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保衛戰:23名蘇聯士兵堅守58天,為何德軍無法奪得控制權

2020-12-04 照見古今

二戰中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役,也是一個轉折點。雙方在這個戰略要地苦苦僵持了199天,每一寸土地都成為血腥的戰場。而其中最經典的戰鬥就是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

巴甫洛夫大樓原來只是一棟普通的無名小紅樓,它正處於史達林格勒市區中心地帶,在德軍炮火不斷轟炸下,周圍建築已經成為一片廢墟。離此不遠的地方是一個重要碼頭,蘇聯的物資轉運工作要通過這棟大樓進行轉接,而且因為這棟大樓孤零零立在那裡,成為觀察周圍敵情的唯一制高點。

所以當德軍率先攻下這裡時,蘇聯派出一支由巴甫洛夫帶領的6人小分隊,趁黑夜發起突然襲擊,將這棟大樓的控制權給奪了回來。蘇聯前前後後又派出17人,他們帶著重機槍、反坦克步槍、迫擊炮等武器來此進行支援。

那麼此時共有23名蘇聯士兵駐守在大樓裡,面對瘋狂的德軍攻勢,他們苦苦堅持了58天,直到德軍撤退。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德軍遲遲攻打不下這棟戰略要地呢?

第一:蘇軍齊心合力奮戰精神

事實上,蘇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當時守備大樓的戰士包括俄羅斯人、塔吉克人等,甚至還有一個猶太人。雖然民族不同、膚色各異,然而這些人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戰鬥在一起。

大樓裡還有藏有一些尚未來得及撤離的平民,這些人拒絕了蘇軍把他們安全轉移的要求、毅然留下來幫助打敵人。

他們不僅照顧士兵日常生活、做傷員護理工作。還挖戰壕、傳遞消息甚至在危急時刻拿起槍枝對敵人開火。所以這場戰鬥不僅僅是23個人的勝利,更是勇敢堅強的蘇聯人民的團結勝利,是整個史達林格勒戰爭乃至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縮影

第二:蘇軍出色的戰略戰術

整個四層大樓被蘇軍設成一個堅固的碉堡,閣樓放著迫擊炮,可以在制高點對德軍開炮

四樓安置反坦克槍,可以瞄準坦克頂部相對薄弱的地方進行攻擊。

三樓是觀察哨的位置,每天有哨兵在此觀察敵情。狙擊手和步槍手也在這裡設伏。

二樓是投擲手榴彈的絕佳位置。

一樓是重機槍的天下。指揮所設在地下室,各種物資也都轉移到這裡,比較安全。甚至這裡還設置了讓士兵勞逸結合的休息室,裡面有棋類和書籍。

大樓內的房間被打通,方便戰士們在樓內各窗口不停的移動。窗口玻璃被拆除,窗臺上用沙袋作為掩護,方便重機槍的掃射,也適合對外扔手榴彈,兩者都有極大的殺傷力。

在大樓外邊,蘇軍先是用一層又一層的鐵絲將大樓同外界隔絕起來,鐵絲外層是一個深度一米多的冷水溝,在寒冷的冬天,溝水刺骨,跳下去就等於失去了戰鬥力。再外一層則是密密麻麻的雷區,德軍如果想近距離攻擊,那麼先迎接他們的就是看不見的地雷

巴甫洛夫大樓還挖通一條地道,和在附近的另一個蘇軍地點麵粉廠大樓連接起來,他們作戰期間隨時會得到戰友們的支持。

第三:德軍的傲慢和愚蠢

從大方向來看,德軍進攻史達林格勒時,就帶著輕率的因素。因為德國在二戰最開始採用閃電戰術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所以希特勒認為史達林格勒也似乎唾手可得。

他設下障眼法,讓蘇軍以為他會進攻莫斯科,卻意想不到的對史達林格勒發起攻勢,打蘇軍一個措手不及,希望能速戰速決。然而他卻忽略了蘇聯軍隊的頑強意志和作戰能力,以致最後拖到巷戰的泥淖之中

其實德軍在九月份就已經先將這棟大樓控制住,並在此放置了大量的物資。然而他們卻沒有派太多人在此看守。巴甫洛夫僅僅帶著六個人就將此地的德軍全部制服消滅,可見他們防守非常懈怠。

這棟樓裡儲備著德軍留下的大量戰略物資,從槍枝彈藥到食品藥品,樣樣都非常齊全。所以小分隊根本不用考慮物資補給問題。拿敵人槍炮打敵人,這日子簡直不要太爽

德軍在巷戰階段則是相對孤立的,不但空中支援越來越少,而且坦克根本沒辦法發揮應有的威力。時間越拖越久,缺少食物和禦寒衣物的德軍戰鬥力下降得越快。

因為以上原因,巴甫洛夫帶領戰友們一次又一次打敗了德軍的進攻,在堅持了58天之後迎來了勝利。後來這座大樓用巴甫洛夫的名字命名,以此紀念這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中,蘇聯士兵僅有23人,為何能抵擋德軍58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我國損失慘重之外,恐怕再就是前蘇聯了。當時德軍一路挺進,差一點就將莫斯科攻下來。所以,有關前蘇聯與德軍的對戰,那是相當血腥、慘烈的。為此,前蘇聯付出的血淚絕對罄竹難書。不過,在若干重大戰役之中,前蘇聯卻有一次戰事是極經典,被人稱為奇蹟的,那就是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
  • 只有23名戰士的巴甫洛夫大樓,德軍為何58天攻不下?位置極其特殊
    而近衛第42步兵團也儘量派來了能夠組織起來的力量,先後到達的有一個機槍排殘部(7人)、一個反坦克小組(6人)和一個迫擊炮小組(4人),總計有21名各民族士兵,其中還有一名猶太人。而巴甫洛夫還在地下室發現了10多個躲藏的居民,其中有四名男子被武裝起來投入戰鬥。
  • 為何兵臨城下時,蘇聯卻要槍決開國大將巴甫洛夫?不顧兵家大忌
    1941年,德國舉兵550萬,共計3個集團軍,190個師,從三個方向以鋼鐵洪流閃擊蘇聯,蘇德戰場由此拉開序幕。然而,僅僅在兩個星期內,不到14天的戰事中,德軍便在蘇聯的土地上勢如破竹,不僅向前推進了600公裡,同時殲滅了蘇軍100多個師,讓其毫無還手之力。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原西部軍區司令,四方面軍指揮官,巴甫洛夫大將踉蹌的走上了刑場。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將軍的失敗有諸多的客觀因素存在,那麼如果對照德軍的作戰手冊他又犯了多少「客觀錯誤」呢? 一、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前做了什麼?
  • 開戰就被處決的裝甲兵大將,蘇聯巴甫洛夫將軍,是人才還是庸才?
    於是在人生第一場戰鬥中,我們的巴甫洛夫就被德國漢斯們暴打了一頓,塞進了德國國內的戰俘營。最初巴甫洛夫被德軍看守派去從事挖礦工作,因為工作態度良好,所以他在戰俘營裡也沒受到什麼虐待。 總的來說,這時候的巴甫洛夫表現出了極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實戰經驗,這無法提現出,他是否擁有足夠的能力在後來擔當執掌整個西部軍區的重任,但是此時的巴甫洛夫所表現出來的,是一個非常適合做辦公室的樣子。 三、巴甫洛夫適合獨掌軍區嗎?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3511字,閱讀約8分鐘1941年6月22日,巴甫洛夫埋葬了蘇聯西軍和他自己,這位戰前深受史達林信任和器重的將軍從人生巔峰跌入谷底,無數蘇軍士兵憤怒地指責他指揮不力甚至叛國,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一、巴甫洛夫戰前疏忽大意 事實上,巴甫洛夫本人在戰爭開始前,並不是沒有得到警報,當時邊境上的西部軍區、西北軍區和西南軍區都得到了有關德國人進攻的警告(戰爭爆發前是軍區,戰爭爆發時改為方面軍)。庫茲涅佐夫和基爾波諾斯都對於這些情報高度重視,但是巴甫洛夫本人對此不屑一顧。巴甫洛夫固執地認為這是一些假情報,並不能代表實際情況。
  • 二戰時期,巴甫洛夫大樓上僅有23名蘇軍,德軍為何攻不下來?
    在這場戰爭中蘇聯軍創造了一個神話,在這座大樓裡蘇聯軍戰到最後關頭只剩了23位戰士,就是這位23位戰士令德軍五體投地,蘇聯僅僅靠23個人整整與德軍抗衡了58天,這是以往歷史上從未出現的事情。其實這座大樓之前已經到了德軍的手裡,蘇聯軍知道這座樓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只有奪回了這座大樓才能守衛蘇聯碼頭安全,才能確保蘇聯兩岸正常來往,所以蘇聯軍不顧一切將這座大樓從德軍手裡奪回來。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馮·博克思考後還是決定是放棄理解巴甫洛夫的思維,因為他意識到巴甫洛夫已經將勝利送到了他的手中。二、雙方的策略馮·博克元帥肯定不知道巴甫洛夫怎麼想的,但是現在天大的機會就擺在眼前——蘇聯在白俄羅斯的是蘇聯陸軍最精銳和驍勇善戰的67萬餘人,也是整個蘇聯陸軍的精華所在。
  • 西部軍區戰前的防禦是怎樣部署的,巴甫洛夫大將是如何走向末路的
    很多人都知道,蘇聯大將巴甫洛夫,在戰前執掌著整個西部軍區,而在1941年,他被德國人揍得一瀉千裡。那麼他在西部軍區司令任上,都做過什麼事呢?他又是如何做到一鼓作氣的葬送了整個軍區和他自己的呢?接下來我們就說說西部軍區和巴甫洛夫的那些事。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然而蘇軍的大清洗和騎兵出身,讓他迅速脫穎而出,與朱可夫同時被選為兩名「後備幹部」,從騎兵團長幹起一路狂升,八年後的1936年就已經晉升裝甲兵上將,出任蘇聯駐西班牙軍事顧問團團長。西班牙內戰是蘇德兩軍和武器裝備的初次交手,甚至可以理解為未來蘇德戰爭的預演。
  • 巴普洛夫大樓上,蘇軍只有23人,為何德軍無論如何攻不下來
    史達林格勒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但是伏爾加運河上的重要城市,也是蘇聯南方的交通樞紐。它連接著蘇聯的重要產糧區和產油區,是蘇聯戰略物資的中轉站。一旦德國佔領了史達林格勒,必將切斷蘇聯的戰略供給。因此,蘇德雙方圍繞著史達林格勒,進行了殊死搏鬥。整個戰役持續199天,蘇德雙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 一幢伏爾加河畔的宿舍樓,蘇軍派23人駐守,德飛機大炮轟擊未攻下
    由於在莫斯科城下的慘敗,德軍再也無力發動全面進攻。於是,德軍對蘇德戰場的南翼實施重點進攻,企圖攻佔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切斷蘇軍的戰略補給線。史達林格勒戰役初期,蘇聯紅軍無法抵禦德軍的攻勢,不得不撤退到城市中,與德軍展開巷戰。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為何堪稱經典之作?
    首先,讓我們將目光移到公元1942年的9月13日,有17萬的德軍和500輛坦克開始向史達林格勒發起一頓猛攻。當然,話說至此,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史達林格勒這座英雄的城市。它建於1589年,以前名叫察裡津,位於伏爾加河畔,因受到伏爾加河的滋潤,它逐漸成為了前蘇聯南疆重要的工業與商業貿易中心。
  • 「巴甫洛夫的狗」的啟示
    焦點小屋堅持分享第1156天
  • 巴甫洛夫逝世之前,實驗室裡人來人往,他也同樣認真工作著
    「巴甫洛夫」的這種見解巴甫洛夫是沒有的,巴甫洛夫青年時代雖然熱衷於比薩列夫的自然科學萬能的說教,但是他對比薩列夫反對詩、反對藝術的攻擊是不理睬的,不接受的,巴甫洛夫一生沒有掩飾過藝術給自己的象孩子般的狂喜和藝術贏得他的眼淚。他看到任何美的東西,都能深深地感動。他在別人無動於衷、只報以淡然一瞥的那些現象中,常常發現這種美。美的實驗他能夠無止境地欣賞著。
  • 德軍最好的步兵師,曾最先攻入巴黎,為何不能快速攻陷蘇軍要塞?
    二戰歷史中,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數百萬部隊兵分三路而出。猝不及防之下,蘇聯被打的節節敗退,損失慘重。然而在蘇聯邊境要塞布列斯特,德軍卻反被阻攔一個月之久,部分蘇聯官兵甚至抵抗到了七月底還有槍聲。那麼這些蘇軍士兵,是如何堅守了如此之久的呢?一、布列斯特要塞要了解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布列斯特要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