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在電影院看的最後一部電影嗎?
電影院門前的海報,還停留在年前的賀歲檔。距離我上一次去電影院,已經過去近8個月了,你們呢?
好消息是,在這個時晴時雨的夏末,合肥電影院終於可以開業啦。
從一米不到去江淮大戲院聽戲,到吆喝著一幫朋友看電影,再到長成一米七五的大個子青年,無數次打解放電影院裡進進出出,雕刻出這一代合肥人的獨家記憶。
—
1946年合肥首家電影院誕生
1908年,電影第一次進入安徽,當時一個叫克裡斯的外國人在蕪湖二街一帶放映,也就在那一年,六安縣的城南也放映過類似的電影。
不過,合肥出現電影院要比蕪湖、六安晚的多,甚至晚於蚌埠(1922年日本商人在蚌埠鐵路大橋放無聲電影)。
△供圖 黃欣 1955年合肥電影院門前集體排隊進場觀看電影的情景
1925年的夏天,合肥的土地上才第一次出現了這種光與影的技術,合肥基督醫院的美國籍院長柯普仁在自家的住宅的草坪上,招待當地一些知名人士看了一場黑白無聲電影,內容是反映美國西部開荒情景。
合肥地區第一家正式電影院應該是肥光電影院,成立於1946年9月16日,曾經三易其名,先後叫過「安徽肥光電影院」,「安徽省立合肥社會服務處委託辦理肥光電影院」,以及"新記肥光電影院"
△供圖 黃欣左:難得一見的1952年公營肥光電影院電影票 右:《中國人民的勝利》觀影優待券,這部片子紀念新中國成立,放映時間1950年12月
「安徽肥+光電影院」剛開業時是在前大街永貞觀巷王家大院露天放映,不久遷至趙千戶巷,改造過的放映廳也只能容納850人。座位分正副座,票價也相應分為舊幣1000元和800元。
△肥光電影院於1951年12月24日,宣告停映,影院工作人員去了新成立的解放電影院。
不知何時,有些人開始說「解放電影院是合肥第一家電影院」,很明顯該說法是不準確的,要是加上「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時間限制和「國營」性質更加妥當一些。
1952年元旦,解放電影院開幕,此時電影傳入合肥已二十七年,距離第一家電影院誕生剛滿六年。這座鋼筋混凝土框架、磚木混合結構的解放電影院,座椅達到了1K+(1156座,後1072座)。
—
合肥鼎盛時期有27家電影院
中國電影真正繁榮應始於20世紀50年代,七八十年代達到全盛期,鼎盛時期,合肥有過27家電影院,過去,電影院是人們娛樂、教育、談戀愛的最佳場所。
曙光影院的門牌號是合肥和平路89號,位於合肥東部工業區,附近安紡總廠、合肥鋼廠等大型企業工人休閒娛樂的場所。
「曙光電影院最早是我們安紡的工人俱樂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成了年輕人戀愛的好去處,原安徽紡織總廠工會主席胡曉良和愛人就是在電影院見面。
和安紡總廠一樣,如今,曙光電影院的老樓早已拆除,曙光電影院成了一個公交站點的名字,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是多熱鬧。
人民電影院:上演在崗頭上的盛宴
合肥蒙城路與濉溪路交口,屹立著一座現代化大廈,底層西邊的門臉呈現著不同的裝飾風格,那便是人民電影院。
1958年,位於雙崗街小巷內的原北市區(郊區)禮堂被改為「北市區人民電影院」,1960年10月31日開幕。四年後,電影院由區管移交市管,名稱自然改成「人民電影院」(804座,後932座)1993年,影院重建並更名「人民影視娛樂城」。2008年底,又改名為人民影城,2011年重新開業。
光明影都:繁華之上的明珠
△光明影城曾多次改變經營方式,包括承包經營第一家夜總會,開設美食娛樂中心,接待演出商務活動,1997年初還開闢高科技娛樂項目動感電影
金寨路445號,原為光明影都所在地,始建於1954年,曾經是安徽省唯一一家擁有70毫米電影放映的特級影院,電影銀幕也是安徽省最大的,超過200平方米。如今,留下過幾代人美好回憶的影城都已經被拆除。
江劇院:半世劇院半世戲
1956年6月,國家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拿出了60萬元人民幣,興建這所當時在合肥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劇院,最初主要用來作為演出場所。
老的長江劇院是2004年5月拆除的,歷時16個月,新長江劇院於2005年9月28開業,重建後的長江劇院是當時合肥市唯一的五廳影城。這家「老字號」四星級長江劇院為老合肥人心目中保留了一絲對逝去歲月的暢想。
江淮大戲院:朱顏已改,舊影不再
合肥淮河路280號是江淮大戲院所在地,最早是文昌宮的大殿,後來改造成城東高等小學堂,1953年,江淮大戲院破土動工,第二年建成使用。
這是合肥解放後由國家投資建設的安徽省第一座具有民族古典建築風格的大型劇院,有1420個沙發軟席座位,1965年江淮大戲院開始放映電影。如果說元一時代影城在現代人心中是時髦的精神消費品,那麼江淮大戲院曾是合肥人的文藝陣地、政治期許。
合肥劇場:被遺忘的舞臺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淮河路與阜陽路交口曾經有個合肥劇場,合肥劇場前身是天后宮,清乾隆年間,福建省旅肥同鄉會出資修建。
1953年新民大戲院大廳傾斜,安徽省ZF於同年11月建成,並命名為「合肥劇場」1974年才開始有放映設備,截止到1985年共放映電影一萬多場,後迫於生計,改成小旅館,20世紀80年代末期,香港開發商看中這塊地皮,合肥劇場被拆,建起今天的香港廣場。
長淮電影院:幾經遷徙終不見
老合肥都知道,未拆除前的長淮電影院位於合肥市瑤海區長江東路1109號長淮大廈,據《合肥電影志》記載,長淮電影院的觀眾大廳將近650米,有座位980個。
—
180天的等待,時光不負電影人
在合肥,合肥市電影發行放映有限公司旗下的幾家電影院,長江影城、解放電影院、人民影城、花衝影城,為了緩解大家對影院的思念,擺攤賣起了爆米花。
「剛出爐的爆米花,只要6.6元一桶哦!買一桶帶回家,躺在沙發上看電影,就是電影院的味道了!」這樣的叫賣聲出現在街頭,喜感中也有著淡淡的憂傷。
很多人不知道,即使不營業,影院的放映設備也是要時常運轉的,最近梅雨季節,影院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打開機器,放一部小短片,確保影音系統、放映設備正常運轉。
一座城市是需要留下一些歷史印記的,是傳承,也是見證。從肥光、解放到曙光等,再到如今的萬達、金逸、幸福藍海。合肥電影院的變遷史,也是合肥人文化生活的變遷史,更是合肥城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80天的等待,時光終不負電影人,合肥的電影院,我等你們開門!
電影院開業你打算看那部電影?
撰寫丨頭條君
攝影丨HFtt君、月半印象、淝南居士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資料丨合肥與中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