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2021-01-17 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漁民頻叫苦。」大家好,我是一提到吃魚,就心痛到無法自已的迷你「海賊」中二仔~

有人說,吃魚多好啊,既有營養還不容易長胖。講真的,不是二仔不愛吃魚,而是小時候被魚刺卡住的記憶太過深刻……不過,最近剛從臺灣歸來的中二仔,卻對島上的一種魚類小吃戀戀不忘,它就是「那個魚」……「哪個魚?」「那個魚」啊~小夥伴們先別著急,且聽中二仔細細道來~

「那個魚」,學名蝨目魚,它是一種遍布於熱帶與亞熱帶水域的魚種,在臺灣飼養的時間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鄭成功為驅趕荷蘭人領軍來到臺南時,因軍餉不夠便派人在後港捕魚。而捕上來的魚鄭成功從沒見過,於是用閩南語問這是「什麼魚」,旁邊的人以為這是魚的名字,於是就把它叫做「蝨目魚」(閩南語「什麼魚」的諧音)。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人們也將它譽為「狀元魚」。怎麼樣,是不是被中二仔淵博的學識震撼到了呢?

有這麼好的海產品,中二仔相信島上的漁民們一定「攜起手來奔小康」了吧,然而事實卻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打敗你們的不是天真,是無邪……

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而隨著臺灣政黨輪替,兩岸關係逐漸轉冷,臺南蝨目魚與大陸契作已於去年喊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日前,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公開表示,在蔡英文執政的一年半中,約有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的蝨目魚銷售額憑空蒸發,漁民們欲哭無淚。

那麼問題來了:那個選舉之前喊著「綠色執政,質量保證」的蔡英文難道又要「神隱」?

而事實卻是,人家非但沒有坐視不理,反倒來了個「火上澆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挽救臺灣蝨目魚外銷的困境,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曾計劃在去年9月組團前往大陸爭取蝨目魚契作合約,但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在8月1日依據臺當局「行政院農委會」以「涉及政治性內容」為由去函告知,非經各主管機構許可,不得前往,因此行程被迫取消。聽到這一消息,有漁民表示,我們只想到大陸做生意,跟政治何幹?

之後,近百位養殖蝨目魚的漁民到臺南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前陳情,用火點燃來自民進黨當局的一紙公文,斥其阻擋兩岸蝨目魚契作。當時許多民進黨籍漁民痛批,蔡當局根本不管漁民未來的生活,紛紛在現場燒毀黨籍,退黨抗爭。然而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臺灣蝨目魚的外銷困境依然沒有解決,蔡當局不該出來解釋一下嗎?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有數據統計,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大陸對臺南蝨目魚每斤收購價格為40至45元左右;而隨著蔡英文上任,兩岸蝨目魚契作正式結束,去年島內外銷的收購價格僅為每斤27至28元,價格落差巨大。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信漁民朋友應該理解了吧……

對此,網友們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人認為蔡英文可能不愛吃蝨目魚~

也有人覺得臺灣漁民是自作自受~

當然,也不乏那些「出謀劃策」的~

針對上述問題,王文宗也表示,民進黨上臺執政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漁民們沒有看到蔡當局賣半尾蝨目魚到大陸,也沒有拿出任何辦法來協助他們提高收入。而沒有了與大陸的契作,島內漁民的生計也成了問題。王文宗哀嘆,單純的商機已被政治操作破壞殆盡。看到這裡,中二仔也禁不住潸然淚下,心疼漁民伯伯有木有!

自去年「520」以來,聲稱要「維持兩岸現狀」的蔡當局,實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一心「去中國化」,令兩岸關係緊縮甚至重回冰點,不只赴臺的大陸遊客銳減、觀光業慘澹,現在看來就連農漁業也慘遭「池魚之殃」,中二仔不禁要問一句:蔡女士,說好的「綠色執政,質量保證」呢?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蝨目魚災情慘 臺灣漁民憂全軍覆沒
    跨年寒流造成雲林、嘉義養殖蝨目魚損失慘重,雲林縣凍斃10餘萬尾,凍傷2、30萬尾,嘉縣通報約6180公斤凍傷;臺南市災情也逐漸浮現,據南縣區漁會估計,七股一帶死亡數量逾5萬尾。本周將有危害更大的溼冷型寒流,養殖漁民大嘆可能「全軍覆沒」。
  • 臺灣人的命也是命 島內民怨沸騰 祖國統一隻有「衝鋒號」!
    但是,更令臺灣人民擔憂的是,島內的肉品市場也已經開始淪陷了。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出口國和第二大豬肉市場,美國出口的豬肉含有「瘦肉精」,已經遭到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抵制,臺灣農委會也曾把「瘦肉精」列為動物用禁藥。早在2007年,阿扁當局因檢驗出美國進口豬肉含有「瘦肉精」而引發民眾抗議,不得不發布暫緩「瘦肉精」解禁政策的公告。
  • 史上最大「人蛇集團」造訪臺灣!蔡當局「新南向」成笑談
    「臺灣包袱鋪,『人蛇』來充數。」大家好,我是一邊關注赴臺遊客越來越少,一邊靜靜地看著蔡當局作妖的迷你「海賊」中二仔~日前,有臺媒總結了目前臺灣中南部觀光業面臨的九大窘境,其中包括墾丁觀光客從4年前的800萬到去年腰斬至400萬;曾當選全臺第一「魅力夜市」的六合夜市現在只剩一半攤商;知名度假村和會館接連停業……臺灣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表示,如今島內的觀光業界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餓」。「大家過去『吃得好』,如今只能期待『吃得飽』。」
  • 臺灣漁協組團赴渝「吆喝」魚獲
    臺灣漁協組團赴渝「吆喝」魚獲 2017-08-10 10:2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重慶8月10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臺灣鮮魚產品推介會昨在此間舉行
  • 1800噸臺灣蝨目魚產品首次登陸上海水產精品展
    (中國臺灣網發 玉龍攝)  中國臺灣網9月28日上海消息 作為今天(28日)開幕的上海購物節國際水產精品展的一項重要展銷內容,1800噸由上海水產集團總經銷的臺灣蝨目魚首次亮相精品展,為上海市民帶來海峽彼岸不一樣的「蝨目魚之鮮」。     據介紹,臺灣蝨目魚被列入ECFA早收清單,將逐步享受零關稅。
  • 蔡英文執政半年為何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
    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執政半年的表現是否滿意呢?不妨看看臺灣的民調結果。據臺灣媒體報導,有島內媒體發布民調稱,58%的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半年來的執政表現不滿意,只有34%滿意。這是臺灣自從1996年實行民選臺當局領導人之後,首位上臺執政半年就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的臺當局領導人。只要略作分析,就能知道蔡英文執政半年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主要有以下原因。
  •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紹興 9月市民可以嘗鮮
    「臺灣第一魚」蝨目魚遊進紹興 9月市民可以嘗鮮 2012年03月07日 08:10:01   本報訊(駐紹興見習記者)近日,在紹興濱海新城「七七丘」的海塗上新挖出近50口魚塘,紹興天元水產負責人蔣天明告訴記者,這是為迎接來自臺灣的蝨目魚做的準備。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
  • 若拜登上臺,美軍會協防臺灣?島內民眾吐露心聲!讓蔡英文失望了
    為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今年以來,美國方面頻頻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中國的底線,除派遣軍機軍艦穿越臺海,多次對臺售武外,美國國內一些政客還叫囂,要在大陸出兵所謂「入侵」臺灣時,武力協防臺灣。對於美國方面有關「協防臺灣」的表態,蔡當局無一不喜出望外並表示感謝。那麼,在拜登上臺後,美軍會協防臺灣嗎?
  • 蔡英文「獨」性不改 臺灣民眾雪上加霜
    一時間,島內本地豬肉價格大漲,各種「臺灣豬」的標識更是五花八門,連羊肉攤也掛上「臺灣豬」的標識。即使這樣,不少消費者還是心存疑慮,有貼滿「臺灣豬」標識的小吃攤攤主哭訴「生意掉了三成」。 對此,島內業界人士指出,「臺灣豬」需求上升,豬價上漲在所難免,但廉價的「萊豬」來臺後,本地業者的成本勢必會增加,基於成本考慮,具有價格優勢的「萊豬」必然會是選項之一,臺灣老百姓怎能不擔心吃到「萊豬」?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指出,每當民進黨遭遇重大質疑甚至抗爭的時候,蔡英文就搬出「謙卑」二字。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7日報導,長期關注萊劑(萊克多巴胺)肉品問題的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臺灣醫師蘇偉碩,疑似因為多次對外發表萊劑毒性以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且堅決反對「萊豬」進口臺灣,被警方通知25日到案說明。對此,臺南市議員謝龍介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 大陸「26條」的暖意與蔡當局的寒意,臺灣民眾會感受不到?
    問題是,臺灣民眾不是傻子,「26條措施」更具可操作性,在陸臺商、臺青乃至臺灣民眾,會感受不到?主流民意真會支持民進黨因「仇中」就把臺灣用圍牆困死的做法嗎?綠營若輪番上演口水戰,只能自陷困境左右為難。一味謾罵攻擊,肯定阻止不了部分臺灣民眾選擇「用腳投票」。如果綠營一味勸阻,又在島內端不出惠及民生的政策牛肉,更是彰顯其執政無能。
  • 「臺灣間諜案」:蔡當局矢口否認當起了鴕鳥
    大陸央視晚間新聞聯播15日播出「反臺灣間諜專題」,指國安機關「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餘起臺諜案,抓獲一批臺諜及運用人員;尤其策反來臺陸生,布建間諜情報網絡,嚴重損害兩岸和平發展大局。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表評論指出,搶在陸生來臺就讀大學院校的開學前,以及陸生畢業返鄉潮前,央視制播反臺諜專題,特別點出臺諜情報機關瞄準陸生群體,利用兩岸擴大交流的有利條件,組織安插大批情報人員在島內高校活動,大肆策反發展人員,極力向大陸滲透。大陸事先通知學校及相關單位收看,《環球時報》也刊出專題,除藉此警告來臺陸生和大陸院校要小心提防外,顯然主要目的是為反控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
  • 全身有260根刺,吃起來又麻煩的蝨目魚為何成為臺灣第一魚?
    在我國的寶島臺灣有一種最具代表性的魚種叫蝨目魚,當地人把它譽為「臺灣家魚」或「臺灣第一魚」,大陸俗稱「狀元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它並非是臺灣土著,而是由臺灣從印尼引進,後來在廣東汕頭地區也試養成功。在臺灣南部,是很多漁民多年來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
  • 蔡當局害怕解放軍採取...
    臺當局「國安局長」日前也坦承,「兩岸最近狀況比以前更緊張,臺灣一直在承擔很大的風險」。就在島內輿論連續猛烈批評蔡當局押錯寶,甚至猜測解放軍可能對臺採取行動之時,蔡當局9日做出「冒然」動作,臺海軍司令部主動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灣」的信息。雖然,隨後遭美國國防部責怪打臉,但這種政治操作的背後,其實暗藏蔡當局試圖轉移焦點的用心,也暴露其吹哨壯膽的做賊心虛。
  • 陳水扁一個重要舉動,講出蔡英文最不想聽到的話,島內民眾激憤
    之後臺媒曝光兩人談話內容,陳水扁做出罕見舉動,不僅在綠營內部掀起波瀾,島內民眾也大吃一驚。 不得不承認,陳水扁說出蔡英文不愛聽的大實話,畢竟現在蘇貞昌可是蔡當局的"開膛手",在臺海議題上叫囂最用力
  • 蔡當局「裝睡」 堪稱臺灣新風景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日前發表評論說,蔡英文過去曾批評馬當局是裝睡的人叫不醒,但經過三個多月後,我們幾乎可以確信,蔡當局比馬當局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只社會叫不醒,連民進黨黨內的人都叫不醒,其裝睡的程度,堪稱臺灣政治的新風景。
  • 「空心蔡」,放過臺灣吧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民望在島內各家機構的民意調查中幾乎都墊底,但她昨天在「520」執政三周年之際時竟自吹自擂「三年有成」,還說「忍受了三年的謾罵,第四年會看到收穫」,擺出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忍辱負重」模樣。如果這三年來只是泛藍陣營對蔡當局不滿,那還情有可原,但親綠機構也顯示蔡英文的民望只有兩成多,自家人都不支持她,足以顯示臺灣社會對蔡英文政府是多麼失望。
  • 擔憂「斷交潮難歇」,島內學者直批蔡英文「夜郎自大,政治幼稚」
    弔詭的是,誰都能看出蔡英文惱羞成怒,但本來要辭職的臺灣「外長」吳釗燮25日卻稱,蔡英文認為過去這段時間「外交表現還算不錯」,所以他不用走人了。島內網民因此怒批臺當局「厚顏無恥」。「斷交」危機中的臺灣民進黨執迷不悟,不從自身尋找癥結所在,只會像從前一樣將責任都歸咎於大陸,甚至擺出一副更加強硬的姿態。
  • 臺南蝨目魚豐產後的「悲歌」
    對於臺灣漁民來說,氣候穩定帶來的豐產並非福音,也可能造成價格崩盤,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無奈的情況?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氣候穩定,臺灣中南地區蝨目魚飼養狀況不錯,卻因疫情影響,外銷卡關,內需市場也減少,漁民擔心價格崩盤,無奈譜寫了一曲豐產後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