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首現兩種珍稀椋鳥 愛鳥者呼籲加強環境保護
東方網3月7日消息:日前,記者和南京民間環保人士吳琦一起闖入了七裡河的鳥類天堂,這則消息引起了南京業餘觀鳥愛好者的極大興趣。日前,南京業餘觀鳥愛好者再次赴七裡河溼地及老山林場觀鳥。令人驚喜的是,這些愛好者在七裡河的觀鳥活動中竟然意外觀測到紫翅椋鳥和黑領椋鳥的蹤跡,據悉,這兩種鳥在南京地區的活動跡象都是首次被發現。
-
南京公園昨日現千餘金絲椋鳥群 一齊翻飛如滾雲
濱江公園聚集的千餘金絲椋鳥。昨天上午,記者接到一位觀鳥市民的電話,稱在南京濱江公園上空,有很多小鳥在天上盤旋。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聚集了上千隻金絲椋鳥群,一齊翻飛在空中,如同翻滾的烏雲,數分鐘後飛往濱江公園的小水塘邊集會戲水,「唧唧喳喳」熱鬧非凡。記者採訪觀鳥專家,給市民觀鳥和賞鳥提供一些必備的方略,也可以增加觀鳥的樂趣。上午7點多,不少市民在濱江公園裡散步,有市民在旁邊的小塘邊看到,成百上千隻金絲椋鳥飛臨上空,時而組合形似燕子形,時而組合猶如彩帶旋舞,十分有趣。
-
帶你認識南京美麗的椋鳥家族魚嘴公園、龍袍都有它們的身影
紫翅椋鳥黑領椋鳥一年四季都有鳥兒在南京棲息,特別是夏秋兩季,能看到眾多鳥類與南京市民和諧相處的景象。一對正在餵養雛鳥的灰椋鳥,每天要捕捉400克害蟲,很多國家都把人工製作的巢箱掛在樹上,以便椋鳥前來安家,幫助人們消滅害蟲。由於其嗜吃昆蟲,在抑制害蟲發生和保護植物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已被我國一些省區列為地方重點保護鳥類。南京的紫翅椋鳥多在龍袍如今,灰椋鳥經常到南京越冬,甚至8月份就能看見它們集體行動。
-
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 這兩種昆蟲究竟有什麼來頭 先來了解一下越中巨齒蛉,它是一種水生昆蟲,為巨齒蛉的一種,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雖然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
-
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越中巨齒蛉 ○蝴蝶裂唇蜓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除了每年都到南京過冬的「老朋友」外,今年紫翅椋(liáng)鳥、白琵鷺、東方白鸛等稀罕的冬候鳥「明星」也出現在沿江溼地,讓南京的觀鳥愛好者驚喜萬分。高「顏值」的紫翅椋鳥來了江蘇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的中間點位置,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候鳥遷飛通道,南京處於這個通道的邊緣地帶,會有大批的鳥類借道南京,短暫休憩,或者在南京度過整個冬天。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在此,揚子晚報記者為你搜羅了一年四季之中,南京一些有不少珍稀鳥類停留的地段,成為城市裡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告訴你——南京常年可看到珍稀鳥。 通訊員 武家敏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文/攝 進入十二月份:南京多地頻現珍稀鳥類 12月5日,籠罩著一層薄霧的老下關淮濱路的江邊,上百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有市民意外發現,這些大鳥竟然都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東方白鸛。
-
新疆昭蘇草原現紫翅椋鳥群
他開始以為是一群烏鴉在嬉戲,走近一看才發現,這群黑鳥原來是椋鳥家族的「鐵甲兵」——紫翅椋鳥。紫翅椋鳥是椋鳥家族的「鐵甲兵」。李文武攝據記者了解,紫翅椋鳥它們個頭比烏鴉小,身上的顏色也比烏鴉要好看很多,頭部、背部雖然也是黑色,但在陽光下卻泛著紫銅光澤,翅下和腹部還有白色斑點。它們聚集在一起,時而停歇在溼地的水塘邊覓食洗澡,時而集群在低空起舞、時而混入馬群停留在馬背上覓食。
-
黑嘴變黃,紫翅椋鳥將「北上娶親」
記者從江蘇野鳥會了解到,南京的冬候鳥紫翅椋鳥已經由黑嘴變成黃嘴,這代表著它們進入了繁殖期,很快準備北上回家「結婚生子」了。江蘇野鳥會的專家告訴記者,鳥類大規模的「遷徙」即將開始,可能一直要持續到五月份左右,不久南京的冬候鳥可能很難看見,而杜鵑等夏候鳥即將到來。
-
南京這種珍稀植物開花了,曾瀕臨滅絕
南京紫金山上的秤錘樹花開了,雪白清新。網友戲稱:「花很清新,樹名卻有點鄰家王二狗的風格……」記者獲悉,秤錘樹是南京的鄉土樹種,種群一度瀕臨滅絕。南林大教授沈永寶團隊通過野外走訪、調查,利用DNA分子標記技術追溯到南京幕府山的秤錘樹植株,並進行大規模繁育。
-
雖寒冬已至,南京情侶園已然變成鳥兒樂園
棕背伯勞圖為太平鳥揚子晚報網12月14日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梅建明)南京的情侶園圖為黑水雞據介紹,在情侶園裡,有翠鳥、白鶺鴒、八哥、戴勝、棕背伯勞、太平鳥、北紅尾鴝和黑水雞,而且還有珍稀藍翡翠最多的是椋鳥,它們嘰嘰喳喳,熱鬧非凡,場景十分有趣。
-
蘇格蘭現數百萬星椋鳥遷徙奇觀[圖]
東方網11月11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6日消息,英國蘇格蘭邊境小鎮格雷納每年11月的傍晚總會被「烏雲」籠罩,這朵變化多端的「烏雲」便是數百萬隻來此尋找棲息地的歐洲星椋鳥。它們在空中集結成群,場面壯觀,引來無數遊客和鳥類觀察者圍觀。
-
南京首現「寵物」商業綜合體
為小動物包下一棟樓,領養代替買賣南京首現「寵物」商業綜合體南報網訊(記者 張希)包下一棟7層大樓,做寵物經濟——8月16日,位於江寧水晶藍灣4棟,寵物新零售的代表極寵家首店在南京和市民見面,記者步入其中,看到了壯觀而有趣的的一幕:貓貓狗狗,大人小孩一起在綜合體裡「逛街
-
南京現食蟹猴 盤點世界十大珍稀猴子
這是最近發生在南京紫金山上的一幕,市民看到它都打趣說,「悟空,你又溜號了!」    1月16日消息,近日,南京紫金山上出現了一隻幼食蟹猴,看到人就要吃的,誰給它好吃的,它可磕頭作揖。
-
紫翅椋鳥身上的繁星是如何形成的
它叫紫翅椋鳥(Sturnus vulgaris),是一種北半球非常常見的野鳥種類。它大概有20釐米,是冬天和夏天具有兩種形態的英雄,冬天的時候背部和身上密布著白色的點,仿佛繁星一般。繁星點點般的白色向下而生,又像朝下的白色箭頭。
-
這種野生珍稀蝴蝶在南京僅存83隻!
「南京中華虎鳳蝶僅存83隻!」不久前的一則報導,讓人們將目光聚焦到中國獨有的野生蝶身上。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湘潭在線12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這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鳥在中國極為稀少,在湘潭尚屬首先發現。當天,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鄉間轉悠。讓她欣喜的是,她在長城鄉拍到了一隻從未見過的鳥。
-
南京金川河驚現珍稀鳥類斑魚狗 儼然一副水墨畫
9月20日中午,在南京金川河岸上,有市民報料稱,他無意間看到附近的電線上有一種罕見的水鳥,羽毛黑白相間。記者採訪得知,這種水鳥是2008年被列入鳥類紅色名錄的珍稀鳥類,名叫斑魚狗鳥。這對通體黑白的鳥兒立於電線上,儼然一幅天然的中國風水墨畫。
-
牛椋鳥是清除寄生蟲益鳥,還是趁人之危的吸血鳥
大家知不知道非洲很多植食動物的身上都有牛椋鳥、紅嘴,而長頸鹿身上牛椋鳥數量特別多,看起來他們的關係特別鐵,非洲動物的好基友。就像其他動物一樣,這兩種動物在一起出現是有原因的。牛椋鳥最喜歡吃動物身上的皮蟲,當動物受傷的時候也會為其清理傷口。
-
組圖:圓明園十二銅獸首仿品「團聚」南京
一市民在參觀圓明園十二銅獸首(仿品)。中新社發 姚俊 攝 2010年1月1日,圓明園十二銅獸首(仿品)在南京鳳凰國際書城展出。圓明園獸首銅像,又稱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