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公開紀念史達林逝世50年 為蘇聯解體後第一次

2020-11-30 東方網

東方網3月5日消息:3月5日是史達林逝世50周年紀念日。俄羅斯聯邦文化部和俄羅斯現代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史達林回顧展」吸引了眾多觀眾。對這位前蘇聯領導人的功過是非,人們各有看法。

老黨員趕個大早看展覽

這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第一次公開舉辦紀念史達林的活動。在莫斯科市中心現代歷史博物館一層舉辦的展覽於2月20日拉開帷幕,當天參觀者人擁如潮,不少人專程從外地前來參觀。

參觀者以老人居多,但也不乏年輕人和兒童。據展廳管理人員介紹,自展覽開幕之日起,每天都接待六七百名參觀者,這是少有的現象。

開幕當天,一位戴著蘇軍棉帽的老人從波多爾斯克趕到博物館。但這位名叫亞歷山大·謝苗諾維奇的老人到達展覽現場時,博物館已經下班。他不斷敲著門窗玻璃,央求工作人員開門,但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博物館的作息制度,最後請來了警察才把他勸走。

第二天一大早,博物館還沒有開門,老人又出現在展廳門口。他乘坐最早一班電氣火車從波多爾斯克趕來,與他同行的還有6位老人。他們都還完好地保存著入黨時發給他們的蘇聯共產黨黨員證,他們至今對共產主義懷著堅定的信仰。

展廳電視屏幕上反覆播放著史達林葬禮實況錄像。七位老人眼含熱淚站在電視機前,久久不肯離去。

評價寫滿3個本子

展廳由3個不大的房間組成。記者前往採訪時,一進門就看到左面牆壁上掛著十餘幅反映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史達林豐功偉績的宣傳畫。有的宣傳畫上寫著「偉大的舵手率領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還有的寫著「史達林同志,我們愛戴您!」等等。

在右面的牆壁上也擺放著不少反映史達林專斷、獨裁和實施暴行的漫畫,漫畫的下面有一行文字:願這段歷史不再重演。這個展室給參觀者一個明確的概念:史達林有功也有過。

展覽開幕剛一周,3本留言簿已經被寫滿。翻開其中一本留言簿,記者看到了這樣的留言:「謝謝你們舉辦這次展覽,它使人們想起了在一個偉人領導下我們國家的鼎盛和人民力量的強大」;「史達林是20世紀的斯巴達克」;「史達林是20世紀的伊凡雷帝和彼得大帝」。大多數留言都充滿了對史達林的敬仰之情,也有少數參觀者指責他做了許多壞事。

相關焦點

  •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2016-12-09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與互動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責任編輯:王惜夢
  • 蘇聯解體前蘇共基層黨組織與黨員思想狀況分析
    自從蘇聯解體後,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就成了一個熱議不衰的話題。人們從歷史的、當下的、客觀的、主觀的、內部的、外部的各個方向探尋其原因,每每會提出這樣的疑問:蘇共垮臺、蘇聯解體時,蘇共的上千萬基層黨員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想的?
  • 蘇聯解體時,近2000萬黨員為何「竟無一人是男兒」?
    導語:1917年,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奪得政權。1991年,蘇聯解體。此時,蘇共共有1900萬黨員。對此,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蘇共垮臺、蘇聯解體時,蘇共的上千萬基層黨員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想的?
  • 蘇聯解體後披露出的韓戰真相
    隨著蘇聯解體及部分檔案的公開,一些真相浮出了水面。 戰爭爆發前一年發生的相關關鍵事件 先請看當時在中蘇美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來龍去脈。 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動身訪問蘇聯,主要目的是籤訂中蘇新條約。
  • 蘇聯解體已近30年,許多人提出將列寧移出紅場,普京卻斷然拒絕
    一戰爆發後,沙俄百姓苦於沙皇的窮兵黷武和苛捐雜稅,多次起兵反抗壓迫,流亡異鄉的列寧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毅然歸國,率領勞苦大眾踏上了推翻沙俄反動政府的道路。公元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正式爆發,在列寧的領導下,沙俄的統治宣告結束,蘇俄政權建立。
  • 1991年蘇聯解體後,3萬華人企圖回國,為何直接被拒之門外?
    吃著碗裡瞧著鍋裡1962年4月22日,超過6萬邊境居民未經許可穿越霍爾果斯口岸,要求乘坐國際公共汽車前往蘇聯。這次事件堪稱二戰後最大的邊民外逃事件。這裡面的事情很複雜,蘇聯把克格勃都出動了,探照燈深入邊境幾公裡給外逃人員指路。
  • 直擊蘇聯解體後社會百態:失業者無家可歸,圖6坦克開進紅場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蘇聯的解體不僅會對世界格局帶來巨大影響,更會深刻的影響到蘇聯的每一個人。
  • 蘇聯勝利大閱兵:檢閱的人為什麼不是史達林?
    1945年,經過艱苦卓絕的衛國戰爭之後,蘇聯終於反敗為勝。面對來之不易的勝利,蘇聯政府決定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大閱兵,以鼓舞軍隊士氣。1945年6月24日,隨著閱兵總指揮朱可夫的檢閱,蘇聯順利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勝利日大閱兵。
  • 他是史達林次子,24歲即成為空軍司令、蘇聯上將,卻被長期間禁,後...
    關於史達林的次子瓦西裡·史達林的人生最後階段,知道的人不多。這位24歲即晉升為莫斯科軍區空軍司令(中將軍銜)的領袖之後,在1953年父親逝世後即開始持續多年的監禁和流放生涯。史達林去世前,瓦西裡曾向自己的兄弟、史達林收養的義子阿爾焦姆·謝爾蓋耶夫說過這樣一番話:我只有兩條路:要不這樣(拿起手槍指著自己的太陽穴),要不這樣(手指斟得滿滿的酒杯)。父親一息尚存,我尚可苟且偷生。但你想想,在這種高壓下活得容易麼?」瓦西裡一語成讖。1953年4月28日,史達林去世後不到兩個月,32歲的瓦西裡被捕入獄。
  •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旋律?
    1991年12月25日,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其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家底。按照道理來說,一個新政權建立以後,肯定各方面都是新的。但俄羅斯的情況不一樣,俄羅斯的國歌,基本上繼承了蘇聯的旋律,僅僅是歌詞不一樣而已。作者跟著俄羅斯國歌的節奏,還能把蘇聯國歌唱下來。
  • 蘇聯解體後中共歷史性選擇內幕
    二十年前,蘇聯解體前後,中共高層隨著事態的發展做出各種研判和應對。在這個歷史重要關口的關鍵抉擇,考驗著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政治智慧,因為這不僅關係著外交領域的轉變,更關乎中國未來的走向。  「老大哥」之死無疑給中國帶來了巨大衝擊,對蘇聯又愛又恨的情懷體現在後來的各種爭論、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中國如何越過蘇聯的廢墟,找到正確的方向和道路。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海參崴(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徵服東方」),是俄國濱海邊疆區首府,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它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重要,是俄國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
  • 蘇聯和俄羅斯國歌詞作者逝世 普京曾親自求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梁小逸報導    8月27日,曾三度創作蘇聯、俄羅斯國歌的著名詩人謝爾蓋·米哈爾科夫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7歲。俄塔斯社8月27日報導,米哈爾科夫的孫子說:「爺爺的去世是因為年紀大了,看上去就像是在睡覺。」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都發去了唁電。謝爾蓋·米哈爾科夫的葬禮將於8月29日舉行。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越南和美國,到底都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那麼,對於蘇聯的解體,美國、中國、印度、越南、英國、法國等一系列國家,到底都是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蘇聯頭號王牌飛行員:狠起來連自己人也打,史達林不準他上天
    圖:盟軍第一王牌飛行員闊日杜布這個二戰奇蹟的創造者,就是二戰蘇聯的頭號王牌飛行員伊萬·闊日杜布。闊日杜布的戰績是擊落62架,不但是蘇聯也是盟軍第一王牌飛行員,而且他的對手是強大的德國空軍,這一擊落數字更加可貴,更厲害的是,他還是二戰中蘇聯唯一擊落德軍噴氣式戰鬥機的人。
  • 蘇聯解體29年,俄啃老本29年,為什麼還敢與美國正面剛?
    1991年12月25日那天,想必是美國政黨自二戰後最為開心的一天了。因為自己44年來的努力終於見效果,蘇聯被自己拖垮。二戰之後,美蘇兩國都是世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代表,不管是經濟、科技還是軍事,都是各國視為目標的存在。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美蘇之間終究是要分出個勝負的。於是冷戰打響,相互之間在各個領域較量著。
  • 史達林外孫女貼禿頭持槍照 俄共:她是外逃者的女兒
    其實,這些照片是埃文斯去年上傳的,近日才引起人們關注——史達林的後代怎麼了?  「俄羅斯對話」網16日稱,史達林有兩子一女,9個孫輩後代。大兒子雅科夫·朱加什維利是史達林與第一任妻子所生。他在二戰中被德軍俘虜,後來死在德國集中營。二兒子瓦西裡·朱加什維利是史達林與第二任妻子所生,24歲就當了將軍,但史達林去世後被逮捕,1962年去世,官方說法是酗酒。
  • 前蘇聯將軍回憶史達林被重新安葬內幕
    史達林被重新安葬1961年,蘇聯克格勃第九局由尼古拉扎哈羅夫將軍領導。該局不只是負責黨和政府領導人的保衛工作,還受命執行過一些非同尋常和責任重大的任務。蘇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之後,是扎哈羅夫帶人把史達林的遺體從列寧墓中抬出來裝入棺材的,是他在史達林的棺材上打下了最後一枚釘子。以下是扎哈羅夫將軍對這段往事的回憶。
  • 蘇聯解體後黨政高官化身"新顯貴" 留在金字塔頂
    1991年11月25日晚,戈巴契夫被迫宣布停止蘇聯總統職務,蘇聯解體。當時恰好在莫斯科的中國學者聞一,在後來所寫的《解體歲月》一書中,這樣描述聽完戈巴契夫電視講話後的情形:「我顧不上關掉電視,就匆匆下樓。
  • 二戰中,史達林解放了半個歐洲,但蘇聯卻被西方的思想徵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史達林常常以歐洲解放者自居,的確蘇聯紅軍一直打到了柏林,解放了半個歐洲。然而,在蘇聯紅軍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一個問題卻深深的困擾著史達林,他的軍隊佔領了布拉格、維也納、華沙、柏林,然而歐洲的花花世界卻攻克了紅軍戰士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