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 作為國內首檔人與動物情感互動大型真人秀節目,湖南衛視《奇妙的朋友》一經播出便引起一波收視熱潮。節目獨創性地將視角對準「人與動物」這個貫穿人類幾千年發展歷程的古老命題,聚焦於人與動物的關係、情感互動,將人與動物之間那份細膩感情、動物這群人類的奇妙朋友展現在電視熒幕上。眾多動物保護專家、法學專家、網友和媒體人士也紛紛點讚,節目不僅在電視創新上具有深遠影響,在號召和喚起人們對動物的關愛和保護方面也極具積極意義。
在看過多期《奇妙的朋友》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曹良處長認為,通過節目的播出,會將野生動物更加精彩的一面展示給公眾,會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這是很可取的。如果今後能再多增加些動物保護方面的內容,那效果會更好。從節目中看,這些明星也挺辛苦,他們之前從來沒從事過類似的工作,雖然經過培訓,有時候還表現得也不夠熟練,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和對動物的感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會感染和帶動很多人關愛動物。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動物保護專家鄧學建對節目的熱播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保護野生動物中,光有社會公益慈善組織的加入是不夠的,政府部門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各種法律法規,打擊各種不法行為,教育部門從小開始教授動物保護知識,公益慈善機構起到宣傳推廣作用,各種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保護野生動物。」鄧教授說:「任何正面的宣傳都是有作用的,特別是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參與到關愛野生動物的行列,加入保護動物的公益組織中,明星效應無疑將影響更多的人。」同時鄧教授也建議,節目應該根據動物的習性、生活規律設計內容,以讓觀眾更完整的了解動物的生活。
與此同時,《奇妙的朋友》欄目製片人嚴典雅在記者的採訪中也提到,作為一檔原創節目,《奇妙的朋友》在製作上沒有固有模式可循,節目團隊首先要考慮的是尊重動物們的作息,根據動物的生活習慣來安排拍攝內容。參與拍攝的明星飼養員和長隆集團籤署了實習協議,並成為了正式的實習飼養員。另外,所有的拍攝流程都嚴格按照動物管理的規定來進行。
深受感動與啟發的不僅是觀眾,專家學者們也紛紛發表見解。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會理事、武漢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博士韓晶這樣評價《奇妙的朋友》這檔節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體現了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的觀念。而《奇妙的朋友》試圖以溫和的方式和趣味性的環節設置倡導公眾愛護並保護動物,以培養明星與動物的感情為基礎,實際上這是符合中國文化傳統的。」而她也依據自身專業的眼光評斷:「《奇妙的朋友》的立意,以保護野生動物為初衷,宣揚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倡導公眾以實際行動愛護和保護動物,這完全符合有關立法精神。」
據記者了解,《奇妙的朋友》節目即將進入收官階段,熒幕上有實習飼養員們與動物的不舍情感,熒幕下更是牽動了億萬觀眾與網友對節目的不舍,節目通過近3個月的播出讓不少觀眾認識了了幾十種野生動物,也知道了考拉、猩猩、大象、白鯨、海獅、長頸鹿、熊貓等多達二十多類動物的生活習性、特徵等,不少熱心網友表示,節目不僅有趣,還有很多科普的內容,對人類而言,只有通過了解動物才能更愛護和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