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野釣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人比魚多,都想要享受釣大魚或連杆的喜悅,卻都不捨得打重窩,並不是我們在乎錢,而是我們釣魚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辛苦打重窩,連續的養窩還沒等釣就被釣友捷足先登佔了釣位,或是自己打了重窩沒守到發窩,離開後就聽到消息釣友剛接窩就有口,而且是頻頻連杆釣獲大魚,這著實讓人鬱悶。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是結合自己的時間,對於打窩都是少打勤補,樂呵樂呵完事。
野釣,尤其是在大水面作釣,水廣魚稀。相對於小水面而言,密度自然就低得多。我們聚不來魚又談何去釣呢,僅僅是釣過路魚還是碰運氣?想要從中釣獲大魚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打重窩是很有必要的。釣位的選擇也很關鍵,我們所認知的好釣位,不見得都是想像得那麼好。對於釣大魚,我們更需要酌情去分析,考慮。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釣大魚的秘籍,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 釣位,要選擇深中淺
進水口,深淺交界處,樺尖,洄水灣,水草區域,下風口這些都是比較藏魚的好釣點,但不結合水深考慮的釣位,不算是好釣位,過深過淺皆不宜。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很現實的例子,趨於閉合的樺尖是兩岸的最近處,是所謂的天然魚道,我們想著是有魚經過那上魚肯定沒問題啊,可現實卻不是如此。經過我探釣後,便放棄了這個所謂的好釣點。為什麼呢,此處屬於直上直下,水深在7-8米左右,之後經過小一年的觀察,在這裡做到的小魚釣獲都很少,一天中少有人下護。相比水域兩邊水深3-5米的區域,即使天氣不好,半天出個2斤魚左右,這就排除了沒有魚的因素。
所以大家不要認為好釣位,天然的魚道就一定會出魚,魚在適應的水層活動,在較淺的區域覓食,在深水中棲息。大多情況下,我們作釣3-4,米水深是不是比較容易釣獲大魚呢?所以一定要結合水深去選釣位,選擇深中淺才是理想的釣位。水庫江河流域水比較深,魚適應其深度水壓,我們在作釣的時候,也還會逐層去找找魚口。
二, 釣明水,不釣草
釣大魚,我們一定要留出溜魚的空間,給自己留一個方便。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你釣個半斤八兩的魚沒什麼問題,上個兩三斤的也勉強能控住,水草無疑是擺在你面前的障礙,為了避免空歡喜,給自己徒增煩惱,釣大魚儘量避免釣草,選擇在明水區作釣。
三, 打重窩,養窩
水廣魚稀,誘魚,聚魚,留魚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重窩,提前去養窩,虛實結合見效快。有想打重窩,養窩的心,卻又不想被釣友佔了釣位,有兩個方案供大家參考。
1. 用長竿
比如大家都用4.5米,5.4米作釣,你就用個8.1米,9米的長竿作釣,別人夠不到你的窩子,佔了也無所謂,繼續打繼續養就好了。
不要糾結釣的遠近,你釣淺釣到魚了麼,小魚有沒有鬧得你懷疑人生呢?遠近之分也是要結合水深來說,不能太片面,這就需要你在釣位的選擇上下一番功夫。
2. 結合作釣時間,用顆粒打重窩
我們想要誘魚快,並不是一大團商品餌拋下去就完事,那樣你還沒誘到魚,先把釣點的魚嚇跑了。打窩儘量要輕,可以考慮用顆粒去打重窩,加以少量的麥粒,玉米。顆粒霧化慢留魚久,能禁得起小雜魚折騰到大魚的到來。
重窩打下去,結合時間,天氣,不定時少量補窩。這樣等你作釣完,窩內節本已經渾濁不堪。運氣好,當你離開時,你已經成功享受到了釣大魚或連杆的喜悅。
四, 線組的選擇
在線組的選擇上,一定要結合作釣水域的魚情,所謂聽人勸吃飽飯。作釣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作釣水域的魚情,對於線組要準備充分,不要覺得你的釣技高就無所謂,不掛底,甚至單鉤通線都要考慮在內。
我在作釣的時候,遇到過這樣一位釣友,來踩點時魚情釣位問得很全面,但聊到線號的時候,對於釣友給他推薦7拉5的時候,他給出了一個大白眼,認為人家釣技不好,不會溜魚。結果第二天他出釣,3拉2直接秒切,直接低頭悶聲做人,之後再看他的主線,10號。
如果天冷就準備封竿來年再釣的釣友,在這個秋季一定要把握住,抽出時間打個重窩,去搏一搏大魚,享受下其中的喜悅。
以上內容為我個人經驗淺談,每天為您分享野釣乾貨,您的關注和分享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祝每位釣友都能大鯽大鯉。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