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森: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野生動物,倡導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就是新...

2020-12-01 騰訊網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今天論壇討論「新時尚」,什麼是時尚?不同時期,不同人群,會有不同的理解。毫無疑問,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野生動物,倡導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現在已經成為時尚。而破壞生態環境,濫食濫用野生動物,追求奢侈生活,就是非時尚,反時尚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東北地區流行穿貂皮,俗稱穿貂兒,很時髦。現在不一樣了,穿貂兒這句話變成調侃、諷刺,幾乎成了土豪、嘚瑟、沒文化的同義語。

說到少用皮草,總有反對聲音。反對態度最強烈的,不是消費者,而是皮草製品的生產者,經營者,獲利者。

反對的第一條理由,就是消費有需求。而我們今天恰恰要說,消費需求不是濫捕濫殺的理由。

所謂市場需求,未必都是文明的。比方說野味,肯定有人喜歡。但濫食野生動物是陋習,必須革除。

如果利用這種陋習牟利,濫捕濫殺野生動物,那就是惡行。

特別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決定發布之後,食用野生動物,已經屬於違法行為。

請注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第一句是,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這就包括了以利用皮毛為目的的非法獵捕、繁育和販賣。

也就是說,吃肉不行,扒皮同樣不行。

我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沒有殺害就沒有買賣。

不穿皮草,沒什麼了不起;而穿了皮草,就必然有動物因此而去死。

我的應該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動物,即使是人工飼養繁育的動物,也不應該虐待。現在有些養殖方式,太殘忍,殘忍到不忍描述。

倡導動物福利,是現代社會文明的一種表現。

如果人不拿動物當動物,動物必將不把人當人。長此以往,大自然將會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調整,或者說報復。調整的結果,人類註定是敗者,或者人與動物兩敗俱傷。

文/楊明森 審核/sophia 編/Apple

相關焦點

  • 《奇妙的朋友》專家點讚保護和愛護野生動物立意
    在看過多期《奇妙的朋友》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曹良處長認為,通過節目的播出,會將野生動物更加精彩的一面展示給公眾,會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這是很可取的。如果今後能再多增加些動物保護方面的內容,那效果會更好。
  • 愛護動物,保護環境
    近百年來,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加之環境汙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有關學者估計,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來自: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
  • 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生態
    對於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其棲息地,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行為,新《條例》規定可以提起公益訴訟,以引導市民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野生動物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野生動物保護得到黨和國家前所未有的關心和重視。
  • 長白縣分局聯合縣法院深入民主社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講活動
    長白縣分局聯合縣法院深入民主社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講活動 2020-09-27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尤其是優化生態環境方面,實施最嚴格的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三五」期間,天津市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 ...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加大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人民法院應加大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嚴懲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為。」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信陽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在接受採訪時說,人民法院應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讓為一己私利、逞一時口欲的人付出相應代價。
  • 保護環境,愛護動物,人人有責
    我憎恨搗毀鳥窩的人,憎恨自己不能保護這幾個小燕子和他們的家。小燕子也是生命啊,更何況它是個捕蟲能手,一隻燕子幾個月就能吃掉25萬隻昆蟲,幫我們人類捉了多少害蟲呀,可是卻有人確喪盡良心,把鳥窩搗掉了,我心裡很難受,我不知道是誰幹的,如果我要是知道,我一定要讓他明白愛護自然,保護鳥類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 寶寶玩英語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課
    中新網3月3日電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0-6歲家庭親子英語啟蒙品牌寶寶玩英語,攜手公益支持機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同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幼兒雙語公益課程。  課程合作旨在藉助寶寶玩英語品牌在學齡前兒童家庭中的廣泛影響力,幫助孩子們從小了解動物、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培養孩子熱愛自然、關愛生命的意識,向公眾傳播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
  • ​寶寶玩英語攜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課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0-6歲家庭親子英語啟蒙品牌寶寶玩英語,攜手公益支持機構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共同推出「野生動物保護」幼兒雙語公益課程。課程合作旨在藉助寶寶玩英語品牌在學齡前兒童家庭中的廣泛影響力,幫助孩子們從小了解動物、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培養孩子熱愛自然、關愛生命的意識,向公眾傳播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課程自3月3日起,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 保護秦嶺大家園|秦嶺野生動物與生態系統保護調查之四:生態系統...
    用文件語言形容就是『喚起了群眾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責任感,用正面典型案例起到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田文勇說,西安市轄區近年盜獵偷獵、破壞森林資源等現象越來越少了。一方面國家對林區群眾各項政策補償到位,群眾生活習慣和觀念轉變了,全社會的動物保護意識普遍提高;另一方面現在人防技防措施較過去先進得多,森林管護水平和效率也在不斷提高。
  •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國內眾多知名企業發出倡議
    來源:金融界網站肆虐的疫情元兇指向中華菊頭蝠這個寄主以及穿山甲這個中間宿主,濫食野生動物問題及其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重大隱患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放過野生動物就是放過人類自己」呼聲漸高。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對此給予了有力的法治回應。 3月3日就是聯合國第七個「世界野生動物日」。
  • 一帶一路「愛·保護」公益首場活動進北大 呼籲愛護野生動物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於佳欣)一帶一路「愛·保護」公益活動首場講座「對話自然保護:中國與非洲」近日走進北京大學。來自國內外的野生動物保護人士在此間呼籲公眾愛護大自然與野生動物,並圍繞如何讓新興科技助力野生動物保護展開討論。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2017根與芽日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10月21日,由珍古道爾(北京)環境文化交流中心主辦、大千當代藝術中心協辦的2017根與芽日活動在北京大千當代藝術中心成功舉辦。在「有綠才有型Let’s Greenstyle」的主題下,活動通過展覽展示、工作坊、紀錄片、互動遊戲等方式引導青少年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鼓勵他們關心環境、關愛動物、關懷社區,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 市政協聚焦野生動物保護控疫情 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溫州網訊 保護野生動物,拒食野味,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歲末年初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尋找疫源過程中,果子狸、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進入公眾視野,也再度引發了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深刻反思。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保護野生動植物 保護人類生存環境
    作為普通大眾,更應該嚴以律己,不擅自荒野「尋寶」,不以獵奇和炫耀心態,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破壞、傷害野生動植物。  保護野生動植物,我們要加速立法保護。人類的貪婪造成諸多野生動植物瀕危,令保護研究者痛心疾首。儘管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在大眾群體中有所萌芽、增強,但要普及仍然任重道遠、道阻且長。其中,法律保護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 從「安家」到「安居」 大興區依託《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打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野生動物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6月1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讓更多野生動物的保護有法可依。 《條例》第13條,還從制定並實施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制度、設置野生動物保護標識牌、採取種植食源植物、建立生態島或者保育區、禁止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等多個方面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進行了明確規定。 《條例》中每一個「亮點」,都成為了野生動物在北京安家的底牌,為野生動物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保駕護航。
  • 從「安家」到「安居」大興區依託《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打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野生動物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6月1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讓更多野生動物的保護有法可依。為動物發聲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全面升級6月1日,新版《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將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 保護野生動植物 保護人類生存環境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大熊貓保護與研究工作的具體實踐路徑。多年來,無數的大熊貓學者、專家深耕一線,為小種群復壯等大熊貓保護工作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幹。公眾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逐漸增強。近日,某衛視一檔綜藝節目挑戰採摘野生植物水母雪兔子的視頻在網絡發酵,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