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遭惡意攔截,網上銀行被偷偷盜竊幾千萬元 神操作前所未見!

2021-01-11 前瞻網
簡訊遭惡意攔截,網上銀行被偷偷盜竊幾千萬元 神操作前所未見!
 olivia chan • 2020-12-21 18:09:39 來源:前瞻網 E3034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網上銀行真的安全嗎?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消費者,時至今日也沒有人敢給出絕對肯定的答案。

而最近,IBM Trusteer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大規模的網上銀行詐騙活動,犯罪分子利用行動裝置仿真器幾天內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從他人網上銀行帳戶中竊取了數百萬美元。

Trusteer是一家專業的安全廠商,主要保護企業網絡、行動裝置和網絡應用不受網絡罪犯的入侵。美國十大銀行中的7家銀行和英國十大銀行中的9家銀行均是Trusteer的客戶。這家企業於2013年被IBM收購,之後更名為IBM Trusteer。

研究人員稱,這次的行動規模與他們以前所見的不同。

在一樁盜竊案件中,犯罪分子使用了大約20個模擬器模擬了超過1.6萬部手機,這些手機的網上銀行帳戶均已被盜。在另外一個案件中,單個仿真器可以欺騙8100部電子設備。

然後,犯罪分子將用戶名和密碼輸入到在模擬器上運行的銀行應用程式中,並啟動了欺詐性匯票,將資金從被盜帳戶中抽走。

為了繞過銀行用來阻止此類攻擊的保護措施,騙子們使用了與每個被攻破的帳戶持有者對應的設備標識符,並偽造了已知設備使用的GPS位置。這些設備的ID很可能是從被竊用戶的設備上獲得的,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欺詐者假裝他們是用新手機訪問自己帳戶的客戶。攻擊者還能夠通過訪問簡訊繞過多重身份驗證。

IBM Trusteer研究員在一篇帖子中寫道:「這種欺詐操作試圖自動化訪問帳戶、發起交易、接收和竊取驗證碼(在這種情況下是簡訊驗證碼)的過程,在許多情況下使用這些代碼完成非法交易。」

「該團夥創建的數據源、腳本和定製應用程式在一個自動化過程中進行,使他們能夠在幾天內從受害者網上銀行帳戶中轉移走數百萬美元。」

每當犯罪分子成功地掏空一個帳戶時,他們就會關閉訪問該帳戶的欺騙設備,並用一個新設備進行替換。如果被銀行的反欺詐系統拒絕,攻擊者還會對設備進行循環檢查。隨著時間的推移,IBM Trusteer看到犯罪分子啟動了不同的攻擊分支。在一個操作結束後,攻擊者將關閉操作,擦除數據跟蹤,並開始新一輪盜竊。

為了實時監控業務進展,這些犯罪分子截獲了被盜竊設備與銀行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通信。攻擊者還使用日誌和屏幕截圖來跟蹤操作時間。

IBM Trusteer的報告沒有解釋犯罪分子是如何設法竊取簡訊和設備ID的,但他們認為銀行帳戶被惡意軟體或網絡釣魚攻擊過。受影響的銀行帳戶位於美國和歐洲。

為了減少銀行帳戶被盜竊風險,研究人員給出了一些安全建議,包括使用強密碼、學習如何識別釣魚詐騙,以及讓手機免受惡意軟體的侵害。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wired.com/story/massive-fraud-operation-stole-millions-online-bank-account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手機銀行簡訊驗證碼有被攔截風險
    手機銀行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手機遺失;二是手機遭黑客入侵。專家表示,若無動態密碼,若僅憑藉帳號、帳戶的交易密碼和手機驗證碼操作,手機一旦被盜竊或驗證簡訊被複製、攔截,那麼手機銀行的帳戶資金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 網絡安全小黑板:如何安全使用網上銀行
    楊先生因為網上銀行密碼洩露,百萬存款被盜99.5萬。楊先生前一天在銀行卡上存入100萬元,第2天卡內就少了995050元,僅剩下4950元。原來楊先生開通了網上銀行,並設置了網上銀行密碼。但是他以為沒有U盾驗證無法轉帳,故將帳戶、密碼無防備地告訴了他人,結果造成了該事件的發生。
  • 遙控鎖好的汽車不翼而飛 "信號攔截器"網上偷偷賣
    讓他沒想到的是,遙控鎖的信號中途被盜車賊用「信號攔截器」攔截,車子並沒有鎖上,盜車賊大模大樣地打開車門將車開走。  兩年來,賀寧峰、黃湘江兩人,利用這個小小的機器和車主的粗心,竟然盜竊了30多輛汽車。長沙鐵警經過多日偵查,徹底摧毀了這個盜車團夥。昨日,賀寧峰、黃湘江、蔡某被長沙鐵路檢察院批准逮捕。
  • 武漢各銀行攔截被騙款逾千萬元,櫃檯轉帳被騙警情連續18周零發案!
    楚天都市報5月26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王威 吳豔 李鑫)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截至今日,受害人前往銀行櫃檯轉帳被騙的警情,已經連續18個星期零發案。同時,在警方與銀行密切協作配合下,今年以來,武漢市各家銀行共攔截電信詐騙案件轉帳514起,攔截金額1003.25萬元。
  • 男子遭簡訊轟炸卡被盜刷4千 銀行:先可不還帳
    梁先生提供的交易簡訊截圖。 西部網訊(記者 孫鵬) 先是一小時內收到300餘條垃圾簡訊轟炸,後是一次購買6張機票且立即登機。7月3日,西部網報導了西安的梁先生在卡未離身且人在西安的情況下,其中信銀行信用卡遭遇盜刷四千餘元購買貴陽至桂林機票六張一事,報導後,中信銀行在次日與該男子取得聯繫,就盜刷一事進行部分說明,但就梁先生提出個人信息如何洩漏一事,並未進行回應。
  • 武漢今年攔截電信詐騙514起 銀行櫃檯轉帳警情連續18周零發案
    5月26日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經警方與銀行密切協作,今年以來,武漢市各銀行單位共攔截電信詐騙514起,攔截金額1003.25萬元,全市銀行櫃檯轉帳警情連續18周零發案。4月8日下午,武漢市民王先生來到交通銀行一營業網點,要求查詢一筆資金到帳情況。
  • 「呼死你」新套路:550元買軟體 不給錢就打爆
    事件 一天遭1萬多個無主電話騷擾7月15日下午五點,從事網際網路工作的聶先生突然接到電話騷擾。「一分鐘5個電話,響一下就掛斷。一個小時差不多有600個。」聶先生說,自己的手機號是吉祥號碼,對方可能覺得機主比較有錢。
  • 「簡訊嗅探」調查:監控你的簡訊 只要不到30元?
    多位安全圈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小程的遭遇可能與一種被稱為「GSM劫持+簡訊嗅探」的技術有關。其實,這並非個例。此前曾發生過凌晨收到上百條驗證碼,結果發現被盜刷的案件。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項黑產的入門門檻極低,所需代碼均為開源。只需要在網上花費不到30元購買一部摩託羅拉C118手機,黑產從業者便可以窺探到用戶手機內的簡訊內容。在此背景下,盜刷銀行卡成為可能。
  • 垃圾簡訊愈演愈烈 蘋果推信成惡意營銷「絕佳渠道」
    運營商攔截不了,手機安全廠商「集體投降」,這塊iPhone上的「牛皮癬」是如此堅韌,以致許多用戶、果粉以為這類垃圾簡訊是所有中國手機用戶都不能倖免,還有人「自責」因為去過澳門才「中招」了。   雲上貴州一度「躺槍」,被冤枉是垃圾簡訊發送量大增的「禍首」,澳門博彩業管理機構和旅遊局最近也無奈公開聲明跟這些在線博彩營銷簡訊無關。
  • 女子刪了客服微信後發生「噁心事」,手機接連收數條垃圾簡訊
    一開始她向中國電信尋求幫助,電信客服建議停掉簡訊功能再啟用,萬女士嘗試後沒有效果。後來,電信客服向她提供一種簡訊攔截功能。當天中午12:24萬女士發送申請開通信息;下午3點左右,電信反映該業務開通,驗證碼騷擾得以終止。從上午到下午,約4個小時,萬女士總共收到90條這樣的簡訊。
  • 遇到ETC這樣的簡訊千萬別點,已有兩人被騙17728元
    收到這樣的簡訊,千萬不要相信,更不要去點擊連結,因為這是詐騙信息,河南已有2位ETC用戶上當受騙。他們在點擊認證後,帳戶發生非本人交易扣款,分別為7728元、10000元。填信息認證ETC帳戶錢被轉走6月7日,ETC用戶魯先生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反映說他的信用卡發生取現10000元的交易
  • 手機被數百條驗證碼簡訊轟炸?網友:無語了!該怎麼辦
    驗證碼簡訊是我們每天都有可能用到的,如註冊帳號、找回密碼等,但一天幾百條的「驗證碼」,你還HOLD住嗎!近日,有網友抱怨自己的手機突然「炸」了,自己在未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十分鐘內就收到了百餘條不同網站的驗證碼簡訊。
  • 你可能已被惡意APP盯上了
    導讀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玩個遊戲,話費就神不知鬼不覺被扣的經歷。如果發現這種情況你要小心了,因為很有可能你的錢包已經被惡意APP盯上了!前不久,消費者董女士在給《中國消費者報》的投訴信中很是氣憤:「玩了個遊戲,話費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被扣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實測90元催債神器「呼死你」,5分鐘發30次電話182條簡訊
    隨著惡意催債事件頻發,名為「呼死你」的軟體頻頻被媒體曝光。這些軟體利用網絡電話通訊技術進行信息轟炸,被許多網貸平臺及私人放貸者用於催債,可24小時不間斷地撥打欠債人的號碼。據了解,只需80-200元即可購買這種軟體,具體定價則與呼叫號碼的數量有關,一次性呼叫數越多,價格越貴。
  • 垃圾簡訊詐騙屢禁不止 普遍撒網願者上鉤(圖)
    發萬條簡訊總有七八人上當  平均每周收8條垃圾簡訊令人麻木 簡訊詐騙猖獗打擊收效甚微 落網騙子供稱——  昨天是星期日,本想趁周末睡個好覺的林偉徹底憤怒了——從7時30分到10時,他的手機一共響了6次,收到6條簡訊,其中4條是「
  • 熟人發來簡訊也別輕易點!
    ……相信有不少人都收到過類似的簡訊,有的還是熟人發來的,而在簡訊中還附有一個莫名的連結。如果您要是好奇,點開了這個連結,那麼您銀行卡裡的錢很可能就不保了。前不久,安徽淮北的劉先生就遭遇了這類詐騙,險些損失了100多萬元。
  • 9萬銀行客戶數據網上叫賣,黑市售價5千,部分號主曾辦過銀行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羅亦丹 顧志娟)近日,外網曝出國內多家銀行數據洩露並遭黑市兜售,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黑灰產交易平臺上確實出現了售賣「浦發銀行理財客戶數據」的黑產項目,包括客戶姓名、電話、身份證、地址信息。
  • 桂林市公安局關於敦促買賣銀行帳戶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
    凡通過電話、簡訊要求你提供銀行驗證碼,或者聲稱對資金進行審查要你將錢轉到「安全帳戶」的請一概不要相信。 一旦接到此類電話,可到派出所或者撥打110核實。網上貸款騙局案例「好奇害死貓」,貸款2萬,被騙17.4萬。
  • 手機中毒失財30萬 6種簡訊莫點擊
    案例:查看老公視頻未成被騙30.5萬  受害人劉女士是個商人,從廣東老家來臨沂多年,經過多年打拼有了一定的積蓄,可劉女士的好奇心非常重,凡事都要打聽弄個明白,最終吃了大虧。  9月4日深夜10點半,,正準備休息的劉女士突然接到一個手機簡訊,她一看,是客戶王女士發來的。因和王女士好長時間未聯繫,劉女士很快打開了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