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收費的責任推到銀行身上,支付巨頭當初是怎麼想的?

2021-01-08 薛洪言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 來源於:洪言微語

時至今日,很多支付用戶對微信和支付寶的提現收費仍不習慣,雖然費率不高,卻也影響體驗。當初巨頭公布政策時,給出的理由是——向用戶免費的同時給銀行付費,成本壓力太大,不得已而為之。分析人士則各執一詞,有人認為是巨頭圈禁用戶的理由;有人則澄清支付機構的確微利經營。

巨頭們既然公開講了,應是實情,但缺乏公開資料,普通用戶很難一探究竟。借著匯付天下公布招股說明書,裡面的信息足夠我們去驗證這個問題。另外,通過「解剖」這家支付機構,對大量信息「細嚼慢咽」後,關於第三方支付,我們還能了解很多「不向外人道」的細節。

掃碼支付的攻城略地

2014年前後,圍繞線下掃碼,監管、銀聯、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多方之間發生過不少摩擦。進入2016年,各方開始統一認識,力推掃碼支付。2017年,掃碼支付在線下場景中隱隱有「一統天下」之勢。

下面我們通過匯付天下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對這一過程做個簡要復盤。

匯付天下的支付業務主要涵蓋POS、網際網路支付、行動支付和跨境支付四種。大家平時通過POS機進行刷卡,都可歸到POS交易項下;大家通過電腦進行的支付,被稱為網際網路支付;通過手機、PAD等行動裝置進行的支付,比如掃碼支付,稱為行動支付;涉及到資金跨境流通的,稱為跨境支付。

從交易量數據看,2015年-2017年,總的交易量從4486億元增至11400億元,其中,POS交易量由1560億元下降到557億元,網際網路支付緩慢增長,而行動支付則從891億元增長至7577億元。進退之間,行動支付迎來爆發式增長,POS交易卻在迅速失去領地。

掃碼付是行動支付的大殺器,「侵入」的場景早已經從小商戶滲透到大商場、中高檔飯店和酒店,並迅速改變著消費者的線下支付習慣。就筆者的觀察來看,身邊不少人已經習慣了一部手機搞定一切消費場景。

消費者習慣的變化倒逼銀聯和銀行做出改變,對掃碼付由排斥轉為擁抱。2016年,銀行和銀聯相繼推出掃碼產品,之後,背負「擊敗掃碼付」使命的雲閃付,在APP中也集成了掃碼功能,全新升級為所謂的銀行業「統一APP」。

從收費水平上看,行動支付遠高於POS和網際網路支付,2017年為千分之1.6,即交易量1000元向商戶收費1.6元,從結果上看,為匯付天下創造了12億的營收。

對於未來行業趨勢,招股說明書也做了預測,2018年-2021年,行動支付有望保持年均39.4%的增速,到2021年,交易量總額達到368.8萬億元。

得行動支付者,得支付天下。

這兩項支出「壓垮」了支付機構

在各種報導中,支付機構都是微利經營的,巨頭們熱衷於收購支付牌照,醉翁之意不在酒,沒指望靠支付賺錢,他們看重的是支付背後的帳戶體系和數據沉澱。

是什麼原因導致支付機構賺不到大錢呢?從匯付天下數據看,有兩座大山,分別是渠道夥伴和銀行、銀聯等清結算夥伴。下面詳細說明:

1、渠道佣金

從銷售成本結構來看,向渠道合作夥伴支付的佣金及費用是大頭,2017年為8.3億元,佔比71.7%。

這裡的渠道合作夥伴,主要是1800家ISO網絡,即線下商戶渠道拓展代理商。資料顯示,除了網貸、航空票務等垂直行業外,匯付天下主要通過ISO網絡拓展小微商戶。截至2017年末,共發展1800家ISO網絡,累計拓展小微商戶580萬戶。此外,2017年匯付天下開始嘗試SaaS渠道,發展了10家合作夥伴。

渠道佣金的背後是獲客成本,在互金行業,一直存在獲客貴的問題,支付機構也不能免俗。

從趨勢上看,隨著越來越多的C端巨頭湧入B端,通過ISO網絡拓展小微商戶的成本還會進一步提升。

2、銀行和銀聯手續費

第二塊成本為處理費,是指向銀行和銀聯支付的費用。作為收單方,支付機構先行從商戶那裡扣除費用,然後按照既定比例支付給銀行和銀聯。2017年,匯付天下這塊費用支出為1.9億元,與16億元的支付業務收入相比,佔比約為11.88%。

這麼看,這塊費用並不算高,為何支付巨頭把提現收費的原因歸結到銀行身上呢?

匯付天下主要服務B端商戶,提供的各類服務都是收費的;而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機構而言,有大量的C端個人用戶,早期都是靠著免費策略提高用戶體驗的。比如帳戶提現、信用卡還款,一邊對客戶免費,一邊繼續向銀行和銀聯繳納手續費。雖然只有千分之一,積少成多,也頗為可觀。

撐不下去後,把收費歸結到銀行身上不能算錯。提現收費後,好多人都不提現了,客觀上看,倒也算提高了用戶粘性。

另外,自監管明確表態支付機構不得通過補貼等方式「擾亂」競爭秩序後,市場猜測巨頭們的紅包大戰將告一段落。節約下來的數億營銷費,是否會重新用於提升用戶體驗呢?

3、其他費用

除此之外的其他銷售成本還包括:客戶實名認證而向第三方數據供應商支付的費用、支付終端採購成本、支付終端折舊成本、金融科技服務成本等,總體上看,這部分費用佔比較低,不再詳述。

當央媽關上一扇門,市場會自己打開一扇窗

對於支付機構,市場還有一個關心點,那就是備付金利息收入問題。一直有一種傳言,認為支付機構主業不掙錢,就靠吃用戶的備付金利息活著。是這樣嗎?

2017年1月,央行曾發布支付機構備付金新規,提到「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帳戶計付利息」。當時,不少分析人士擔心,不再對備付金計息後,支付機構的盈利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匯付天下的數據顯示,2015-2017年,備付金利息收入分別為2610萬元、3830萬元和6160萬元,對應的稅前利潤分別為355.4萬元、1.4億元和1.55億元,佔比從73.4%降至40%。可見,備付金利息的確是一塊重要的利潤來源。

2017年12月,央行宣布在2018年4月前將備付金集中存管的比例提高至50%,意味著支付機構一半的備付金利息被拿去。

怎麼辦呢?發展增值業務。

我們常常講,支付搭建了帳戶體系,沉澱了用戶數據信息。基於這些數據,支付機構可以開展多元的增值業務,花樣很多。以匯付天下來講,主要有以下幾種:

1、帳戶管理系統:為網貸平臺和電商平臺開發企業級帳戶管理系統,集成充值、提現、分帳、記帳等功能,可無縫對接客戶現有業務平臺,亦可接入第三方貨幣基金產品,引入餘額理財功能。部署帳戶管理系統會收取一次性服務費,以及對維護、更新系統、驗證服務收取年費等。

2、客戶驗證服務:支付機構花大價錢(如匯付天下2017年支出2370萬元)進行用戶實名認證,可以通過為網貸平臺提供客戶驗證服務適當變現。截至2017年末,匯付天下為超過1500家網際網路金融提供商驗證超過2780萬帳戶持有人身份。

3、流量變現:2017年是貸款業務大年,匯付天下推出了SuPay貸款超市,向網貸平臺推介小微商戶,並獲得佣金。截至2017年末,累計推介45000家小微商戶,當年助力發放小微商戶貸款2.69億元。

4、風控能力輸出:據稱,2013年以來,匯付天下累計積累超過1000億條支付相關的結構化且可分析的信息,截至2017年末,已經開始向華夏銀行輸出風控能力。

數據顯示,2017年,匯付天下共實現金融科技服務(增值業務)收入8430萬元,同比增長43.86%。從金額上看,已經超過了備付金利息收入。

所以,央媽關上備付金利息這扇門,支付機構則打開了增值業務這扇窗,怎會活不下去?

風險提示

最後是風險提示時刻。

招股說明書中,單就風險因素提示,匯付天下便密密麻麻列了32頁。一方面,是為了免責,履行充分告知的義務;另一方面,支付行業的確變數很多,財報數字反映的只是靜態的經營成果,市場競爭卻瞬息萬變。

當C端被充分挖掘,B端也遲早成為紅海,從來就沒有護城河。對企業而言,需要不停地增長、不停地尋找新方向,IPO只是打響了發令槍。

對於個人,何嘗不是如此,每一個所謂的人生新階段,也都只是新的起跑點。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時間川流不息,現在即未來。

相關焦點

  • 淘寶購物被騙萬元 疑商家銀行支付平臺推脫責任
    吳女士質疑銀行商家支付平臺撇清責任  據吳女士介紹,當時她及時給銀行打了電話,銀行的客服人員跟她說,這些款項已經凍結,但是蹊蹺的事情又發生了:  吳女士:4月18號晚上,我給電話給銀行的客服,銀行客服說我的那兩筆款項還是凍結在銀行我的帳戶裡面,4月19號我再次致電給銀行的客服,客戶說兩筆款項還是在我的帳戶裡面,我就問他我說什麼時候能夠給我答覆
  • 從冰山一角中找到治理銀行涉企收費突破口
    關鍵在於,面對已經積重難返的銀行收費,輕描淡寫、蜻蜓點水式的檢查和處罰,能讓銀行從根本上改變亂收費的格局嗎?能讓銀行設身處地地站在企業身上想一想嗎?別的不說,就從國家發改委作出的對150家銀行分支機構的經濟制裁金額和未來可能減少的涉企收費相比,也無法讓銀行產生痛感,也很難讓銀行停止向企業亂收費的衝動。
  • 支付寶、微信支付「最強對手」來了:萬億美國巨頭 100%控股支付...
    美國支付巨頭PayPal拿下國付寶70%股權後,PayPal再次出手正式完成收購剩下的30%股權,交易金額不詳。近日,持牌支付機構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付寶」)發生工商變更,PayPal全資控股的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成新晉股東持股30%,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清倉」退出。
  • 什麼是線上支付?怎麼才算線上支付?線上支付有什麼用?
    今年2月份平安銀行突然發布公告,取消線下刷卡積分,改為線上支付和特殊快捷支付方式才給積分!平安此次更改線上積分政策,可能主要是因為目前很多POS機刷卡存在於虛假交易和惡意刷分,這個沒有什麼好的方式規避,所以才會更改支付方式以改變支付環境的方式來切斷風險!
  • 互金情報局:暗戰二維碼掃碼市場 銀聯力推聚合碼支付 瘋狂吸資過3...
    來源: 金評媒    金評媒(https://www.jpm.cn)報導:互金資訊開啟全新一天,金評媒帶您看互金圈大小事:暗戰二維碼掃碼市場,銀聯力推聚合碼支付
  •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行動起來了,微信和支付寶的危機可能真的要來了
    對於布局電商的網際網路公司而言,一旦缺少支付牌照,不僅將要向微信、支付寶繳納一定的費用,從而尋求外部支付公司的支持,而且很多消費者的支付數據也將因此流失到競爭對手的手中。  如此看來,各大布局電商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擠進支付行業,的確像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這卻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微信和支付寶的競爭壓力。
  • 香港地鐵明年1月推二維碼乘車 先支付寶再引入微信支付、銀聯
    預計1年後會引入微信支付(WeChatPay)、銀聯等電子錢包,最快在2023年引入信用卡入閘。 內地大規模推廣掃碼乘車後,中國香港特區也將推進地鐵掃碼乘車。12月23日,香港鐵路有限公司(0066.HK)及螞蟻集團旗下AlipayHK宣布,自2021年1月23日起,在港鐵重鐵網絡推出二維碼付費乘車服務。
  • 信用卡線上支付和線下支付有啥區別?為什麼銀行建議選擇線上支付
    很多朋友問我:什麼是線上支付?我們先來看一下傳統的支付方式有哪些?1.現金支付2.銀行轉帳支付3.信用卡刷卡支付對於信用卡來說,傳統的支付方式有且只有一種就是去商家的收款機具上面刷卡消費。在傳統的時代,沒有網絡消費,我們必須要去商店挑選好心儀的產品,然後面對面的刷卡支付商品的費用。這些用機具面對面收取商品出售金額的商戶都是屬於線下商戶。這也就意味著,傳統的收款機具商戶都是線下商戶。那麼什麼是線上支付?線上商戶和線下商戶是不同的。淘寶購物就是很典型的線上支付,淘寶上面的商戶也是很典型的線上商戶。
  • 吳睿鶇:如何讓總理N次敦促銀行降收費「落地生根」
    國務院新聞辦5月8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表示,下階段將進一步清理和規範收費項目。對於不服務只收費的,要堅決取消並查處;對於能在利差中補償的,不再另外收費;對於必須保留的補償成本性收費,要嚴格控制收費水平,能降低的儘可能降低。(5月10日新華網)  關於銀行降低收費,李克強總理從4月份始,連續5次敦促商業銀行減少服務收費。
  • 刷臉支付聚合技術將成為各大銀行佔領市場最好的突破口
    目前刷臉支付行業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被微信支付寶佔領,而對於銀行來講,銀行推廣市場進入了"無人區",因為論市場反應能力,銀行總是有些體制上的牽絆,因為如果這個時候銀行再不去迎合市場的發展的話,將來會被狠狠得甩在後面.
  • 想改變銀行的那個男人或被銀行改變?螞蟻集團上市停擺原因浮現
    可能很多人都還記得馬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馬雲如今名聲大噪,不僅僅是在國內,甚至是海外。作為網際網路的巨頭,創造了很多新興的事物,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模式,比如網購時代,行動支付時代,想改變銀行的那個男人確實影響了銀行業,而如今或被銀行改變。
  • 手機銀行跨行轉帳不收費,為何櫃面收費?看完後明白了!
    手機銀行跨行轉帳銀行不收費,去櫃檯辦理卻要收費,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因為銀行的主觀能動性。從主觀上來說,銀行是希望客戶使用手機銀行來辦理業務,而不是去銀行櫃檯。銀行現在都很注重金融科技的發展。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來辦理業務,已經是銀行的共識。
  • 香港地鐵明年1月推二維碼乘車,先支付寶再引入微信支付、銀聯
    預計1年後會引入微信支付(WeChat Pay)、銀聯等電子錢包,最快在2023年引入信用卡入閘。港鐵公司推出二維碼付費乘車服務後,乘客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MTR Mobile提供的「車票二維碼」或AlipayHK的「易乘碼(EasyGo)」入閘。AlipayHK行政總裁陳婉真表示,內地旅客亦可於1月23日起使用支付寶的乘車碼在港乘搭港鐵,費用會自動換算成港幣。
  • 銀行紛紛聯手跟支付寶板手腕,馬雲:我就靜靜看你們裝譁
    在某次接受採訪中,傑克馬就喊出了:這支付寶要帶領大家進入無現金時代的口號,銀行那是不屑一顧,心想這線下支付,那是我們銀行卡信用卡的地盤,你還想擠進來搶蛋糕吃,長得這麼醜還想得挺美的。不過自從支付寶開始發福利推廣線下支付後,這銀行紛紛直呼:狼來了。
  • 黑貓投訴四季度金融支付企業紅黑榜:微眾銀行首入黑榜
    榜單顯示,四季度,蛋殼公寓暴雷,微眾銀行作為其合作方,有效投訴激增至2000餘件。在金融、支付領域,黑榜企業包括:微眾銀行、急周轉、米樂錢包、今日必下、考拉超收、西瓜錢包、用錢俠、期待科技、借款大王、花不完。三季度,長租公寓暴雷跑路的新聞頻頻曝出,而曾經長租公寓龍頭企業——蛋殼公寓在四季度暴雷。微眾銀行作為蛋殼公寓的合作方,有效投訴激增。
  • 銀行手續費:跨行轉帳費降 刷卡分期費漲
    不過在信用卡方面,卻有不少銀行於近期提高了部分手續費的費率,同時信用卡使用中還存在著一些「陷阱」,用戶一不留神很可能就需要支付不少的費用。   個人跨行轉帳費用減少  新規下月即將施行,不少銀行網點已經開始著手調整收費標準,那麼對於普通市民來說,新規到底能夠幫市民省多少錢呢?
  • 銀行手續費不能成為剪不完的「羊毛」
    12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業績。今後在上百項收費之外,巧立名目的更多所謂與國際接軌收費項目,幾乎是可以想像的。與國外銀行不同,國內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銀行的性質特殊,可謂半市場半的混合體。尤其是諸多門檻限制之下,外資銀行無法介入國有銀行主導的人民幣存儲業務領域,國有銀行完全可以憑藉對人民幣存儲業務的壟斷形成強勢話語權,想怎樣收費就怎樣收費。
  • 廣發試水信用卡違約金階梯收費 高低由靠譜值說了算
    廣發銀行試水信用卡違約金階梯收費 費用高低由「靠譜值」說了算信用卡新規實施一年之後,多項由銀行「說了算」的收費政策也在逐漸落地。廣發銀行信用卡宣布違約金實施階梯收費之後,雖然目前未有大規模銀行跟進,但持卡人違約成本的增加或將成為必然《投資者報》記者 閆軍春節歷來是「買買買」的高峰。
  • 理財- 銀行卡不用了要不要註銷銀行睡眠卡收費是多少?
    那麼,銀行卡不用了要不要註銷,銀行睡眠卡收費是多少呢,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吧。銀行卡不用了要不要註銷?銀行卡不用了要不要註銷呢?據小編了解,最好就去銀行註銷,普通儲蓄卡如果不去主動註銷的話,對市民而言最大的損失是裡面的餘額或被扣至零。但多 個帳戶並存導致的資金分散管理,對消費者並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