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奢侈品消費:皮毛、人參令人念念不忘,穿貂兒成為新時尚

2020-12-04 騰訊網

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乾隆

從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看,清朝可謂是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經濟水平也是前所未有。在消費水平提升之後,消費能力最強的貴族,自然要購買更多顯示身份的奢侈品。

而在封建社會,奢侈品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有顯示身份,等級的意味。清朝的奢侈品消費,主力當然是富貴人家,消費的內容,卻並不單一,而更指向了不同的歷史傾向。

珠寶毛皮與北京對漠北的政策

1.上層貴族對故地特產的追捧

說到清朝,三百年封建極權之外,他們對自己民族的舊俗簡直是拓跋鮮卑的對立面。一直重視騎射,堅持木蘭秋獮,就連奢侈品消費,也對林海雪原的皮毛、人參甚至口菇等念念不忘。

可以說,正是滿族貴族對民族風俗的重視,對民族服飾、民族審美的堅持,為清朝東北特產的風靡打下了良好基礎。至於不同民族的漢族官員,穿貂兒是新朝新規矩,也是一種新時尚。

清朝前期的一位官員記載,流入北京的東北皮毛價值直線上升:「聞上御玄狐裘,直三千金。諸臣玄裘最下者千金。」

朝鮮使節金昌業記載,「座席有頭爪虎皮為貴, 其次無頭爪虎皮,其次狼,其次獾,其次貉,其次野羊,其次狍,其次白氈為下。」這說明有滿族特色的裝飾品已經有了等級意識而且制度化。

自然,穿衣戴帽並不能僅僅視作「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媚上的結果,反而代表了民族融合的必然趨勢和王朝鼎革在服飾上的延續。

封建社會的服飾向來是等級身份的象徵。在明代,官員通過穿仙鶴、虎豹等有不同飛禽走獸圖案的官服來區分文武品級,到清代,這一做法被延續下來,並拓展出官帽上的文章。清前期,朝廷出臺法令要求官員依據等級佩戴東珠,穿毛皮。

賜給功臣的黃馬褂是歷史劇中為人熟知的,而本身也作為騎射文明的服飾對北京貴族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餘特產不如服飾明顯,但也在清朝的堅持下一躍成為奢侈品。如東珠是宮廷的愛物,口菇是皇帝帽子上的裝飾,野生人參被吹噓為強過人工養殖,有不可替代性。

2. 滿蒙一家的羈政策

對於蒙古,清朝先徵服,後懷柔。政策有三,一來是滿蒙一家,世代聯姻;二來是尊崇佛教,強制出家;三來是加官進爵,稱臣納貢。就民族政策方面,除了必要的削弱蒙古之外,清朝對蒙古的舊俗就像對滿族一樣,也是重視保護的。按照清朝的要求,蒙古需要向清朝進貢特產,一切比照東北滿族故土。

如喀爾喀蒙古的九白之貢。「每年進貢九白之扎薩克等賞給重三十兩,銀茶桶各一、茶盤各一、緞各三十、布各七十……」

自然,伴隨而來的是朝貢貿易和蒙古在漢地短暫的私下貿易。另外,馬是重視騎射的滿族貴族所喜愛的,茶則向來是草原的奢侈品。可以說,儘管九白之貢有著濃重的外交意味,然而也完成了清朝與喀爾喀蒙古(日後的外蒙)之間的奢侈品交換和消費。

當然,駿馬之外,清朝還要求蒙古進貢其他的特產——就像遼對金做的那樣。於是蒙古的毛皮等單調的特產也被提升價值。

這樣的予取予求是否有政治之外的影響呢?在傳統史學觀念上,並不。儘管清朝貴族對固定地區的資源需求引起了對資源的過分損耗和掠奪,儘管後期道光帝因東北特產的衰竭作出規定來保護,然而幾乎可以說,清朝的行政命令不具備環保法令的初衷,而僅僅有保護祖地的象徵意義和嚴守邊疆的安撫意味。

簡而言之,對草原和林海雪原特產的追捧,是清朝對抗漢族同化,保存民族特色的政策之一,本身也在清朝封建化進展良好,滿漢充分融合的前提之下。

對此,清朝既要警惕像拓跋鮮卑一樣用夏威夷,結果徹底消失的「悲劇」,也要考慮過分排斥漢地主體民族,落得個像蒙元一樣「胡虜無百年之運」的下場。在這一點上,清朝帶動奢侈品消費,潛移默化彰顯民族特色,可謂成功的範例。

貢茶體系與中國進入世界市場的準備

1.貢茶體系的建立和實行

如果北部的貢品是皮毛東珠,那麼南方的特產便是茶。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遊牧民族也極為重要。在茶的進貢上,竊以為清朝繼承和發展了明朝的政策,將貢茶體系推向新的高峰。

清代貢茶主要來自各省徵收、官員納貢和迎奎貢。分別是各省的傳統義務,輸送貢品;官員上表納貢——就像「皇上您吃芒果嗎?」皇帝巡視地方時接受的貢品。除了各省徵收以外,大都是臨時性的,不多贅言。

前期,清朝貢茶承明制,但其徵收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福建、雲南、湖北、湖南、四川、陝西等省。竊以為既有遙控地方,鞏固統治的需要,更因為農業生產技術提升,茶葉新品種開發等客觀因素的縱容

朝廷規定:凡器用所需,百物之良,各有土產,直省有司歲支正賦市自民間;凡直省賦稅輸送者,歲有常數。

另外,貢物代表著統治階層的審美和價值情趣,被最高權力者推崇。明代以來,團茶、餅茶、抹茶因為失去了貢品的地位而衰落,清代則帶動了江南名茶的大規模出現,江南也成為貢茶的主要產地,這一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碧螺春、西湖龍井等至今被交口稱讚。

2.經濟作物的市場化

貢品帶動消費,自然也帶動經濟,在耕地面積擴大的清朝,就是促進了茶葉的產業化和經濟作物的市場化。這裡以茶為例,然而一定程度上也可代表棉花、玉米等作物的市場化進程。彼等對貢茶拍馬莫及,原因條件也各不相同,但同樣是清末農產品市場化的一部分。

對茶葉的追捧,反映了明清之際農業水平的迅速發展和江南經濟重心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對清代土地充分被開發、大一統穩定環境下商業發展、農產品商品化的回應。

因而可以說,儘管這一時期的中國仍然是封建社會,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但資本主義在全球範圍內逐漸發展起來,這一歷史現象在中國,至少是清朝中期以前,是較少外國參與的,是幾乎獨立發展完成的。

3.鴉片戰爭前宮廷內的西洋物品

我們知道,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就已經與西洋有所往來。包括明末的英王來信,清代的傳教士入朝,圓明園的中西結合等。西洋產品於是通過或進貢,或外交,或私人的方式流入中國,並為宮廷所追捧,成為新的奢侈品。

望遠鏡舊稱千裡鏡,「能令人見目不能見之物,其為用甚博,而以之測量七曜為尤密」。

鐘錶外交也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至今故宮博物館仍然留存著眾多英國,比利時等國的精美古董鍾。在私人方面,清朝貴族也十分喜愛西洋的稀罕物件,曾下令「買辦洋鐘錶、西洋金珠、奇異陳設或新樣器物」,「皆可不必惜費」。

早在鴉片戰爭之前,西洋的望遠鏡,八音盒,古董鍾,世界地圖等新奇的事物就已經傳入清宮,又在統治階級內部由宮廷傳入官員家庭。當然,即使權貴早已見識了新事物,甚至掌握了相當的現代科學技術,但仍然稱此為奇技淫巧,將它束之高閣或者「以悅婦孺」,僅僅是統治階級玩樂的工具。

對西洋奇技淫巧的追捧,正是明清兩代即使閉關鎖國也無法阻止的,國際貿易、各國交流共同發展的歷史趨勢。這一經濟貿易問題,眾所周知,是近代悲劇開始的直接原因,對清朝歷史的影響可謂尤為深切。

小結

作為封建專制發展到頂峰的清朝,奢侈品消費中富貴人家是主力軍,自然也能夠略微反映同樣以富貴人家作為主力軍的政治方面的問題。清朝歷史作為曾經的政治,更能給我們留下豐厚的精神遺產。

清朝的奢侈品並不單一,既要考慮到民族因素,也有時代因素,更要重視濫觴與蒙古帝國的世界總體聯繫。清朝是一個出現於中華民族封建社會晚期的大一統的少數民族政權,從這一明確的政權性質來把握,立足宏大而不捐細小,庶幾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奢侈品消費中的清朝歷史。

相關焦點

  • 東北只分兩種婦女,穿得起貂的和穿不起貂的
    「夾小包,穿小貂,開個捷達,喝小燒。」戴著大金鍊子,紋著花臂擼串兒,身邊依偎著一個穿著如雪白貂、鑲著水晶指甲的扒蒜老妹兒,同樣是每個東北男人的夢想。東北人為什麼愛穿貂?冷唄。冷也可以穿呢大衣、羽絨服,東北人為什麼偏偏執著於貂?
  • 東北大媽用雪洗貂皮大衣 貂兒對東北人到底意味著什麼
    貂兒是風度貂,在南方是奢侈品,在廣東是食品,在東北是必需品!我穿了!因為不穿腿兒凍掉啊!你知道愛美的東北女銀,冬天最不能承受的痛是什麼麼!100斤的姑娘穿成200斤的熊!一層貂皮,一生瀟灑~貂兒是氣度貂兒是東北人的圖騰,於東北女人更是衣服、是戰袍。一般從貂兒的款式就能看出這人是啥段位。穿白貂兒的,那是年輕妖嬈的扒蒜小妹兒。
  • 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愛扒蒜愛白貂兒……你知道這句話...
    皮草,用東北話簡稱「貂兒」,在外地是奢侈品,在東北是必需品。「貂兒」意味著保暖,意味著時尚,意味著氣場,意味著地位。首先,就保暖這個問題來說,「貂兒」是溫度、是風度、是氣度!零下二十來度是東北的日常,零下三十度也屬於正常。
  • 為什麼東北女性都這麼喜歡穿貂?東北人民穿貂的歷史有多長?
    打下來的動物肉可以吃,皮毛當然也就可以留著做成衣服了。古代東北可不像今天人一樣可以買棉衣棉褲、羽絨服。東北緯度高、熱量低,不適合棉花的種植,更何況在古代東北地廣人稀,根本就沒幾個人會種棉花。從棉花織成布匹再製成衣,費工費神又費力,還不如直接削塊動物皮毛披在身上方便。於是,東北人民順利成長愛上了毛皮製品。但是東北的老百姓們如此鍾情於貂皮,還真不是自古以來。
  • 聽說,東北人只分兩類:有貂的和沒貂的...
    冬天的溫度越來越低了、穿什麼出門是大家每天都在糾結的問題,而在大東北零下幾十度的氣候下生活的網友們給出了抗凍必備神器、但是對於他們的抗寒穿搭時尚又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從父母到孩子,買貂穿貂成了當地的傳統,當地人也是見怪不怪了。從地域方面來說,在那麼冷的氣候環境下,唯有厚厚的貂毛大衣才是保暖,抗凍的必需品,所以穿貂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這裡也有網友反問了,厚羽絨服為啥不穿呢?
  • 為了時尚,有些人竟穿起了貓皮!
    穿這種衣服的人沒完全開化,不算文明人,鑑定完畢。貂本是夜間活動的鼬類,喜歡獨居,毛皮保暖性極強,還帶有的閃閃光澤,被稱為「裘中之王」!它們通常不會活過一年,到了要取皮毛的時刻,很多小水貂都已經被逼成 「瘋貂」...
  • 百貂匯入駐南陽豪盛百貨 演繹冬裝時尚文化
    嚴冬來臨,河南多地出現本世紀低溫極低值,冬季服裝知名品牌百貂匯皮草進駐南陽豪盛百貨,千餘平方賣場萬件冬季服裝詮釋時尚又保暖的文化理念。 在南陽豪盛百貨一樓東區,百貂匯服裝品牌最新流行趨勢的服裝閃耀登場,近一千多平方的賣場,分為多個女裝區和男裝區,皮草、毛衣大衣、羽絨、毛料、針織等,應有盡有,滿足不同層次消費需求。
  • 楊明森: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野生動物,倡導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就是新...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今天論壇討論「新時尚」,什麼是時尚?不同時期,不同人群,會有不同的理解。毫無疑問,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野生動物,倡導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現在已經成為時尚。而破壞生態環境,濫食濫用野生動物,追求奢侈生活,就是非時尚,反時尚的。
  • 蔡徐坤穿貂獲動物保護協會點讚,既時尚又保暖,注意到喉結了嗎?
    蔡徐坤是最近幾年非常火的小鮮肉了,而其實他這一路走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參加了非常多的選秀節目,所以才能到現在這個地位的,而且因為他的顏值跟實力都具備,所以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而且他平時的穿衣風格都是非常時尚的,完全就是教科書版本的穿衣。
  • 變成「人人都能買到的時尚」,奢侈品如何失去了風華?
    在書中,黛娜·託馬斯寫道:80年代後期,全球化的時尚產品市場在這幾年裡真正形成,有三個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繁榮的經濟造就出一大批高消費階層;旅遊業增長,因為旅遊和時尚消費總是如影隨形的;大品牌推行了「時尚民主化」的策略。前兩者是外界客觀條件的變化,而「時尚民主化」則是奢侈品品牌的有意為之。
  • 奢侈品報復性消費來了?這是愛馬仕、豪宅爆賣的真相
    1 奢侈品、豪宅、豪車先迎報復性消費?儘管雲集了逾180家國內一線大牌,但4月11日廣州太古匯的焦點屬於愛馬仕,當日重裝開業的愛馬仕旗艦店門口排起了隊,消費者紛紛搶購商品。按照媒體報導,當天該店的銷售額突破1900萬人民幣,成為愛馬仕在中國最高的單店成交額之一。
  • 從貂到Dior-虎嗅網
    2007年,潘迪生把西武百貨開到了瀋陽,「在西武上班」成為瀋陽女孩的一種榮耀。 潘迪生可能是最早意識到東北消費潛力的奢侈品玩家,也正是這家西武百貨,開啟了東北奢侈品市場最近十年特立獨行的存在。兩個東北 2018年4月底的一個晚上,瀋陽暴熱。
  • 女人一定要擁有一件「皮毛一體」外套,時尚減齡,穿出高冷氣質
    在冬季中,在選擇服飾的搭配上時,往往都是先選擇以保暖性高為主,其次是簡約感以及時尚年輕和舒適感。就像是這一款「皮毛一體」外套。就符合絕大數姐妹們的要求。這一款「皮毛一體」外套,穿起來整體感覺軟軟的又暖暖的,很萌很舒適的感覺。經典的翻領是大多數人喜歡的設計風格。時尚百搭還顯年輕,有著十足的休閒感,休閒中還蘊含著典雅的氣息,非常適合女性在現在冬季時節穿著,保暖和時尚感兼具。
  • 奢侈品是一種超支的精神消費
    劉茜  據人民網消息,近日發布的《世界奢侈品協會官方2009—2010全球年度報告》稱,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增至94億美元,全球佔有率達27.5%,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僅次於日本。
  • 紐西蘭服裝公司推以帚尾袋貂毛製成的毛大衣
    】 穿毛衣也能穿得環保。紐西蘭有越來越多服裝公司打著環保旗號,推出以帚尾袋貂(BrushtailedPossum)毛製成的毛大衣。因為帚尾袋貂在紐西蘭被視為一大禍害,嚴重破壞環境,用它們的毛做大衣越來越受歡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夫人希拉蕊,以及許多好萊塢名人都是它的愛好者。
  • 奢品小物引領中國奢侈品消費
    近日一份關於2012中國奢侈品消費預測研究表明,高端化妝品和鞋類產品正在以最大的吸引力吸引著中國逐漸壯大的奢侈品消費團體,而手錶、手袋和珠寶的吸引力排在這兩者之後。
  • 寵物貂智商 寵物雪貂智商是狗的30倍
    雪貂的身形略顯修長,呈流線形,身體渾圓,沒有任何尖角和扁平的地方,皮毛柔軟有光澤。寵物貂的顏色有四十多種,比貓和狗的顏色要繁雜和漂亮得多。歐洲、日本養雪貂形成了一種時尚的風潮。美國養雪貂人口高達800多萬,雪貂不僅擁有屬於自己的俱樂部,甚至還定期舉行寵物貂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精神雖然每隻貂兒都長得很討人喜歡,但當你選購時,請勿太過匆忙。健康的貂充滿活力,除了睡覺,其他時候都好奇心旺盛,精力十足,能夠保持充沛的體力與你互動。
  • 為什麼現在東北穿貂的人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現在東北穿貂的人越來越少了?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穿貂皮那都是土豪的象徵,但在天寒地凍的東北,貂皮大衣簡直是標配,畢竟貂皮是東北三寶之一。而且這麼冷的天氣,來件貂皮大衣,那才能讓人勉強度過冬天。小編今日話題,為什麼有人說東北人穿貂兒的越來越少了。東北經常把貂皮大衣叫貂兒,曾經的東北幾乎是人手一件,那裡冬天最冷的時候氣溫甚至會達到零下三十多度,這時候任何保暖措施都會很無力,而貂皮大衣的保暖性極好,外面穿著這種大衣,裡面少穿件都沒問題。但隨著保暖措施的增強,貂皮大衣也就越來越少了。
  • 女星都愛穿的OZLANA派克服,時髦高級不止一點!
    眾多一線明星站臺,各種時尚雜誌接到手軟,真真時髦到犯規!!每到冬天,小仙女們就會面臨同樣的困擾。穿得多顯臃腫,穿的少身體hold不住。時尚博主在線解惑,貂毛/狐狸毛/狼毛,到底誰才是保暖王者?!?因為食肉動物的皮毛好於雜食動物好於素食動物,主要是因為毛的油脂含量。所以,貂毛無疑是保暖的最強s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