃新聞)
  • 山東鋼鐵深陷反腐漩渦 副總王廣連高墜身亡
    記者7月17日22點在微博上私信該大V,詢問其是否知道內情,一直未獲回應。而在更早時,7月16日上午9點左右,即山東鋼鐵發布公告幾小時前,一條有關王廣連去世前細節的傳言,在山東萊蕪當地論壇「萊蕪在線」發布。從上述兩份傳言措辭與敘述順序上看,似是出自同一源頭。傳言裡提到了王廣連出事前見過的人、接過的一個重要電話,以及出事時所在的地區。
  • 特教老師掌摑學生 教育機構回應:將涉事教師開除_中國網
    【特教老師掌摑學生 教育機構回應】11月27日,福建康語教育泉州校區回應特教老師連續扇學生巴掌事件,涉事老師已被開除。24日,特教老師黃某淼在教學中違規操作,在一對一教室內連扇一名學生四記巴掌。在一對一教室中,黃某淼連扇一名學生四記巴掌康語教育發布公告稱,泉州校區啟智認知老師黃某淼丟失了作為特教老師應具備的執業操守,根據機構相關規定,對黃某淼給予直接開除處理,對該校區校長和教學主管予以記大過處分
  • 涉事羅威納犬為何能辦出狗證?初始辦證是小狗,看不清楚?
    7月6日下午,中野女士和14歲的女兒吃完飯在家附近散步,當母女倆走到古美西路近龍茗路時,突然遭遇一條黑色大型犬撲咬。中野女士被撲咬後受傷倒地的照片,令人心驚。9日,記者從上海警方獲悉,涉事犬只屬於禁止個人飼養的羅威納犬,現已被依法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