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市民:我養的不是寵物是親人 專家:別把寵物當人養 新民晚報新民網 蔡黃浩 攝製
【新民網·獨家報導】近日,新民晚報新民網一則有關寵物葬禮的新聞引起廣泛熱議。有人認為這樣的形式十分人性化,也有人質疑此舉有點「過」。那麼市民如何看待養寵物,他們是否有良好的養寵習慣,人們又是怎麼看待寵物葬禮的呢?街談巷議走上街頭聽聽市民朋友怎麼看?
市民養寵習慣好不好?——「出門遛狗必備紙巾」
採訪中我們發現,養寵物的市民不在少數。絕大部分是養貓狗一類寵物。
那麼他們的養寵習慣如何?「有的狗會隨地大小便,對環境有影響」。市民指出,除了狗吠等噪音擾民,寵物的排洩物也是不文明養寵表現之一。
不過,不少上海市民有著不錯的養寵習慣。「我每次遛狗前都會帶這樣一個小包。」一位養狗人士向記者展示了她的遛狗裝備,「紙巾是用來擦尿的,報紙是用來帶走糞便的。」她還告訴記者,這樣只是「標配」。不少「講究」的養狗人士,還會拿專門的「鏟子」以及「尿壺」來清理遛狗時留下的排洩物。
圖說:市民的遛狗裝備 新民晚報新媒體 圖
有一位市民甚至表示,「我們的狗狗出門都是要叼著紙出去的!」
還有市民向記者介紹,隨著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不少小區也開設了「寵物專區」,「我們小區就有專門的遛狗區域,小區裡的狗都會把大小便拉在特定的區域裡。」這位市民還表示,「我們都是這麼遵守的,沒聽說有什麼違規行為。」
也有市民稱,看到家養寵物亂大小便,自己會上前制止,「就算不阻止,至少我也會把他們寵物留下的大小便清理掉。」
「現在養寵的人越來越多了,養寵物的人素質也越來越高了。」一位寵物醫院的老闆告訴記者,「養了寵物就要負起責任,清理他們留下的糞便,就是責任之一」。
圖說:市民稱,」我們家狗狗都是要叼著紙出門的」 新民晚報新媒體 圖
寵物葬禮怎麼看?——「我把寵物當作親人來看」
對於網絡熱議的寵物葬禮,市民意見不一。
「我肯定不會這麼做的。」一位養寵人士表示,「養寵物最重要的是生前對它好一點,去世了之後這麼做沒有太大意義。」這位市民表示,他會在寵物過世後立一塊碑。他還表示自己聽說過,有人把過世的寵物頭像紋在自己的背上。「但像超度,豪車送葬,這種還是免了。」
有市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沒什麼,只要在能承受的經濟範圍以內,願意怎麼做是個人自由。」一位不養寵物市民稱,「作為一種紀念,不違法也不影響他人,專業處理或許還更環保。並沒有什麼不妥的。」
也有市民稱,「現在很多老人並沒有把貓狗當寵物來養。而是把他們當親人來看待。」這位市民認為在國外,寵物狗是人類成長的玩伴。「為親人送葬,並無不可。」
圖說:市民認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 寵物葬禮並無不可 新民晚報新媒體 圖
專業人士談養寵:別把寵物當人養
海外留學歸來的臺灣寵物專家陳中仁,目前在上海一家寵物醫院擔當主刀醫生。
「每天都要有20多個寵物來我這看病。」陳醫生介紹,現在上海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養寵的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但在養寵的問題上,存在不少誤區。
「貓狗還是儘量不要給他們吃人吃的食物。」陳醫生指出,人們可以在精神上把寵物當作「人」來養,但是實際飼養過程中,還是儘量不要把他們當「人」來看。
陳醫生建議稱,「應該讓他們多吃一些健康的狗糧、貓糧。平時,多帶它們出去運動。」
陳醫生還表示,「寵物生病了還是及時去看寵物醫生,不要隨便給他們吃人吃的藥。」(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卞英豪 蔡黃浩 實習生胥玥)
圖說:寵物專家陳中仁 新民晚報新媒體 圖
新民晚報官方微信
微信號: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儂好上海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樂、上海故事、同城活動
每天熱愛上海多一點
加入小儂家族就對啦!
街談巷議微信
微信號:xinminwangshi
街頭訪談,麻辣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