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養大的鳥更親人,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多人還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成年寵物鳥養熟的機率很大,但是養的可以親人並且達到上手互動的效果就幾乎不可能了。今天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其中的幾個原因。

咱們說的幼鳥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破殼期、未出窩、亞成鳥,總之規律就是越往後越難馴養,但是越往前越難養,畢竟咱們不是鳥媽媽,又聽不懂鳥語,只能憑藉它們的表現來分析它們想幹什麼,比如說手養一窩15天大的鳥兒,它們的嗉囊扁了就說明它們餓了。

咱們言歸正傳,為什麼手養寵物鳥死亡率很高,但還是有那麼多人躍躍欲試呢?那是因為手養鳥親人率高,親人程度高,粘人機率大。
1.大多數鳥類都是在20天左右開始睜眼,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一般大多數鳥類都喜歡把自己睜眼後第一眼看到的活物當做自己的父母,如果你再去餵養它們,它們也會待你更親密,恨不得時時刻刻粘著你,就像個小跟班一樣。

2.由於幼鳥還不會飛,咱們可以用手指當站棍讓它們站上來,有人可能會問,萬一它們不站上來呢?這個大家可以不用擔心,鳥類天生就認為高的地方更具有安全感,只要你把它放在你面前,它們就非常開心了,再加以每天親手餵食,讓它們站手不過是時間問題。
3.對於亞成鳥來說,只能靠運氣了,不過親人機率還是挺大的,總之最後一種情況主要看那隻寵物鳥的性格以及你對它的訓練方式了。