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印度的電影開始在內地上映,從《摔跤吧!爸爸》到《廁所英雄》,讓大家在了解了印度的一些風俗之外,也領略了寶萊塢的電影水平,很多的印度電影在豆瓣的評分往往都很高!印度電影往往都反映出了很多印度的社會問題!其中《廁所英雄》中,就由一個非常簡單的廁所問題引申出來!而且在影片中,很多觀眾還發現,在印度竟然還有階級劃分!女主是上等人!《廁所英雄》說的上等人是什麼意思?
印度有等級制度嗎?
印度其實是有種姓制度的,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在印度人心裡,他們一般把種姓制度中的四個階級用人的身體來比喻。第一階級的婆羅門,他們比作人的頭顱,也就是支配人行動的中樞。把第二階層的剎帝利比作人的雙臂,也就是最能打能幹的部分。把第三階級的吠舍比作雙腿,把第四階級的首陀羅比作雙腳。
在《廁所英雄》中,女主是婆羅門,所以男主才會說女主是上等人!
在電影中,女主之所以不能接受沒有廁所這個問題,也是因為女主家庭是上等人,接受過比較高等的教育,所以才會意識到廁所這個問題是自己不能接受的!
如果女主沒有這樣的家庭支持自己,自己的丈夫疼愛自己,那她成功會更困難!
但是通過這部電影,我們不得不佩服寶萊塢電影,佩服印度的電影產業。雖然這個國家很貧窮,很多方面都非常落後,比如片中的「廁所」問題,但他們卻能將這些問題,通過溫馨的愛情故事反映出來,同時還影射了社政府和官僚的很多不良現象,這麼接地氣的電影,看起來很有味道。
《廁所英雄》的結尾很美好,政府終於雷厲風行的要建廁所,片中唯一的反派、男主人公的爸爸最終幡然醒悟,接受了在家中建廁所的決定,男女主人公也終於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對於印度這樣封建禮教封閉的國家,要想全面改革,還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