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是怎麼從一個積極向上的青年,變成頹廢墮落的悲劇人物?

2021-01-11 你都要從落魄中

駱駝祥子的一生,是肉體與精神被萬惡的舊社會咀嚼吞的一生。作家老舍從祥子的被毀滅,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統治者提出了強烈的控訴。祥子原是個破產的農村青年。他「生長在鄉間,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18歲的時候便跑到城裡來」,在封建勢力盤剝、帝國主義入侵下,大批農民失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而破產,流入城市謀生,這是當時較普遍的社會現象。然而應注意的倒是祥子對農村生活的並無眷戀之意,就是在城裡遭受人生的極大挫折時也不想再回農村。

半殖民地社會使祥子離開了親人熱土,浪跡城市,憑藉體力過活,「凡是以賣力氣就能吃飯的事,他幾乎全作過了」。但在他身上,仍有著中國農民不可磨滅的影子。所以最後,他才用農民的眼光看中了可以不斷地給他產生饅頭和烙餅的拉洋車這一「寶地」。迷信自己的體魄,使他俯下腰來賣傻力氣,所以當他以駱駝的姿態奔跑在北平的街頭巷尾時,他是認為天無絕人之路的。  

但是,祥子在都市中拉洋車,勞動力與貨幣的交換是直接進行的,往往有「多於希望的報酬」,這樣他那憨厚純樸的性格變得複雜了。譬如他的「手不拾閒」,既表現了他的勤勞,又是向鄙視他的環境顯示他的頑強存在,同時也是為了多掙些錢,勞動行為商業化了。  所以祥子的節衣縮食、自摳自地攢錢,並「覺得用力拉車去掙口飯吃,是天下最有骨氣的事」等等的背後,有這樣一個動機:「照這樣下去幹」,「也可以開車廠子了」!顯而易見,作為個體農民,在農村的破產對於祥子僅失去了土地和生活的條件,並沒有丟棄小生產的思想。

而且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裡,由於能「自由」出賣勞動力,使得祥子謀生的思想混雜著謀利的奢望,「他只關心他的車」,他心中只有他自己。頑強地活下去本來是祥子思想最積極的部分,但由此卻潛伏著悲劇的種子。作家無疑是同情祥子的,但正因為如此,小說著力從祥子對待生活的複雜感受來寫這個人力車夫的精神世界,不由於作者的傾向而美化人物。

從小說對祥子言行複雜性的反映,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社會的烙印、人與人的互相制約所顯示的時代面貌和勞動人民的苦難。祥子的這件事令人深思:他曾拉過一次包月,有人勸他把工錢存入郵局,「他覺得這不是個騙局,也得是騙局」,「錢這個東西像戒指,總是在自己手上好」。如履薄冰的日子,逼得祥子只相信自己,他不思索自己為什麼越來越窮,為什麼由農村流落到城市中掙扎,而是擔驚受怕自己的現狀變得更壞。

他把命運維繫在車上,車比人貴重,錢又能買車,錢更成了命根子。勞動的被剝削,因他自己拚命攢錢而認不清了;人的價值,在祥子看來微不足道。在半殖民地的都市底層漂泊,祥子僅剩下雙手,但又未參加工業生產,對周圍的一切置若罔聞,正表明他用農村的閉鎖自守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待人與人的關係,即使「在新的環境裡還能保持著舊的習慣」。這「舊的習慣」,決非僅是祥子在城裡繼續保持著他那充滿泥土氣味的醇厚和質樸,而是越來越散發出一種小市民的氣息。

當農民時,他把土地看得比命還貴重;做車夫,他把買上車作為「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他認為,不拉上自己的車,「簡直是白活」。「祥子不想別人,不管別人」,拉車的窮哥們悲慘境遇被他一心買車的願望所遮掩。有時眼裡看到了,但心上沒見。一個人的品質最能在逆境中顯現出來,固執地遵循傳統的老例,使祥子在追求屢遭夭折之後,惡性地發展了自身的優越條件。他認為「同是在地獄裡,可是層次不同」,他開始用身軀,排擠苦難的弟兄了。

過去,他不肯搶別人的買賣,特別是對老弱殘兵,現在「他不管這個了,他只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他拼命顯示自己駱駝般的體魄,卻丟掉了駱駝的品質和心胸。保守的思想,驅使祥子「像一隻餓瘋的野獸」一樣去個人奮鬥;而個人奮鬥,又使祥子「只想著自己的錢與將來的成功」。悲悽的破產農民的生活,他忘卻了;劉四之流對車夫們的壓榨,他視而不見;階級壓迫,社會的水深火熱,他更是木然置之。不僅沒有在坎坷中有所覺悟,卻使出渾身的解數在幻想脫生中走著死亡之路。

祥子的悲劇就在於他自己加速著自己的消亡!這也正是當時社會的罪惡特徵。  作家不僅寫出祥了的悲劇,而且寫出了祥子的悲劇性格的發展。祥子一直在失敗中掙扎,但他的個人奮鬥思想使他認不清周圍環境的嚴峻,至多是問個「憑什麼」!當苦悶襲來,他想的是個人的「倒黴」,認為「整個的生命是一部委屈」。明明是社會泥潭把他淹沒,但祥子只恨嗆他的第一口濁水,把恩與仇全歸結在個別人的身上。

所以他把殘酷的階級對立,看作是虛無縹緲的「鬼影」。追求個人的發財成功,卻愈來愈認不清社會對自己的榨取。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幾經磨難後,祥子內心的善良正直、熱心向上的道德力量慢慢地減退,而自私保守這些小生產者固有的弊病卻在他身上增強。祥子在生活實踐中不是清醒了,而是更加糊塗和愚昧。所以當祥子駱駝般的體魄不得不服從自然規律而衰老,曾被他怨恨的車廠主女兒虎妞成了他的妻子,祥子的視野主要是家庭生活的沉浮,過一天算一天。

買車,拉上自己的車的想法已成舊夢。此時他埋怨的只是自己了,歸罪自己曾有過善良的願望:「當初咱倒是強過呢,有一丁點好處沒有?」他似乎問住了自己,仿佛他於水深火熱中的掙扎失敗,是自己觸的黴頭。其實祥子「要強」的本身並沒有錯,是以進取的態度踏上在城裡謀生的徵途。但殊不知,他的體質、他的勞動及拼死拼活掙來的血汗錢,全是黑暗社會覬覦鯨吞的對象。

祥子囿於小生產者的意識,沒有也不會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對財神有朝一日會恩賜於他的渴求,使他趨向委瑣的意識。樸素的反抗不合理社會的鬥志被汙染了,不擇手段地過上像樣日子的思想滋生了。正如他搶別人的生意,而受同行嘲罵後的心理活動所表明的:「這樣的不要臉正是因為自己要強,想買上車,他可以原諒自己」。

所謂的「原諒」,是從他原有的好品質上倒退,他拋棄了勞動者的階級同情心等品德,自願沾染並增加著無業游民的於沉淪中的狡獪氣。因而當祥子奮鬥失敗屢遭不幸後,也不能正視現實,反而自暴自棄,這就必然走上喪失人格以混溫飽的苟活之路。 

從祥子由「好強」到「苟活」的變化,小說鮮明地啟迪人們:依靠小生產的傳統信念,在災難深重的半封建中國掙扎,即使有超乎尋常的體力和不輕易氣餒的個人奮鬥精神,即使是在沒有土地羈絆而流入城市的情況下,依然走著悲劇道路。

相關焦點

  • 《駱駝祥子》裡的一個女人,作者和祥子都嫌棄,讀者卻深深同情
    《駱駝祥子》講述了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翔子的悲劇故事。青年祥子從農村來到城市,渴望通過自己的誠實和勤勞創造自己的新生活,但在黑暗的舊社會,他的理想一次次地破滅,他從希望走向絕望,從絕望走向墮落。老舍成功塑造了祥子、虎妞、小福子等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沉痛地批判了黑暗的社會現實,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之一。祥子從小在農村長大,後來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
  • 10分鐘快速讀名著:《 駱駝祥子》每章概括
    小說刻畫了許多像祥子一樣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戰亂導致家人離散而不得不相依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負,有的為養活兄弟而出賣肉體。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悲劇是整整一個時代的悲劇,身處其中的每一分子到頭來都逃脫不了祥子一樣的命運,除非他們認清楚自己的現狀,聯合起來推翻那吃人的社會與制度。
  •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我才明白了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老舍先生如此了解底層人民生活的艱難,以《駱駝祥子》向人們展現了時代與現實重壓下,一個靈魂從鮮活到麻木、從希望到絕望、從昂揚到腐朽的全過程。祥子,一個從農村來到北京城,身無長物、唯有滿滿希望和一把力氣的年輕人,看中了憑力氣賺錢的拉車工作,熱切執著地渴望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憑雙手改變人生,在城裡安家立命。
  • 《駱駝祥子》裡造成祥子前後判若兩人的原因是什麼?
    《駱駝祥子》裡,之前的祥子是一個破了產,失去了親人,從鄉下來到北平的只能靠力氣賺錢的農民,雖然買車甚至開車場對他來說難如登天,但是這些困難卻並沒有讓他氣餒。他拼命的拉車,不去沾染惡習,一次失敗了,難過了一會兒之後接著繼續努力,在拉車的時候總是很賣力,從來不偷懶,這是因為他的心裡還有希望,這一絲希望讓他覺得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夢想就可以實現,但是最後,屢屢受挫直至夢想破滅的他又成了另外一副樣子,他變得頹廢,拉車時偷奸耍滑,甚至利用自己在別人心裡僅存的那一點好感去騙吃騙喝。
  • 為何勤勞的人依然過得很貧窮,我從《駱駝祥子》中找到了答案
    ——《駱駝祥子·第23章》祥子與老馬頭兒(小馬兒的祖父)的對話 祥子之所以變成被小孩兒拴在線上的螞蚱,並不是因為他的單打獨鬥,而是在於,他只想著「憋大招」擁有自己的車,而不去尋找到「蝗蟲成災」那樣的機會。
  • 《駱駝祥子》:老舍先生的靈魂拷問,如何像狗一樣毫無尊嚴地活著
    祥子的一生是悲劇的,也是戲劇的。他來自農村,雖然是個一無所有的破產農民,但是他勤勞、樸實,那農村人獨有的忠厚教養一直在他的心裡。他有著自己的人生理想,一個小小的底層勞動者的理想,他希望能夠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買到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雖然生活艱苦異常,可是有著駱駝一般的積極性與堅韌精神的他,忍受著一切的委屈,堅強的活著。
  • 再讀《駱駝祥子》:為了活著拼盡了全力,卻用潦草了卻這一生
    然而我們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是一種幸運。只要你能接受命運的安排,努力工作,升職加薪,還是可以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那個為了活著拼盡了全力的鄉下青年祥子,卻沒有這麼幸運。《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了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希望通過個人的奮鬥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
  • 第三屆徵文大賽|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
    逆境中的堅守——《駱駝祥子》讀後感作者陸佳妮「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合上書本,我不免為祥子的悲慘命運唏噓……祥子曾經是多麼的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所有用來讚美勞動人民的詞,放在他身上都不過分。他每天拼命的拉車,三年時光,他也終於買上了自己的第一輛車。但是,他的車被亂兵搶走,被虎妞誘騙,積攢的買車錢被孫偵探搶走……祥子的人格在一點點的崩塌,思想在一點點的腐朽。
  • 《駱駝祥子》:若為女子,寧做虎妞,不做小福子
    比如老舍先生這本《駱駝祥子》。小時候看它,對祥子和小福子滿懷同情,對虎妞厭惡滿滿。人到中年再看它,又生發出許多不同的感觸。其實,祥子創業失敗不只是舊社會的殘酷造成的,更主要的是他思想的局限性;小福子在樹林裡自盡的悲劇和她一味順從的性格密不可分;又老又醜的虎妞身上也有可愛可敬的一面。今天這篇文章就圍繞祥子的兩個女人展開,一個是他不得不娶的虎妞,一個是他想娶卻錯失的小福子。
  • 《駱駝祥子》中虎妞作為一名女性的悲慘命運
    在以前《駱駝祥子》我們關注的對象主要是祥子,下面我們把聚光燈給虎妞,看看在舊社會時期主要人物虎妞,她到底有沒有得到她父親以及作為她丈夫祥子的關愛。虎妞作為女兒,沒有感受到父親的疼愛。從劉四爺不想讓祥子娶虎妞,也可以看出。虎妞作為妻子,沒有感受到丈夫的疼愛。祥子被大兵拉去時,偷偷地跑了,把牽來的駱駝賣了,回到了城裡。本來在拉包月的祥子,因為在揚先生那裡受了氣,就回到了車行。這時虎妞看到了祥子,想拉他一起喝酒。在之前讀者大部分人認為是虎妞引誘了祥子,在書中也是這樣寫的。
  • 「祥子仇富」的背後不是嫉妒,是一個警告,如果美德不協調
    小說《駱駝祥子》寫於老舍辭去山東大學教授職務,投身寫作。這本書《駱駝祥子》是在《宇宙風》中序列化的,該書由人類圖書館正式出版。他回到齊魯大學任教。十獨自去武漢。這是另一個與武漢有關的故事。我寫的時候忍不住啞口無言。我突然想到寫駱駝祥子的機會,因為我看到了另一個女孩的視頻。她在視頻中說了一個關於仇富的問題。這個問題與老舍在這部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是相當一致的。
  • 你知道沙漠中的駱駝為何如此聽話嗎,你是否也被這個繩子束縛著
    駱駝一旦躁動起來,十來個人也拉不住,所以馴服駱駝是阿拉伯人人人都會的一項技能。駱駝剛出生不久,養駱駝的人就要在地上扎一個牢固的木樁,然後用一根繩子把它牢牢地拴在木樁上,就像我們栓牛馬一樣,不同的是他們是在駱駝剛出生就栓起來了,而我們一般會等牛馬長大以後再拴起來。駱駝當然不甘屈服於一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木樁。起初它拼命掙扎,想把那根小木樁從地下徹底拔出來。
  • 歌劇《駱駝祥子》:用世界藝術語言傳遞中國聲音
    原創歌劇《駱駝祥子》劇照「每年觀一劇」,是國家大劇院自成立以來一年一度舉行的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的固定安排而「國家大劇院2014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開幕之時,恰是備受矚目的歌劇《駱駝祥子》首演當日,這使得今年的論壇與往年相比有了更不尋常的內涵。《駱駝祥子》是大劇院推出的更具藝術探索精神的原創歌劇,而且駱駝祥子的題材無論對於劇本還是音樂都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因為人們太熟悉老舍的小說原作、人藝的話劇以及凌子風執導、張豐毅和斯琴高娃主演的電影。
  • 彭于晏馬思純主演張愛玲這部小說,卻被說更適合演《駱駝祥子》?
    今天看到一個劇組的選角有點黑人問號臉就是昨天開機的電影《第一爐香》,說起來是許鞍華的戲,演員陣容也是非常可以。而且監製、攝影、服裝、美術、錄音、剪輯也全是著名的大佬▼這樣的配置,不管換成什麼樣的IP,淑芬應該都會大笑出聲。但是《第一爐香》的淑芬卻全在哭天搶地,主要是不滿意男女主角的人選。
  • 《在路上》:「麥卡錫主義」橫行下,「頹廢」青年們的追尋之路
    他在書中用一種極度糜爛頹廢的文字,向世人講述了他心中極度不滿的訴求,用這種看似不著邊際的文字語言,向人們展示著20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青年,在麥卡錫主義橫行的時代中,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的一種反抗精神。「自由式寫作」下,揭露出苦難深埋後,所醞釀出來的美國人民「頹廢」現狀。眾所周知的一點,美國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崛起的國家。
  • 初中語文暑假作業攻略7:必讀名著《朝花夕拾》《西遊記》《駱駝...
    今天推送的是七年級必讀名著中的3本——《朝花夕拾》《西遊記》《駱駝祥子》,一起開啟閱讀計劃吧!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中國北平城裡的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作者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
  • 《新世界》因為賈小朵,火了小紅襖,火了駱駝,也火了這種煙
    《新世界》因為賈小朵,火了小紅襖,火了駱駝,也火了這種煙。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好飯不怕晚,好劇不怕慢。有時候,看一部影視劇,需要品,細細品。劇火的同時,也火了小紅襖,火了駱駝,火了一種煙。小紅襖火了,這個追劇的小夥伴都知道,從周冬雨飾演的賈小朵被殺,關於「誰是小紅襖」的猜想就沒有斷過,有人猜是鐵林,有人猜是金海,有人猜是馮青波,還有人猜是高醫生,後面出現的丁師傅、兩天飾演的周老闆等等,都被大家猜了一個遍,火熱程度絲毫不亞於演員的演技了。不僅小紅襖火了,駱駝也火了。
  • 十萬嬉皮|盛世陰影下的頹廢青年
    嬉皮士文化起源於美國,最早由受歧視的黑人青年發起,後來被「垮掉的一代」發揚光大。青年們奉傑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為精神圖騰。(記得痛仰樂隊的《再見傑克》嗎?再見傑克,再見我的凱魯亞克。)他們聽搖滾、吸食大麻、追求性解放、遊行示威、反對越戰……嬉皮是反叛的代名詞,它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ROCK HOME TOWN。知道ROCK HOME TOWN怎麼翻譯嗎?搖滾之鄉?
  • 快來跟不頹廢青年一起創造!
    Hi,我們是不頹廢青年,一個剛好滿一周歲的微信創客團隊。 關於疫情的漫畫《刷爆朋友圈的一組偷拍照》 也因為這次抗「疫」創作,我們認識了一群很有想法的人,他們擁有不同的身份,但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 一個人生活,如何保持積極向上不頹廢?
    頹廢的生活,現在的大學生中是很常見的。我自己也經歷過了一個頹廢的時期。終日的打遊戲、點外賣、甚至會一周都不出宿舍門。我是因為失戀的打擊,造成了那樣一個迷茫、邋遢的時期。我的內心也開始變得孤僻起來,我自己也有點逃避社會的意味。我在校外租了一個房子,一個人居住。靠著父母的生活費,每天在房間裡面惆悵。白天靠著打遊戲度過,晚上的孤獨是極其難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