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聆聽者,用天賦與動物深度交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2021-01-08 一日不讀書

文/南極企鵝

導讀:自然界的聆聽者,用天賦與動物深度交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一個物種都有它們獨特的溝通方式,但俄羅斯有一位名叫卡爾波娃婦女,卻打破了這種觀點,她不僅能夠聽懂動物的語言。並能與動物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從動物這裡獲取信息,她曾偷聽海豚對話,竟然得知懷孕的海豚都要到巴倫支海底的間歇泉聚會,並且從鄰居家的寵物狗嘴中得知,鄰居睡覺喜歡打呼嚕和磨牙。鄰居得知這一消息後,嚇的再也不敢在自己寵物狗面前說什麼特別的話,甚至卡爾波娃還能從螞蟻嘴中得知很多有趣的小道消息。

與螞蟻溝通

有一次卡爾波娃外出的時候,一隻小鳥飛過它的身邊,並向她尋求幫助,說自己的丈夫受傷垂死了,結果當卡爾波娃跟隨小鳥來到河邊後,發現真有一隻受傷的小鳥躺在那裡,奄奄一息,結果卡爾波娃急忙將受傷的小鳥帶到診所醫治,所幸挽救及時,小鳥終於被救活了,後來完全康復的小鳥還曾找到卡爾波娃,當面向她道謝,並贈送給她一隻最心愛的毛毛蟲作為禮物,卡爾波娃哭笑不得的婉拒了小鳥的這番美意。我們普通人的世界裡只有噪音和說話聲,但卡爾波娃的世界裡卻全是熟悉的說話聲。曾有一次卡爾波娃走在路上時,被一隻兇猛的惡狗堵住了去路,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隻兇狠的惡狗在卡爾波娃的面前乖巧的像只小綿羊,溫順友愛,原來卡爾波娃用自己的超能力勸說了這隻惡狗改邪歸正,做一個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狗狗,此後大街上就少了一隻兇狠的流浪狗,卻多出一隻樂於助人的友善狗狗,它會幫助老人過馬路,照顧流浪在外的小動物免受傷害,正因為這些事情,卡爾波娃的能力讓人們感到神奇。

傾聽海豚的聲音

日本一家電視臺錄製了一起與動物對話的節目,邀請卡爾波娃作為嘉賓展示她的才能。波娃如約而至。她看了節目組為她事先準備好的動物,看著它們被關在籠子裡,卡爾波娃知道這些都是經過訓練的動物,思維已經固化。最終,卡爾波娃在一個狗籠旁邊停了下來,裡面有三隻因年事已高而退役的狗,卡爾波娃對其中一條14歲的狗很感興趣。結果日本人對她很失望,他們要求她找別的動物對話,但卡爾波娃說:「它很想向我傾訴自己的痛苦」.經過一番「交談」,卡爾波娃講訴了這條狗的故事,原本這條狗和自己的教練在舞臺上獻藝,後來教練去世了,這條狗本該被殺死的,但由於那位過世教練的好朋友苦苦求情,它才免了一死。這條狗把救命恩人的名字告訴了卡爾波娃,並告知此人60多歲,現在每天待在家裡。為了驗證這些描述,節目組的人找到了狗的恩人,讓她講述有關於這條狗的故事。結果他們驚奇的發現,此人的講述和卡爾波娃從狗那裡聽到的消息一模一樣。

聆聽者

卡爾波娃不僅能和動物對話,而且還能和已故的人交談。她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死亡這回事,當人心臟停止跳動後,他們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絕大多數人不能感覺到另一個世界的微妙振動,除了那些感應極其靈敏的人,卡爾波娃說她就是這樣一個人,並曾和列寧、門捷列夫等名人對話。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的成員圖論科教授還曾把自己提出的一些問題交給卡爾波娃,讓她代問門捷列夫,果然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圖論科說,這些答案絕不是卡爾波娃自己能夠編出來的。而卡爾波娃曾說:「自己不過是一個聆聽者,能夠聽到那些常人聽不到的微妙振動」,向她這樣一位自然界的聆聽者,相信一定能夠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為世界作出巨大的貢獻,讓人類更能與自然和諧相處。(完結)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聚焦長江經濟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湖北石首,長江穿境而過,建有麋鹿和豚類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麋鹿之鄉、中國江豚之鄉。
  • 白鹿原上發現小鹿現場圖長什麼樣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多麼美好
    白鹿原上發現小鹿現場圖長什麼樣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多麼美好時間:2020-05-04 12:3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鹿原上發現小鹿現場圖長什麼樣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多麼美好 每日經濟新聞 據陝西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採訪部官方微博消息,在4月28號凌晨左右,西安白鹿原狄寨城管中隊夜巡組開車夜巡
  • 萬物自然,敬畏、和諧與平等,由宮崎駿《龍貓》談日本人的自然觀
    對自然的敬畏是日本人的自然觀特徵之一。歐美人認為,人類文明是建立在徵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礎之上;而日本人則認為,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非但沒必要徵服自然,而且要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應與之同生共處,融為一體,日本人這種對自然的畏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類徵服(破壞)自然的程度。
  • 與小動物和諧共處
    人與小動物之間能否和諧相處,這仿佛是個永遠都有討論不完的話題。討論不完說明各人的意識不同,那究竟能和諧相處嗎?我很肯定地告訴你,能!人與小動物其實是完全可以和諧共處的地球很大,如果人連身邊的小動物都容納不下,那還會容納社會上與自己有競爭的其他人嗎?個人認為,天生萬物皆有靈,都有存在的道理,不能因為個人片面理解抹殺全部道理。假如有狗咬傷了人,就要殺死全部的狗,那麼有人殺死了人,那豈不就要把人全滅了!這顯然不是個道理。那究竟人如何達到與小動物和諧共處呢?
  • 扎蘭屯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助力人工狍子放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扎蘭屯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助力人工狍子放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10-31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城銀川 人鳥和諧共處
    天藍了,水清了,鳥來了,人樂了。近年來銀川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上百個湖泊、溼地公園吸引大批鳥類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繁衍生息,湖城銀川成了候鳥的天堂。今天,本報推出「安家」銀川系列報導之三「和諧篇」,用一幅幅精美圖片呈現出人鳥和諧共處,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銀川這座宜居的城市被稱作「塞上湖城」,這裡的人們臨水而居、依水而行。
  • 《狼圖騰》中法同獲佳績 成功原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故事新穎
    《狼圖騰》中法同獲佳績 成功原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故事新穎2015-03-29 17:21:58 來源:  新華網    中法合拍片《狼圖騰》在中法兩國都取得了票房佳績。來自出品方中影集團的消息,影片投資2.52億元,在中國票房約7億元,在法國上映首周觀影人次約39萬,位列全法亞軍。
  • 《龍貓》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象徵,是個溫馨的故事!
    大概二十年前,初中時看過一遍《龍貓》,只記得在樹林裡住「鬼屋」的小姐妹很幸福,姐姐背著妹妹在雨中等爸爸下班時,有大龍貓陪著,妹妹走丟時,大龍貓也會幫忙,大龍貓家族真是最可愛的動物。那時的理解,便是小孩子的美好和善良會感動神靈,會讓他們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
  • 自然界的高智商動物,有的動物智商超過人類
    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高智商的動物存在,有的動物智商甚至超過了人類。,其中的代表便是虎鯨和海豚,虎鯨性情兇猛,擅長利用策略去獵取食物,其中能用聲音交流更讓人吃驚。 大象 很多人都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龐然大物智商都不會太高
  • 把大象當哥哥,和獵豹玩耍,還和鴕鳥共舞,人與自然可以這樣和諧
    昨天和兒子一起閱讀了《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下子被書裡奇妙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片吸引了。書裡講述了一個從小跟拍攝野生動物的父母在非洲叢林中長大的小女孩蒂皮的冒險故事。是的,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這的確算是冒險。
  • 【每日一習話】人與自然要更加和諧 要順隨自然規律
    這個鬥不是跟老天爺作對,是人與自然要更加和諧,要順隨自然規律,更能夠摸得到自然規律。同時我們需要培養強大的抗禦災害能力。   這段話出自2020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調研時的講話。  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人類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 草龜和金魚混養也能和諧共處
    草龜和金魚在自然界是食物鏈的關係,網上也看到很多關於草龜和金魚飼養發生悲劇的事件;但是還有有很多喜歡魚龜共歡的小夥伴不肯放棄,喜歡不斷的嘗試;而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現在,我的龜魚已經和諧相處了兩年時間,目前來看效果非常好。
  •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自然辯證法》導讀
    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四講(總131期),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肖廣嶺,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對《自然辯證法》進行導讀。《資本論》的主要任務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進而揭示人類社會的辯證法;《自然辯證法》則力圖通過自然科學的發展揭示自然界的辯證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的論斷,告誡人們,人類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徵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是對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係思想,包括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關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 鸚鵡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鄉村
    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村子,只因幾百年來數百隻鸚鵡棲息在村裡大樹上,人鸚和諧,共融共生,鸚鵡村因而得名,這就是普洱的鸚鵡村。這裡的狗狗也是那麼的友善好客,一直陪伴在來自遠方的客人身邊,構成一幅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
  • 與人和諧共處
    銀狐也樂享送到嘴邊的美食,每天下午5點左右就前來取食,從不傷害家畜家禽,與當地居民和諧共處。甘溪山風景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90%,負氧離子是周邊各大城區的100多倍。山內物種繁多,有杉、松、竹、樟等樹種100多種,珍稀樹種有珙桐、水杉、禿杉、紅豆杉等;珍稀動物有香獐、紅嘴相思、紅腹錦雞等近20餘種;名貴中藥材有天麻、黨參、田七等。
  • 《縱情夏日》:追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書評
    面對自然,人要學會謙卑。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芭芭拉·金索沃小說的母題。這種關係,可能是《毒木聖經》裡的緊張對峙,也可能是《縱情夏日》中的和諧共生。如果說《毒木聖經》是充滿《聖經》意味的宏大史詩,那麼《縱情夏日》就是一部歡快和諧的小品。
  • 中國這個村落人和動物和諧共處,人們生活安靜祥和堪稱人間仙境!
    這裡曾是格薩爾王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也是善良的人們精心打造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淨土。位於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邛崍山脈與大雪山脈之間,為橫斷山脈峽谷地帶,是橫跨甘孜、阿壩兩州,涉及道孚、金川、丹巴三縣的高原牧場,莫斯卡村海拔 3900米 ,被三座神山環抱,集雪山、森林、草原、冰河、海子為一體,距丹巴縣城 78公裡 ,距成都約400公裡 。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三江源國家公園蹲點採訪報導之二
    4月初,記者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瀾滄江源、長江源三個園區,一路上,看到最多的是潔淨的自然生態環境,還有時而映入眼帘的野生動物;聽得最多的是生態管護員救助野生動物的故事。  黨的十九大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保護與發展並重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啟動以來,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雅安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聚焦森林生態資源優勢,堅持抓好「一個規劃」,奮力推進「四個轉變」,努力實現「三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積極探索出一個NPL園地共建的「人與自然如何共贏」的「滎經模式」,讓公園和社區相互支撐
  • 海龜鼻中拔出吸管 人與自然的相處該走向哪裡
    在海洋有很多生物,然而這些生物卻一直備受煎熬,因為人類不停地破壞環境,不停地往海洋裡製造垃圾,導致很多生物死於我們所人的垃圾,連外殼堅硬的海龜也遭毒手。近日,一隊海洋研究人員在哥斯大黎加考察時發現了一隻海龜,海龜的鼻中卡著12釐米長的吸管,模樣十分痛苦。研究員們先是發現它的鼻子裡有異物,只能在船上用鑷子將其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