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我還是比較愛看書的,那個時候基本上一有時間都會泡在圖書館,可我從來沒有遇見過很好看的小哥哥,唯一的遺憾。大四畢業,大家都忙著寫論文的時候我假裝去圖書館搜資料,實際上去偷偷看了好多電影,大部分都是因為演員,只有這一部,因為名字: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我真的覺得這個名字的電影劇情一定是這樣的:有一天人類一醒來,發現身邊的貓都不見了,然後無論是人還是生物,還是自然都開始出現問題,從而開始引人深思這個世界的生態平衡,貓對於人類的重要性等諸如此類。但是並沒有,事實上貓從來沒有消失,真正消失的是我們。
男主是一個將死之人,死神是個調皮的中年大叔,他告訴男主可以用世界上某種東西消失為代價而獲得一天的生命權利,男主糾結再三還是答應了,因為在他看來消失與不消失,對這個世界本身沒有什麼影響。第一樣他選的是電話。在決定之前用電話約出了前女友,愉快的聊天回憶,談到彼此認識是因為一個打錯的電話。回家的電車上專屬的死神來了,奪走了電話,就這樣在人的認知裡電話根本不存在,所以男主和前女友就從來也沒有認識過,一切關於電話的聯繫都被斬斷。惆悵難受的男主卻沒有放棄以這種方式獲得生命的行為,死神一再戳中他內心的軟弱點「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的吧。」
第二樣他選的是電影。這是和朋友的羈絆,曾經要以一直給你介紹電影方式來羈絆一生卻在自我生命訴求之下顯得渺小。消失之前去了和朋友經常去的電影院,他突然像個瘋子一樣告訴售票員電影馬上就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歇斯底裡沒有人理解,他就這樣看著死神拿走電影,自己站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男主想起和女友一起去阿根廷遇見的一個日本背包客。這個背包客對生命是不屑用時間來衡量,不認同生命應該被計時,生命沿途的風景遠比珍惜時間要美。對於生命訴求不高的人來說,生命可能隨時結束在一瞬間。陽光耀眼的正午,車水馬龍,人聲沸鼎,就在背包客和男主他們分別的時候出車禍,死了,背包客躺在一輛車旁邊,背包散落,絲毫沒有影響周邊的人。
背包客的死也讓男主前女友對於生命有了新的認識,「一個人從世界上消失了誰都不會影響到,太陽依舊東升西落」。生命的脆弱和不確定性,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好好珍惜生命和生命裡的存在。他們一起去了《春光乍洩》裡的伊瓜蘇大瀑布,黎耀輝說「站在這裡的本該是兩個人」。男主高喊,「活下去,活下去」,女生說「我們分手吧,但是你知道的,我們並不是討厭彼此而分的手。」
貓是男主和母親的聯繫。小時候撿了一隻貓回家,母親對貓過敏但為了兒子的善良還是收養了它,之後一直與貓為伴,給它取名字叫生菜,後來生菜死在母親的懷裡,母親失落的送走生菜,終日鬱鬱寡歡,父親和男主都很心疼決定找貓來代替,於是有了包心菜(第二隻貓的名字)也就是現在男主家裡的貓,那是母親託付給他的貓。死神說要貓消失之後,男主夜裡醒來沒有看見包心菜,害怕的到處去找,外面的瓢潑大雨,也許男主哭了吧,要是貓消失了,那他和母親的聯繫呢,以及中間和父親為數不多的關聯呢?尋找無果之後回家,看見包心菜,也看到了一封信,那是母親的遺筆,和前女友見面之後前女友寄出的。信很短,只是告訴他她很愛他,想要為他做什麼卻來不及,只能誇誇他的優點。
男主在這樣的溫情之中知道了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無論是什麼都是不可缺少了,於是他放棄了消失貓而延續自己一天的生命,同時也知道了在如果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誰會受到影響。他對貓說:回家吧。我看了一眼在旁邊睡得直打呼嚕的王不掛,認真思考我消失了他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