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訊)
對安葬列寧遺體問題,俄羅斯社會近來一直存在較大爭議,許多著名活動家和宗教界代表曾不止一次就列寧遺體安葬問題發表見解。10月29日,隨著俄羅斯一部講列寧故事的歷史電影《無可逃避的列寧》即將上映,這一話題再次被提起。
據俄羅斯衛星網10月29日報導,該片導演弗拉基米爾·霍京年科認為,現在是時候把前蘇聯第一任首腦安葬了,停止「觀瞻已逝之人」。
他在新片發布會上稱:「最令人悲傷的是人們去列寧在紅場的陵墓觀瞻他。對我來說,這很悽慘。這違背自然,因此我深信應該把他入土為安。」該片的情節聚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弗拉基米爾·列寧當時在瑞士的蘇黎世,在那裡他正在思忖一項返回俄羅斯的計劃,以扭轉國內的局勢。
列寧安葬問題每年都會被提上日程,俄當代政策問題研究所所長安東·奧爾洛夫也曾在今年4月22日的列寧誕辰149周年紀念日上建議,就列寧遺體安葬問題舉行全民公投。
他在向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發送的信函中寫道:「今年是列寧誕辰149周年,明年是150周年。顯然,隨著逢十紀念日的臨近,社會對此問題的討論度還會增加,且一年後就將到達頂點。」
列寧墓及列寧遺體 @視覺中國
實際上俄羅斯就此舉行過民調。2017年,「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掌握的Superjob研究中心的民調結果顯示,58%的人希望安葬列寧遺體,31%的人希望列寧遺體繼續保留在紅場列寧墓中,但持這一觀點的人比11年前有所減少;32%的人希望將他安葬在克裡姆林宮牆下,表明他在歷史上發揮過重大作用。
有1600人參與了此次民調,其中最積極地支持這一倡議的是25歲至34歲的俄羅斯人,最反對的多數是年齡超過45年的男性。"如果我們這樣做,那麼明天就沒有人會記得我們的歷史。"一名受訪者說。
俄國家杜馬第一副主席、俄共代表伊萬·梅利尼科夫也在當年表示,關於將列寧遺體從莫斯科紅場遷走的倡議沒有民眾基礎,那些做出類似申請的人只是在尋找自我存在感。
而在去年11月,俄羅斯列寧格勒州立法會議議員彼得羅夫還提議過用精緻逼真的蠟像或橡膠聚合物複製品來代替遺體,理由是,該舉措將大量節省預算,因為目前為保持列寧遺體現狀需要支付高昂費用。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烏裡揚諾夫(列寧)是一位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於1917年在俄國上臺成為蘇聯政府的第一任領導人。他去世後,屍體經過防腐處理放置在了今天的紅場陵墓中。
油畫《列寧宣布蘇維埃政權成立》
《京華時報》此前曾報導,列寧遺體的保存方法為蘇聯首創,防腐藥物成分為蘇聯機密。遺體防腐和維護過程須在溫度16攝氏度、溼度不超過70%的無菌室中實施。每18個月須把列寧遺體放入特殊處理池,使用特殊藥物浸泡兩周。列寧遺體保存委員會方面說,每年維護費用超過100萬美元。
2017年,俄聯邦警衛局媒體和公眾聯絡中心曾宣布對列寧墓實施預防性檢修。據俄媒報導,這一檢修工作每兩年實施一次,俄羅斯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將採取例行預防性措施,以確保列寧遺體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