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告知我們答案

2021-01-07 尕衫憶史

引言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

清朝作家蒲松齡老先生以編寫眾多離奇古怪的故事而出名,其筆下的「寵兒」就有黃鼠狼,黃鼠狼看似可可愛愛的外表下,隱藏著什麼不平凡的技能?被古人稱為「黃大仙」,當作地方「神靈」一般供養,不敢惹,也惹不起,更別說吃黃鼠狼了。「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告知我們答案。

「黃大仙」的傳說

中國東北農村地區流傳著黃鼠狼能夠「操縱」人的傳說,惹到它就會遭遇報復,人會開始變得精神失常,從而為了一方安寧,百姓會供奉黃鼠狼的牌位,稱之為「黃大仙」。黃大仙的來歷也不小,不光在東北,連西藏都有流傳著關於它的故事。如果它向人類尋求幫助,人類沒有幫助它反而趕走它,那它就會「附身」在人類身上,好端端的人也就越來越像「黃鼠狼」,如果幫助了它,它還會記著日後回來報恩。

在河南的馬寨村就發生了一件關於黃鼠狼的離奇故事,一對屠夫父子因為自家圈養雞遭到黃鼠狼的攻擊,於是就買了捕鼠夾子捕獵黃鼠狼,先是捕到了幾隻,將它們的皮毛拔下來賣掉,十年前,三張皮子賣了幾百塊,兒子就乾脆多買了幾副架子捕獵黃鼠狼,半月下來抓了三十幾隻。兒子開始做噩夢了,夢裡有個老頭披著件黃衣服說他會報仇。做屠夫的怎麼會被一兩個夢嚇著,但一天兒子開著摩託車去賣皮毛,卻出了車禍當場斃命。他媽媽聽聞後趕到現場去直接就昏了,之後身體就一天不如一天,而父親之後則是每日渾渾噩噩,夢裡一直出現黃大仙,不久也瘋了。周遭鄰居都說這就是黃大仙附身,一家人沒有趕緊道歉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捕獵黃鼠狼,結果遭到滅門的報復。

不能吃的原因

黃鼠狼其實是雜食性動物,主要是捕獵田間的老鼠和昆蟲,偶爾會捕獵野兔,在冬天的時候在找不到食物的情況下才可能到農民的家裡偷食雞鴨等充飢,雖然有「黃鼠狼給雞拜年」這類歇後語,來表達黃鼠狼對雞的「惦記」,但雞確實不是它的主要食物來源。至於黃大仙,黃鼠狼這類鼬類,會從肛腺釋放強烈氣味來攻擊敵人,如果被人大量吸入,就會導致幻覺,結合自身認知開始「藉此發揮」,所以才有了「黃大仙附身」之說,事實只是中毒加心理暗示的作用,在古斯塔夫的心理學書裡就有對此現象的描述。

排除了迷信,那人們怎麼為什麼不食用黃鼠狼?李時珍早就幫我們試驗過了,他給出的答案是黃鼠狼有騷氣且很臭,而且肉有微量毒素,皮和心肝可以入藥。所以人們就不食用黃鼠狼了,肉有毒不說,又難抓到,有去捕獵黃鼠狼來吃的心思,還不如去吃其他的。

保護生態的平衡

有了「神話」光環和李時珍的「食用差評」也並不能保護黃鼠狼一族,前面提到過黃鼠狼的主食是田間的老鼠,隨著村民濫用老鼠藥,導致黃鼠狼吃了服用了老鼠藥的田鼠,也隨之中毒死亡,老鼠越來越少,黃鼠狼的食物來源也越來越少,然而這並不是害它們成為瀕危物種的源頭。由於「黃大仙」的傳說越來越壓不住人,膽大的人就開始捕殺黃鼠狼,李時珍都說過黃鼠狼的皮可入藥,而且皮毛在東北的冬天是相當吃香,於是無數黃鼠狼遭到獵人的毒手。黃鼠狼變成了瀕危物種,由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出臺,打擊非法捕獵後它們的數量才得以回升。

為什麼不提倡捕殺黃鼠狼?因為黃鼠狼的對農業的幫助非常大,老鼠,野兔,甚至蛇都能對莊稼或者農民形成危險,但捕食這類的黃鼠狼對人類並沒有什麼威脅,除了冬季可能會偷食農民家中圈養的雞。古代農民看重農業,在這種情況下,黃鼠狼偷食他們家中的雞,他們都不會對黃鼠狼採取大規模捕殺,想必也是有原因。如果黃鼠狼少了,田裡的老鼠就多了,遭殃的反倒是老百姓,而「黃大仙」更像是他們對自然,對生態鏈的敬畏的「具象化」。

結語

雖然神話傳說會有些迷信和離譜,缺乏科學,但我們應該看到它們積極的一面。神話不光讓我們能夠剖析解讀古代人的精神思想,其中帶動的連鎖反應也值得我們研究。因為懼怕「黃大仙」,導致不敢大規模侵犯黃鼠狼,黃鼠狼沒有遭到人類行為的破壞,捕食老鼠替農民除害。生物鏈是一個完整的生物關係,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其中一個物種的消失都可能帶來一大堆問題,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所以我們在看古人留下的傳說時,也應該 深度剖析古人的用意,甚至其中還藏有「大智慧」讓我們去領悟。

參考文獻:

《史記·屈賈列傳》《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什麼沒有人吃黃鼠狼?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給出答案
    在吃這一塊的造詣上,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能比得過中國人。我國自古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不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但凡是個活物,國人第一個問題便是「能不能吃?」第二個問題是「好不好吃?」第三個問題是「怎麼做?」。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而中國古話「民以食為天「更是將人們對吃食的需求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中國卻有一種動物人們是從古至今從不敢吃,更不敢傷它害它,它就是黃鼠狼,「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這並非是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黃鼠狼 黃鼠狼:中國農村時常出現的動物之一,卻也是最遭農家人痛恨的動物,。
  • 為何中國人不吃黃鼠狼?並非迷信,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早給出答案
    不過古人卻不會去吃「黃白灰狐柳」這5仙。按民間傳言,據說,人們若吃了這5種動物,就會得到報應。5仙裡面的「黃仙」其實就是黃鼠狼,但古人從來不敢吃黃鼠狼肉。那麼黃鼠狼肉真的吃了就會有報應嗎?黃鼠狼說話或者靈異事件終於被科學家給破解了,那麼它們的肉到底能不能吃呢?
  • 為何中國人不吃黃鼠狼?其實並非迷信,《本草綱目》給出了答案
    不過古人卻不會去吃「黃白灰狐柳」這5仙。按民間傳言,據說,人們若吃了這5種動物,就會得到報應。5仙裡面的「黃仙」其實就是黃鼠狼,但古人從來不敢吃黃鼠狼肉。那麼黃鼠狼肉真的吃了就會有報應嗎?從古至今,關於黃鼠狼的靈異事件就層出不窮,最近比較有名的就數「1997黃鼠狼說話事件」了。1997年,在河南的1個村子裡,1家人養了不少的雞,可總有黃鼠狼來偷吃。
  • 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這可不是迷信,科學證明黃鼠狼真的不能吃!
    這可不是迷信,科學證明黃鼠狼真得不能吃!談到哪些東西不能吃,很多老一輩的人對此還是很迷信的。這些迷信,通常都會沒有任何生活來源根據,只是老一輩人對某種東西的厭煩,這類的情緒也確實是大有人在。但是,不止是如此,對於吃也有祖宗的傳承,很多時候遵從它也不是一味的迷信,而是有自己的道理,有些真心講述不出來,但是確實又說不清楚的一些事,就被人當作是迷信了。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名醫李時珍早已給出了答案
    古人用貓來保護受田鼠破壞的農作物,而且古代還流傳貓通靈性,有九條命,所以在古人的觀念人之中,貓還有著神聖的特點,再加上貓能保護農作物的作用以及本身的外表就討人喜愛,更加堅定了貓肉不能吃。肉質酸柴,不宜人食在糧食比較匱乏的古代,人們為何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
  • 為何老人常說黃鼠狼不能殺?原來並非迷信,科學證明確實不能殺
    而黃鼠狼也是以前人們眼裡的特殊存在。在古人眼裡,「黃白灰狐柳」這5種動物是不能吃的「大仙兒」,其中「黃」指的就是黃鼠狼。傳說這種動物非常有靈性,不但有仙法,而且還可修煉成人形。黃鼠狼很喜歡偷吃雞,而它被人捉到後,大多數人卻不敢殺死它,因為那會兒流傳說「殺或吃黃鼠狼會有報應」的說法。東北人很喜歡吃野味,可他們卻不會去吃黃鼠狼。
  • 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早就嘗試過
    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早就嘗試過說起中國的美食文化,那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可以說只要是食材,只要是能吃的食材,一旦到了中國人的手裡邊兒,一會兒工夫就能夠被做成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
  • 古人為什麼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原來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歸根究底,這種差距就是有沒有成為一道食物的問題,所以在「被吃」與「不被吃」之間,兩者就出現了天差地別的待遇。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難道是貓肉不好吃嗎,不然在糧食不夠充足的古代怎麼沒有變成食物? 一、狗忠貓奸,為何狗被吃而貓不被吃?
  • 為何歷代相傳黃鼠狼不能打殺?專家闢謠:並非迷信,實有科學依據
    名不副實的人或者事物有很多,比如在民間向來聲名狼藉的黃鼠狼,其實它不但長相可愛,而且還是老鼠的天敵。所以老祖宗們常告誡後輩,黃鼠狼不能隨意殺掉。現如今,大家都喜歡養寵物。其中,以貓狗較為常見,也有人會養倉鼠、豚鼠等嚙齒類動物,或者兔子、貂等作為寵物。但有很多長相可愛的動物,並不適於當作寵物。
  • 黃鼠狼為什麼不能打 打了黃鼠狼不吉利如何化解?
    黃鼠狼為什麼不能打 打了黃鼠狼不吉利如何化解?時間:2018-11-23 16:5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鼠狼為什麼不能打 打了黃鼠狼不吉利如何化解? 黃鼠狼為什麼不能打?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不是因為迷信,原來古人早已試過
    眾所周知,人類是非常喜歡吃肉的,無論是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還是天上飛的,只要沒有毒,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拿來吃,除了美味之外,很多動物的肉也擁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雞、鴨、魚、豬是中國人最常吃的肉類。中國人那麼喜歡吃肉,為什麼不吃貓肉,不是因為迷信,原來古人早已試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為何老人總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表明,並非迷信,是真的不能殺
    同時,民間有五大家仙的說法,分別指向五種動物,人們認為他們是五大財神,神聖不可侵犯,其中一仙,叫做黃仙,就是指黃鼠狼。黃鼠狼在中國歷史中名聲很廣,是源於一個歇後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民間百姓心中,黃鼠狼的形象是狡猾,敏捷,不好惹的類型,而無論是說黃鼠狼是仙,或者是說黃鼠狼奸詐,都透露著一個信息,那就是:黃鼠狼很不好惹,不要隨意傷害他,否則會有報應。也正是因為這些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老人們在講到黃鼠狼的時候,總會告訴後輩們,黃鼠狼不能殺。科學表明,這還真的不是迷信,黃鼠狼是真的不能殺。
  • 農民為什麼不敢打死黃鼠狼?不是講究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黃鼠狼學名叫黃鼬,它全身的毛都是黃色或棕黃色,它最大的特點是它能在危險的時候放出一種非常難聞的氣味來,並以此來逃脫。城裡的孩子可能對黃鼠狼都不太了解,最多也是在童話故事裡知道它,都聽過它半夜去雞圈裡偷雞的故事。確實,在農村裡,人們都將黃鼠狼當作禍害,見了都想打它。
  • 為什麼老人都說黃鼠狼不能殺?科學家研究發現,還真不是迷信!
    一個地方的生態環境越好,野生動物就越多,記得小時候的農村有很多野兔野雞這些動物,還有松鼠刺蝟黃鼠狼等等。這些野物有的被人獵殺後美餐一頓,就像野兔野雞,還有的雖然不能吃,但是養著也是很可愛很有趣味的,就像刺蝟。但是黃鼠狼這種動物是沒有人敢碰的。
  • 人類為何不敢殺黃鼠狼,別以為只是迷信,原來是真的不能殺
    人類為何不敢殺黃鼠狼,別以為只是迷信,原來是真的不能殺嗨,大家好,我是曉蕊。最近小編迷上了一個電臺欄目,裡面連載了《我當陰陽先生的那些年》這個故事,是帶有一點鬼神之說的,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主人公半夜偶遇黃鼠狼,然後得知黃鼠狼曾被他去世的爺爺所害,因此常常回來偷雞。在咱們中國確實有很多關於黃鼠狼的民間傳說,有人叫它黃皮子、黃大仙,不過黃鼠狼是會經常去村子裡偷雞,所以也有很多人痛恨它,但是很奇怪的是,人們從來不敢殺黃鼠狼,而且連打都不敢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古人也試過了
    為什麼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古人也試過了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動物之一,自古以來,家家戶戶都有這種動物作為寵物和護衛。不過,雖然這隻貓很可愛,但他的聲音也特別討人喜歡。然而在人們眼中,貓並不是很討喜。
  • 黃鼠狼進家不能「打」?科學家說出原因,還真不是迷信!
    黃鼠狼進家不能「打」?科學家說出原因,還真不是迷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黃鼠狼是一種寓意不好的動物。黃鼠狼經常去村裡搞破壞,要麼咬爛莊稼,要麼就是偷家禽食用,所以很多人討厭黃鼠狼,但是農村老一輩人經常會說,家裡進黃鼠狼千萬不能打,科學家說出原因,還真不是迷信!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民間傳說黃鼠狼會跳迷惑人心的妖嬈舞蹈,而且黃鼠狼報復心很強,如果打死一隻黃鼠狼,它的親戚朋友,甚至子孫後代都會來報復。
  • 老一輩人說不能殺黃鼠狼,後經科學證明,不能殺黃鼠狼
    在我們中國民間,有句俗語——黃鼠狼向雞拜年。這句話通俗易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假裝善良,也可以解釋黃鼠狼和雞之間的捕食關係。在中國古代,雞、鴨、鵝常被當作家禽飼養,但黃鼠狼卻以它們為食,這應該是對古人的敵意。但是祖先常說黃鼠狼是不能被殺死的。科學研究表明,它們不能被殺死。在我們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黃鼠狼向雞拜年,沒安好心。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假裝善良。
  • 為何黃鼠狼進門不可「打殺」,專家說出原因,這真不是迷信
    為何黃鼠狼進門不可「打殺」,專家說出原因,這真不是迷信說到黃鼠狼,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的,正所謂「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在農村黃鼠狼是很常見的一種動物。很多農民伯伯對它是又氣又恨,又不敢拍死它,根據傳說黃鼠狼是黃大仙,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人們還是不會去打死它,最多就是趕走它。為何黃鼠狼進門不可「打殺」,專家說出原因,這真不是迷信!這是怎麼回事兒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黃鼠狼因為其神乎其神的傳說,被人們尊稱為「黃大仙」。傳說中黃鼠狼是有靈性的,而且還有很強的報復心理,一旦打了它就會給家裡帶來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