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4月16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雅雯)「她就是一直流鼻涕,打噴嚏,還說鼻子癢,手總要去扣。」4歲半的女兒嚕嚕(化名)鼻子癢,流了一個多星期鼻涕,市民徐女士以為她感冒了,喝了蒲地藍口服液,卻一直不見好。到省兒童醫院檢查,居然是過敏性鼻炎。
春天到了,湖南省兒童醫院的耳鼻喉科、皮膚科等科室,因過敏症狀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多。該院專家表示,進入春季,兒童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症狀都開始高發。如何有意識地查找身體的過敏源,為孩子進行對症治療?專家進行支招。
孩子過敏性鼻炎?避開過敏原
「因為疫情,孩子出去得少,不知道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徐女士表示,嚕嚕以前沒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所以自己還以為她是受涼感冒。
省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主任醫師 李贇介紹,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現為特徵性的噴嚏、鼻癢、流涕和鼻塞,與感冒有許多相似之處,往往被誤認為感冒。
其實,兩者還是有明顯差異的。感冒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除了引起噴嚏、流涕、鼻塞、鼻癢,還可伴隨咳嗽、發熱、咽痛、頭痛等不適。而過敏性鼻炎往往只有噴嚏、鼻癢等過敏症狀。
避開過敏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於花粉過敏的小朋友,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儘量不到花叢中去,以減少吸入各種花粉;也可使用特製的鼻腔過濾器、花粉阻隔劑等減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預防花粉症發作。對於蟎蟲過感的,應採取除蟎措施,勤洗床單、被褥、枕巾、空調濾網,室內儘量不鋪地毯,有助於預防蟎蟲誘導的過敏性鼻炎發作。
延伸:這些過敏,春季也高發
過敏性哮喘
春季天氣反覆多變,忽冷忽熱,病毒繁殖迅速,加上春暖花開,各種花粉到處傳播,動物開始出動活躍,空氣潮溼,黴菌滋生,使得過敏性哮喘容易被誘發。
孩子如果早晨晚上乾咳、喘息,或者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深呼吸等表現,甚至流涕、打噴嚏等症狀,家長要考慮哮喘發作。
孩子過敏性哮喘怎麼辦?省兒童醫院呼吸二科主任醫師黃建寶建議,第一是避免吸入性過敏原,哮喘患兒在春季應避免到郊外、花園等處,以免接觸花粉,溼式打掃室內衛生,以免吸入動物的分泌物、皮屑和屋塵。
第二是避免食入性過敏原。因為除了吸入性過敏原外,有些食物也可以引起哮喘發作,如果檢查過食物過敏源發現有哪些食物過敏或者平常觀察到吃某些食物會過敏或引起咳嗽,那麼這類食物應避免食用,有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芥末、油炸食物、冰淇淋等食物也誘發哮喘發作,也應避光進食。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心得安等,亦容易誘發哮喘發作,患兒要避免進食。
第三,要防治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
家長要做好防寒保暖,少讓兒童到人源密集的地方,同時應避免吸入二手菸,防止呼吸道感染。
此外,加強孩子的體格鍛鍊,增強體質,是減少哮喘發作的有力措施。但劇烈運動會誘發孩子哮喘發作,因此哮喘孩子宜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遊泳、騎單車、太極等不太劇烈的運動。
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春天也常見。省兒童醫院眼科 副主任醫師 譚藝蘭介紹,患上結膜炎後,孩子會出現揉眼、流淚、畏光,部分會伴有眼紅,黏性絲狀分泌物甚至揉鼻子打噴嚏。同時,眼瞼腫脹,結膜充血水腫,瞼結膜乳頭、濾泡增生,球結膜色澤改變,角膜緣膠樣增生甚至潰瘍形成。
脫離過敏原是最為理想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有時很難實現。家長應儘量避免孩子與可能的過敏原接觸,如定期清潔地毯、窗簾、裝飾布等降低室內灰塵;注意床褥衛生,定期更換枕頭床墊被套等,使用除蟎劑消除蟎蟲;避免長時間停留在花粉傳播的野外,外出時戴口罩。冷敷能暫時緩解症狀:冷生理鹽水衝洗眼結膜囊可稀釋淚液中的過敏原;炎熱季節居住在有空調的房間。加強營養和鍛鍊,增強體質能提高身體對變應原的防護。
[責編:胡元媛]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