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CPI和PPI雙低 待觀察
美國4月CPI同比0.3%,預期0.4%,前值1.5%;核心CPI同比1.4%,前值2.1%。CPI環比-0.8%,創2009年以來最大降幅;同比0.3%,為2015年10月以來最小漲幅。CPI收縮主要來自原油價格下跌;核心CPI中航空、服飾、酒店價格以及汽車保險下降仍最為明顯,醫療持續高位。可選消費價格普遍下降,必選消費價格粘性較強。美國4月PPI環比下滑1.3%,創2009年指數開始編撰以來的最大降幅,預期下滑0.5%,前值下滑0.2%。4月PPI同比下滑1.2%,創2015年11月來最大降幅,預期下滑0.2%,前值增長0.7%。此外,美國4月工業產能利用率跌至64.89%,前值73.19%。
2. 歐洲央行預計: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將大幅下滑 負面
當地時間14日,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發布最新經濟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將出現嚴重下滑。
報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雖然只有最後幾周遭遇了疫情的爆發以及各國採取一系列限制措施,但歐元區本地生產總值依舊環比下降了3.8%,創下1995年來最大跌幅。眼下,從4月份經濟活動銳減來判斷,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受疫情的影響只會更加顯著。與此同時,歐洲央行表示,由於無法確定各國政府的抗疫措施成效以及疫情的最終持續時間,很難預測經濟將衰退至何種程度以及何時才能真正復甦。該行因此在報告中強調,需盡最大努力緩解疫情對供應鏈、內需、收入、就業等領域的衝擊。
3. 歐元區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3.2% 負面
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一季度GDP較上季度錄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萎縮,與市場預期相符。而與上年同期相比,這是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降幅。法國GDP季度收縮幅度最大,錄得5.8%,其次是斯洛伐克和西班牙,分別為5.4%和5.2%。義大利GDP下降4.7%,在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收縮0.1%之後,正式進入衰退。而芬蘭是歐元區唯一仍能實現0.1%增長的國家。
4. 日本2019年財年實際GDP創5年來新低 待觀察
日本第一季度GDP年化季環比降3.4%,預估降4.5%,前值降7.1%。一季度出口創下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表示2019年財年實際GDP有所下降,為5年以來首次,正在研究額外的政策措施。
5. 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1.8% 待觀察
2020年1-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865.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1%(折合413.4億美元,同比下降8.4%,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比一季度降幅收窄4.7個百分點。4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折合101.4億美元,同比增長8.6%)。1-4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7%。其中,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同比分別增長46.9%、73.8%和99.6%。1-4月,主要經濟體和區域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7.9%;東協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3%;歐盟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下降29.1%。
6. G20貿易部長舉行第二次應對新冠肺炎特別視頻會議 正面
為落實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共識,5月14日,G20舉行第二次貿易部長特別會議,通過部長聲明,批准了《G20應對新冠肺炎、支持全球貿易投資集體行動》,就加強貿易投資領域協調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市場開放、支持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等達成了積極共識。集體行動包括長期和短期兩方面舉措,涵蓋貿易規制、貿易便利化、透明度、物流網絡、中小微企業、多邊貿易體制、全球供應鏈、國際投資等8個領域,共38條具體行動,全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G20應對疫情、支持全球貿易投資的行動方案。
7. 中國商務部堅決反對美方對華為出口管制新規 待觀察
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5月15日針對華為公司出臺出口管制新規,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發布的針對華為公司的出口管制新規。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為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條件。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8. 巴西疫情形勢加劇,總統和衛生系統出現分歧 負面
巴西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4天超過1萬例,確診總數超過23.3萬例,居全球第四位;死亡病例超過1.56萬例,居全球第六位。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時間16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依舊批評隔離政策,要求全面恢復社會經濟秩序。除了疫情引發的公共衛生危機和經濟危機,巴西還面臨政治危機。當地時間15日,上任不到一個月的衛生部長泰奇辭職。他沒有解釋辭職的具體原因,不過巴西媒體稱,泰奇和博索納羅在隔離政策和抗疫藥物方面分歧嚴重。
9. 黃金價格創新高 待觀察
5月18日現貨黃金漲幅擴大至0.73%,報1755.35美元/盎司,創2012年10月以來新高。
10. 聯合國: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2% 負面
5月13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2020年中期《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萎縮3.2%,這標誌著世界經濟發生了自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強烈經濟收縮。報告預計,2020年,發達國家經濟將萎縮5%,發展中國家經濟萎縮0.7%。2020年至2021年,全球經濟產出累計損失將達8.5萬億美元,幾乎抹去過去4年的全部增長。報告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將有約3430萬人跌入「極端貧困」,其中56%生活在非洲。報告指出,到2030年,「極端貧困」狀態下的人口將新增1.3億,這對全球消除極端貧困和飢餓的努力是一個「巨大打擊」。
11. 亞開行: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損失或高達8.8萬億美元 負面
5月15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報告稱,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在5.8萬億至8.8萬億美元之間,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6.4%至9.7%。亞開行預計,如果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續3個月,亞洲東部和大洋洲地區(亞太地區)經濟損失將達1.7萬億美元;如果持續6個月,該地區經濟損失將達2.5萬億美元,佔全球產出下滑總額的30%。報告指出,各國政府為應對疫情採取的邊境管控、旅行限制等措施,將使全球貿易總額減少1.7萬億至2.6萬億美元。疫情期間全球將有1.58億至2.42億人失業,亞太地區失業人口佔其中的70%;全球勞動收入將減少1.2萬億至1.8萬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的損失約佔全球的30%。
12. 一周人民幣走勢
在過去一周時間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價維持在7.0864-7.0995,總體保持貶值。CNY低於CNH,CNY開盤價與中間價交錯發展。
(信息來源: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路透社、道瓊通訊社、彭博社、華爾街見聞、新華社、中國證券報、經濟觀察報、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等)
延伸閱讀: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5月4日-5月10日,總第406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4月27日-5月3日,總第405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4月20日-4月26日,總第404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4月13日-4月19日,總第403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4月6日-4月12日,總第402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3月30日-4月5日,總第401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3月23日-3月29日,總第400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3月16日-3月22日,總第399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3月9日-3月15日,總第398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3月2日-3月8日,總第397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2月24日-3月1日,總第396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2月17日-23日,總第395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2月10日-16日,總第394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2月3日-9日,總第393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1月27日-2020年2月2日,總第392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1月13日-2020年1月19日,總第391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1月6日-2020年1月12日,總第390期)
【一周全球財經要聞】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5日,總第3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