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巴甫洛夫大樓上僅有23名蘇軍,德軍為何攻不下來?

2020-12-05 騰訊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傷害永久不能忘懷,蘇聯和德軍的一大對抗,在史達林格勒戰爭中雙方兩敗俱傷,國民所遭受的苦難更是令人心疼,更是為了搶奪這一重要領地,發生了生死搏鬥,魚死網破,雙方頭破血流,戰爭場面慘不忍睹,這場戰爭持續了半年之久,可想而知這場戰爭消耗了多少軍力和財力,可見這場戰爭的重要性。

在巴普洛夫大樓裡,每一處都撒滿了鮮血,每個角落都躺滿了屍體,這是一場用鮮血澆灌的戰場,在這場戰爭中德軍軍事力量受到嚴重的挫殺,手裡兵力已經所剩無幾,沒有了主力軍相當於在戰場失去了主動權,而此時的蘇聯軍隊同樣元氣大傷,奄奄一息,這棟大樓裡屍體到處都是,裡面還有不少無辜的平民百姓,原本他們可以安穩度日,可是一場戰爭打破了他們平靜的生活,因此這場戰爭也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保衛戰。在這場戰爭中蘇聯軍創造了一個神話,在這座大樓裡蘇聯軍戰到最後關頭只剩了23位戰士,就是這位23位戰士令德軍五體投地,蘇聯僅僅靠23個人整整與德軍抗衡了58天,這是以往歷史上從未出現的事情。

這座樓位於市中心,市中心的周圍早已經被德軍攻破,只剩這座大樓依舊立在市中心沒有被拿下,沒有了障礙物的遮擋,站在這座大樓上可以觀望樓下的一切動靜,是一個極佳的地理位置。

在這不遠處是一個碼頭,這個碼頭是蘇聯連接東西兩岸主要海上樞紐,更加凸顯了守住這座大樓的重要性,蘇聯軍誓死守衛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其實這座大樓之前已經到了德軍的手裡,蘇聯軍知道這座樓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只有奪回了這座大樓才能守衛蘇聯碼頭安全,才能確保蘇聯兩岸正常來往,所以蘇聯軍不顧一切將這座大樓從德軍手裡奪回來。這座大樓的成功回歸離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雅科夫·費多託維奇·巴普洛夫,雅科夫經過縝密的計劃,一天夜裡他帶領6人小組前去探路,並與德軍大戰了一場,採用聲東擊西的作戰方法,誘惑德軍進入陷阱,當德軍回過神來發現為時已晚啊,前有6人小組的進入,後面又來了支援,這下德軍的主力受到衝擊,蘇聯已經佔領了主要位置,加上支援蘇聯軍一共就23個人,他們在英雄雅科夫的率領下,採取高超的作戰技巧拼盡全力與德軍反抗。

23個人對於當時強大德軍那裡根本不算什麼,那究竟為何打不敗這23個人呢?他們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反抗的呢?其實這還要感謝德軍,因為之前德軍佔領了此地之後,在這裡面存放了大量的物資,有了這些物資,蘇聯軍決定先與德軍相持,等待大部隊的援軍到來,然後厚積薄發。

還有一點就連德軍在這棟大樓裡那麼久都沒有發現,這個樓裡還躲藏了三十多位平民,為了自己的國家這些平民選擇了留下支持雅科夫,願意與他並肩作戰共同抗敵,有了這平民的幫助,他們開始挖隧道放水,就像護城河一樣環繞在這座大樓,敵軍不敢前來,而且雅科夫善於作戰,此時雅科夫等人在這座大樓裡有藏身之處佔據了主動權,而在樓外的德軍害怕有詐,不敢前去攻打,所以雙方繼續僵持下去,差不多三個月過去了,蘇聯的救援大軍終於到來了,最終勝利的守住了這座大樓。

23個人守護一座城池至今都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然而是真實存在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想要戰爭的勝利不僅僅依靠人力,更重要的是作戰方法,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民心所向。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中,蘇聯士兵僅有23人,為何能抵擋德軍58天
    當時德軍一路挺進,差一點就將莫斯科攻下來。所以,有關前蘇聯與德軍的對戰,那是相當血腥、慘烈的。為此,前蘇聯付出的血淚絕對罄竹難書。不過,在若干重大戰役之中,前蘇聯卻有一次戰事是極經典,被人稱為奇蹟的,那就是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
  • 只有23名戰士的巴甫洛夫大樓,德軍為何58天攻不下?位置極其特殊
    ,而東岸樹林裡蘇軍的重炮、高射炮則能夠及時提供火力支援,而沒有作戰能力的十多個平民則充當了輜重員和通訊員的角色,使這25個戰鬥兵(實際上並非23個,有兩人不知姓名)的戰鬥效能能夠發揮到了極致,這座大樓也因此被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
  • 巴甫洛夫保衛戰:23名蘇聯士兵堅守58天,為何德軍無法奪得控制權
    二戰中史達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役,也是一個轉折點。雙方在這個戰略要地苦苦僵持了199天,每一寸土地都成為血腥的戰場。而其中最經典的戰鬥就是巴甫洛夫大樓保衛戰。巴甫洛夫大樓原來只是一棟普通的無名小紅樓,它正處於史達林格勒市區中心地帶,在德軍炮火不斷轟炸下,周圍建築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 巴普洛夫大樓上,蘇軍只有23人,為何德軍無論如何攻不下來
    在二戰期間,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可以說是最慘烈、最殘酷的戰役。史達林格勒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但是伏爾加運河上的重要城市,也是蘇聯南方的交通樞紐。它連接著蘇聯的重要產糧區和產油區,是蘇聯戰略物資的中轉站。一旦德國佔領了史達林格勒,必將切斷蘇聯的戰略供給。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情報顯示德軍在蘇聯西部軍區的對面部署了34個步兵師,6個裝甲師和3個航空團。此時德軍的兵力也就是勉強能和蘇聯西部軍區正面開戰,想要突破巴甫洛夫的防線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巴甫洛夫認為德國此舉是防禦性質的,德國人不可能沒有解決掉英國人之前對蘇聯開戰,除非希特勒徹底瘋了。某個角度上他是對的,希特勒確實確實瘋了。
  • 為何兵臨城下時,蘇聯卻要槍決開國大將巴甫洛夫?不顧兵家大忌
    然而,僅僅在兩個星期內,不到14天的戰事中,德軍便在蘇聯的土地上勢如破竹,不僅向前推進了600公裡,同時殲滅了蘇軍100多個師,讓其毫無還手之力。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正是在這樣的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史達林卻不顧兵家大忌,將一代開國大將巴甫洛夫等人處死。這是為何?其實,巴甫洛夫在蘇聯早已成名已久,在當時就與二戰著名的朱可夫元帥相齊名。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然而和巴甫洛夫對線的德國陸軍元帥 馮·博克元帥卻通過東線外軍處的戰前偵察得知,巴甫洛夫將自己的三個集團軍送進了位於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第一道防線裡,後續三道防線則兵力十分空虛。馮·博克完全無法巴甫洛夫的想法,因為這在軍事上是自絕生路,他實在搞不清楚巴甫洛夫究竟想要做些什麼。
  • 巴甫洛夫為何在戰爭初期,就被史達林給槍斃了?因為他罪無可赦
    彼時巴甫洛夫所指揮西部軍區在戰鬥中將三個集團軍擺在了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然後就被朱可夫指揮的德軍合圍並殲滅在了突出部上,進而整個西部軍區的部隊都遭到了殲滅。但對於演習的結果巴甫洛夫卻不屑一顧,甚至表示演習和打牌一樣,今天是你贏了,明天是你贏了,這算不上什麼。所以巴甫洛夫最後也就沒把演習結果當回事,錯誤的部署一直沒有改變,到了戰爭爆發的時,他也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了。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史達林為何槍決愛將巴甫洛夫?兵敗非主要原因
    巴甫洛夫大將表面上是因為兵敗被殺,其實摻雜了史達林悔不當初的惱羞成怒,正是因為巴甫洛夫在1937年給出的錯誤結論,讓蘇軍在裝甲兵建設中「開了倒車」,進而深邃影響了蘇德戰爭爆發初期的戰局,當德國坦克洪流滾滾而來之時,蘇軍機械化部隊卻硬是無力抵擋。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蘇聯將軍在戰爭開始時被處決,巴甫洛夫的功過,法庭上的最後一刻
    巴甫洛夫在這一時期對組建蘇軍機械化部隊進行了多次嘗試,其中最令人欣慰的是白俄羅斯機械化第15師,該師裝備坦克257輛、裝甲車49輛、火炮98門和高射炮50門、卡車1000輛,其戰鬥力和戰鬥耐力超過了此前所有的蘇軍機械化師。不久之後,巴甫洛夫又進行了一次機械化軍隊的嘗試,這一次是對其進行重組。
  • 一幢伏爾加河畔的宿舍樓,蘇軍派23人駐守,德飛機大炮轟擊未攻下
    在這場慘烈的巷戰,湧現出無數的傳奇英雄和故事,比如「巴普洛夫大樓」。「巴甫洛夫大樓」來只是一棟坐落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座員工宿舍樓。當德國對史達林格勒狂轟亂炸之後,史達林格勒幾乎被夷為平地,但是「巴浦洛夫大樓」成為了馬馬耶夫崗上極少數還屹立著的建築物。
  • 開戰就被處決的裝甲兵大將,蘇聯巴甫洛夫將軍,是人才還是庸才?
    因此將年幼的巴甫洛夫送進了當地的「蘇霍韋爾霍夫小學」,儘管這是當地僅有的小學,但是這所小學的師資能力極其有限。因此在讀了兩年以後,巴甫洛夫就以小學二年級文化水平畢業了。本來這場戰役是沙皇俄國軍隊暴打奧匈帝國軍隊的順風仗,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巴甫洛夫就應該被晉升為尉官了。
  • 西部軍區戰前的防禦是怎樣部署的,巴甫洛夫大將是如何走向末路的
    很多人都知道,蘇聯大將巴甫洛夫,在戰前執掌著整個西部軍區,而在1941年,他被德國人揍得一瀉千裡。那麼他在西部軍區司令任上,都做過什麼事呢?他又是如何做到一鼓作氣的葬送了整個軍區和他自己的呢?接下來我們就說說西部軍區和巴甫洛夫的那些事。
  • 二戰:蘇軍訓練軍犬炸德軍坦克,軍犬上了戰場,卻出現尷尬的場面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打的最為慘烈的一場保衛戰,蘇德雙方都為此都付出慘重的代價,德軍的坦克曾經讓蘇軍吃了不少苦頭。 蘇軍為了對付德軍坦克,想出了將軍犬綁上炸藥,衝到德軍坦克前,進行摧毀的戰術。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成天把二戰時期的坦克或者輕武器搞排行榜的,那基本就是軍盲了。至於第二個問題: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討論。您能提出這個問題,那一定是一位資深軍迷了!至少您知道二戰時期從坦克數量上講,德軍遠遠少於蘇軍。同時,您也一定知道二戰德軍坦克屢屢缺油而戰敗。
  • 二戰時期騎兵為何是「夕陽兵種」?德國步兵輕鬆粉碎蘇軍集團衝鋒
    其實原因很簡單,二戰時期的騎兵已經接近夕陽兵種,日軍騎兵在華北平原欺負火力貧弱、彈藥匱乏的八路軍還湊和,但是在正面戰場面對機槍、衝鋒鎗、迫擊炮裝備數量較多,並且彈藥也較為充足的中央軍,如果擺開了陣勢打那基本就是送人頭的。所以第6師團的騎兵也就敢搞搞夜襲和偷襲,才讓第10軍和第37軍吃了暗虧。
  • 二戰蘇德戰爭,朱可夫使用人海戰術為何遭人質疑?打贏才是硬道理
    朱可夫被稱為二戰第一名將,還被稱為蘇軍的「救火隊長」。但為何每次戰役中蘇軍傷亡的人數比敵人還多?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就蘇德戰爭來講,蘇軍與德軍的裝甲快速打擊對抗,既沒裝甲優勢又無防禦優勢,如果兵力優勢再沒有,朱可夫如何打贏德軍呢?從這個層面講,打贏才是硬道理。一方面,朱可夫指揮的戰役常常是臨危受命,他是依靠打贏信心和決心贏得戰爭。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二戰歐洲最後一戰「布拉格戰役」,在德國投降前兩天5月6日開始,一直到德國投降都未結束。蘇軍發動200萬人圍攻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最後在5月11日大獲全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全軍覆沒。 德國軍隊一直以令行禁止、軍紀嚴明而聞名,既然德軍總部都宣布投降了,為什麼布拉格的德軍不放下武器,反而要跟蘇軍開戰呢?在這場戰役之中,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結局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