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常見於熱帶、亞熱帶草原和具有疏林的荒漠地帶,特別是非洲的鬣狗群聞名於世。從類別來看,鬣狗隸屬於食肉目貓型總科,旗下共分為斑鬣狗、棕鬣狗、條紋鬣狗和土狼四個屬,其中斑鬣狗是鬣狗家族中體型最大、性情最兇猛的一類,而且其「掏肛」絕技更是讓草原上很多動物望而生畏。包括非洲的霸主非洲獅在內,也對它們忌憚三分。
非洲獅對於斑鬣狗群的騷擾,往往只是象徵性地驅趕,或者逼急眼咬死一兩隻,但不會吃鬣狗的肉,一方面是因為獅子捕獵後體力消耗巨大,如果再與鬣狗群真刀真槍地幹,體力會繼續急劇下降,對自己的處境不力,畢竟鬣狗群的整體戰鬥力還是比較恐怖的。另一方面是因為鬣狗是習慣吃腐肉的,它們的肉不像食草動物的肉那樣可口。因此,獅子並沒有強烈的意願對鬣狗殺而食之。
在非洲大草原是,獅子和鬣狗絕對是冤家對頭,鬣狗群一般情況下不會去主動進攻獅子群,因為它們也知道這樣做的代價會很大,說不定還會被反殺,因此只是會從獅子的口中通過投機來偷襲一些食物來吃。但是,當斑鬣狗群碰到那些落單的、老弱病殘或者幼小的獅子,它們有時候也會圍而攻之。
在觀察中人們發現,斑鬣狗在圍攻上述這些獅子之後,對於獅子的屍體往往也不會全部吃完,當然,對於撿到因疾病或者其它原因死亡、或者其它鬣狗群吃剩的單個獅子屍體時也是一樣,有時也會僅僅吃幾口就跑掉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獅肉不可口,對於可以吃腐食的鬣狗來說,這個不是問題。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這些鬣狗的飢餓程度可能不高。由於體型方面不是特別突出,鬣狗的食量並不是很大,在草原上幾乎什麼肉都吃,所以有可能是在撿到獅子屍體之後,吃幾口就飽了,獅子的屍體由於比較巨大,也難以轉移到其它地方。
二是向群內的其它鬣狗傳遞信息。斑鬣狗是社會性比較強的一類動物,它們以一隻雌性為首領,一個群體的數量往往在20隻到80隻不等,捕獵時並非是全體出動。當撿到獅子屍體之後,首先吃幾口填飽自己的肚子,然後就立即回去「告訴」其它的鬣狗過來分享,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節省時間,二是可以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避免引來其它的鬣狗群。
三是害怕獅子群的報復。畢竟鬣狗群和獅群在草原上「不共戴天」,如果在撿到獅子屍體上投入的時間過多,那麼就會有一定的機率碰上其它的獅子,對於獅子來說,如果看到吃它的同伴,有極大的可能會與鬣狗真刀真槍的幹一場,鬣狗的警覺性很高,因此不會這樣冒著很大的風險將獅子肉吃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