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踴躍發言。
紅網時刻訊(通訊員 趙嬋娟)「她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做到『惟公、惟精、至情、至理』。」寧鄉市檢察院檢察長鍾孝明這樣評價公訴科未檢辦案組檢察官陳娟。
「笑容燦爛,話語溫和有力,是位很有感染力的『老師』。」這是寧鄉市雙江口學校校長顏石堅對陳娟的印象。
「謝謝娟姐對我的幫助,在你身上我明白了法律的威嚴,更懂得了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愛護,我一定珍惜好這樣的機會。」正在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的小超說。
近年來,陳娟憑著一股子「工匠精神」勤學肯鑽,累計辦理公訴及批捕案件近500餘件,無一錯訴、漏訴。先後榮獲全國檢察機關「未檢業務能手」、湖南省檢察機關「未檢業務標兵」、共青團長沙市委「優秀共青團幹部」、寧鄉市「十佳青年崗位能手」、寧鄉市政法系統專家型人才「檢察業務精英」等榮譽稱號。
嚴懲犯罪更要厚愛未成年人
2013年9月,22歲的陳娟大學畢業後通過公開招考進入寧鄉市檢察院,從此與公訴結下緣分,一幹就是7年。
為了儘快提高辦案水平,陳娟虛心向同事請教,還常常把休息時間搭上,對法律法規進行深入研究,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能力。2014年,她總結辦案經驗,其撰寫的羅某某盜竊案的案例評析被湖南省檢察院彙編入《湖南省檢察案例參考》。
「法施於人,雖小必慎。」陳娟說,從事刑事檢察工作,對待每一起案件,都要認認真真地審查每一份材料、核實每一個證據,絲毫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嚴懲更要厚愛。2019年,在辦理了一起犯罪性質惡劣、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侯某某等5人強迫未成年人賣淫、搶劫、故意傷害案。辦案中,陳娟準確適用法律,將該案定性為「惡勢力犯罪團夥」,追訴遺漏的事實和罪名各一筆,追訴漏犯1個,5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9年至16年4個月不等的刑罰。
同時,陳娟既為未成年被害人委託長期心理疏導、爭取司法救助金,又為其中一名被告人不到兩歲的女兒蘭蘭奔走民政局、派出所、監獄,傾力為孩子辦理戶籍、落實「事實孤兒」福利保障政策,成為了蘭蘭的檢察「媽媽」。
說起那些教育挽救過的「迷途少年」,陳娟如數家珍,根本停不下來:曾經在網絡上詐騙財物的小超在不批准逮捕後,進入了專門學校進行行為矯正,一年時間從近300斤的胖子減肥成帥小夥,從吃飯都喊不上桌的網癮少年到給家人做一桌美食的「大廚」,從與父母零溝通到累計50多頁的家書,每一點變化都讓人欣慰;曾經偷朋友手機的小林在幫助其進行了職業規劃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廠,現在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還說想學習英語,因為廠裡的產品出口海外,說不定還有機會出國;曾經故意傷害同學的小傑在教育以後說到:我以為我如果打架打不贏,同學們都會看不起我,不和我玩,可是當我真的把同學打成了重傷,同學們都怕我,離我遠遠的,原來暴力並不能讓我得到尊重.....
公訴人的初心使命
「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是一項有溫度的工作,不能只看到案件,還要看到案件背後的孩子,對未成年人寬容而不縱容,嚴管而又關愛,實施專業、有效的教育矯正,減少和預防青少年犯罪,才是未檢工作真正的目的。」陳娟表示,「只要穿上制服,別人看到的就不是我個人,而是我胸前的檢徽和身後的人民檢察院,我們每一句話都要向人民群眾傳達正確的導向。」
「我最佩服娟姐的是給被害人打電話,有時能說上半個小時,有一次是一個遭受性侵害的被害人的奶奶,娟姐詳細問了小女孩現在的生活狀況,告訴奶奶作為家長的注意事項,告知各項權利和訴訟過程,老人家一開始情緒有點激動,也有很多權利不理解,娟姐一項一項解釋,奶奶最後放心滿意地掛了電話。」陳娟的書記員周倩這樣說。
「陳娟檢察官的法庭教育深入人心,我看到下面的被告人也掉眼淚了,我的眼圈也紅了,很是觸動。」人民陪審員李玉梅是這樣評價陳娟的。
有時給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宣布不起訴決定的時候,家長們會偷偷遞紅包、遞煙。陳娟堅決拒絕的同時也告訴家長:「對於涉罪未成年人的任何決定,有且僅有的理由只能是法律的規定和讓孩子改過自新的需要,你的做法只會誤導孩子法律是不公正的。」在這種堅持之下,陳娟發現,願意溝通一起商量教育矯正措施的家長越來越多,以為「熟人」、「關係」可以搞定一切的家長越來越少。
所辦案件越多,陳娟越認識到向廣大人民群眾普及法治理念、法律知識的重要性。2018年,陳娟通過層層選拔成為長沙市女檢察官協會成立的「長檢馨聲」檢察官法治巡講團的一員;2019年,她為寧鄉市政法機關所有的法治副校長上普法示範課;2020年,她受聘為長沙市總工會女職工培訓學校講師。為此,「普法進校園」「普法進社區」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除了預防校園暴力、培育法治意識等這樣的常規課程,陳娟尤為關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針對孩子們,她講《我們的身體不容侵犯》;針對家長們,她設計了《防範性侵害,您能為孩子做什麼》課程,錄製了宣傳小視頻;她還總結調研性侵害案件中的各項問題,給公安幹警講授《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證指引》。多年來,她的足跡踏遍社區、鄉村、學校,為孩子和家長送上了40餘堂普法課,普法人數達到近3萬人。陳娟說,「課件和PPT都是熬夜寫出來的,確實很累,可是一堂效果好的課以後,孩子們有的追著要籤名,有的詢問怎麼才能成為檢察官,有的向我展示他們做的工工整整的筆記,就覺得這一切意義非凡。孩子們崇拜的不是我個人,而是我所信仰、傳播的公平正義理念,植根於孩子心底的這些萌芽一定會長成法治中國的參天大樹。」
「榮譽都是過去,未來還需努力。」陳娟說道,「在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這條路上還有很多要學習,認真辦好每一個案件,用實際行動詮釋身為一名人民檢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細細耕耘7個年頭,陳娟時常掛在心上的是這些孩子。即使來回奔波、加班加點,孩子或家長們的一聲感謝、一個微笑、一個鞠躬,都會讓陳娟消解疲乏、感到滿足。她說,在幫助每個折翼天使重新起航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滿滿的職業幸福感。
來源:紅網
作者:趙嬋娟
編輯:鄔璐明-法治網
本文為普法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pf.rednet.cn/content/2020/06/02/730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