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直被一位媽媽纏著,她還沒確診的兒子,只是有些行為類自閉症行為,於是每天在網上查找自閉症相關信息,心理一直在自我判斷著他是屬於中度、重度自閉症?有時感覺孩子挺聰明的呀,只是有時在語言表達上不夠主動,我們問的問題不太愛回答……他是否有智力問題……這兩天帶孩子在機構裡訓練,看到那些比他大的嚴重的自閉症孩子,家人說幾年來不停的訓練,一直沒什麼變化……內心焦慮的不得了,我的孩子會不會也會這樣?昨天也接到類似孩子行為的家長,真是不同狀態的家長,看待孩子及判斷家長自己需要的選擇完全不同。這位家長明顯感覺非常淡定、平靜,她在冷靜的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在通話的過程中,我幫助她分析了孩子的行為及給了相應的指導,明顯感覺媽媽更加的對自己孩子有信心,而且也感覺到父母對孩子的接納度和家長不同性格,對孩子影響的不同。
無論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什麼行為、問題,與我們的環境有非常大的影響,類似基因原因的說法,那樣的機率很小很小,頂多父母的性格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我們的教養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雖然我們的性格從小被塑形了,但是它會向相類似的性格平衡發展的,所以只要我們給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成長環境,任何孩子都會成長的很好。家長的認知就是孩子成長的路的方向,環境直接決定孩子的發展。給孩子鋪好成長的路就已經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加油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