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又被歐盟「拒之門外」 臺網友:蔡當局防疫不被認可

2020-12-05 環球網

本文轉自【海外網】;

圖源:路透社

海外網7月17日電歐盟16日更新開放外部邊界名單,自詡「防疫模範生」的臺灣地區又被排除在外。島內網友質疑,蔡英文當局推出的所謂「口罩外交」根本沒有發揮作用,且國際社會不認可臺灣當局的防疫。

據歐盟理事會發布的公告,歐盟16日更新開放外部邊界名單,建議成員國即日起對12個國家開放外部邊界,對中國(大陸)附帶「互惠對等」條件開放邊界,而中國臺灣地區不在名單內。臺媒感嘆,臺灣仍未被納入。島內網友質疑,蔡英文當局推出的所謂「口罩外交」根本沒有發揮作用,更讓臺灣淪為了「國際工具人」。還有網友稱,「國際不認可臺灣的防疫成果,也不接受臺灣說詞,是不是我們閉門自嗨?」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民眾還不能保證有充足口罩的情況下,向歐洲等地大量捐贈口罩,並宣稱取得所謂的「外交成果」。一邊大搞「口罩外交」,一邊四處喊「Taiwan can help」(臺灣可以幫忙)的口號,不料受臺灣當局捐贈的歐盟、日本等地解封邊境時,臺灣地區卻被排除在外,讓「口罩外交」現原形。

此前印尼、泰國、日本表示將放寬出入境限制,而臺灣地區均未被未列入。其他如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也未向臺灣開放邊境。

早前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認為,臺灣檢測量太低,很難說服其他地區,這件事值得當局警惕。國民黨智庫副研究員李正修也撰文稱,顯見各方都不相信臺灣已無群聚感染風險。臺灣《聯合報》6月30日評論稱,民進黨當局自稱「防疫模範生」,結果先被日本排除已經很受傷,如今又遭歐盟一記迎面重拳。(海外網 楊佳)

相關焦點

  • 蔡當局叫停「三通」自以為得計 臺灣鳳梨伯卻叫苦不迭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臺當局藉機宣布兩岸航空直航、海運交通及小「三通」10日起全面暫停,造成兩岸人貨不通,據香港中評網19日報導,臺灣高雄一位84歲的「鳳梨伯」林益接受採訪表示,今年臺灣鳳梨市場又要敗市。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臺灣包袱鋪,漁民頻叫苦。」大家好,我是一提到吃魚,就心痛到無法自已的迷你「海賊」中二仔~有人說,吃魚多好啊,既有營養還不容易長胖。講真的,不是二仔不愛吃魚,而是小時候被魚刺卡住的記憶太過深刻……不過,最近剛從臺灣歸來的中二仔,卻對島上的一種魚類小吃戀戀不忘,它就是「那個魚」……「哪個魚?」「那個魚」啊~小夥伴們先別著急,且聽中二仔細細道來~「那個魚」,學名蝨目魚,它是一種遍布於熱帶與亞熱帶水域的魚種,在臺灣飼養的時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鄭成功為驅趕荷蘭人領軍來到臺南時,因軍餉不夠便派人在後港捕魚。
  • 獲悉臺灣曾被川普比作「筆尖」,臺網友勸蔡英文面對現實
    有網友說,臺當局只有被利用的價值,還被嫌棄,真的很可憐。↓還有網友說,是臺灣自己看不清楚現實,「美國爸爸」「日本大哥」都不可靠,臺灣人該醒醒,壯大自己,才能讓人看得起。臺「空軍戰訓處」處長盧建中少將指出,對於外來飛行物,越接近臺灣本島越積極處置;至於外傳的「寧擦撞也不開火」的政策指示,臺防務部門與與臺軍予以否認,強調並非事實。一位退役臺軍將領認為,臺軍為避免「擦槍走火」,能採取作為並不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揭仲認為,解放軍軍機在8天內3次進入臺「防空識別區」西南空域,不排除是解放軍將此行動常態化。
  • 蔡當局「裝睡」 堪稱臺灣新風景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日前發表評論說,蔡英文過去曾批評馬當局是裝睡的人叫不醒,但經過三個多月後,我們幾乎可以確信,蔡當局比馬當局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只社會叫不醒,連民進黨黨內的人都叫不醒,其裝睡的程度,堪稱臺灣政治的新風景。
  • 臺海軍司令部為何證實「美海軍陸戰隊來臺」?蔡當局害怕解放軍採取...
    臺當局「國安局長」日前也坦承,「兩岸最近狀況比以前更緊張,臺灣一直在承擔很大的風險」。就在島內輿論連續猛烈批評蔡當局押錯寶,甚至猜測解放軍可能對臺採取行動之時,蔡當局9日做出「冒然」動作,臺海軍司令部主動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灣」的信息。雖然,隨後遭美國國防部責怪打臉,但這種政治操作的背後,其實暗藏蔡當局試圖轉移焦點的用心,也暴露其吹哨壯膽的做賊心虛。
  • 蔡當局又搞「防疫雙標」,同意外勞入境,卻拒絕陸生回臺
    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吐槽據人民網報導,民進黨當局的境外生返臺三原則引來了臺灣社會各界的不滿,臺灣教育機構宣稱一些臺灣島內的學生可以返回臺灣求學。但是7600名大陸學生卻不能回到臺灣進行學習,這樣就引起了臺灣社會的不滿,因為現在臺灣的檢查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完全可以對"入境"的人員進行嚴格的檢查,發現患者可以進行及時的隔離。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兩周年直播 遭全臺花樣diss
    眼看氣溫持續飆高到35度以上,今年的供電危機更是提早出現,全臺各地頻傳無預警停電事件。島內民眾瘋狂吐槽蔡當局的能源政策,媒體也呼籲「別讓供電緊張變成日常夢魘」。遭全臺diss的不僅是蔡當局,還有蔡英文本尊。蔡英文執政滿兩周年,20日首度接受網絡媒體「沃草」在線直播活動,觀看人數竟然「慘到爆」,網友嘲諷「與其聽她騙人,寧可去看《動物星球》頻道」,至少內容豐富且不失真。
  • 蔡英文「獨」性不改 臺灣民眾雪上加霜
    對此,島內業界人士指出,「臺灣豬」需求上升,豬價上漲在所難免,但廉價的「萊豬」來臺後,本地業者的成本勢必會增加,基於成本考慮,具有價格優勢的「萊豬」必然會是選項之一,臺灣老百姓怎能不擔心吃到「萊豬」?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指出,每當民進黨遭遇重大質疑甚至抗爭的時候,蔡英文就搬出「謙卑」二字。
  • 史上最大「人蛇集團」造訪臺灣!蔡當局「新南向」成笑談
    「臺灣包袱鋪,『人蛇』來充數。」大家好,我是一邊關注赴臺遊客越來越少,一邊靜靜地看著蔡當局作妖的迷你「海賊」中二仔~眾所周知,為拓展國際關係並彌補因兩岸關係不佳導致的陸客銳減問題,蔡當局執政兩年來力推「新南向政策」,從2016年起就開始對包括越南、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實行一連串的「免籤大放送」,試圖借東南亞旅客來填補不斷減少的陸客客源
  • 蔡英文出訪被批「撒錢」說了這句話,臺網友:你別回來了
    蔡英文今天(26日)回應這種批評稱,(臺灣)會有這種說法,已經不是她認識的臺灣了。島內網友對此痛批,「人家去賺錢,你去撒錢,還真有臉說?!」對此,島內網友直言,「奇怪了,不順你意就不是你認識的臺灣?」臺灣早就被你搞的不認識了;還有網友怒嗆:「你別回來了,這不是你的臺灣」↓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
    並痛批民進黨當局強硬進口「萊豬」,「真把臺灣人當盤子?」蘇偉碩資料圖(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謝龍介16日晚間在臉書上表示,弘一大師有言:「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只會說自己才對的政府,是不會帶給民眾安居樂業的生活。昔秦二世有趙高指鹿為馬,今有民進黨剷除異己手段齊發,蘇醫生本其專業良心,就被「查水錶」,他質疑,「試想,蔡政府,到底是在害怕什麼?到底急什麼?」
  • 臺醫師反「萊豬」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怕...
    並痛批民進黨當局強硬進口「萊豬」,「真把臺灣人當盤子?」謝龍介16日晚間在臉書上表示,弘一大師有言:「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只會說自己才對的政府,是不會帶給民眾安居樂業的生活。昔秦二世有趙高指鹿為馬,今有民進黨剷除異己手段齊發,蘇醫生本其專業良心,就被「查水錶」,他質疑,「試想,蔡政府,到底是在害怕什麼?到底急什麼?」
  • 「臺灣間諜案」:蔡當局矢口否認當起了鴕鳥
    大陸央視晚間新聞聯播15日播出「反臺灣間諜專題」,指國安機關「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餘起臺諜案,抓獲一批臺諜及運用人員;尤其策反來臺陸生,布建間諜情報網絡,嚴重損害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就據此要求臺灣有關方面,應立即停止針對大陸的情報破壞活動。「中時電子報」發表文章內容摘編如下:早在2014年10月27日,《環球時報》即曾大幅報導,在臺陸生被臺灣間諜吸收,並公布「許淇鈞、林兆偉、臺維光」3名「臺諜」,連同出生日期和臺灣身分證字號一併公布。
  • 逾萬臺民眾聯署抗議蔡當局新課綱 余光中發聲力挺
    摘要:蔡當局「12年國教課程綱領」引發爭議,上周,王德威等聯合發起「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聯署聲明,呼籲課綱拋開文白(指文言文和白話文)之爭,至今聯署人數破萬,包括余光中等。余光中30日受訪時表示,「如果把文言文拋掉不用,我們就會變成沒有記憶的民族!」
  • 國民黨參選人:蔡當局治下臺灣年輕人「活得像狗屎」
    周錫瑋:蔡當局治下年輕人「活得像狗屎」臺北縣前縣長周錫瑋發言時唱出「茄子蛋」樂團歌曲《浪子回頭》,「佇坎坷的路騎我兩光摩託車,橫豎我的人生甘哪狗屎」,以此形容年輕人的人生「活得像狗屎」。周錫瑋批評蔡當局補助「預算」編很多、門檻也多,真正有需要的人卻拿不到。周還念佛經批民進黨當局耀武揚威,要像他一樣做早課、晚課,記得臺灣人民的苦。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綠營「惋惜」美國環保署長取消訪臺,鄭麗文:愚蠢
    民進黨當局公布12月5日將訪臺3天的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臨時宣布取消行程,蔡辦上午還表達「惋惜」。中國國民黨「立委」鄭麗文今天受訪表示,蔡英文支持川普,已經押錯寶在先,又高調的讓不環保、即將下臺的「環保署長」來臺,一錯再錯不知回頭、轉變,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愚蠢。
  • 林淑玲:臺海安全亮紅燈 蔡當局沒有煞車避險
    臺灣蔡當局最近一波外交人事調動,在跟大陸打外交戰的國家布下重兵,皆以能直達天聽的民進黨人馬、親綠官員取代傳統外交官,組成外交戰鬥團隊因應未來變局,布局受到矚目。   CNN 2月專訪蔡英文時問到,「若中國明日入侵,您會指望美軍出現嗎?」
  • 大陸「26條」的暖意與蔡當局的寒意,臺灣民眾會感受不到?
    但如今大陸拿出火熱的「26條措施」,順應和平發展的兩岸主流民意,讓「反中」牌落空,臺當局也形同遭到「當頭棒喝」。但「反中」慣了的民進黨並不願意反思。對綠營而言,大陸任何惠臺措施都是居心叵測的「特洛伊木馬」,試圖繼續用「統戰」等抹紅伎倆來掩飾自己執政無能。問題是,臺灣民眾不是傻子,「26條措施」更具可操作性,在陸臺商、臺青乃至臺灣民眾,會感受不到?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