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區農村黃鼠狼的數量為什麼越來越少了,什麼原因呢?

2020-12-03 我和我的小農莊

這兩年發現夜晚農莊裡散養的雞被黃鼠狼襲擊發出慘叫的聲音少了,我在想,是黃鼠狼少了,還是自己治黃鼠狼的招數收效了呢?

先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治黃鼠狼的招數吧!

在雞圈裡放了一個狗籠子,狗籠子裡餵了一隻薩摩耶寵物犬,另外又在雞群中混養了幾隻大鵝。

其實聊到這兒,自己的這個招數肯定是有些用處的,但話又說回來,現在在咱們農村啊,黃鼠狼是真的少了,那麼是什麼原因少的呢?

在歷史上一個物種的發展與繁衍、減退與消亡,都與食物的短缺、生存環境的變化、人類的過度撲殺有著密切的關係,黃鼠狼的命運當然也與之息息相關。

原因一:生存環境的變化

黃鼠狼是一種夜行性的小型哺乳動物,喜歡在夜間,尤其是在清晨和黃昏的活動較為頻繁。一般情況下,黃鼠狼都是單獨行動,它非常善於伏地奔跑,還能穿起極其狹小的縫隙,另外它還會遊泳和攀巖等。

除了在每年大致5月份的繁殖期外,平時一般沒有固定的巢穴。通常喜歡藏身在柴草堆下、洞穴(樹洞和牆洞)、亂石堆等處。

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好了,農民也已經用了以電或是液化氣為主的燃料,燒柴火的,餵牛羊等牲畜的也很少了,所以,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能見到的柴草垛,現在都快成了「拍電影的道具了」。

過去農村的土房子也早已被青磚紅瓦的樓房所取代,屋裡屋外,房前屋後,院裡院外,都已經被水泥糊裹的嚴嚴守守,哪裡還有黃鼠狼的藏身之所呢?

原因二:食物鏈的變化

黃鼠狼是一隻小型的肉食性動物,主要以吃老鼠和野兔為主,在老鼠和野兔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會選擇吃鳥卵及幼鳥、魚、蛙和昆蟲等,當然,在冬天食物匱乏,饑寒交迫的情況下,也會選擇到村子裡對農民養殖的雞下手。

聊到這兒,可能大家都明白了,現在農村的老鼠和野兔都快成了稀有動物,哪裡還能滿足黃鼠狼的胃口呢?

而現在農村除了過年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以外,平時基本都是關門閉戶,人煙稀少,哪裡還有多少農戶養雞啊?

再看看地裡的蟲子或是鳥類,隨著農藥的產生與普遍大量的使用,蟲子和鳥類也減少了許多。

這些變化,也讓肉食性的黃鼠狼缺少了食物的來源,從而漸漸的少了起來。

原因三:前些年過度的捕殺

在小農莊剛剛種地的前些年,到了冬天農閒的季節,經常見到幾個人在黃昏時分在小農莊的院牆外的水洞旁,牆角邊下夾子,很明顯就是為了捉黃鼠狼,不過這些年已經不見了這些人啦,什麼原因呢?

肯定是很少能捉到了白,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吃「牢飯」,雖然黃鼠狼的保護級別低了一些,只是國家三級保護動物,但畢竟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是不可以濫捕濫殺的。

綜上所述,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也就導致了黃鼠狼越來越少的結局。

朋友們,在您們的家鄉是不是黃鼠狼也越來越少了呢?您們是否也認同小農莊的觀點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聊聊三農的人和事,分享種植和養殖的實操經驗,歡迎關注@小農莊,互動交流更多的三農資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黃鼠狼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事實還真的是這樣
    很少有人傷害黃鼠狼,為什麼在農村裡黃鼠狼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黃鼠狼還真的沒人敢打,據說打了黃鼠狼胳膊會腫,其實也不會真的腫,只不過傳說之中黃鼠狼乃是黃大仙,在很多地方還專門有黃大仙的廟宇供奉,黃鼠狼一直是被認為偷雞的壞蛋,其實黃鼠狼偷雞也是無奈之舉,在食物匱乏的時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能夠生存鋌而走險去偷雞吃。
  • 黃鼠狼是很可愛的保護小動物,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看到?
    導讀摘要:現在農村環境保護越來越好,為什麼農村的黃鼠狼越來越少了?黃鼠狼全身都是寶,為何農民不養殖了?~~黃鼠狼是又叫黃鼬,是哺乳綱鼬科的體型小的食肉性動物,農村民間俗名稱為黃鼠狼。體長大約28-40釐米,尾長12-25釐米,體重200-1200克,雌性體形小於雄性1/2-1/3。
  • 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不過最近這幾年在農村已經很少見到黃鼠狼了,那麼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
  • 黃鼠狼怕什麼?為什麼?
    黃鼠狼在我國古代是一種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動物,許多神話故事中稱其為「黃大仙」,不過,從這個角度看,人們對黃鼠狼的神話,確實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黃鼠狼不受大多人的傷害。當然,即便如此,也有許多人對黃鼠狼的皮毛「垂涎三尺」,所以黃鼠狼最怕的還是人。那麼,除了人之外,黃鼠狼還害怕什麼呢?
  • 黃鼠狼渾身是寶,為什麼沒人發展養殖呢?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黃鼠狼渾身是寶,為什麼沒人發展養殖呢?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說到黃鼠狼,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是大家對黃鼠狼普遍的看法。其實在農村人們對黃鼠狼還是比較敬畏的,尊稱其為「黃大仙」,之所以稱其為「黃大仙」,是人們覺得黃鼠狼有一種的特殊的「能力」,得罪了它就會遭到報應。
  • 為什麼農村的柴鍋、土灶越來越少了呢?
    農村人用大鍋燒柴做飯確實比過去少了,少的原因有這麼幾種情況。比如。一:為什麼農村人過去都用大鐵鍋做飯呢?因為每家每戶在家吃飯的人太多,因為是生產隊大集體。農村所有勞動力都死守農業社,每個家庭都:是二三個孩子,加上爺爺奶奶,自己的父母,全家七,八口人要吃飯,如果做飯不用大鐵鍋。根本不夠全家吃飽,所以用柴燒大鍋成了每家每戶必須的生存設備。
  • 農村流行一句話,叫「黃鼠狼進家不能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歇後語,那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而在我們農村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黃鼠狼進家不能打」。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黃鼠狼這種小動物,為什麼說黃鼠狼進家不能打呢?黃鼠狼我們在書面上都聽說過,但是真正見過過它的人卻很少。
  • 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現在數量越來越少,為啥呢?
    導讀:過去農村很多見,被小孩當寵物,卻因為好吃,現在快看不到了過去的農村,跟現在的農村相比較,農村野外植被豐茂,而且生物諸多。野外是孩童的樂園。放學之後孩子們會齊刷刷地向野外奔跑,哪裡才是孩子們的玩耍場所。
  • 黃鼠狼渾身都是寶,在農村為什麼沒有人養殖呢?
    黃鼠狼,學名「黃鼬」,身體細長,以狡猾兇猛著稱。在農村早幾年,人們時常會看見黃鼬,它一般是晝伏夜出,以農村柴垛做窩,只不過是這幾年很少見了。它的皮毛是很珍貴的,可以做大衣,尾巴毛可以做毛筆,一般人們常說的「狼毫」,其實就是黃鼬的尾巴毛做的。它的肉是可以食用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口感稍差,只不過是人們一聽說是黃鼠狼肉心裡膈應,不習慣吃罷了。黃鼠狼渾身是寶,為什麼在農村沒人養殖呢?
  • 農村過去非常多見的黃鼠狼,現在為啥很少見了?老農:農村變了
    裡面聚集了很多的黃鼠狼,老人說在月圓之夜的時候,能夠看到黃鼠狼排著隊在坑邊遊走。數量相當的龐大。由於黃鼠狼被村民認為是「五仙」之一。很少有人去捕捉,加上過去農村環境所致,黃鼠狼的數量相當的繁多。家裡的雞可就成為了黃鼠狼的捕殺對象,隔三岔五就會傳出誰家的雞被黃鼠狼叼走的現象。
  • 為什麼農村走親戚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不外乎就是以下這三種原因
    為什麼農村走親戚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不外乎就是以下這三種原因馬上就要過年了,依稀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過年的時候各家的親戚都會聚在一起,就算不是過年親戚之間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相互的來回走動,那時候在農村農民們的民風還是很淳樸的,就算只是鄰居也早就像一家人一樣了。
  • 為什麼老一輩人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研究表明,原來是真的
    為什麼老一輩人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研究表明,原來是真的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小夥伴肯定都見過黃鼠狼吧,在老一輩人的觀念當中,黃鼠狼是一種不祥的動物,經常會闖入農舍中偷吃家禽,並且擁有極重的報復心理,一旦招惹到它們,肯定會被纏上。但即便是這樣,老一輩的人也經常說黃鼠狼不能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農民從來沒吃過燕子,為啥它們卻越來越少?原因大家可能都想錯了
    ,都被大家稱為四害了,農民們也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將它消滅掉,麻雀的數量是越來越少了,國家才將其保護起來;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幾個問題,同樣是鳥類,為什麼燕子就如此受歡迎,而其它的卻這麼不受待見,為什麼燕子被家家戶戶保護起來了,也沒有人有想吃掉它的念頭,可為什麼這個數量卻越來越少了,畢竟麻雀受國家保護這麼多年了,肯定也是有作用的,可燕子卻沒有;燕子的窩一般都是建在農村的屋簷上
  • 在農村刺蝟越來越少,它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原因都在這裡!
    大家猜猜是什麼?對,它就是刺蝟。刺蝟,小眼,利爪,長鼻子,體肥腳短一身刺。以前,在農村的田野裡和村莊周圍,我們經常都能看到,還常常捉它來玩,而一些女孩在田野裡,總是提心弔膽的,生怕角落裡爬出一隻刺蝟來。但是近幾年來,農村刺蝟的數量卻日益減少,刺蝟也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的名單中。那麼,為何過去常見的刺蝟,如今卻越來越少了呢?它對農民來說,是有益還是有害?
  • 為什麼在農村騎摩託車的人越來越少了呢?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為什麼在農村騎摩託車的人越來越少了呢?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大街上的摩託車是多的數不過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馬路上摩託車是越來越少,進而被汽車所取代。那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以下我們說幾點。第一個原因,安全係數低。
  • 「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告知我們答案
    ——《賈生》清朝作家蒲松齡老先生以編寫眾多離奇古怪的故事而出名,其筆下的「寵兒」就有黃鼠狼,黃鼠狼看似可可愛愛的外表下,隱藏著什麼不平凡的技能?被古人稱為「黃大仙」,當作地方「神靈」一般供養,不敢惹,也惹不起,更別說吃黃鼠狼了。「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告知我們答案。
  • 為什麼說在農村,看到黃鼠狼千萬不能殺?看完真的要留意了
    說到黃鼠狼,相信很多人都痛恨不已,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歇後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用來形容那些偽裝善良,其實包藏禍心存心不良的人。但是在農村老家,黃鼠狼卻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黃大仙,甚至還得供著。即使撞見偷家裡的雞,也不能上去就打,更不能追殺他。這又是為什麼呢?
  • 作為「四害」之一的老鼠,在農村數量明顯變少了,這是為何呢?
    導讀:作為「四害」之一的老鼠,在農村數量明顯變少了,這是為何呢?傳統之中的農村「四害」,其中包括:老鼠、麻雀、蒼蠅和蚊子。其中老鼠是最令人討厭的,老鼠不但偷吃糧食。而且還特別喜愛啃食房屋家具和其他物品,除此之外老鼠還是攜帶傳染病的載體。
  • 農村現在的癩蛤蟆越來越少了嗎?為什麼現在很難見到?
    但同時,有些人會疑惑,就是小時候會經常看到這種癩蛤蟆,現在不少人卻說看不到了,是癩蛤蟆越來越少了嗎?這個問題看似很無聊,而且也沒有啥實際意義,但我們從中卻能看到農村這些年來的變化,所以黑嫂認為還是值得一說的。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癩蛤蟆越來越少了?當我們弄明白這個為什麼現在看到的越來越少後,我們還要反過來問一下,癩蛤蟆真的越來越少了嗎?
  • 農村常見的5種野生動物,以前數量很多,現在成了保護動物
    農村地大物博,動植物種類豐富。幾十年前農村山上到處都是野生動物的蹤跡,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加重,農藥的使用以及人類的捕殺導致大部分野生動物的數量越來越少。下面,我們來看看農村幾種比較常見的幾種野生動物,它們現在全部進入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名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