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人不吃黃鼠狼?並非迷信,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早給出答案

2020-12-06 騰訊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美食文化也天下聞名。就拿不少的動物美食來說吧,如熊掌、羊肉、排骨湯等都是可口的美味。不過古人卻不會去吃「黃白灰狐柳」這5仙。按民間傳言,據說,人們若吃了這5種動物,就會得到報應。5仙裡面的「黃仙」其實就是黃鼠狼,但古人從來不敢吃黃鼠狼肉。那麼黃鼠狼肉真的吃了就會有報應嗎?

從古至今,關於黃鼠狼的靈異事件就層出不窮,最近比較有名的就數「1997黃鼠狼說話事件」了。1997年,在河南的1個村子裡,1家人養了不少的雞,可總有黃鼠狼來偷吃。後來這家人就設了機關,特地用老鼠夾捉了不少的黃鼠狼。

而他們把活捉的黃鼠狼給賣了出去,賺了不少錢。可就在這以後,他家兒子和老父親就總夢見黃衣人來說不要打黃鼠狼了,不然會遭報應。結果後來這2人就真的死了。

上面那則靈異事件只不過是很多傳說中的1個案例,而像這種流傳的故事有不少。那麼黃鼠狼真有傳說的那麼神嗎?本著21世紀的科學時代來解釋的話,黃鼠狼只是種哺乳動物,壓根兒不可能說話,更不會有那麼可怕。今天的科學家已對所謂黃鼠狼附體說話的現象給出了非常科學的解釋。

原來黃鼠狼在面對人或面臨危險的時候會用放臭屁的方法來保護自己,而它們的臭屁裡含有毒素,會導致人產生幻覺,從而胡言亂語。黃鼠狼說話或者靈異事件終於被科學家給破解了,那麼它們的肉到底能不能吃呢?

其實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早已經給出了答案:不能隨便吃。1578年,李時珍花了26年的時間才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寫。這本書是李時珍多年的臨床經驗之著作,可謂集中了醫學的精華,對醫治人們的病情十分有用。

它包含了1892種藥的記載,還有1109種相關圖片,其中就有關於黃鼠狼的肉描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明確記載,黃鼠狼肉氣味很臭,而且本身含毒,但可用來治療心腹痛,還能殺死寄生蟲。所以古人總結道,這個黃鼠狼肉是有毒的。

正常人吃了對身體有害,但對於治療相關病情卻很有用。在正常情況下,人要吃了黃鼠狼肉就會產生不適。由於古代人醫學知識不普及,加上比較迷信,所以吃黃鼠狼肉就出現了會有報應之說。好在今天科學進步了,這些疑團也就都破解了。

相關焦點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中國作為流傳千年的文明古國,各類文化百花齊放,尤其是飲食文化,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無所不吃,是將外來入侵物種吃成需人工養殖的神奇民族
  • 為何中國人不吃黃鼠狼?其實並非迷信,《本草綱目》給出了答案
    不過古人卻不會去吃「黃白灰狐柳」這5仙。按民間傳言,據說,人們若吃了這5種動物,就會得到報應。5仙裡面的「黃仙」其實就是黃鼠狼,但古人從來不敢吃黃鼠狼肉。那麼黃鼠狼肉真的吃了就會有報應嗎?從古至今,關於黃鼠狼的靈異事件就層出不窮,最近比較有名的就數「1997黃鼠狼說話事件」了。1997年,在河南的1個村子裡,1家人養了不少的雞,可總有黃鼠狼來偷吃。
  • 中國為什麼沒有人吃黃鼠狼?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給出答案
    在吃這一塊的造詣上,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能比得過中國人。我國自古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不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但凡是個活物,國人第一個問題便是「能不能吃?」第二個問題是「好不好吃?」第三個問題是「怎麼做?」。
  • 「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告知我們答案
    ——《賈生》清朝作家蒲松齡老先生以編寫眾多離奇古怪的故事而出名,其筆下的「寵兒」就有黃鼠狼,黃鼠狼看似可可愛愛的外表下,隱藏著什麼不平凡的技能?被古人稱為「黃大仙」,當作地方「神靈」一般供養,不敢惹,也惹不起,更別說吃黃鼠狼了。「黃鼠狼」為什麼不能吃,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告知我們答案。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有答案,古人早試過
    但令人奇怪的是,跟狗一樣,明明都是人們養得最多的兩種寵物,為什麼有吃狗肉的人,而沒有吃貓肉的人呢?其實關於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裡面就有過解釋,古代人也早就嘗試過貓肉到底能不能吃。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樊噲畫像要知道,中國人在「吃」這個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的,不僅開發出了煎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一、不忍心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
  • 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
    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上都有一個大胃王的稱號,只是因為無論什麼東西到達了中國都能被做成一道美味佳餚兒端上餐桌。01甚至於中國人還將外來入侵物種小龍家差點兒吃到滅絕,幸運的是現在人們都用人工養殖的小龍蝦來供應餐桌,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那些野生小龍蝦。然而很多人提出疑問面對什麼都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見他們去吃貓肉呢?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味道很奇怪?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味道很奇怪?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而且很多動物,都被人給吃進食譜裡面了,但是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味道很奇怪?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這到底是為何呢?也就是說,其實李時珍認為貓是不能吃的。而且根據我們民間更認為貓肉是酸的,所以在農村的很多地區,基本上都不會去吃貓肉的。而對於我們的老祖宗來說,貓肉的味道不佳,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食用價值,所以歷史以來,也就沒有人喜歡吃貓肉了,久而久之,這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名醫李時珍早已給出了答案
    古人用貓來保護受田鼠破壞的農作物,而且古代還流傳貓通靈性,有九條命,所以在古人的觀念人之中,貓還有著神聖的特點,再加上貓能保護農作物的作用以及本身的外表就討人喜愛,更加堅定了貓肉不能吃。肉質酸柴,不宜人食在糧食比較匱乏的古代,人們為何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樊噲畫像 要知道,中國人在「吃」這個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的,不僅開發出了煎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古人為什麼不吃貓肉,真的是因為迷信?原來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歸根究底,這種差距就是有沒有成為一道食物的問題,所以在「被吃」與「不被吃」之間,兩者就出現了天差地別的待遇。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為什麼不吃貓肉?難道是貓肉不好吃嗎,不然在糧食不夠充足的古代怎麼沒有變成食物? 一、狗忠貓奸,為何狗被吃而貓不被吃?
  • 為何古人很少吃貓肉?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記載了啥
    ,基本從來不吃貓肉。也就沒有關於是否吃貓的爭議了。難道是貓肉有什麼隱秘嗎?就讓我們來分析分析,其實看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啥,你就明白了。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可以說是不亞於神農氏的存在,李時珍為了研究醫方,曾經品嘗過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物質,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貓肉。根據李時珍記載,貓肉「主勞疰,鼠瘻,蠱毒。」
  • 人類為何不把貓當作肉食來吃?《本草綱目》早有記載,酸只是其次
    現在我們人類最為喜歡的動物,無疑是狗和貓,其中狗應該是被養得最多的,其次應該就是貓了,只能說我們人類確實是個有人性的高級動物,從吃狗肉到禁止吃狗肉,當然了對於到底狗肉該不該吃,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李時珍一生中最為令人稱讚的無疑是這本《本草綱目》了,李時珍共計16部、52卷,約190萬字。裡頭記載了1000多種藥物,還有大量的民間藥方,也是我們中國古代最系統、最完整的醫學著作。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在《綱目》已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民以食為天」,吃飯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先秦時期,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主食並不可口,所以要搭配菜,久而久之,中國的烹飪就圍繞著菜,不過古代吃飯並不能隨心所欲。 雖然說愛貓,但食物匱乏的時候,連樹皮、草根都吃,更加別說是貓,但是古人還真不吃貓,這又是為什麼呢?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李時珍是一位醫者,他將貓看作是一位藥劑,貓也被李時珍當作藥引,但是貓肉味道並不是好,李時珍認為「主勞疰,鼠瘻,蠱毒」,註解道: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 貓肉為何不能吃?李時珍醫書中早有答案,廣東人要注意了
    中國作為美食大國,對美食和烹飪方法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發明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菜系,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球再也沒有比中國人更會吃的了!但奇怪的是中國的餐桌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貓的身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李時珍早已經告訴我們答案,號稱無所不能吃的廣東人要注意了!
  • 中國人為什麼吃狗肉不吃貓肉?李時珍曾提過,答案其實很簡單
    從天上飛的、地上長的到水裡遊的,不管什麼樣的物品都會被人類嘗試看能不能成為食材,不過有一樣東西是很常見但是中國人不太吃的,那就是貓肉。中國人為什麼吃狗肉不吃貓肉?李時珍曾提過,答案其實很簡單。古時候的人們就曾試過吃貓肉,但是貓肉卻不像狗肉一樣香,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貓是熱性動物,肉質較酸,非常不好吃,這樣一來自然沒有人嘗試貓肉了,畢竟喜歡美食而不是喜歡自虐,非要逼著自己吃難吃的東西。狗肉和貓肉一樣很常見,而且經過處理後非常香,於是替代貓肉成為了大眾美食。
  • 人為什麼不吃貓肉?讀完李時珍巨著《本草綱目》,原因找到了
    但是,有些動物例外,幾乎沒有人能吃它,反而作為寵物經常養的是貓。在生活中,能聽到吃雞肉、吃鴨肉、吃魚肉,但幾乎聽不到說吃貓肉。 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中國人一般不吃貓肉的問題,李時珍已經有了《本草綱目》的相關記載,闡述了人們不吃貓肉的理由。
  • 為何老人常說黃鼠狼不能殺?原來並非迷信,科學證明確實不能殺
    而黃鼠狼也是以前人們眼裡的特殊存在。在古人眼裡,「黃白灰狐柳」這5種動物是不能吃的「大仙兒」,其中「黃」指的就是黃鼠狼。傳說這種動物非常有靈性,不但有仙法,而且還可修煉成人形。黃鼠狼很喜歡偷吃雞,而它被人捉到後,大多數人卻不敢殺死它,因為那會兒流傳說「殺或吃黃鼠狼會有報應」的說法。東北人很喜歡吃野味,可他們卻不會去吃黃鼠狼。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百年前李時珍早已給出答案,古人試過
    貓作為一種常見的動物,很少聽到有人說吃貓肉,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可愛的外表嗎?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出的原因,古人早已試過,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不吃貓肉的原因吧。側面也可以看出,古人對貓喜愛,也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表,更是因為貓能夠幫忙抓老鼠,不讓老鼠糟蹋糧食,所以古人對貓還很是客氣,畢竟是幫家裡做事的,還衍生出臘八節迎貓捕鼠,祭祀貓神的習俗。
  • 越南人每年吃掉400萬隻貓,為何中國人不吃?看看李時珍寫了啥
    說起吃,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有心得的,除了那些受保護的動植物,以及本身就不具食用性的東西之外,我們幾乎是無所不吃。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的食譜都是非常廣的,小到雞鴨魚兔,大到豬馬牛羊,甚至傳說古人連龍肉都吃過。當然了,這裡包含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吃這一領域真的很在行。然而,大家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很少聽說有人吃貓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