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演交會將「2019-2020年度金牌主持」獎項頒給了陳娟。作為連續四屆受邀主持廣州國際演交會的中央直屬院團中國東方歌舞團的主持人,在本屆演交會上,由她朗誦的《寫給湖北演藝界朋友的一封家書》成為本屆演交會開幕式難忘的感人瞬間。
在陳娟看來,這是中國演出界對自己的鼓勵,「我的藝術家園—中國東方歌舞團是我藝術理想實踐和實現的芳草地,這裡曾有非常優秀的主持人,她們被稱為那個時代的『囯家報幕員』,成為大家美麗的記憶。我剛剛開始,未來會博採眾長與時俱進,感謝中國演出界送來的一份溫暖榮譽,這更是我新的開始。」
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的陳娟從小就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是學校裡的小主持人,看到電視主持人在銀幕上的風採,她幼小的心靈早早就埋下了成為一名優秀主持人的種子。
2001年,陳娟如願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王牌專業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一學就是七年,學校時光的知識積累和儲備,特別是學習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式一生受用。她說,走在校園的小路上,覺得自己就是校歌《年輕的白楊》中唱到的小白楊:汲取著大地的營養,汲取著知識的營養。
研究生畢業後,她沒有選擇去電視臺,而是選擇成為中國東方歌舞團的一名舞臺主持人。中國東方歌舞團成立於1962年,演出足跡遍及祖國各地,並代表國家出訪過五大洲70多個國家及地區,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
今年1月,陳娟作為中方主持人,隨藝術家代表團赴緬甸主持兩國元首共同出席的中緬建交70周年暨中緬文化旅遊年啟動儀式,儘管距離那次國事演出已經過去了快一年,回想起那一刻,莊嚴、崇高、幸福的激流依舊在陳娟心中湧動。「作為一名青年文藝工作者,能站在中外友誼交流的舞臺上,這既是國家的培養,更是國家的信任,對我而言,那不僅僅是一次最高規格的國事演出,也是我親自參與增進中緬兩國『胞波』情誼,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交流實踐,我將永遠難忘。」
2019年,陳娟共參加團裡演出主持107場,其他多邊交流活動主持30多場。說到那些難忘的演出經歷,她清楚記得,春節前從澳大利亞完成《國色》出訪巡演回到北京機場,只有四個小時時間就轉飛西安駐場演出,要從大年三十演到元宵節。因為太想家,她從機場飛奔回家停留一小時趕回機場。在東北林區巡演期間,她和同事們有幸到了珍寶島慰問演出,守島戰士聽說她們要來,激動得早早起來去山裡採摘綠草鮮花,雖然收到過許多鮮花,但珍寶島戰士送來的鮮花,有泥土的芳香,有烏蘇里江水的清香,更有祖國衛士深情的目光……那一刻,陳娟體驗到了存在的價值和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Q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主持人的工作是像明星一樣光鮮的,報考北京廣播學院主持人專業時,對主持人這個行業有什麼樣的期待呢?
A 從前的「廣院」,現在的「中傳」被許多人解釋為築夢的代名詞,雖然高考分數高、專業門檻高,但仍有眾多學子前僕後繼,因為這裡是中國電視人和主持人的搖籃,是夢想起飛的地方。小時候和很多做夢的姑娘一樣,也有過明星夢,但我是在相對成熟的年紀成為國家院團的主持人的,經過歲月和學習的積澱後對這份職業的理解更理性,優秀的主持人不是一朝一夕的點點努力就能達到的,學無止境,認真做好自己,認真熱愛自己的職業和舞臺,剩下的路和事,交給時間和未來。
Q 在校期間你就做過電視主持人,畢業後做舞臺節目主持人,你覺得二者有什麼不同?你是如何及時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特色的呢?
A 說到電視主持和舞臺主持的異同,也是我追尋的專業特點和亮點。近幾年從《花開東方》到《東方有佳音》,在我們團創作的十幾臺不同主題的歌舞晚會和音樂會裡,作為專場主持人,我逐漸感悟到「舞臺主持人」的定位和內涵——她是連接舞臺與坐席的橋梁;是演員與觀眾溝通的紐帶;是推進演出向高潮進發的引擎;是引領演員和觀眾攀登審美高地的嚮導……在中國東方歌舞團的舞臺上,除了語言表達,主持人根據劇目設計需融合多種藝術語彙,比如形體、聲樂、表演、朗誦、舞蹈等等,都要融入主持部分的藝術創作裡,需要更大的藝術表現力。這次我們即將進行全國巡演的最新音樂會《東方有佳音》就有情境和人物角色的設計。把學院派的理論、方法、技巧和不同藝術語彙跨界融合,這是我的特長我會繼續深入探索和實踐。
Q 中國東方歌舞團是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名片,作為主持人,你擔負著怎樣的責任?
A 傳承和發展。中國東方歌舞團是在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組建的國家級歌舞團,譜寫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詩篇。我也是懷著一份崇敬的心情考進這裡,更是懷著一份敬畏的心情站在舞臺上。前輩藝術家追求藝術精益求精,我也是受到很多資深前輩的指點和分享才進步的。這種好的傳統我們青年人要傳承要分享。不光是在我們團的舞臺上,我經常參加文旅部離退中心老藝術家管弦樂團的演出,這些老師來自不同的院團,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70多歲,仍然為自己所熱愛的演奏事業激情滿懷,我經常被感動,他們演奏《輕騎兵序曲》時,我覺得他們就是最可愛的充滿活力的輕騎兵!我的榜樣就在身邊,我要向這些正能量奔跑。我相信,心若燦爛,舞臺定將明媚。
Q 今年疫情期間,你創作了一首動人而又充滿力量的抗疫散文詩——《你是一條河,在這個春天流過……》,能不能談一下創作初衷。
A 因感動而起,有感而發。今年春天的那段日子裡,每個中國人都經歷了一場人間大愛、家國情懷的心靈震撼。無數平凡人在平凡崗位上創造的感人事跡,像一朵朵浪花,匯成了中華民族的愛河奔流不息,奏成了一部愛國交響,溫暖和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們沒能像他們一樣奔赴一線,但許多藝術家通過創作、演出等多種藝術形式抗擊疫情,用藝術的力量鼓舞和凝聚人心。我也希望通過文字,通過有聲語言,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掛念,因此寫了《你是一條河,在這個春天流過……》這首散文詩,獻給無數的平凡,致敬所有的偉大……
Q 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演交會受關注度很高,你在其中主持了六場不同類型的演出和論壇,在業務上受到怎樣的啟發?
A 這次演交會是疫情防範常態化以來,國際國內演藝界和文旅產業交流互動的一次盛會,聚焦大家的目光。這幾年我的藝術成長得到了集團的關懷和中國演出界前輩們的見證,雖然這次任務頗重但也收穫滿滿,新時代的舞臺為我們藝術工作者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作為與時代相伴的主持人,既要向回看,領悟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豐富自己,又要向前看,與時俱進,探索跨界、融合、破圈,打開思路,融匯貫通。有文化才能真正自信,我希望能成為懂得聆聽、用心感悟,講好中國藝術、中國故事、展現文化自信、東方美的國家院團主持人。
文康犖
編輯韓哈哈
攝影解飛
圖片編輯劉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