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58
在國家廣電總局全程組織指導下,在國家衛健委和上海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日前正式定檔9月29日於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播出。同步發布的還有「協力」版群像海報,十個單元故事中的主角均佩戴口罩出鏡,他們中有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也有外賣小哥、社區工作者等基層服務人員。該劇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實故事,集結國內優秀編劇、導演等製作團隊,通過藝術化地加工,共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展現了中國人民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影視界大集結,
超強明星陣容引燃期待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協力」版群像海報相當震撼。十個單元故事主角依次排開,紀實主義風格的海報描摹了膠著的疫情態勢下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人們嚴肅緊張的精神狀態。分秒必爭、即刻對陣的備戰氣息撲面而來。海報由左及右分別展現了《在一起》十個單元故事的主人公面帶口罩或蹙眉深思或迫切等待的狀態。
《生命的拐點》中張嘉益飾演的張漢青院長接下武漢新冠疫情爆發防治的第一棒,不顧自我身體病痛,守土有責、堅守重任;《擺渡人》中的辜勇(雷佳音飾)作為外賣小哥在最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為抗疫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樂彬(楊洋飾)聽聞家鄉有「難」,不顧艱難,千裡回鄉,與志同道合者《同行》支援一線;《救護者》把焦點聚焦於重症監護室,黎健輝(朱亞文飾)用不屈的意志、悲憫的情懷讓新冠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陸朝陽(黃景瑜飾)《搜索:24小時》刻不容緩,流調人員緊鑼密鼓搜索傳染源、切斷傳染鏈;《火神山》展示了以陳如(陳數飾)為代表的中國軍醫精神的有令必行與傳承精神;《方艙》展示特殊時期胡慶生(靳東飾)帶領下的「方艙」醫院醫務人員與患者樂觀抗疫的歷程;宋小強(鄧倫飾)誤入武漢,《我叫大連》的口號讓他不經意為這個城市創造了自己的價值;《口罩》中的服裝廠老闆梅愛華(海清飾)倔強而堅韌,不屈不撓地生產口罩解決抗疫燃眉之急;塗芳(劉敏濤飾)在最艱難的時刻把社區工作辦理得有條不紊......每個平凡而偉大的小人物在這場戰「疫」中都各自精彩、閃耀光芒。
單元劇是怎樣的?
請準備好觀看十部電影
該劇單元故事的創作手法與模式為國產劇提供新模式,十個單元故事由不同主創團隊拍攝、製作,影視工作者的使命感匯聚於此,將時代報告,將精神譜寫。同時,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表現手法,勢必為觀眾帶來更加多元、不同尋常的觀劇感受。
其實近年來,國產影視劇市場上,單元劇模式已然成為新的螢屏風向標。從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到電視劇《在一起》,單元劇的敘事結構似乎與當下觀眾的需求更加契合。
在製作上,《在一起》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打破了「時間線」這一概念,而是依託「抗疫」這個表達核心來組織不同場景、不同抗疫人物的故事。該劇由劉江、沈嚴、汪俊、滕華濤等知名導演聯合執導,全劇由10個故事共20集組成,每兩集成一個獨立故事,包括《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火神山》《搜索:24小時》《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等故事單元,主人公包括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指戰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外賣快遞員等戰鬥在一線的奉獻者。
雖然單元劇在持續性上不如傳統電視劇,但是高質量的單元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既維持用戶粘性,又讓給觀眾可以隨時進出劇情。與連續劇相比,單元化的劇集可以在團隊協作的基礎上更快、更全面、更高質量地不同人物、不同故事。以《在一起》為例,在製作過程中,該劇運用了大量電影的拍攝和剪輯方法,長鏡頭、蒙太奇、定格攝影、變速攝影等的運用比比皆是。這對於觀眾而言,不僅每天的故事是全新的,就連觀感都與在電影院中別無二致。
來源:揚子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