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2020-12-03 騰訊網

「憑我一身力氣,再加上勤奮,怎麼就無法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祥子多年來一直想不通的事兒,其實老馬頭兒說的一句話中,就能找到答案:

「告訴你,我不定哪天就凍死,我算是明白了,幹苦活兒的打算獨自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一個人能有什麼蹦兒?看見過螞蚱吧?獨自一個兒也蹦得怪遠的,可是教個小孩子逮住,用線兒拴上,連飛也飛不起來。趕到成了群,打成陣,哼,一陣就把整頃的莊稼吃淨,誰也沒法兒治它們!」

——《駱駝祥子·第23章》祥子與老馬頭兒(小馬兒的祖父)的對話

祥子之所以變成被小孩兒拴在線上的螞蚱,並不是因為他的單打獨鬥,而是在於,他只想著「憋大招」擁有自己的車,而不去尋找到「蝗蟲成災」那樣的機會。

圖 | 弱小的蝗蟲成群結隊後也會成為災害

一旦我們做出了某種選擇,就好像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經驗上的慣性力量,會使這一選擇在我們的意識中不斷自我強化,並且將我們圍困在其中。這就是所謂的路徑依賴。

也正是因為「擁有自己的一輛車」實現獨立自由的執念,駱駝祥子一步步將自己推向了墮落的深淵。

面對《駱駝祥子》的悲劇,很多讀者會將祥子命運多舛歸結為時運不濟。但實事上,祥子即使沒有丟失他買的洋車,也實現不了他的人生目標。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了解到《駱駝祥子》小說的社會時代背景,以及北平的實際社會經濟狀況,我們就容易理解了。

《駱駝祥子》的社會背景

老舍先生在小說中並沒有寫明故事的具體時間,但我們可以去推測。

小說開頭祥子被抓壯丁的那次,應該是1928年的國民政府北伐,因為小說提到了阮明是向國民黨黨部告發的曹先生。國民黨入主北平後,與地方政府、當地舊勢力,都存在激烈的權力之爭。洋車夫總工會當然是各派系的必爭之地。

圖 | 北平舊照

小說結尾寫道:阮明在發動洋車夫鬧事後,祥子出賣了他,最後阮明被槍斃。這件事的歷史原型之一,是1929年的北平洋車夫打砸電車事件。那次暴動引起全城動蕩,事件平息後,有四名組織者被槍決。這起事件的推手,是國民黨中的兩派在爭奪工會控制權。

小說最後一章有這麼一句話:「北平自從被封為故都,它的排場,手藝,吃食,言語,巡警……已慢慢的向四外流動,去找那與天子有同樣威嚴的人和財力的地方去助威。」而北京改名為北平,降格為省轄市成為故都,是1928年的事。

所以《駱駝祥子》小說所描繪的時代背景,應該是1928年前後的北平。

1928年以後,日漸蕭條的北平經濟

1928年後,北平經濟日益蕭條,然而,與日漸下行的經濟成對比的是,洋車夫的從業人數竟然反而急劇增加。1927年,全市的車夫有五萬五千人,到1936年,這個數字達到了十萬人,佔同時期全市成年男性的近六分之一。也就是說,至少每6.5個北平人,就有1個是靠拉洋車來餬口的。

圖 | 北平的洋車夫

正如老舍先生在小說中所說,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北平大量權貴和富人隨同政府機關南遷,造成了北平各行各業的大蕭條。全市三萬多家商鋪,當年倒閉了3500家。有人估算過,北京的政府南遷以後,全市失業人口達到了30萬。

當時,很多洋車夫在等活兒時都在讀書看報。這說明了什麼?這可不是說民國的教育搞得好,而是意味著原本認字的人,因為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拉車。連當時的一些底層公務員,下班以後,也要拉幾趟洋車來貼補家用。甚至連名校大學畢業生都因為找不到工作去拉洋車。這代表著北平的就業出現了嚴重問題,許多人的社會階層在下滑。

圖 | 車夫是把窩窩頭變成血,滴在馬路上

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即便是中產家庭的月收入,也不過30塊大洋左右。當時一個強壯的車夫,就算每天拉12個小時的活兒,也只能賺5毛到6毛,其中,車份是1毛5,佔收入的四分之一。所以,祥子為了當初買車那100塊大洋,他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累死累活地攢了三年。

隨著技術創新帶來的產業升級,洋車夫已經成為夕陽行業

駱駝祥子所處的時代,北平已經通了電車。1924年,北平電車公司正式運營,到1929年建成了電車環線。據1933 年統計,電車公司有車路工人 604 人,其中一線的司機生、售票生就有450 人。可見,儘管工業化水平十分有限,但當時北平的交通運輸業也在努力地發展。

圖 | 北平的電車

然而,從祥子這樣洋車夫的視角看,並沒有察覺到這樣一個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祥子依然做著自己的夢: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再拉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買輛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車廠子了!

然而,自古長考出臭棋。祥子能夠憑藉一己之力買上自己的車,確實是很了不起。但是,結合當時北平的社會、經濟、行業狀況來看,祥子的人生目標,從戰略上來說就已經錯了。

圖 | 「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已經成為祥子的心魔

前面我們說過,1929年,發生了北平洋車夫打砸電車暴動事件。雖然背後有國民黨勢力的挑唆,但其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洋車夫們看不到產業升級導致自己的行業沒落的大趨勢,而將自己的不滿,簡單地歸結於電車搶了自己的生意。

車夫們擾亂治安、阻礙公交,只會讓公眾更加反感。到1946年,國民政府正式發布取締洋車的政令,於是,洋車行業在五十年代後徹底絕跡。

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無法彌補戰略上犯下的過錯

祥子那買車、開車行的目標,從開始就定錯了,越堅持,錯得就越厲害。這個行業不僅是下滑嚴重、即將滅亡,而且也成了聚集貧困現象的黑洞。從人生和擇業上看,都應該儘快止損,尋找新出路。

其實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能做成一件事,並不是在於你本領有多強,而是在於你會順勢而為。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孫子兵法·勢篇》

意思是: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指望通過造成有利態勢去奪取勝利,而不去苛求部眾。所以,他能不考慮人的主觀因素,而依靠兵勢作用的充分發揮。駕御兵勢,指揮部眾作戰,就如同轉動木石一樣。木石的特性是:放在安穩平坦之處就會靜止,而放在高峻險陡之地就會滾動;方的就會靜止,圓的就會滾動。所以,善於指揮軍隊作戰所造成的態勢,就如同將圓石從萬丈高山滾下來那樣,這就是所謂「勢」。

普通人再怎麼努力,斤斤計較,如果捕捉不到趨勢的變化,最後只能混到社會的末梢;相反的是,如果能夠把握住時代的趨勢,於萬仞之山上推千斤之石,結果會怎麼樣?用雷軍的話說:「在風口上,豬可能都會飛起來」。

圖 | 風口上,飛起來的豬

這就是所謂的,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無法彌補戰略上犯下的過錯。也正是因為這樣,既勤勞又本分的祥子,卻依然擺脫不了貧窮的命運,最後只能在怨天尤人的情緒中自甘墮落。

當然,祥子只是個文學人物,我們沒有必要苛求他。我們解讀文學人物是為了觀照現實,「今夜思量千條路,明朝依舊賣豆腐」,駱駝祥子的遭遇,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

如果讀過《駱駝祥子》的故事,你也肯定感悟到了:我們個體越是微小,越不能放棄對時代的側風、各類趨勢的關心和判斷。英雄是發現和推動趨勢的人,而我們普通人的選擇,是理智地跟隨趨勢,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小目標。趨勢像一陣波浪,大的浪花疊加著小的浪花,一層層地將時代向前推進。我們誰都無法保證自己能對趨勢精準把握,但是,我們在面對生活和就業中的一些重要選擇時,必須要慎重考慮,千萬可別搞錯了方向。

相關焦點

  • 《駱駝祥子》:老舍先生的靈魂拷問,如何像狗一樣毫無尊嚴地活著
    祥子的一生是悲劇的,也是戲劇的。他來自農村,雖然是個一無所有的破產農民,但是他勤勞、樸實,那農村人獨有的忠厚教養一直在他的心裡。他有著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個小小的底層勞動者的理想,他希望能夠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買到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雖然生活艱苦異常,可是有著駱駝一般的積極性與堅韌精神的他,忍受著一切的委屈,堅強的活著。
  • 《駱駝祥子》裡造成祥子前後判若兩人的原因是什麼?
    以前,我特別羨慕別人。羨慕有的人含著金鑰匙出生,他的起跑線是多少人努力奔跑都達不到的終點;我也羨慕有的人長得漂亮,老天給了一副好皮囊,可以享受很多特權;我也羨慕過特別有才華的人,走到哪裡都會閃閃發光。現在,我不羨慕任何人,並不是我變得強大了,而是我找到了很多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的途徑。
  •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之後祥子通過努力做了上等車夫,離幸福生活如此之近。沒有什麼勤勞勇敢、充滿希望的年輕人更讓人動容了。此時的祥子,無疑是了不起的,讓人喜愛的,亦如這個時代許許多多從貧瘠中走出來,想憑努力在大城市為自己搏一方天地、掙一塊立足之地的年輕人,他們像朝陽一樣赤誠而可愛。但現實很快打來了第一記重拳——戰亂中祥子被抓去做壯丁,車被收繳。
  • 《駱駝祥子》中虎妞作為一名女性的悲慘命運
    在以前《駱駝祥子》我們關注的對象主要是祥子,下面我們把聚光燈給虎妞,看看在舊社會時期主要人物虎妞,她到底有沒有得到她父親以及作為她丈夫祥子的關愛。虎妞作為女兒,沒有感受到父親的疼愛。虎妞文中是這樣說的,虎妞長得虎頭虎腦,嚇住了男人,她幫父親辦事是把好手,沒人要她做太太。
  • 《駱駝祥子》裡的一個女人,作者和祥子都嫌棄,讀者卻深深同情
    《駱駝祥子》講述了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翔子的悲劇故事。青年祥子從農村來到城市,渴望通過自己的誠實和勤勞創造自己的新生活,但在黑暗的舊社會,他的理想一次次地破滅,他從希望走向絕望,從絕望走向墮落。祥子一直沒有買上車,於是只能住在車廠裡。車廠的老闆是劉四,以及劉四三十多歲的女兒虎妞。劉四是一個老光棍,至於虎妞也沒有交代。一般的小說會寫,某某財主,年近七十,膝下唯有一掌上明珠,年方十六,生得是如花似玉。然而可憐的虎妞,卻長得像男人一樣,和父親劉四共同支撐這個車廠,成天和男人打交道,難免也變得像個男人。
  • 你知道沙漠中的駱駝為何如此聽話嗎,你是否也被這個繩子束縛著
    沙漠中的駱駝為何如此聽話,你是否也被這個繩子束縛著看到有網友詢問駱駝繩子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不到之處,請多多見諒!在沙漠上,駱駝是人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飼養駱駝。馴服駱駝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駱駝的個子很大,力氣自然也是驚人。
  • 10分鐘快速讀名著:《 駱駝祥子》每章概括
    第四章: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裡,迷迷糊糊地過了三天。這三天裡,他與三匹駱駝的關係由夢話或胡話中被人家聽了去,從此他便有了「駱駝祥子」的綽號。他強打精神,回到人和車廠。人和車廠老闆劉四爺,有個女兒叫虎妞。祥子將賣駱駝所得除掉路上花費剩餘的三十元寄存在劉四爺那裡,希望繼續積攢,再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 駱駝祥子是怎麼從一個積極向上的青年,變成頹廢墮落的悲劇人物?
    迷信自己的體魄,使他俯下腰來賣傻力氣,所以當他以駱駝的姿態奔跑在北平的街頭巷尾時,他是認為天無絕人之路的。  但是,祥子在都市中拉洋車,勞動力與貨幣的交換是直接進行的,往往有「多於希望的報酬」,這樣他那憨厚純樸的性格變得複雜了。譬如他的「手不拾閒」,既表現了他的勤勞,又是向鄙視他的環境顯示他的頑強存在,同時也是為了多掙些錢,勞動行為商業化了。
  • 再讀《駱駝祥子》:為了活著拼盡了全力,卻用潦草了卻這一生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了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希望通過個人的奮鬥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祥子原本淳樸善良、勤勞肯幹,他在舊北平的底層社會裡拉洋車,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討生活。祥子一生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人力車,然而無論他如何努力和掙扎,他的夢想在歷經各種波折之後還是落空了。
  • 第三屆徵文大賽|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
    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作者陸佳妮「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合上書本,我不免為祥子的悲慘命運唏噓……祥子曾經是多麼的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所有用來讚美勞動人民的詞,放在他身上都不過分。他每天拼命的拉車,三年時光,他也終於買上了自己的第一輛車。但是,他的車被亂兵搶走,被虎妞誘騙,積攢的買車錢被孫偵探搶走……祥子的人格在一點點的崩塌,思想在一點點的腐朽。
  • 小紅襖浮出水面,徐天依然無腦,誰注意到駱駝出現了幾次
    雖說劇情有點瑕疵,但是依然值得我們去發掘它的閃光點。在2月14日情人節播出的《新世界》,編劇終於良心一回,將觀眾心中謎團解開,那就是「小紅襖」的身份曝光。在徐天與老闆的交談得知「小紅襖」就是人畜無害的十七,觀眾終於不要在長根和十七兩個人中糾結了。有的網友甚至還開玩笑說「小紅襖」是祥子,因為經常出現駱駝,不知是否是因為小學文章《駱駝祥子》背多了。
  • 歌劇《駱駝祥子》:用世界藝術語言傳遞中國聲音
    原創歌劇《駱駝祥子》劇照「每年觀一劇」,是國家大劇院自成立以來一年一度舉行的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的固定安排而「國家大劇院2014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開幕之時,恰是備受矚目的歌劇《駱駝祥子》首演當日,這使得今年的論壇與往年相比有了更不尋常的內涵。《駱駝祥子》是大劇院推出的更具藝術探索精神的原創歌劇,而且駱駝祥子的題材無論對於劇本還是音樂都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因為人們太熟悉老舍的小說原作、人藝的話劇以及凌子風執導、張豐毅和斯琴高娃主演的電影。
  • 《駱駝祥子》:若為女子,寧做虎妞,不做小福子
    比如老舍先生這本《駱駝祥子》。小時候看它,對祥子和小福子滿懷同情,對虎妞厭惡滿滿。人到中年再看它,又生發出許多不同的感觸。祥子一直說自己的悲劇是虎妞造成的,但在我看來,虎妞的悲劇裡祥子也出了「很大力氣」。如果祥子肯聽虎妞的話,早早去找老丈人求情講和,他們便可以名正言順地把老爺子的車廠繼承過來,和和樂樂地過安穩日子。那樣一來,祥子不會累垮,虎妞也不會難產而死。
  • 「祥子仇富」的背後不是嫉妒,是一個警告,如果美德不協調
    小說《駱駝祥子》寫於老舍辭去山東大學教授職務,投身寫作。這本書《駱駝祥子》是在《宇宙風》中序列化的,該書由人類圖書館正式出版。他回到齊魯大學任教。十獨自去武漢。這是另一個與武漢有關的故事。我寫的時候忍不住啞口無言。我突然想到寫駱駝祥子的機會,因為我看到了另一個女孩的視頻。她在視頻中說了一個關於仇富的問題。這個問題與老舍在這部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是相當一致的。
  • 駱駝有天敵嗎?為什麼沒有聽說過動物捕殺駱駝?你知道原因嗎?
    駱駝這種動物,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它非常能忍飢耐渴,它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生存14天,沒有食物的條件下生存30天,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活動,生存能力極強,因此在沙漠之中它是一種非常好的代步工具,被稱之為「沙漠之舟」,這也足以說明駱駝確實不一般。
  • 彭于晏馬思純主演張愛玲這部小說,卻被說更適合演《駱駝祥子》?
    張愛玲在原著裡寫過男女主角的外貌:葛薇龍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人,打扮起來slay全場,粉蒸肉一樣的上海女人。喬琪喬是有高貴浪蕩氣質的古代貴公子,瘦高、蒼白、單薄,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這個人貪圖享樂,玩世不恭,除了好看和勾女手段之外沒有任何本事。但是彭于晏有著ABC的小麥色,還是眾所周知的身材優越,姜文也要親自上手摸的程度。
  • 被賣掉的老駱駝獨行百公裡找到舊主人,通人性的動物令人感動
    近日一頭年邁的駱駝成了「名星」,它獨行百公裡回到了養他的舊主人家裡,感動了很多人。內蒙古牧民特木熱是個勤勞純樸的牧民,他和妻子生活在烏拉特草原上,他們家裡養了六十多頭駱駝,個個膘肥體壯,其中一頭不戴鼻棍的駱駝深受特木熱一家人的喜愛,這頭駱駝就是特木熱以前賣掉又跋山涉水自己找回家的駱駝。
  • 薛之謙:因為你的《駱駝》我殺了我的「駱駝」
    第一次聽你的《駱駝》是工作第二年,當「是什麼在召喚我提醒我,我懦弱過猶豫過,若我能掙脫那繩索,旁若無人見我來議論我」唱出來時,媽呀,直擊我的靈魂啊醍醐灌頂有沒有,當時渴望自由的靈魂就是搬來雷峰塔估計都鎮不住,懷揣著躁動的心向閨蜜訴說「我要掙脫繩索追尋唯我獨大的自由」,閨蜜卻對著她那剛生完狗寶寶的雲裳說「你看她那一副仿佛越獄成功後的白痴樣,越獄後的日子什麼樣估計都沒想呢
  • 新世界小紅襖和駱駝有什麼關係 駱駝是在暗示什麼
    這次小紅襖再次出手作案,依然沒有留下太多線索。不過很多觀眾已經發現,每次小紅襖出現都會有駱駝這個東西,這會不會是一種暗示呢?小紅襖和駱駝究竟有什麼關係?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番,不妨一起看看吧。  小紅襖和駱駝有什麼關係  在《新世界》關於小紅襖的劇情中,每每他出現都有駱駝存在,他殺小朵的時候有駱駝,小朵出現的茶館也有駱駝,此次他二次作案同樣有駱駝。
  • 一首爆火的《沙漠駱駝》引得某魚頭牌歌姬馮提莫、阿冷、二珂合唱
    大家好我是蘿蔔,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前段時間網絡上真的是爆火的一首歌曲《沙漠駱駝》,沙漠駱駝是由展展和羅羅演唱,該歌將西域風情,流行因素、搖滾和民謠風格合為一體,也就是通過抖音的一段短視頻迅速火爆網絡,引來各路網紅、主播以及網友的翻唱和熱議,有網友甚至評論留言「麻煩我去世的時候就放這首歌,我要一路嗨到地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