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已近30年,許多人提出將列寧移出紅場,普京卻斷然拒絕

2021-01-14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多種文明在交流與碰撞中得到升華,並衍生出許多獨樹一幟又各領風騷的優秀思想。不過論起對世界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二人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可謂是思想領域的一朵奇葩,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也註定會長久流傳。

▲馬克思及恩格斯畫像

馬克思主義思想一經問世,便立刻被廣大無產階級奉為圭臬,極大鼓舞了被壓迫的工人及勞苦群眾,沉重打擊了剝削者的囂張氣焰,深切影響了世界人民與歷史進程。尤其是巴黎公社對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雖終止於反動政府的殘酷鎮壓,但也因其特殊貢獻而永載史冊。當然,受到鼓舞的不僅有巴黎市民,更有廣大的沙俄民眾。

▲列寧向民眾發表演說

早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大陸的老牌列強們就因爭奪殖民地資源等原因而攻伐不斷,沙俄自然也沒有置身之外。一戰爆發後,沙俄百姓苦於沙皇的窮兵黷武和苛捐雜稅,多次起兵反抗壓迫,流亡異鄉的列寧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毅然歸國,率領勞苦大眾踏上了推翻沙俄反動政府的道路。公元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正式爆發,在列寧的領導下,沙俄的統治宣告結束,蘇俄政權建立。

▲史達林、列寧與託洛茨基舊照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政權的建立雖令勞苦大眾倍感歡欣,卻也讓歐洲眾國甚是忌憚。彼時蘇維埃政權初立,內有白匪軍及反動階級勾連作亂,外有強國經濟封鎖,蘇維埃一時間舉步維艱。面對這一困境,列寧心知要想在短時間內使蘇維埃從一個落後農業國家一躍成為社會主義強國,無異於天方夜譚。為擺脫出困境,列寧先是派人和德國籤訂和約,以巨大犧牲換來退出戰爭,然後取消「戰時共產主義」,下令施行「新經濟政策」,緩步走向社會主義經濟,蘇俄人民因而得以休養生息。

▲列寧辦公舊照

面對經濟封鎖,蘇俄在列寧的帶領下逐步走出困境,國力得到了較好恢復。1922年12月30日,蘇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國力更是有了大幅提升。蘇聯的成立,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巨大恐慌,而作為蘇聯領袖的列寧更是成為帝國主義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另一方面,隨著蘇聯的日益強大,各國被剝削和壓迫的人民仿佛看到了希望,紛紛通過遊行起義等方式進行反抗,並爭取合法權益。

▲列寧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

為除掉這個心腹大患,歐美國家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列寧都化險為夷。不過由於長期從事充滿危險的革命活動,列寧的身體狀況早在遭遇暗殺前就已經不太樂觀。公元1922年4月,飽受病痛摧殘的列寧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通過手術取出位於頸部的子彈碎片,結果因此導致第一次中風,身體右側部分也不幸癱瘓。列寧自此開始不斷減少政務活動,在蘇聯正式成立時,列寧已經發生第二次中風,徹底停止了一切政務活動。

▲列寧墓內景

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風後,直到去世時一直都是臥床不起,也不能說話。1924年1月21日,列寧與世長辭,終年53歲。列寧逝世後,蘇聯政府為紀念他,在莫斯科的紅場建造列寧墓,並將列寧的遺體用現代防腐技術保存在水晶棺內,供民眾瞻仰懷念。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後,列寧的地位卻陡然變得尷尬起來,俄羅斯民眾針對是否安葬列寧一事甚至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討論。許多人認為,俄羅斯聯邦繼承自俄羅斯帝國,有別於蘇聯,不應繼續保存和維護列寧的遺體。不過最終普京一錘定音,指出決不應忘記蘇聯,更不能埋葬列寧的遺體。堂堂蘇聯領袖,時過境遷之下竟落得如此境地,若是九泉之下得知此事,又該作何感想?

參考文獻:

《列寧傳》

相關焦點

  • 蘇東百姓回望紅色蘇聯
    當時為了保密,沒有任何記者到現場採訪,也沒有留下任何圖片資料,對於記者來說,在蘇聯解體15周年的時候去那裡感受一下,應該是難得的時機。於是,《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乘車從明斯克行駛近400公裡,抵達了這片著名的叢林。別洛韋日叢林橫跨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白俄羅斯一方的面積約15公頃,分布著大量的針葉林,棲息著許多野牛。
  • 直擊蘇聯解體後社會百態:失業者無家可歸,圖6坦克開進紅場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蘇聯的解體不僅會對世界格局帶來巨大影響,更會深刻的影響到蘇聯的每一個人。
  • 天寒地凍,俄羅斯舉行榮耀日紅場閱兵,男兵哈氣取暖女兵顏值點睛
    11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2019年11月7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舉行榮耀日紅場閱兵,俄羅斯市長索比亞寧出席活動並講話。圖為閱兵現場,高顏值女兵頗為扎眼。俄羅斯榮耀日又稱十月革命節。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
  • 蘇聯解體時,近2000萬黨員為何「竟無一人是男兒」?
    導語:1917年,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奪得政權。1991年,蘇聯解體。此時,蘇共共有1900萬黨員。對此,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蘇共垮臺、蘇聯解體時,蘇共的上千萬基層黨員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想的?
  • 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科學家絞盡腦汁,目前遺體僅剩10%?
    曾有傳言:「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他就沒有良心;誰要是想恢復過去的蘇聯,他就沒有頭腦!」 或許,這便是俄羅斯人對於曾經的蘇聯所作出的最好總結。
  • 蘇聯解體後中共歷史性選擇內幕
    「特特級」電報發向莫斯科  蘇聯解體時刻中共抉擇  若論與蘇聯淵源和認識深厚者,近現代史上很少有人能超越鄧小平。而鄧有關蘇聯的直接感受或思考,也無不關聯中國命運  北京朝陽門內大街外交部大樓四層,一陣電話鈴聲在一間辦公室響起。
  •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2016-12-09當然,年齡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越年長者,對那個時代的社會保障和富裕程度記得更清楚。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俄媒稱,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鮑裡斯·葉爾欽、烏克蘭總統列奧尼德·克拉夫楚克與白俄羅斯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斯坦尼斯拉夫·舒什科維奇共同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郊外的別洛韋日原始森林籤署了關於蘇聯解體及同時成立獨立國家國協的協定。
  • 此人是普京幕後的神秘軍師,普京上任後,直接將他從牢房提出重用
    1950年,他奉命進入蘇聯駐匈牙利的領事館工作,在那裡得到了安德羅波夫的青睞。這個人後來成了克格勃的掌門人,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克留奇科夫也因為兩人曾經的香火情而受到了重用。1974年,已經五十歲的克留奇科夫榮升第一總局局長。這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二十四個年頭,此時的他已經從一個一文不名的毛頭小夥子成長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情報老手,他所負責的主要是海外的情報工作。
  • 拍完列寧歷史電影 導演提議遷葬遺體
    (觀察者網 訊)對安葬列寧遺體問題,俄羅斯社會近來一直存在較大爭議,許多著名活動家和宗教界代表曾不止一次就列寧遺體安葬問題發表見解。10月29日,隨著俄羅斯一部講列寧故事的歷史電影《無可逃避的列寧》即將上映,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
  • 普京罵誰是豬?
    因此,普京對他的狠批,很正確。那麼,為何普京要在此時於國防部會議上狠批利普斯基呢?01必須注意到:普京24日的講話,已經是俄波兩國近日嘴仗的第二回合較量了。第一回合,源於19日普京舉行的大型年度記者會。在這場1896名記者參加、歷時4小時18分的會議上,普京共回答了七十多個問題,涉及當下全球軍備競賽問題、對列寧的評價問題等。
  • 愛沙尼亞給俄羅斯準備的新年禮物:提出領土要求,被普京強硬拒絕
    據媒體報導,愛沙尼亞廣播電視臺已經正式向俄羅斯提出了領土要求。他們要求俄羅斯按照兩國在1920年時所籤訂的《塔爾圖和平條約》,向愛沙尼亞移交一部分由俄羅斯所佔領的領土,但是這卻遭到了俄羅斯政府的強烈反對。而兩國的領土衝突,還要追溯到前蘇聯建立時期。
  • 蘇聯解體前蘇共基層黨組織與黨員思想狀況分析
    自從蘇聯解體後,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就成了一個熱議不衰的話題。人們從歷史的、當下的、客觀的、主觀的、內部的、外部的各個方向探尋其原因,每每會提出這樣的疑問:蘇共垮臺、蘇聯解體時,蘇共的上千萬基層黨員在做什麼?他們是怎麼想的?
  • 列寧珍貴彩色照片:圖4列寧正在擼貓,圖8是列寧漂亮的妻子
    列寧,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世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他是蘇俄和蘇聯的主要締造者、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同時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圖為列寧著名的肖像老照片,這幅珍貴的肖像照經常被當作巨幅畫像懸掛在重要場合。
  • 普京第二任期就職典禮,為何請一位囚犯到場?原因既感動也有深意
    但此時的蘇聯已經被戈巴契夫「新思維」搞得一團糟,特別是1991年,波羅的海三國強烈要求從蘇聯獨立出來,戈巴契夫根據這一情況,竟然要建立一種鬆散的聯邦體制。戈巴契夫的做法遭到蘇共大部分人的反對,其中就有克留奇科夫,克留奇科夫曾不止一次發表言論,認為蘇聯正走向混亂,甚至警告戈巴契夫:「蘇聯解體的危險已經存在!」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1860年以前,海參崴是中國領土,中國對海參崴的統治最早可追溯至唐朝。1860年,沙俄趁中國忙於鎮壓太平天國以及英法聯軍打敗清朝的時候,迫使清朝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約4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從此海參崴就成了俄國領土。1919年和1920年列寧曾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籤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所有中國失地。
  • 1991年蘇聯解體籤字那天,竟然發生這樣不可思議的事
    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基督徒的「春節」。這一天,對於蘇聯人民來說,意義非凡,不僅是過節那麼簡單。蘇聯總書記、總統戈巴契夫要籤署一個重要文件,就是宣布蘇維埃聯合體解散。這個文件也預示蘇美兩個超級大國近四十多年的對抗結束。莫斯科當天氣溫零下七八度,寒風凜冽。幾十個國家的記者直播這一重大事件。
  • 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歸還我國多少領土?值得一看!
    1991年,蘇聯解體,引起了當時世界範圍內的極大震動,曾經與美國並稱為世界霸主的蘇聯被分解成了15個國家。在蘇聯解體時,國內的很多人提出,希望收回曾經被蘇俄侵佔的土地,但當時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實現。那麼,蘇聯解體近30年之久,在這30年中蘇聯歸還了我們多少領土呢?
  • 蘇聯解體前一組老照片:暴露出一堆社會問題,老百姓沒吃的了!
    有人曾開玩笑的說:麥當勞打敗了蘇聯!「萬惡的資本主義墮落快餐」1990年,蘇聯男孩在百事可樂的自動販賣機買可樂喝。為1987年蘇聯莫斯科紅場閱兵,大國氣勢仍在,但社會問題已經暴露出一大堆。老百姓沒吃的了,超市的貨架上已經沒有食物可賣。莫斯科市民排隊購買生活必需品。超市貨架上的老麵包,但這也不多,限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