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包袱鋪,漁民頻叫苦。」大家好,我是一提到吃魚,就心痛到無法自已的迷你「海賊」中二仔~
有人說,吃魚多好啊,既有營養還不容易長胖。講真的,不是二仔不愛吃魚,而是小時候被魚刺卡住的記憶太過深刻……不過,最近剛從臺灣歸來的中二仔,卻對島上的一種魚類小吃戀戀不忘,它就是「那個魚」……「哪個魚?」「那個魚」啊~小夥伴們先別著急,且聽中二仔細細道來~
「那個魚」,學名蝨目魚,它是一種遍布於熱帶與亞熱帶水域的魚種,在臺灣飼養的時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鄭成功為驅趕荷蘭人領軍來到臺南時,因軍餉不夠便派人在後港捕魚。而捕上來的魚鄭成功從沒見過,於是用閩南語問這是「什麼魚」,旁邊的人以為這是魚的名字,於是就把它叫做「蝨目魚」(閩南語「什麼魚」的諧音)。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人們也將它譽為「狀元魚」。怎麼樣,是不是被中二仔淵博的學識震撼到了呢?
有這麼好的海產品,中二仔相信島上的漁民們一定「攜起手來奔小康」了吧,然而事實卻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打敗你們的不是天真,是無邪……
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而隨著臺灣政黨輪替,兩岸關係逐漸轉冷,臺南蝨目魚與大陸契作已於去年喊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日前,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公開表示,在蔡英文執政的一年半中,約有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的蝨目魚銷售額憑空蒸發,漁民們欲哭無淚。
那麼問題來了:那個選舉之前喊著「綠色執政,質量保證」的蔡英文難道又要「神隱」?
而事實卻是,人家非但沒有坐視不理,反倒來了個「火上澆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挽救臺灣蝨目魚外銷的困境,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曾計劃在去年9月組團前往大陸爭取蝨目魚契作合約,但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在8月1日依據臺當局「行政院農委會」以「涉及政治性內容」為由去函告知,非經各主管機構許可,不得前往,因此行程被迫取消。聽到這一消息,有漁民表示,我們只想到大陸做生意,跟政治何幹?
之後,近百位養殖蝨目魚的漁民到臺南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前陳情,用火點燃來自民進黨當局的一紙公文,斥其阻擋兩岸蝨目魚契作。當時許多民進黨籍漁民痛批,蔡當局根本不管漁民未來的生活,紛紛在現場燒毀黨籍,退黨抗爭。然而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臺灣蝨目魚的外銷困境依然沒有解決,蔡當局不該出來解釋一下嗎?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有數據統計,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大陸對臺南蝨目魚每斤收購價格為40至45元左右;而隨著蔡英文上任,兩岸蝨目魚契作正式結束,去年島內外銷的收購價格僅為每斤27至28元,價格落差巨大。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信漁民朋友應該理解了吧……
對此,網友們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人認為蔡英文可能不愛吃蝨目魚~
也有人覺得臺灣漁民是自作自受~
當然,也不乏那些「出謀劃策」的~
針對上述問題,王文宗也表示,民進黨上臺執政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漁民們沒有看到蔡當局賣半尾蝨目魚到大陸,也沒有拿出任何辦法來協助他們提高收入。而沒有了與大陸的契作,島內漁民的生計也成了問題。王文宗哀嘆,單純的商機已被政治操作破壞殆盡。看到這裡,中二仔也禁不住潸然淚下,心疼漁民伯伯有木有!
自去年「520」以來,聲稱要「維持兩岸現狀」的蔡當局,實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一心「去中國化」,令兩岸關係緊縮甚至重回冰點,不只赴臺的大陸遊客銳減、觀光業慘澹,現在看來就連農漁業也慘遭「池魚之殃」,中二仔不禁要問一句:蔡女士,說好的「綠色執政,質量保證」呢?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