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跑步成為了現代都市人最鍾愛的運動,也有越來越多的跑步一族從「跑步小白」成長為了「進階跑者」。有很多跑步者熱衷於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跑步路線、配速和卡路裡,對這些數字漸進式的增加有一種持續的欣喜。
有的跑者不只投入了大量時間,甚至還花錢買了多功能跑表,而裡程數、平均配速或心率這些數字只是個抽象的概念,他們很少有精力去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不僅如此,如果缺少專業的訓練與防護舉措,還很容易導致運動受傷。
《你可以跑得更快》新書發布會
怎樣看懂數據?怎樣利用數據跑得更快?怎樣能避免跑步受傷?這些都是跑者最關心的問題。徐國峰的《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正是解決這些困擾的科學指南。
與其說這是本運動指南,倒不如說更像一位貼身的私人教練,因為它正是出於跑圈一位資深教練之手——徐國峰。這位曾擔任Garmin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地區總教練的作者,在跑圈有著「跑步先鋒」的稱號。他對跑步的技術、體能與肌力訓練都有著相當豐富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在耐力運動方面已有十本相關著作與譯作。在《你可以跑得更快》新書媒體見面會上,徐國峰老師分享了跑步數據背後的意義,指導跑者如何正確解讀跑步數據,以及如何利用數據為自己量身打造高效的訓練計劃。
姿勢跑法創始人、世界著名運動科學家羅曼諾夫博士也來到了媒體會現場,分享如何科學有效跑步的經驗。通過長期對人類動作的研究、累積的教學經驗,並從芭蕾中汲取的靈感,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是目前唯一一種被科學證明,可以有效減少膝蓋衝擊50%的教學方法。《你可以跑得更快》一書中也採用了姿勢跑法。
科學化訓練三大重要元素:量化、個人化和周期化
思考科學化訓練過程中,徐國鋒認為有三個重要元素,分別是量化、個人化和周期化。
發布會現場徐國峰迴答觀眾提問
一是量化,即數據。沒有數據,沒有科學。數據的功能是讓人比較客觀地進行訓練,所以科學化的第一個化是量化。 把數據採下來,才能夠分析,才能夠進行科學化訓練。換句話說,如果硬體沒有起來,不可能進行廣泛性的科學化訓練。
在量化這邊又可以再細分,分成體能的量化指標,力量的量化指標和技術的量化指標以及疲勞的量化指標這四大類。
體能是指這個跑者現在的「引擎」有多麼強大,力量有多大。技術的量化指標過去很難量化。怎樣判斷這個跑者的技術比較好還是這個跑者的技術比較好,過去是教練憑肉眼,但現在可以透過一些數據評估他的技巧怎樣,他看起來很優美,優美跑姿背後有哪些優異可以印證在技術上,也是這本書裡談到的。疲勞監控是現在跑者比較忽略但非常重要的數據。
量化通過手錶就能達到。最近幾年正是因為心率表等硬體開始普及,才有可能科學化。
有了數據之後才能進行科學化的第二個步驟:個人化。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的配速應該不一樣,心率應該不一樣,技術指標應該不一樣,怎樣判斷個人指標,一定要有數據才可以進行。接下來是周期,所有科學化都是建立在數據上的。
陳雯、羅曼諾夫博士對談
當跑者讀懂了數字背後的意義,就離馬拉松賽事不遠了。作為中國科學跑步的踐行者和傳播機構的「跑步學院」,將於2017年7月推出首期馬拉松PB訓練營,而《你可以跑得更快》也是該訓練營的指導書籍。一期訓練營課程將持續4個月,給予跑者「一對一」的訓練指導。目前已經可以在「跑步學院」的微信公眾平臺上報名,現報名可享受早鳥價。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跑者的人生指南,而徐國峰的《你可以跑得更快》是跑者的技術指南。愛好運動、愛好跑步的人可以人手一冊。
【書籍信息】
書名: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作者:徐國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印張:14(精裝)
全彩四色印刷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書號:978-7-5133-2340-6
定價:59.80
本書亮點:
★Garmin馬拉松訓練營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區總教練徐國峰凝聚多年經驗寫就
★結合訓練理論+穿戴式裝置+跑者數據分析專業、精準、清晰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跑者的人生指南
徐國峰《你可以跑得更快》是跑者的技術指南
★專業跑步訓練機構「跑步學院」 指定教材
★使跑者深刻認識和掌握身體密碼,量化每一次進步,更安全地提升跑步實力
★了解自己跑得有多快,明白自己為何跑得這麼快,知道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作者簡介:
徐國峰
曾擔任Garmin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地區總教練、UnderArmour臺灣地區第一位籤約跑步教練。
曾擔任2015、2016年Garmin上海、北京、臺北地區訓練營的總教練,指導和參與了中國地區所有姿勢跑法的教練認證,對於跑步的技術、體能與肌力訓都有著相當豐富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
標鐵紀錄是2小時5分,大鐵記錄是9小時44分,全程馬拉松的最佳紀錄3小時以內,在耐力運動方面已有10本相關著作與譯作。
內容簡介:
《你可以跑得更快》是姿勢跑法中國區總教練徐國峰,根據多年經驗寫就的專業跑步指導書。
作為跑步圈的先鋒,徐國峰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學實踐,通過「體能」、「技術」和「壓力與效果」三大指標,教你如何正確解讀跑步數據。
利用數據,我們才能為自己量身打造高效的訓練計劃,評估自己目前跑步的體能與技術。唯有先認識自己,才能突破自我,跑出超越自身極限的速度!
《你可以跑得更快》讓你了解自己跑得有多快,明白自己為何跑得這麼快,知道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目錄:
Chapter 1 最大攝氧量
Chapter 2 訓練強度區間
Chapter 3 訓練量與狀況指數
Chapter 4 周期化訓練
Chapter 5 跑力
Chapter 6 跑步力學
Chapter 7 如何量化跑步技術
Chapter 8 熱量與燃脂量
Chapter 9 壓力與訓練效果
Chapter 10 比賽的配速策略
附錄跑步科學術語彙整
內容簡介:
(詳細,可用於書訊、微信):
不論是平時為了鍛鍊身體堅持跑步,還是尋求自我突破,在比賽中跑出更好的成績。收集和解讀跑步關鍵數據,認識自己,才是進步的關鍵。首先要量化自己的跑步數據嗎,才能依照體能、肌力及技術上的真實情況,規劃適當且有效的訓練,突破自我,跑出超越自身極限的速度。
如今,跑步穿戴裝置大大普及,跑者隨時隨地可以監控並獲得自己的需要的跑步數據,但這些數據究竟代表什麼,如何如有利用這些數據,卻鮮有人知。例如:
實時跑力是評量跑者實力的綜合性指標,數值愈高代表跑步能力愈強。想要提升跑力就要同時訓練體能、肌力與跑步技術;
臨界配速是跑者體內的乳酸處於臨界點時的配速;若再加速,乳酸就會開始累積,之後很快就會開始掉速;
心率對跑者的意義並不大,比較具有參考價值的是心率區間,找到自己的心率區間,才能充分利用心率表;
增加跑速的關鍵是加大前傾角度,想要達到預想的速度,就必須達到特定的角度;
觸地角度越大,越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精英跑者的觸底角度都在6度以內;
觸地時間越短,發生傷害的風險越小調整跑姿減少觸地角度,以及訓練肌肉與阿基利斯腱的彈性,都可以大幅縮短時間;
移動參數是最能整體量化跑姿優劣的數值,數值越低代表跑步技術越好;
訓練效果越好恢復時間也越長,想要提升體能效果,就必須使效果值累計到3.0以上,但一個星期若有三天超過4.0,就有過度訓練的風險。
作為跑步圈的先鋒,徐國峰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學實踐,通過「體能」、「技術」和「壓力與效果」三大指標,教你如何評估自己目前跑步的體能與技術;監控訓練、比賽過程中的身體狀況;分析訓練、比賽的結果,以修正之後的訓練課表;了解跑步這項運動的科普知識。
媒體評論:
經過多年研究,從「體能指標」、「技術指標」及「壓力與效果指標「3大類,跑步界先鋒徐國峰完成了結合訓練理論、穿戴式裝置、跑者數據分析的耐力運動專業書,帶領跑者深入跑步世界,學會評估自己的體能與技術、監控訓練與比賽過程的身體狀況、分析訓練與比賽的結果,以修正之後的訓練課表。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