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2021-01-08 瀟湘晨報

圖片由鳥類攝影愛好者曾富華提供。

湘潭在線12月2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這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的關注。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種鳥在中國極為稀少,在湘潭尚屬首先發現。

當天,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鄉間轉悠。讓她欣喜的是,她在長城鄉拍到了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她與攝影愛好者交流後,大家認為這是珍稀鳥類彩䴉。曾富華十分激動,為一睹它的風採,她持續蹲守了兩天半,拍攝了數千張彩䴉的珍貴照片和一些視頻。

在曾富華的鏡頭下,彩䴉渾身披著深綠色羽毛,長著彎刀般的鳥喙與「大長腿」,脖子呈酒紅色,特別引人注目。當它伸展開翅膀,羽毛顏色會隨著光線照射角度的不同而改變,變得五彩斑斕,所以人們給它取名「彩䴉」。「為了不打擾它,我保持一定的距離,隱蔽起來,靜靜觀察抓拍。」曾富華介紹,在兩天半時間內,她抓住難得的機會,拍攝了數千張彩䴉照片和大量視頻。「彩䴉覓食、休憩、吃食的多種形態,還有它與喜鵲追趕的動態視頻。」曾富華的鏡頭下,彩䴉或動或靜,時而悠閒散步,時而展翅飛翔、翩翩起舞,起落之間姿態優雅,令人喜愛。

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負責人介紹,他們此前拍攝到的湘潭本地鳥類有173種,今年以來隨著對鳥類保護力度加大,湘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又發現了20多種鳥。彩䴉是朱䴉的近親,其數量稀少。在上世紀,有70多年沒有觀測到這種野生鳥類的記錄,照國際學界標準,如物種野外50年沒觀察到,就被視為野外滅絕,有專家依此提出彩䴉在中國絕跡。2003年起,彩䴉陸續在中國發現,近年來在四川、雲南等地記錄到彩䴉,這種神秘的鳥才慢慢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

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趙理介紹,彩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湘潭首次記錄到。彩䴉分布歐洲南部、亞洲、非洲、美洲中部,屬低危或無危動物。在中國數量不多,分布地區十分狹窄,一度被認為已經絕跡,近年來部分地方發現有彩䴉的蹤跡。彩䴉等珍稀鳥類相繼在湘潭發現,顯示出湘潭的生態環境優越與獨特。

根據湘潭市最新公布的2020年1-11月全市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及變化排名情況,截至11月22日,湘潭城市空氣優良率為91.4%,改善幅度列全省第2位。湘潭市10個國省級考核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地級、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率100%。生態宜居的湘潭,正成為更多鳥類的家園。

【來源:湘潭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上世紀曾被宣布滅絕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數十名來自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湘潭市雨湖區,「打卡」拍攝在這裡棲息的珍稀鳥類彩䴉。這種在上世紀曾被宣布在中國滅絕的珍禽把這裡當成了新的家園。
  • 這種珍稀鳥類首次現身湘潭!快看長啥樣
    12月24日,湘潭市攝影家協會鳥攝委理事曾富華在雨湖區長城鄉一片藕塘發現珍稀鳥類彩䴉,引起了鳥類攝影愛好者們的注意,這種鳥類在中國極為稀少,是湘潭首先發現。發現珍稀鳥類彩䴉當天,曾富華趁天氣好,帶著相機去田野鄉間轉悠。讓她欣喜的是,在長城鄉拍到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兒。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珍禽彩䴉「芳蹤」現湘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鏡頭下的彩䴉,正在騰空展翅。攝影/喻國強彩䴉正在水面飛翔。攝影/喻國強彩䴉正在藕塘內覓食。紅網時刻湘潭1月6日訊(記者 劉放明 通訊員 王強)近日,湘潭市雨湖區長城鄉迎來了「貴客」——一隻珍稀鳥類彩䴉。1月5日下午,記者趕往長城鄉尋覓彩䴉「芳蹤」。在長城鄉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在新石村見到了這隻正在悠閒覓食的彩䴉。它在一片藕塘的中央,時而悠閒散步,將長長的鳥喙探向水底;時而展翅飛翔、翩翩起舞,起落之間姿態優雅,惹人喜愛。
  • 珍稀鳥類彩䴉再現雲南大盈江畔
    近日雲南省德宏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現身大盈江流域一片溼地。這隻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看起來非常健康。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縣第二次被記錄。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近日,當地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彩䴉再次現身盈江。(攝於2021年1月14日)新華網發(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據了解,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本次彩䴉現身盈江,吸引了許多生態攝影師前來拍攝。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雲南大理首次記錄到珍稀物種彩䴉自然繁殖
    新華社發(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新華社昆明7月10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
  • 雲南生態環保故事(29)| 雲南玉溪:彩䴉、長腳鷸、鉗嘴鸛……撫仙湖...
    雲南生態環保故事(29)| 雲南玉溪:彩䴉、長腳鷸、鉗嘴鸛……撫仙湖頻現珍稀鳥類 2020-04-20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彩䴉孵化3隻幼鳥
    近日,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今年6月初,劍湖溼地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過程中,首次發現了8隻彩䴉的蹤影。
  • 市區首現珍稀鳥類白琵鷺!
    今年8月份,長河公園,發現來訪的白琵鷺,這也是我市市區首次發現這種珍稀鳥類。白琵鷺的棲息休養離不開生態良好的水泊和植被。近幾年,我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生態修復等工程,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為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和豐富足夠的食物,全市鳥類種群越來越多,眾多珍稀鳥類前來「安營紮寨」、繁衍生息,其中不乏珍稀的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市區首現珍稀鳥類白琵鷺
    今年8月份,長河公園,發現來訪的白琵鷺,這也是我市市區首次發現這種珍稀鳥類。白琵鷺的棲息休養離不開生態良好的水泊和植被。近幾年,我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生態修復等工程,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為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和豐富足夠的食物,全市鳥類種群越來越多,眾多珍稀鳥類前來「安營紮寨」、繁衍生息,其中不乏珍稀的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朱䴉近親彩䴉現身鹽城大豐黃海溼地公園,曾在我國絕跡多年
    近日,世界自然遺產鹽城大豐黃海溼地公園發現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在溼地內棲息。 此前因連續多年未在我國境內觀測到彩䴉蹤跡,《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一度宣布彩䴉在我國絕跡。江蘇省境內在歷史記錄中有該物種的分布,但近20年來沒有明確的觀測記錄,一度判斷為絕跡。
  • 人躲起來,動物就出來了,最近全國各地拍到9種珍稀動物
    最近,在全國各地,有一批珍稀物種被拍到,都是罕見的國家保護動物,保準你沒見過,一起來看看吧!黃屁股白嘴巴的白唇鹿鉗嘴鸛(雲南、貴州)本月在雲貴兩省的昆明、荔波等多地出現珍稀鳥類鉗嘴鸛的身影青頭潛鴨彩䴉(雲南玉溪)近日,21隻彩䴉現身玉溪市江川縣星雲湖畔
  • 珍稀物種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人民網盈江1月16日電 近日,有市民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這是該縣繼2020年1月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到彩䴉的活動影像後,再次被發現。據介紹,本次在盈江縣城郊拍攝到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滇池南岸瀕危珍稀野鳥
    12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瀕危珍稀野鳥相聚滇池南岸》,聚焦昆明滇池南岸的瀕危珍稀鳥類,一起來看。每到冬季,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晉寧溼地都會迎來一批批珍稀瀕危野鳥,它們視這裡為家,視滇池南岸為最美風景線。雲南野鳥會會員李繼明是晉寧本地人,他經常邀約五湖四海的「鳥友」「攝友」來滇池南岸拍攝,近年來,僅他一人在晉寧溼地拍攝到的野鳥就有近百種之多,後據晉寧區林草局統計,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共觀測到130餘種野生鳥類。
  • 雲南劍湖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黑鸛鴛鴦多種珍稀鳥類現身
    近日,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迎來大批候鳥,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等珍稀瀕危鳥類。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這是保護區工作人員連續3年在劍湖溼地拍攝到黑鸛亞成鳥。
  • 觀測到130餘種野生鳥類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晉寧區周邊已吸引了大量的鳥兒來過冬,一些在滇池周邊絕跡多年的珍稀鳥類,比如彩䴉、黑翅長腳鷸、白眉田雞等也再次回歸,成為這裡的稀客,而像黑水雞、野鴨、紅嘴鷗、白鷺等鳥類,則在這裡成群生長繁殖,為晉寧的冬天帶來一道靚麗的風景。
  • 黑仙子彩䴉
    彩䴉(學名:Plegadis falcinellus),䴉科彩䴉屬的鳥類。體長48-66釐米,翼展80-95釐米,體重485-580克。上體具綠色及紫色光澤,虹膜褐色,嘴近黑色,腳綠褐色,臉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鉛色,頸、上背、肩和最內側翼上覆羽色深。頭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體羽大部為青銅慄色。叫聲是帶鼻音的咕噥聲。之所以隆重推介,是此鳥已瀕臨滅絕,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