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面前的「五四運動」在北京的大學生青年號召下,轟轟烈烈地開展了,隨後不到半年,這場運動就波及到全國上下,各個階層,包括工人、商人,他們通過罷工、罷商這樣的舉動,積極參與這場愛國運動。
巴黎和會上我們的外交官慷慨激昂,據理力爭。但是日本說了一句德國在華權益是我的,然後就真成日本的了。還是因為沒實力啊,口才再好,背後沒有堅硬的靠山。那口才永遠只能是口才,變不成利益。雖然我們最後拒籤了,但是山東的權益回歸我國了嗎?並沒有,相反整個中國都差點成日本的了。
而這其中受到最嚴重抨擊的政府官員就是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曹汝霖,北洋政府高官,北洋政府內部新交通系首領,集交通總長、財政總長、交通銀行總理等數職於一身,是「二十一條」談判的參與者,被視為親日派,「賣國賊」。
有意思的是,當年參與火燒曹家樓,毆打章宗祥的學生梅思平。後來卻徹底投靠日本人,成為大漢奸。估計他被槍決的時候應該能看懂當年曹汝霖他們的苦衷了吧。章宗祥就差點意思了,在職時和日本人走得很近,幹過不少出賣中國利益的事,妄圖日本能幫助中國改善現狀。其實就是與虎謀皮。
五四運動時,北洋政府將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免職。曹汝霖被免職後,幾乎不參與政治,他熱衷於慈善活動,並創辦了一家醫院。在日據期間,曹汝霖拒絕和日本人合作,但被動地掛上了為華北臨時政府的虛銜,但他並未給日本人出力。新中國成立後去了臺灣,後遷居日本、美國,最終在美國逝世。
1949年,曹汝霖去了臺灣,1966年病逝於美國底特律。他曾回憶五四運動,感慨道:「雖然於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曹汝霖也算挽回了自己的名聲。
陸宗輿在免職後被家鄉海寧鄉民開除鄉籍,並為他刻三塊石碑,上書「賣國賊陸宗輿」。至今有一塊石碑還保存於南湖革命紀念館。陸宗輿無顏回鄉,寓居天津日租界。1940年出任汪偽政府行政顧問,徹底鎖定漢奸罪名。僅一年後病逝於北京。
章宗祥曾起草中國最早刑法草案,出任過大理院院長,司法總長。在五四運動中被一頓飽打,狼狽不堪。抗戰爆發後和陸宗輿一樣,再次附逆,出任過偽電力公司董事長。他卻沒有陸宗輿好命,1945年被以漢奸罪逮捕,1962年病逝於上海。所謂「人去留名,雁過留聲」,有人流芳百世,也有人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