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
1月9日消息,日前央行下發《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
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87.98億張,其中,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66億張,環比增長1.29%。(綜合21世紀經濟報導)
|點評| 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之舉,除了進一步完善利率市場化機制的作用外,外界普遍認為也是銀行可以正面PK金融科技公司的一大前提。但是,有了PK的可能,並不代表銀行就能收回曾經的「失地」。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相比於花唄等網際網路金融產品,信用卡的使用門檻還是更高一些。另外,放開上下限後,如何針對不同人群設置差別的透支利率,就要考驗銀行的精細管理能力了。與此同時,監管也要關注一些銀行為了吸引客戶,將透支利率定價過低的情況。
兩會後或全面推行註冊制
1月10日消息,一位接近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人士表示,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2021年全國兩會後全面推行註冊制或可期。註冊制在制度設計層面,可歸納為「三取消」及「三強化」。
「三取消」即取消對發行價格、節奏、規模的行政管制;取消發審委,建立由交易所審核發行上市,向證監會註冊生效的發行上市審核制;取消分板塊設置的發行條件,實行差異化的上市條件,增強市場包容性和覆蓋面。「三強化」即強化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理念;強化發行人的誠信責任和中介機構的把關責任;強化事後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國際金融報)
|點評| 註冊制從提出到今天已經有年,從一開始的市場不成熟,到2015年行將落地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也是坎坷多多。真正提速是在2018年底提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此後可謂進展神速,如今除了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創業板註冊制也試點一段時間,這時候全面推進註冊制,市場應是波瀾不驚,至少不會像以往那樣引發市場擔憂和震蕩。
私募基金「十不得」禁止性要求出爐
1月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規定》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等主體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
主要內容如下:一是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稱、經營範圍,並實行新老劃斷。二是優化對集團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監管,實現扶優限劣。三是重申私募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募集。四是明確私募基金財產投資要求。五是強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等主體規範要求,規範開展關聯交易。六是明確法律責任和過渡期安排。(證監會官網)
|點評| 如今,私募行業管理的基金規模接近16萬億元。但與此同時,行業內多起違法違規事件的發生也在提醒監管,這麼大的體量更需要嚴格控制金融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在對私募基金進行強監管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利好。比如新規提到對「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部門監管的資產管理產品不再穿透核查,不合併計算投資者人數」,這意味著相關產品可以引入更多的長期資金,只要活水源源不斷湧入,那私募行業就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商務部出臺辦法反制不當長臂管轄
1月9日,商務部公布《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辦法》規定了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遇到禁止或限制其與第三國正常經貿活動的不當域外適用時的報告制度,同時規定了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的多種救濟渠道。
比如,如果中國企業因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的不當域外適用遭受損失,可以向人民法院尋求司法救濟。企業根據禁令沒有遵守有關外國法律與措施遭受重大損失的,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必要支持。(新華社)
|點評| 近年來,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頻繁對中國企業進行打壓,而他的打壓理由在中方看來經常站不住腳,這裡面就有可能涉及「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商務部出臺的這個《辦法》,就是為反制不當長臂管轄提供法規支撐。當然,《辦法》適用所有「外國」,不僅僅針對美國。
目前,該《辦法》只是出臺了原則性的安排,具體內容相信後續會很快出爐,企業怎麼依照《辦法》維護自身權益,還要等操作細則出來了才知道。
2021年全球經濟或背負創紀錄債務
1月10日消息,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布的周報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債務水平飆升,去年增加了17萬億美元,達到275萬億美元。
IIF表示,這一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借款大幅增加所致。數據顯示,全球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從2019年的90%升至2020年的近105%。IIF指出,經濟刺激政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帶來了金融和預算失衡等挑戰。2021年全球經濟或背負創紀錄債務,拖累復甦前景。(新浪財經)
|點評| 這輪全球債務水平飆升,明顯與疫情影響有關。疫情之下,各國政府紛紛加大經濟刺激,以圖提振市場。這麼做是沒錯的,但是政府負債水平也會隨之高漲。就像國內,原來地方債務就居高不下,疫情來了之後,又只能加碼,而且還要加快到位。疫情過後,就要考慮怎麼把債務水平降低下來。
政府負債最終是要由市場來埋單的,也就是通過徵稅和其他財政收入來彌補。所以,對個人或公司來講,可能會感受到來自稅收等方面的壓力。那麼,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現金為王。這樣才不會被經濟環境所拖累。
印尼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失聯後墜毀
1月10日消息,印尼三佛齊航空公司一架機齡超過25年的波音737-500客機從首都雅加達起飛後不久失聯,隨後被發現墜毀在雅加達附近海域,雷達顯示飛機在失聯前一分鐘曾急速下降10000英尺。波音方面稱,我們已經獲悉來自雅加達的媒體報導,並正在密切監測情況和收集更多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波音737-500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中短程運輸機,是波音737經典機型(Classic)的一員。該機型於2000年停產。(綜合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 波音又出事了。儘管這回不是737 MAX,而且出事的客機已經有25年機齡,事故的真相有待後續調查得出,但對於已經深陷信任危機的波音來說,任何壞消息都有可能是致命打擊。目前,737 MAX只是在美國等個別國家被批准復飛,新的墜機消息又有可能加深其他國家的擔憂情緒。即便真的能大範圍復飛,波音想要重拾市場信心,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蔚來發布首款轎車最大續航一千公裡
1月9日,蔚來發布旗下第四款量產車型兼首款轎車ET7,搭載150kWh(千瓦時)固態電池包NEDC續航超1000公裡。該車型補貼前起售價為44.8萬元,預計於2022年第一季度開啟交付。
蔚來創始人李斌介紹,ET7應用了最新的蔚來自動駕駛技術NAD,配備新發布的超感系統Aquila、超算平臺Adam,以及後續公布的自動駕駛算法和自動駕駛整車平臺,將逐步實現高速、城區、泊車、換電等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澎湃新聞)
|點評| 2020年,蔚來汽車從質疑聲中走了出來,不僅股價大漲,而且在研發製造等環節上也開始加速。作為蔚來首款轎車,ET7在發布會上展示出來的很多前沿科技都是在「秀肌肉」,尤其是續航裡程方面,如果實際情況真的和宣傳一樣好的話,那確實挺讓人驚喜的。
不過,在特斯拉瘋狂降價的背景下,蔚來ET7的定價卻成了最被吐槽的一點。當然,這和品牌的定位有關係,此前李斌曾說過,蔚來對標的是寶馬、奔馳等豪車。可走高端路線,也得有大量消費者願意買帳才行。
廣州浪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1月8日,廣州浪奇連發了四份公告,包括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上任不滿半年的董秘辭去董秘職務、新增3個銀行帳戶被凍結、新增子公司股權被輪候凍結。
早前,廣州浪奇披露公告稱,公司已掌握證據表明貿易業務存在帳實不符的第三方倉庫存貨金額及其他帳實不符已發出商品金額累計達到8.98億元,公司已於2020年第三季度計提減值準備8.67億元。(綜合經濟觀察報)
|點評| 自從價值數億元的存貨離奇「丟失」後,有關廣州浪奇的新聞基本上以負面為主。這回也不例外,連著四條公告都是讓投資者極度失望的壞消息。現在,廣州浪奇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信息披露違法的處罰相信也不遠了。從邏輯上講,接下來因此受損的投資者便可以根據《證券法》進行合理的起訴索賠,只是整個索賠流程和最後的結果,可能不會那麼快完成。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當值編輯 | 張濤 | 欄目主編 | 魏英傑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