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6日電 12月26日凌晨3點,國家「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的黃黃鐵路浠水特大橋(72+128+72)米連續梁安全順利合龍。連續梁採用6米大節段懸臂造橋機施工,該技術在國內鐵路建設中首次應用。
浠水特大橋全長5275.28米,是本標段的控制性工程。位於湖北黃岡浠水縣境內,大橋集深水、高墩、大跨難點於一體,質量管控難度大、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線型控制難度大,合龍精度要求高。
據中鐵十六局集團現場負責人靳海彥介紹:「今年的疫情、汛情和高溫給施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我們配齊配足施工資源,聯合國內知名院校針對浠水特大橋連續梁進行施工方案優化,採用6米大節段懸臂造橋機施工,整體節約時間約1/3,確保大橋按期合龍。」
該橋128米連續梁採用6米大節段懸臂造橋機,採用鋼箱梁結構形式代替傳統桁架結構,混凝土與鋼結構重量比在0.3~0.4範圍內,與傳統掛籃桁架結構鋼材用量相當。施工過程中,比傳統掛籃桁架結構具有更多優勢,如主梁高度小、重心低,穩定性好,造橋機安裝安全方便;剛度大;採用後錨拉板代替傳統掛籃精軋螺紋鋼,抗傾覆係數高,操作性強;走行狀態安全,可靠,方便,快速,智能化程度高,施工號段長,節段走行效率高等優點,總體可節約時間約1/3。
10月27日,國鐵集團工管中心組織武九公司、黃岡建設指揮部、鐵四院、中鐵十六局、中鐵武漢大橋監理公司各方專家開展浠水特大橋(72+128+72)米連續梁懸臂澆注造橋機進行現場調研和進行專題研討,為後續類似鐵路項目施工提供寶貴的經驗。
據悉,黃黃鐵路全長125.12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北起黃岡東站,途經浠水、武穴、蘄春,終到黃梅縣,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京港(臺)通道」與武漢至杭州客運通道的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後,武漢至黃岡僅需15分鐘,至杭州只需3小時。(記者劉靜 通訊員許鵬健 王澤 趙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