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29年,俄啃老本29年,為什麼還敢與美國正面剛?

2021-01-21 騰訊網

1991年12月25日那天,想必是美國政黨自二戰後最為開心的一天了。因為自己44年來的努力終於見效果,蘇聯被自己拖垮。二戰之後,美蘇兩國都是世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代表,不管是經濟、科技還是軍事,都是各國視為目標的存在。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美蘇之間終究是要分出個勝負的。於是冷戰打響,相互之間在各個領域較量著。雖說是冷戰,但中間好幾次差點讓整個世界都成為「陪葬品」,例如古巴飛彈危機,例如蘇聯飛彈預警系統OKA發出假警報等,這些都在表示美蘇之間有多不對付。

而後蘇聯解體,美國終於坐上世界第一寶座了,眼見21世紀都過去20年了依然如此。不過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寶座,始終坐得不是很舒服,因為繼承了蘇聯最大權益的俄羅斯,扛起了和美國剛到底的大旗。曾經的蘇聯確實家大業大,從其中獨立出來的十多個國家,也都相繼分得了一定的遺產,俄羅斯必然是最多的。這些遺產確實可以幫助俄羅斯等國維持一段時間的強大,但眼看著距離蘇聯解體快30年了,縱然蘇聯是匹比馬大好幾倍的駱駝,也該被拖瘦了。畢竟俄羅斯在繼承武器裝備之時,相關債務也落在了身上。這也是為何獨立後的俄羅斯,至今過得比較拮据原因之一。

不過有一說一,對比剛獨立和如今的俄羅斯,不難發現俄羅斯不僅保證了自己軍力世界第二的位置,在償還蘇聯債務的同時,經濟也在緩慢提升。那麼問題就來了,時至今日29年過去了,蘇聯的老本難道還沒啃完嗎?為何俄羅斯還如此豪橫?三項世界紀錄在手,就是如此剛。

正所謂抵抗一萬次,不如白天鵝扇一次翅膀,所指對象就是圖160。儘管它是蘇聯時代的產物,但它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戰略轟炸機,沒有之一。蘇聯從1970年就開始著手研究,11年後才定型,1987年5月才迎來服役之期。兩個武器艙不僅可以攜帶核彈、魚雷、巡航飛彈等多種武器,它還可以更換掛架攜帶其他常規炸彈,用於去執行普通任務。2000千米作戰半徑,可以達到全程超音速突防。雖然載油量只有148000千克,但是可以通過空中加油去解決航程問題。所以,即便是如今它也是俄羅斯的寶貝之一,也是他國包括美國都不敢惹的一款轟炸機。

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俄羅斯的核力量一直都是美國忌憚原因之一,除開在核彈頭數量上力壓美國一頭,俄羅斯也還擁有著世界上體型、重量、威力都為最大的核彈:AN602,即沙皇炸彈。1961年10月30日,蘇聯新地島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雲讓美國都驚訝了。相較於當年美國投放於日本廣島的「小男孩」,威力是其的3864倍。並且這還是蘇聯擔憂威力太大,會對環境等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所以還特意將威力消減了一半的結果。儘管蘇聯當年並沒有將其列入現役武器中,但它僅僅是作為一個核力量的象徵,也是能夠給予美國威懾的。

冷戰時期的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宣揚「航母無用論」,蘇聯竟然也相信了。因此發展至今,俄羅斯航母技術確實上不了臺面,唯一一艘庫艦隻能被迫老驥伏櫪。但對於水下裝備,蘇聯震懾美國自是綽綽有餘的,也造就了很多可以堪稱經典的核潛艇,例如705攻擊型核潛艇。

該型號核潛艇身上有著很多的標籤,例如在成批建造的攻擊型核潛艇中,世界上噸位最小、下潛最深、航速最快,自動化方面也是最高,這些都屬於它。發展至今,雖然它已經全部退役,但技術由俄羅斯繼承了。所以如今縱使俄羅斯航母發展不順,潛艇方面話語權倒是分量很足。

相關焦點

  •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2016-12-09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與互動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責任編輯:王惜夢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越南和美國,到底都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那麼,對於蘇聯的解體,美國、中國、印度、越南、英國、法國等一系列國家,到底都是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旋律?
    那麼,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國歌的節奏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蘇聯國歌的歷史。1917年,俄國先後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後,蘇俄政權上臺,這就是蘇聯的前身。在沙俄時代,沙俄的國歌為《天佑沙皇》。不得不說,西方各國普遍信奉天主教或者東正教,國歌中都透著宗教信仰。例如英國的國歌,至今仍是《天佑女王》。
  • 蘇聯解體前夕,美國為什麼反對烏克蘭獨立?今天的歐洲已給出答案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一職,蘇聯這個曾經偉大的紅色帝國從此不復存在,不久後,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發表演講宣告:美國贏得了冷戰的勝利,新的世界秩序將由美國領導。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它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重要,是俄國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1860年以前,海參崴是中國領土,中國對海參崴的統治最早可追溯至唐朝。1860年,沙俄趁中國忙於鎮壓太平天國以及英法聯軍打敗清朝的時候,迫使清朝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約4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從此海參崴就成了俄國領土。
  • 1991年蘇聯解體後,3萬華人企圖回國,為何直接被拒之門外?
    吃著碗裡瞧著鍋裡1962年4月22日,超過6萬邊境居民未經許可穿越霍爾果斯口岸,要求乘坐國際公共汽車前往蘇聯。這次事件堪稱二戰後最大的邊民外逃事件。這裡面的事情很複雜,蘇聯把克格勃都出動了,探照燈深入邊境幾公裡給外逃人員指路。
  • 最蠢的一次叛逃事件,1991年蘇聯解體,1990年逃往蘇聯
    在1960年1月12日,當時我軍海軍航空兵第十師的一名飛行員,駕駛著一架米格15從浙江起飛,飛到了臺灣,結果在臺灣的時候卻被迫撞擊,導致機毀人亡。因為這個哥們兒在1990年8月份的時候叛逃到了蘇聯,而蘇聯在1991年12月份解體。在1990年8月25日,當時的空軍政治部值班室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黑龍江的某個飛行一大隊的一架殲六飛機在中午12點左右起飛,之後不久就失蹤了,而飛行員就是王寶玉,經過搜查中沒有發現任何蹤跡,飛機和飛行員都下落不明,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發生了飛行事故。
  • 俄公開紀念史達林逝世50年 為蘇聯解體後第一次
    對這位前蘇聯領導人的功過是非,人們各有看法。老黨員趕個大早看展覽這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第一次公開舉辦紀念史達林的活動。在莫斯科市中心現代歷史博物館一層舉辦的展覽於2月20日拉開帷幕,當天參觀者人擁如潮,不少人專程從外地前來參觀。參觀者以老人居多,但也不乏年輕人和兒童。
  • 米格-29K:我太難了
    印度海軍還補充說,已經下令調查這起戰機墜海事件。據悉,這架出事的米格-29K戰鬥機是從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上起飛。而就在剛於11月20日結束的美印日澳「馬拉巴爾-2020」演習中,印度海軍的米格-29K艦載機與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上的F/A-18艦載戰鬥機進行了聯合訓練。
  • 美日惶恐不安:蘇聯努力了一輩子,俄做了20年的夢,卻被我們實現
    在蘇聯研發的武器裝備方面,如陸上的DUGA-3遠程警戒雷達(現在著名的鋼鐵墳場景點)、R-36洲際飛彈(SS-18撒旦);海上的1144型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661型見血封喉級核潛艇、945型梭魚級核潛艇;空中的米格-25「狐蝠」截擊機、安-225戰略運輸機、米-26「光暈」直升機等。每一樣直到現在都是大多數國家無法復刻的存在,甚至連蘇聯對手的美國也要望其項背。
  • 美國人至今不明白,賓拉登打遍全世界,為什麼中國能獨善其身?
    美國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強國,尤其是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更是「獨孤求敗」,向來只有美國欺負別人,竟然還會有他人欺負美國?有,賓·拉登就是其中之一。剛進入21世紀不久,美國就遭到了襲擊。9·11事件震驚全球2001年9月11日,2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徑直撞向了美國世貿中心的一號樓和二號樓,兩座大樓轟然倒塌後,另外5座建築物也隨之損毀。
  • 印度終結60年不結盟運動,與美國「同盟」,俄羅斯如何應對?
    1954年,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斯裡蘭卡訪問發表演講,提出了「不結盟」說法,此後又與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在萬隆會議上,29個國家提出不捲入美蘇爭霸。  為什麼這樣說拋棄不結盟運動?  咱們從印度兩個動作上就能看出,印度早就不再奉行尼赫魯這個策略了。  一是從2016年開始,印度就不再參加不結盟運動大會了。
  • 老頭成功預言蘇聯解體,今又分析美國在2020年經濟崩潰,會成真嗎
    其實不僅是在中國,在世界上還有許多這樣的人,德國的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約翰加爾通,他就曾對於世界局勢進行了預測,在這些預測當中,有著柏林圍牆倒塌,以及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蘇聯的解體,還有美國在2011年所遭受到的恐怖襲擊,這些他曾做出的預言,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一實現,而他在2000年做出的最新預測,就是美國將在2020年全面崩潰,到底是什麼讓他能夠做出這些對於世界局勢的精準預測,美國是否真的會全面崩潰
  • 蘇聯援助印度30年,相愛的熊象為何落得相殺結局?
    雖然在1962年的邊界戰爭中,印度輸得很慘,但在那之後幾十年,印度時不時碰瓷中國。印度之所以如此幹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印度內部本就民族主義嚴重,加上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失業嚴重,民族主義在往民粹主義方向發展。印度外部有美、蘇(俄)、歐、日,甚至包括中國,都慣著它。
  • 蘇聯解體後中共歷史性選擇內幕
    二十年前,蘇聯解體前後,中共高層隨著事態的發展做出各種研判和應對。在這個歷史重要關口的關鍵抉擇,考驗著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政治智慧,因為這不僅關係著外交領域的轉變,更關乎中國未來的走向。  「老大哥」之死無疑給中國帶來了巨大衝擊,對蘇聯又愛又恨的情懷體現在後來的各種爭論、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中國如何越過蘇聯的廢墟,找到正確的方向和道路。
  • 蘇聯解體前蘇共基層黨組織與黨員思想狀況分析
    (參見:[俄]羅伊·麥德維傑夫著,王曉玉、姚強譯,《蘇聯的最後一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42頁)第二天,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蘇共的執政歷史就這樣結束了。幾個月後的12月25日,戈巴契夫發表電視講話,全世界得知,蘇聯已不復存在。
  • 1943年7月29日,朱可夫被授予第二枚「蘇聯英雄金星獎章」
    1943年7月29日,朱可夫被授予第二枚「蘇聯英雄金星獎章」1943年7月4日,最高統帥部鑑於在西部方向上已經打開了缺口,命令各方面軍繼續向西挺進,並分別為他們規定了如下的新任務:——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向立陶宛境內的希奧利艾總方向進攻,其右翼向陶格夫匹爾斯進攻,左翼向考納斯進攻
  • 1991年蘇聯解體籤字那天,竟然發生這樣不可思議的事
    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基督徒的「春節」。這一天,對於蘇聯人民來說,意義非凡,不僅是過節那麼簡單。蘇聯總書記、總統戈巴契夫要籤署一個重要文件,就是宣布蘇維埃聯合體解散。這個文件也預示蘇美兩個超級大國近四十多年的對抗結束。莫斯科當天氣溫零下七八度,寒風凜冽。幾十個國家的記者直播這一重大事件。
  • 海參崴位置優越,為何我國沒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這塊重要失地?
    海參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作為中朝俄三國的交界點,三面臨海,是天然的貿易港口。可以說,誰掌握了海參崴,誰就掌握了東亞地區海上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自唐朝以來,海參崴就一直屬於我國的統治範圍,而這樣重要的位置,自然一直讓沙俄眼饞。
  • 蘇聯解體,沒有選擇中國模式的戈巴契夫改革為何失敗了?
    今年是蘇聯解體21周年,蘇聯唯一的總統戈巴契夫恰好滿80歲。時光倒退到1985年3月,只有54歲的戈巴契夫終於打破了蘇聯老人病夫治國的局面,成為戰後蘇聯歷史上最年輕、文化水平也最高的黨和國家首腦。他躊躇滿志,準備把蘇聯帶出停滯狀態,重振大國的雄風,但是,出乎他自己和所有人的預料,蘇聯卻在戈巴契夫手上解體了,一日之間就不復存在了,這讓許多人不解,探索蘇聯解體這一世紀之謎成了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