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列寧歷史電影 導演提議遷葬遺體

2021-01-09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訊)

對安葬列寧遺體問題,俄羅斯社會近來一直存在較大爭議,許多著名活動家和宗教界代表曾不止一次就列寧遺體安葬問題發表見解。10月29日,隨著俄羅斯一部講列寧故事的歷史電影《無可逃避的列寧》即將上映,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29日報導,該片導演弗拉基米爾·霍京年科認為,現在是時候把前蘇聯第一任首腦安葬了,停止「觀瞻已逝之人」。

他在新片發布會上稱:「最令人悲傷的是人們去列寧在紅場的陵墓觀瞻他。對我來說,這很悽慘。這違背自然,因此我深信應該把他入土為安。」該片的情節聚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弗拉基米爾·列寧當時在瑞士的蘇黎世,在那裡他正在思忖一項返回俄羅斯的計劃,以扭轉國內的局勢。

列寧安葬問題每年都會被提上日程,俄當代政策問題研究所所長安東·奧爾洛夫也曾在今年4月22日的列寧誕辰149周年紀念日上建議,就列寧遺體安葬問題舉行全民公投。

他在向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發送的信函中寫道:「今年是列寧誕辰149周年,明年是150周年。顯然,隨著逢十紀念日的臨近,社會對此問題的討論度還會增加,且一年後就將到達頂點。」

列寧墓及列寧遺體 @視覺中國

實際上俄羅斯就此舉行過民調。2017年,「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掌握的Superjob研究中心的民調結果顯示,58%的人希望安葬列寧遺體,31%的人希望列寧遺體繼續保留在紅場列寧墓中,但持這一觀點的人比11年前有所減少;32%的人希望將他安葬在克裡姆林宮牆下,表明他在歷史上發揮過重大作用。

有1600人參與了此次民調,其中最積極地支持這一倡議的是25歲至34歲的俄羅斯人,最反對的多數是年齡超過45年的男性。"如果我們這樣做,那麼明天就沒有人會記得我們的歷史。"一名受訪者說。

俄國家杜馬第一副主席、俄共代表伊萬·梅利尼科夫也在當年表示,關於將列寧遺體從莫斯科紅場遷走的倡議沒有民眾基礎,那些做出類似申請的人只是在尋找自我存在感。

而在去年11月,俄羅斯列寧格勒州立法會議議員彼得羅夫還提議過用精緻逼真的蠟像或橡膠聚合物複製品來代替遺體,理由是,該舉措將大量節省預算,因為目前為保持列寧遺體現狀需要支付高昂費用。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列寧)是一位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於1917年在俄國上臺成為蘇聯政府的第一任領導人。他去世後,屍體經過防腐處理放置在了今天的紅場陵墓中。

油畫《列寧宣布蘇維埃政權成立》

《京華時報》此前曾報導,列寧遺體的保存方法為蘇聯首創,防腐藥物成分為蘇聯機密。遺體防腐和維護過程須在溫度16攝氏度、溼度不超過70%的無菌室中實施。每18個月須把列寧遺體放入特殊處理池,使用特殊藥物浸泡兩周。列寧遺體保存委員會方面說,每年維護費用超過100萬美元。

2017年,俄聯邦警衛局媒體和公眾聯絡中心曾宣布對列寧墓實施預防性檢修。據俄媒報導,這一檢修工作每兩年實施一次,俄羅斯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將採取例行預防性措施,以確保列寧遺體完好無損。

相關焦點

  • 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科學家絞盡腦汁,目前遺體僅剩10%?
    所以在列寧葬禮舉行過後,如何完好的保留列寧遺體便成為了一個首要解決的難題。 列寧遺體在經過前期的處理後,便從哥爾克運送到了莫斯科。而這一時間段恰逢是蘇聯的冬季,氣溫較低,有利於遺體的存儲,因此在整個遺體的運送途中,列寧的遺體都未出現多大的變化。但隨著幾個月後,天氣的逐漸回暖,氣溫不斷升高,列寧遺體開始發生了變化。
  • 27年前,謝晉導演的電影《老人與狗》拍完後,人狗皆槍斃
    任何一個藝術的形成,都要經過千百次的磨練,而電影一直就是如此,謝晉導演也曾經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行。  這部電影還沒準備拍的時候,就是謝晉單純的想要和張賢亮再合作一起。  因為他們之間合作過《牧馬人》,反響非常好。  在挑中《邢老漢和狗的故事》之後,就開始了拍攝。
  • 電影《古田軍號》導演陳力:堅決在內容上下足功夫
    電影《古田軍號》導演陳力:堅決在內容上下足功夫 原標題: 電影《古田軍號》濟南路演現場。  8月25日下午,導演陳力與演員王仁君、王志飛三位山東籍主創,攜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到濟南路演,接受家鄉父老的檢閱。
  • 蘇聯解體已近30年,許多人提出將列寧移出紅場,普京卻斷然拒絕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縱觀歷史,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多種文明在交流與碰撞中得到升華,並衍生出許多獨樹一幟又各領風騷的優秀思想。不過論起對世界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二人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可謂是思想領域的一朵奇葩,深刻改變了整個世界,也註定會長久流傳。
  • 杜琪峯監製,年度最期待香港電影入圍坎城,沒拍完就有導演去世
    當時,一部名為《八部半》的電影,只出現約5秒的畫面,但立刻引起現場一片歡呼。當時引發歡呼的《八部半》,就是如今的這部《七人樂隊》,原本導演吳宇森也計劃參與其中,但最後因身體原因不得已退出,電影從「八」變成了「七」。誰知道,電影尚未製作完成,其中的一位導演林嶺東,在2018年猝逝,享年63歲,讓人一度為這部電影捏一把汗。
  • 《為國而歌》導演白海濱:拍「跨文化電影」是我一生的追求
    該片雙導演之一是70後的邯鄲籍導演白海濱,他說:「拍電影這麼多年,不同的選題給了我不同的人生,它們累積在一起,才成了今天的我,讓我有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創作更好的作品。」白海濱導演(中)在《為國而歌》北京首映禮上(一)從拍文藝電影到走向商業市場1995年,原本在邯鄲市當公務員的白海濱憑著對電影創作的一腔熱血,「跨界」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叩開了影視之路的大門,那一年,他23歲。 「從那會兒起,我就想做一名導演。」白海濱說。
  • 乾貨 導演不懂剪輯,不可能拍好電影!(內附剪輯口訣)
    剪輯師導演最親密的夥伴;同時作為一個導演,如果不懂剪輯,那肯定拍不好電影。眾所周知,剪輯是電影工業各個環節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面對浩如煙海的拍攝素材,剪輯師首先要讀懂導演,才能去粗取精並進行二次創作;其次,剪輯師要對觀眾了如指掌,知道他們的喜好和心理,剪出的作品才能最大程度地打動觀眾。
  • 列寧珍貴彩色照片:圖4列寧正在擼貓,圖8是列寧漂亮的妻子
    列寧作為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國民教育總監,在教育領域做過大量貢獻。母親雖是位家庭婦女,但她為人善良正直,知識豐富。在這樣的知識家庭,列寧兄弟姐妹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除列寧外,其他人也都是成績優異,學業有成。圖為列寧與父母兄妹合影。列寧在家排行老三,合影中坐在父親左腿邊。列寧自小聰穎好學,拉丁文和希臘文都很出色,中學畢業時成績名列第一。
  • 李晨獲最佳新導演 對導演一職珍視不會輕易拍電影
    李晨獲最佳新導演 對導演一職珍視不會輕易拍電影 當晚,在金龍獎頒獎典禮上,李晨憑藉導演處女作《空天獵》斬獲最佳新導演的殊榮。這也是他首次摘得導演類的獎項。
  • 一個執行導演的故事:爛片怎樣拍成的?劇本沒寫完,電影拍完了
    自此,直到電影拍攝完,也沒有人再提那約法三章了。X月X日,必須開機!導演下了死命令。我說導演咱這劇本還沒寫完呢。導演說兩條腿走路,邊拍邊寫,再不開機,夜長夢多,萬一投資老闆撤了資,咱都白忙了。我說我兼任執行導演,執行起來哪裡有時間寫劇本。
  • 專訪《閨蜜2》導演黃真真:《女人那話兒》這樣的電影我還會拍
    從「女權導演」到「情感專家」再到「最懂女人心」的導演,外界對您有諸多評價,您喜歡給自己和自己的電影一個什麼標籤?像《女人那話兒》這樣寫實的電影還會不會再拍?黃真真:當然會。其實我覺得拍片是緣分,好像拍拖一樣,為什麼三年前我跟這個男生拍拖而不和那個男生拍拖?那是當年的緣分。所以我永遠不會說我就拍哪一種類型,作為一個導演,最好是你不要重複,常常去挑戰自己,變化是好的,不要愛情片拍的很好就繼續拍,賺多一些錢。
  • 《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希望掀起新加坡電影新浪潮
    》已經刷新了新加坡電影徵戰金馬獎的歷史記錄。昨天凌晨的惜別酒會上,金馬主席侯孝賢告訴記者,《爸媽不在家》能夠脫穎而出,「一方面是這部片子確實有這個能量得獎,二是在金馬50年由新導演獲得大獎是個好現象,能夠讓年輕人創作的心情和能量大增。」侯孝賢透露,自己與陳哲藝第一次碰面是在某個電影「創投會」上,當時聽說他要拍這個女傭和小孩的故事,還送了一本相關的書籍給他。
  • 拍了《犬之島》的導演還拍了這些高分電影!
    雖然話語中充滿著戲謔的成分,但是真正看過安德森的電影,你會發現這句話不無道理。韋斯·安德森,1969年5月1日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休斯敦市,安德森被稱作是「作者導演」。第一次接觸安德森,是因為那部提名了最佳影片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本是抱著獵奇的心態去觀賞這部治好強迫症的電影,最後卻深深為安德森式美學所吸引。
  • 於藍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葛優等電影人前往悼念
    於藍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葛優等電影人前往悼念 時間:2020.07.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分享到:
  • 帝國的奇謀與列寧的1917
    在這列火車上,坐著以後無產階級偉大的導師、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那為什麼列寧會選擇一列德國的列車選擇在這個時候回到俄國呢?這背後又有怎樣的秘密與曲折呢?在排除眾議,決定同意列寧的要求後,一輛特殊的列車停在了德瑞邊境,車廂的地板上由一條粉筆線隔開,一邊是俄國領土,一邊是德國的包廂。列寧踏上了這節車廂,同行的還有其他31人,其中只有列寧、季諾維也夫和拉狄克三人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同時,據傳德國政府還給了列寧10萬金盧布用於回國後的革命經費,並承諾每月都會提供同樣金額的盧布,一共1000萬金盧布。
  • "魔女宅急便"確定拍真人版電影 "咒怨"導演執導
    ,主人公小魔女琪琪的扮演者是經約500人試鏡後挑選出的新人演員小芝風花(16歲),這還是她首次擔任電影主演。而影片的導演則是曾拍攝過經典恐怖片《咒怨》的導演清水崇,5月影片將開機,預計明年春天將映。264萬人次觀看,票房為43億日元,成為日本1989年票房最高的電影。
  • 只有敢「犯罪」的導演,才能拍出這種黑幫電影,然而卻退出了影壇
    出了名不按常理出牌的導演 在《十大奇案》獲得成功之後,麥當雄升職為RTV總監; 他接連拍出由徐少強主演的古裝大劇
  • 法國導演談電影《狼圖騰》:這是一部拍給全世界的電影
    由知名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狼圖騰》將在大年初一與全國觀眾見面。   《狼圖騰》有太多讓人關注的理由——小說出版10年間,內地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500餘萬冊,被翻譯成30餘種語言遠銷海外;電影首次以真狼為主角,籌備7年,投資超3億元人民幣;600餘人的攝製團隊集結多國電影人,導演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多國劇作家聯合編劇。
  • 電影《楊靖宇》點映 導演呂小龍講述拍攝的幕後故事
    電影《楊靖宇》點映 導演呂小龍講述拍攝的幕後故事 原標題: 現場,「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小志願者們齊聲朗誦《楊靖宇將軍賦》,孩子們用鏗鏘有力的誦讀向楊靖宇將軍致敬。電影《楊靖宇》的導演呂小龍講述了拍攝的幕後故事,他表示為了還原歷史,劇組特別到漠河取景,「雖然環境艱苦,但大家都非常認真,因為拍攝的過程仿佛讓我們回到當年的戰場,可以說為全劇組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