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劍湖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黑鸛鴛鴦多種珍稀鳥類現身

2020-12-05 瀟湘晨報

近日,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迎來大批候鳥,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等珍稀瀕危鳥類。

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這是保護區工作人員連續3年在劍湖溼地拍攝到黑鸛亞成鳥。黑鸛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呈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映出變幻多種顏色,十分美麗。

鴛鴦為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此次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第一次拍到的是鴛鴦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豔而華麗,頭具豔麗的冠羽,眼後有寬闊的白色眉紋,翅上有一對慄黃色扇狀直立羽,像帆一樣立於後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極易辨認,它們自由嬉戲與綠頭鴨混合在一起覓食。

劍川劍湖是雲南高原溼地中的典型溼地,也是滇西北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溼地類型之一,位於我國西部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上,既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集結點和停歇地,也是雲貴高原極其重要的水鳥越冬棲息地,每年到劍湖溼地越冬的各類候鳥近3萬隻。目前,已監測到各種鳥類150多種,其中珍稀保護鳥類有黑鸛、銅翅水雉、灰鶴、彩䴉、白琵鷺、鉗嘴鸛等。其中,「最美水鳥」紫水雞為劍湖溼地的明星鳥種,在2020年初雲南省同步調查中劍湖紫水雞數量1678隻,為全國最大的種群。(總臺央視記者 李常明 張望星)

(編輯 萬宣燃)

【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 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
  • 珍稀鳥類反嘴鷸黑鸛現身南京 澳洲遠道而來(圖)
    國際候鳥遷飛的8條國際通道,有2條經過江蘇,而其中的南京溼地是通道上的重要一站。這裡就像國際機場一樣,迎來送往著來自世界各地「空降」於此的候鳥們,甚至一些極危鳥種也能在南京上空展翅翱翔。
  • 每年遷徙至雲南的鳥類多達420種
    昨日,省委宣傳部與省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組織為期半年的「保護野生動物·構建美麗雲南·助力COP15」暨2020年雲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秋冬季候鳥護飛接力宣傳活動在昆明啟動。會上,知名鳥類專家還分享了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知識,來自昆明、昭通等地的代表分別推介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明星物種。
  • 灤平窟窿山水庫迎來黑鸛等珍稀鳥類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灤平窟窿山水庫近日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黑鸛、蒼鷺、鸕鷀等多種候鳥,都回到這裡歇腳「休憩」。據了解,灤平窟窿山水庫水域遼闊,每年3月中旬,水庫的水面上就會有多種候鳥飛臨,只要附近有大的動靜,一起展翅高飛的候鳥便密密麻麻遮住了天空,成為這裡最美的風景。水庫的一角是白天鵝嬉戲的區域,幾百隻天鵝在水中遊弋,形成一條線,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遊動的白線。
  • 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近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屬鸛形目,鸛科,鸛屬,體型較大,大約90至110釐米。
  • 內蒙古烏拉蓋草原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5日電(記者哈麗娜)隨著氣溫下降,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烏拉蓋草原迎來了大批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的候鳥群。候鳥群在烏拉蓋管理區內烏拉蓋湖、天鵝湖等大小湖泊上短暫休憩後將飛往南方。烏拉蓋管理區森林公安局局長劉亮說,每年9月上旬開始到11月中旬,每日有近萬隻候鳥從西伯利亞地區遷徙到烏拉蓋管理區準備南飛。
  • 候鳥大軍過境青島 瀕危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
  • 內蒙古黃河沿岸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最近隨著氣溫下降,內蒙古黃河沿岸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成為大批候鳥的「棲息樂園」。蘆花白,秋草黃,碧水藍天鳥翱翔。深秋時節,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梁素海溼地景色迷人,成為天鵝等大批南遷候鳥的「中轉站」。在舒適的生態環境中,它們自由自在地棲息,深深眷戀著這個「遷徙樂園」。同時,巴彥淖爾市多藍湖等溼地出現天鵝等大批候鳥,它們或在湖面遊弋,或在天空飛翔,吸引路過的市民駐足觀望,構成人與鳥類共享優美環境的和諧畫卷。
  • 世界最稀有鳥類之一、極危物種勺嘴鷸現身溫州灣!
    2019-04-17 07:14 | 溫州新聞客戶端眼下正值候鳥春季遷徙季節,多年未見的國際明星候鳥、世界極危物種勺嘴鷸再次現身溫州灣。勺嘴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涉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這是一種在俄羅斯東北部凍土層地帶上繁殖、並在東南亞的溼地越冬的小型涉禽,成鳥體型大概與麻雀相近(長約15釐米),其外表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湯匙形狀的嘴,國內觀鳥人喜歡稱呼它為「勺子」。勺嘴鷸到底有多珍稀?據相關研究人員研究,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鷸總量大概只有210 對到228對,數量遠少於大熊貓。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多年野外難覓 貴州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這種鳥類在中國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了。 記者從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觀察到13隻草海保護區從未發現過的鳥類,在經鳥類專家研究後,確定這種鳥是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的珍稀鳥類白頭䴉鸛,又名彩鸛。 據貴州省科學院鳥類專家李築眉介紹,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曾有野外目擊報告,白頭䴉鸛分布於長江下遊地區及華南至雲南南部。
  • 珍稀鳥類來京記
    新京報快訊(張璐 應悅)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廈門迎來大批冬候鳥 珍稀品種亮相翔安灘涂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廈門作為冬候鳥一路向北遷徙重要的棲息地,再次迎來了大批可愛的小精靈。  廈門迎來大批冬候鳥 珍稀品種亮相翔安灘涂  翔安濱海東大道大嶝橋頭下的這片灘涂,蘊藏著豐富的海洋底棲生物。每年三四月份,不少的冬季候鳥都會選擇在這裡歇腳覓食。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婺源鴛鴦湖迎今年首批越冬鴛鴦,南下候鳥「先頭部隊」也已抵京
    目前,江西上饒婺源縣鴛鴦湖迎來今年首批野生越冬鴛鴦。據鴛鴦湖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來越冬的鴛鴦也將逐漸增多。延伸閱讀來了!南下候鳥「先頭部隊」已抵京天氣逐漸寒涼,對氣候變化異常敏感的候鳥們,現在也加快了南下遷徙的速度。
  •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現身雲南保山青華海
    黑鸛現身雲南保山青華海12月21日清晨,7隻黑鸛隨朝陽起舞,翱翔在雲南省黑鸛現身雲南保山青華海據黑鸛鳥類愛好者毛新安介紹,去年黑鸛在保山現身時數目僅黑鸛現身雲南保山青華海作為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重合節點,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
  • 超兩萬隻候鳥光臨東洞庭湖 10月中旬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吸引黑鸛、白琵鷺、灰鶴等多種珍稀鳥類
    截至目前,已有超兩萬隻候鳥來到東洞庭湖。11月1日,記者從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姚毅處獲悉,目前東洞庭湖水鳥種類共有30多種。姚毅是一位鳥類專家,也是一名攝影師,他的照相機裡有大量不同鳥類圖片,平時會及時將照片保存到電腦中,常常會有新發現。相比往年,今年洞庭湖水位一直偏高,淹沒了湖區不少草洲。
  • 絕美秋日畫卷~艾比湖溼地迎來遷徙候鳥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季節,艾比湖溼地迎來大批遷徙候鳥在此停留。隨著五師雙河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艾比湖溼地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遷徙候鳥自從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後,艾比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吸引了各類鳥兒棲息,鳥類從最初的
  • 「鳥類大熊貓」現身寧夏
    12月1日,16隻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黑鸛現身寧夏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16隻黑鸛同時出現在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是近幾年當地監測到的種群數量最大的一次。據他介紹,今年吳忠市黃河段已經三次監測到了黑鸛的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吳忠黃河溼地生態環境是適合黑鸛這種瀕危物種棲息的,也表示當地的生態環境確實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好轉。據了解,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全球種群數量約為2500-4400隻,在我國北部、西歐、蒙古、西伯利亞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
  • 上海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林業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非法捕獵
    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隨著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陸續到達,上海已迎來候鳥遷徙高峰。10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據專家介紹,上海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候鳥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