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女博士丁克,57歲媽媽卻生二胎:做不做丁克絕不限於生育認知

2020-12-05 騰訊網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34歲女博士選擇丁克生活,57歲的母親催生無望,一怒之下自己生了二胎,於是女博士放話說「養老可以,養娃絕對不行」,面對這一胎和二胎34歲的差距,吃瓜網友們紛紛感嘆孩子何其無辜。

中國人口結構在逐漸發生改變,新生兒的出生率越來越低,老齡化開始嚴重,甚至在2018年還創下了史上出生率最低,從80後到00後短短二十年的時間,人口縮減了35%,哪怕是國家開放了二孩政策,依然有大部分的年輕人無動於衷,這讓一些催生的老人開始另闢蹊徑。

為什麼老人越渴望孩子,年輕人就越恐生呢?

1、孩子對於家庭的作用變了

古人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老人來說,孩子就是一個家族的未來,是血脈的延續。

我們經常能夠從老人的回憶中,發現從前是一個生產力至上的社會,大家都在一個生產隊掙工分,家裡大大小小都在勞動,孩子多就代表勞動力多,所以那時候的女性,主要任務就是生孩子。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裡,養兒是為了防老,孩子對於老人來說,就是晚年生活的保障。同時孩子多了也可以分擔家庭風險,比如在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時,一個孩子拿出10萬元,與5個孩子拿出2萬元,是完全不同的壓力。

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大多數人成年後就離開父母,養兒不絕對等於晚年保障。況且隨著現在的醫療水平增高,各種養老院拔地而起,社會政策中的醫療、社保、退休金,杜絕了看病困難,無人養老的問題,沒有了後顧之憂,對於生娃這種事,就有了新的認知。

況且,現在養娃成本極高,由於競爭壓力加大,教育成了普通家庭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很我父母就不遺餘力地培養孩子。同事家一個3歲的小孩子,在上了書畫、鋼琴、烹飪輔導後,一個月就要交2萬的學費,還不算各種奶粉、輔食和衣服。

將一個孩子普通的養到大學畢業,就要花費將近一百萬,看看這個讓人上頭的開銷,再想想自己的餘額,就冷靜了想要孩子的心。

沒有人不喜歡小孩子,但是當孩子從生產力變成碎鈔機時,生孩子也成為了需要冷靜思考的行為。

2、被選擇生育和主動選擇丁克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是否會選擇丁克?

下面一個多贊回答是這樣說的:「不是是否選擇成為丁克,而是我們根本沒得選擇。」

很多人說女人生孩子天經地義,可是只有女人才知道,生孩子是走了一遭鬼門關,且不說懷孩子到生產女人所要經歷的重重苦難,只說從懷胎十月到孩子呱呱墜地,再到孩子可以上學,其中所需要花費不說,還要浪費女人將近4年的時間,這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幾乎是自殺式的選擇。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件事,一位女員工剛被招進企業發現自己懷孕了,主動跟公司說明情況,並保證不會因為要生孩子影響公司正常運作,但還是被公司在試用期辭退了。

站在企業的角度,雖然不太人性化,但是公司也沒錯,畢竟該名女員工還沒有為企業做過貢獻,卻馬上要享受各種孕期、產檢、產假、哺乳假等帶薪假期。

而且一旦籤定了正式勞動合同,員工懷孕期和哺乳期企業是不能辭退的,所以站在企業的角度,用這個員工的風險和成本都太大了。

但對於這個女員工來說,卻也不太公平。剛剛事業起步,卻又要回歸到起點,用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哺育孩子,離開職場。

世界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四年之後回歸職場自己還能不能適應工作?是否能夠很好地平衡孩子、家庭和職場的關係?這些都是未知數。

丁克家族有一種兩極化的現象,被迫選擇丁克的人,還是希望有孩子的,只不過受到自身條件限制,而那些自身條件良好卻選擇丁克的人,大多是主觀意願的表達。

這一類人又被網友們稱為覺醒者,她們不在將生育看成評價女性的唯一標準,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層次的東西,在馬斯洛的基本層次需要論中,她們屬於自我實現和精神需求,站在人類需求的頂端。

3、選擇丁克,拒絕用奉獻式教育埋葬自己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孩子對於家庭來說,就是維持和延續的紐帶,每當婚姻有了矛盾之後,耳邊總會有人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再忍忍,孩子都這麼大了」、「你離婚是痛快了,可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這些道德綁架的理由,讓很多婚姻不幸的女人,一點點熬過漫長的一生。

古代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說法,對於女性來說,在對待家庭和孩子方面,依然還是奉獻式的教育,完全失去自我,放棄自己的工作、學業、朋友,甚至人生。

看到太多女人渾渾噩噩的活著,這讓清醒的人更害怕,幸福的婚姻不是沒有,可就如同是買彩票一樣,賭贏的機率不大,輸了卻是永不翻身,這種自我迷失,讓她們選擇避開奉獻的開始,絕對不會出現孩子束縛自己。

在對待婚姻的看法上,很多人各不相同,根據調查我們發現,相似家庭經歷的人,看待婚姻的觀點就相同。出生於婚姻不幸的家庭,相對比婚姻幸福的家庭來說,對於另一半的信任和依賴,遠遠不如本身給予安全感。

4、原生家庭的傷害,讓很多女人選擇把悲劇止於自己

同事小趙是一個公司儲備的管理人才,同時也是距離我最近的一對丁克家庭,當在談及為什麼不生孩子時,她回憶起自己的母親說:「你知道我在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自己決定過穿什麼衣服,我連自由吃飯都不允許,每次我媽都是告訴我,全家的錢都花你身上了,如果你考不上好大學,就不用說是我閨女。」

那種場景和壓力,現在想想都感覺窒息,小李說我最害怕不是母親,而是害怕我也成為這種母親。

對待孩子的教育理念,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經常打罵、訓斥,嘲笑他們無用的父母,讓小趙從小就深受負罪感的折磨。可是大多數人在延續了父母的壞習慣時,並不會與父母聯繫到一起,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因為共性而產生的情感盲區,如果不是童年傷害太深,很少有人會意識到父母的關係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

原生家庭帶來的不安,讓女性在設想孩子成長時,對自己產生懷疑,不認為自己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媽媽,這種強烈的要負擔起一個生命的責任感,在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把自己壓垮。

5、寫在最後

一部分人為了丁克而丁克,盲目從眾下的決定,在沒有充分思考和準備下做出的選擇,就形成了一部分人對於丁克家庭的刻板印象,不穩定、生活混亂、毫無保障等等……

我們不能否認一部分丁克是在進行這種生活,可對於這類人來說,沒有思考的選擇就如同在懸崖上閉眼行走,精神的貧瘠讓她們無論是否成為丁克,終將會因為外界的評論和目光,將人生變得一團糟。

對於自由丁克的人來說,婚姻的穩定不是寄託於孩子,也不是寄託於自己的依附,自身的安全感同樣不是來源於家庭,生活不是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光中,而是在有足夠的能力的獨立,在精神上的富足,在沒有孩子之後,讓人生完全屬於自己。

能不能生孩子和是否生孩子,都是一名女性的自由,任何一位女性都有選擇自己是否成為母親的權利。女性和母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卻被人將女性直接定義為母親,對於丁克女性抱有極大的惡意,仿佛放棄生孩子,就是放棄了作為女人的資格。

無論是不是選擇丁克,對於女性來說,絕對不是只能生育的認知。

在央視演說【後浪】中,陳冰說:「你們擁有了我們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與壞都是主觀上相對的看法,任何被堅定的選擇,都是值得佩服的精神,丁克家庭究竟好不好,會帶來什麼影響,實質上並不取決於結果的好壞,而是你是否正在行使自由選擇的權利掌控自己的人生。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51歲奶奶因「家裡冷清」生二胎,兒子兒媳全反對,3歲孫子:好!
    40歲以上的女性身體素質會相對較差,並不適合生育,所以在決定二胎問題時應該慎重,同時應該參考其他家庭成員的意見,別因為二胎讓原本溫馨的家庭四分五裂。思來想去,夏阿姨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要生二胎,兒子知道時,夏阿姨已經懷孕了,兒子兒媳全都表示反對,夏阿姨卻堅持要生,只有小孫子支持,夏阿姨問孫子,「奶奶給你生個小夥伴好不好?」孫子興奮的直說好。 幸運的是夏阿姨生育後身體只是略微有些虛弱,沒有出現其它問題。3歲的小孫子看見家裡添了新成員激動不已,指著小寶寶喊:「我有弟弟了!」
  • 34歲張嘉兒成功懷上二胎,並表示:爸爸希望我生兒子!
    今天小編跟大家說的這位明星就是就是34歲的張嘉兒,她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宣布消息:自己成功懷上二胎非常高興,對孩子會更加的關心和親切。能夠看出懷上二胎的張嘉兒非常高興,她也很期待小寶貝的到來。並且之後她上傳了一段與小寶貝女兒的對話,她問女兒:媽媽肚子裡有什麼?女兒回答是:BB。最後女兒還主動親吻了媽媽,這樣的畫面特別溫馨,也讓人感到羨慕。
  • 想生二胎,老大老二差幾歲比較好呢?聽聽二胎媽媽們怎麼說
    文|好孕姐現在身邊生二胎的媽媽越來越多,朋友去年8月孩子才出生,前兩天見她的時候,她就已經盤算著要老二了,她認為反正都決定要兩個孩子了,自己現在又沒有上班,不如趁熱打鐵,再要一個。可是她媽媽卻讓她推遲兩年再要,說兩個孩子挨得太近不好照顧。
  • 「全面二胎」刷爆廣州醫院門診 生二胎需注意什麼?
    在位於康王中路的廣州伊莉莎白婦產醫院四樓不孕不育科,大粵網小編見到了正在忙碌的伍鱧君主任,她表示:再生育人群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高齡生育能力下降,缺陷兒出生比例大、圍產兒併發症(早產、胎兒宮內死亡)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增加等。二胎全面放開的消息公布以來,前來諮詢二胎的媽媽非常多,大家的疑問主要集中在「二胎該不該生「「高齡媽媽如何備孕」「生二胎要做什麼檢查」等問題。
  • 女兒選擇丁克,57歲母親怒髮衝冠生二胎:我當不了姥你就當姐
    什麼是丁克呢,簡單直白點來說,就是有生育能力,卻不想要生孩子的。或許對於老一輩人看來,女人結婚生孩子,天經地義,但是對於丁克一族來說,自己好像並沒有這個義務,不想生完全就可以不生。陳阿姨今年已經57歲了,一家三口,一個女兒,自己跟老伴都是退休的工人。有一定的收入,所以退休之後日子過得也比較清閒,女兒呢學習很好,碩士畢業之後,直接留在大城市裡工作。
  • 年輕人生不生二胎?不要著急做決定,不出10年獨生家庭差距拉大
    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與策略來看,自2011年就已經逐步開始採取措施,我國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即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可以再生育第二胎。從2015年10月以後,我國即放開要求,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生育二孩。可現如今,對於年輕人要不要生二胎,大家的看法還是迥然不同。
  • 34歲媽媽連生7胎原因曝光,理由讓人無法理解,網友:白生了
    這位媽媽今年34歲,她在13年的時間裡連生7個孩子,大女兒和二兒子分別在2006年和2007年出生。可能是接連生下四個兒子,媽媽照顧不過來,就放慢了生娃的腳步。不過,被網友戲稱為「生娃機器」的她卻始終懷著繼續生育的心,終於在2016年生下老五、2018年生下老六。
  • 生二胎孕前要做哪些檢查 生二胎要注意哪些事
    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想要再生一個寶寶,今天小編帶來的話題便是生二胎孕前要做哪些檢查、生二胎需知, 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寶爸寶媽哦。生二胎孕前要做哪些檢查生二胎不僅女士要做孕前檢查,男士同樣要做孕前檢查,下面來看一看生二胎之前男士女士都要做哪些檢查吧。
  • 57歲謝東下鄉演出顯落魄,唱歌連氣都接不上,還想生二胎嚇到嬌妻
    視頻中,57歲的謝東身穿銀白色羽絨服在舞臺上放聲歌唱,只是這典禮現場看起來未免有點簡陋,他身後的大屏幕播出畫面都是模糊的,舞臺上也只是簡單的鋪了一層紅毯。
  • 古巨基妻子52歲高齡產子,67歲老婦自然受孕,女性懷孕有年齡限制嗎?
    2016年,48歲的伊能靜生下了二胎女兒小米粒。章子怡40歲生二胎,賈靜雯42歲時生下第三個女兒Bo妞,林青霞生兩個孩子時分別是41歲和46歲,劉若英45歲剖腹產下兒子......2018年8月19日,馬上48歲的鐘麗緹髮長文回復網友對她身體走形的批評,稱正在配合醫生調理身體,做試管嬰兒。
  • 韓國做試管入醫保?44歲鹹素媛二胎做試管嬰兒,每天往肚子打針
    如果在事業上升期回家結婚生娃,再復出的時候,工作是不可能會在那等你。吳昕也是如此的想法,這個社會對女人和男人永遠都不是公平的。在大齡遇到了合適的對象,可是身體已經不等人了。女性都有一個最佳生育年齡就是23到30歲之間。時下越來越多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她們年輕的時候拼事業。比如鹹素媛就是這樣一個女生,到了43歲才剖腹生下一個女兒,如今女兒才5個月,44歲的她又想要生二胎了。
  • 老公威脅老婆「不生二胎就離婚」:劇情太狗血
    大家應該都聽過重男輕女、不生就離婚等等此類的新聞,近日,一對夫妻的聊天記錄在網絡上曝光,這位老公只因為第一胎是個女兒,一定要女方生二胎,而且二胎最好是個男孩子,如果不生二胎,就要離婚。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 一胎二胎辯論賽,到底要生幾個好
    從女性生育的角度來看,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的獨立自主意識越強,女人頂住一片天的現象讓更多女性成為大齡女青年,很多都是二十五歲甚至三十歲以後才結婚的,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29歲,但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卻越來越多,本來結婚生子就比較晚,加上追二胎,很多女性容易成為高齡產婦,夫妻雙方年齡越大越不利於優生優育。
  • 媽媽收拾孩子書桌,看到10歲女兒的「作文」後,不禁淚流滿面
    隨著新時代年輕父母們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許多父母都考慮著生育二胎,不少父母更是已經完成了這個「重任」。然而許多父母只考慮到生二胎會給家庭帶來的變化,缺沒有考慮到二胎的到來也會給大寶的生活帶來不容小覷的影響。
  • 生育率破警戒線的背後:給你看一張表,誰能給我一個生二胎的理由
    開心果爺爺看到這個消息之後,立馬來催我們:"趕緊響應國家號召,生二胎啊!你們這一個個不生,等到啥時候生?"催生,在現在家庭中,絕不少見。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早已和過去不一樣,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壓力,自己的決定。
  • 3歲女兒陪著二胎媽媽產檢 讓睡著的媽媽枕在自己肩膀上
    3歲女兒陪著二胎媽媽產檢 讓睡著的媽媽枕在自己肩膀上時間:2020-10-08 07: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歲女兒陪著二胎媽媽產檢 讓睡著的媽媽枕在自己肩膀上 10月6日,重慶一位二胎媽媽因早起產檢,在醫院椅子上睡著了,身旁的3歲女兒見狀,把媽媽的頭抱在懷裡。
  • 41歲產婦生二胎遭遇疤痕妊娠 置入球囊順利生產
    剖腹產媽媽再懷孕胎盤「罩住」宮頸內口  福州的曉若是位41歲的高齡產婦,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的她,今年好不容易再次妊娠。  曉若在醫院做B超檢查時,顯示為「疤痕妊娠」,同時發現患有前置胎盤且合併胎盤植入。「孕婦的胎盤就像臉盆一般,整個罩住了宮頸內口。」
  • 一個二胎媽媽的忠告:夫妻倆感情不好,千萬不要生二胎!
    簡萍的二寶才五個月,也是難纏的時候;大寶呢,三歲多,剛上幼兒園。或許在旁人看來,簡萍很幸福,一兒一女,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可是只有她知道自己有多累。本來簡萍還有婆婆幫忙的,可是婆婆老家出了點事情,也就回去了,兩個孩子全落在簡萍一個人身上。不得不說,女人要為生育承擔很多的風險,在婚姻裡更是要權衡家庭和事業。
  • 章子怡40歲還在生二胎,我老公都為我結紮了
    都說女人最好的生育年齡在23-28歲之間,最好不要超過30歲。 可已然40歲的章子怡,雖為高齡產婦,但舉手投足間,風採依舊不減當年。 然而奚夢瑤這邊生完還沒恢復多久,何猷君就在接受採訪時說已經準備了一份大禮,更揚言想生3個孩子以上。 「希望何廣燊有弟弟或妹妹,可能太太聽到不開心,好辛苦」。
  • 媽媽生二胎,大寶抱著小寶笑出了鵝叫聲
    文丨池沐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有計劃地實行二胎計劃,新生兒的降生,雖然會讓父母手忙腳亂,但更多的是給家庭帶來了歡樂。一位二胎媽媽,生了老二之後,大寶看到妹妹的那一刻,抱著小妹妹,笑得十分開心,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寶開心的心情。看到大寶如此開心,媽媽心中也是十分欣慰吧?最為媽媽,最幸福的莫過於兩個孩子能夠相親相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